汪冰精神卫生学博士
作为《幸福有方法》的忠实拥趸,每当向周围的人推荐此书时,总有人问我它和那本大名鼎鼎的《幸福的方法》之间究竟有什么。作为哈佛大学最受欢迎的幸福课的讲授者,《幸福的方法》的作者泰勒·本-沙哈尔博士曾指出,他旨在通过这本书让大家了解幸福的真相并努力帮助每个人都过得更幸福。在书中,他不断用充满启发性和饶有趣味的方式促请每一位读者反思自己的生活,省察自己一直以来追求幸福的方式,于无声处的自我顿悟常常撼动人心。在我看来,这本书是一盏幸福之路上的灯塔,能够帮助我们看清现在,亦能望见未来。原来,只有将“幸福”作为人生的至高财富和指导生活的终极目标,“更加幸福”才不会沦为空谈。
如果说《幸福的方法》是掀起幸福革命的先锋队,那么这本《幸福有方法》就是帮助你获得持续幸福感的后备军。换句话说,当你读完《幸福的方法》,感到惊醒、顿悟的时候,一定急于知道更多关于如何拥有幸福生活的秘籍,那么,《幸福有方法》正是你幸福旅程接下来的向导。就在我写这篇推荐序的时候,手边的这一本《幸福有方法》已经被翻过无数遍,贴满了小标签。对我来说,它是一本内容丰富的导游手册,每次随手翻阅都有不同的心得。也许,这就是追求幸福与成长的最大喜悦所在,旅程本身即是目的。
环顾四周,我发现周围大部分人的“幸福梦想”都有两个惊人的相似之处。第一,他们打算享受幸福的时间都准备在退休或财务自由以后;第二,其内容除了环球旅行就是开个咖啡馆或者茶馆。因此,他们在描述所谓幸福的时候大多带着一脸白日梦的表情,眯着眼说:“等我有钱了……等我有时间了……”就这样,我们一遍遍在大脑中彩排着幸福到来的情景。然而,这些看似幸福的愿景有可能正是幸福的陷阱。仔细想想,其实今天的我们可能已经完成了无数个昨天的梦想,例如结婚了、工资涨了、开上车了,但是在这之后很多人并没有感受到持久提升的幸福感,物质上的追求甚至还会带来更多的不快乐。就像书中所说的,我们越跑越快,但是终点很快就又再一次成为起点;我们在不断收获,却又好像一无所获;在永不满足的焦灼中,我们无法停下来,哪怕已然身心俱疲。尚未拥有的时候不满,拥有之后又会更快地厌倦,这简直就是这个号称“急之国”的国民当下心态的最佳写照。
“当……的时候,我该多么幸福”——这正是本书所指出的幸福的陷阱之一。其实,环境的改变对幸福感差异的影响只有10%,本书给出的答案也许会出乎你的预料:贫穷与富有、健康与疾病、美丽与丑陋、结婚与离异,这些生命中诸如此类的不同境遇只能解释10%的幸福感差异。换句话说,即便我们拥有了沃伦·巴菲特的财富、安吉丽娜·朱莉的容貌、比尔·盖茨的豪宅后,我们的幸福感也许只能提升有限的10%。因为我们对这些变化有强大的适应能力,最终将拥有视为无物,甚至产生更多的欲望。比如,大部分人只有在疾病康复后一小段时间内才能体验到幸福感的提升,但很快他们就感觉不到拥有健康是件幸福的事情了。很多人之所以苦苦追寻幸福而不得,恰恰是因为找错了地方,因为境遇对我们的影响远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大。如果你还不相信这一点,那就更要好好读读《幸福有方法》这本书了。
很多中国人都笃信命运的安排,似乎“幸”与“不幸”在冥冥中早有安排。本书用严谨的科学数据告诉我们,东方人的理解并非完全没有道理,人与人之间幸福感的差异有50%是由基因决定的,所以有的人天性乐观,无论碰到什么总能一笑了之;而有的人则没有那么幸运,因为一点儿小事儿就会焦虑抑郁。鉴于我们目前还无法随意改变自己的基因,只能接受老天的安排,所以这一部分可以算作“命”。但是,你也别太绝望了,天生容易发胖的人未必就一定会成为个胖子,基因并不是全部,因为还有剩下40%的幸福在我们自己手中。
那么,决定这40%的幸福感差异的因素究竟是什么呢?除了我们的基因和生存环境外,还有一个至关重要的因素,那就是我们的行动。本书汇集的大量关于幸福的研究成果告诉我们:幸福的人与不幸福的人,其差别往往在于思维和行为模式的不同。由此可见,比起发生了什么,如何看待和应对生活中的各种经历也许更加重要;比起中彩票和整容手术,日常生活中的小行动对持久提升幸福感的作用反而更大;比起以自我为中心,多为别人着想能让我们减少苦恼获得更多的快乐……如果基因可以被称为“命”的话,我更喜欢把上面提到的个人境遇和我们的所作所为统称为“运”,前一种“运”受制于“时运”,而后一种“运”靠的则是个人的“修为”。也许有人觉得这样的道理并不新鲜,没关系,本书最具开创性的工作还在后面。
当然,没有一种方法能够适合所有人。如果你也和作者一样觉得被广泛推荐的感恩练习让你“浑身不适”,那么恭喜你,在这本书里你可以找到其他多种不同的幸福的方法。本书之所以能够成为提升幸福感的推荐必读书之一,最特别之处正是在于它是由从事科学研究的专家所撰写的第一本幸福生活指南,书中详细介绍了12种不同的提升幸福感的方法,而且每一种方法都经过了科学研究的检验,因此也具备充分的可重复性。作者不仅详细说明了如何在日常生活中使用这12种方法,还提供了充足的科学证据,让你“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不仅如此,为了帮助每一位读者获得“私人订制”的幸福方案,作者还精心安排了幸福体检,让你以最快的速度找到适合自己的幸福训练法,而非心灵鸡汤式的一汤治百病,只有刚喝下去的时候才会浑身发热。
书中的一项研究表明,刚入大学的新生中感觉幸福的人,16年后也就是在他们35岁左右的时候,他们的收入会高于其他人。另一项研究发现,大学毕业年纪念册的照片上,那些能够发自内心微笑的女孩子,更容易在27岁以前结婚,也更有可能在52岁时依然拥有美满的婚姻。看见了吧,当你让自己变得更加幸福,你不仅会更加成功,还会拥有更好的“命运”。换句话说,当你掌握了幸福的密码,你也就掌握了转运的方法,那么还有什么理由不尝试一下呢?正如书中所说,“没有行动就没有幸福”。所以,别再苦苦等待某一天幸福会降临到你头上,预测未来最好的方法,就是从今天开始做些不同的事儿。
能操作的幸福人生
华南师范大学心理学院副教授迟毓凯
亚里士多德认为幸福乃人生之终极目标。随着社会生活的发展,大众对精神层面自我提升的需求也越发强烈。目前,幸福学在国内俨然已成为一门显学:各类学者在各种场合纵论幸福的影响因素和前因后果;各级政府组织也展开民意调查,以期了解民众的幸福现状,制定提升国民福祉的相关政策。与此同时,众多出版机构也大量引进了幸福学的相关学术研究与通俗著述。
对于大多数读者而言,他们不论是渴望自己的不幸得以解释,还是希望自己的幸福感有所提升,都希望能通过阅读开启幸福之门,提升个体的幸福指数。当前,坊间有这么多关于幸福的作品可以参阅,按理说应该是一件比较幸福的事了,然而综观林林总总有关幸福的论述,仍是存在一些遗憾。
首先,在众多畅销的幸福书籍中,有关幸福的“鸡汤”多、营养少。这些“心灵鸡汤”类的幸福作品,常常用光怪陆离的故事,阐述一个个所谓的人生真谛,最后发出冲向幸福的指令。虽然故事很感人在、感叹也真诚,然而其最终的幸福建议却可能是错误的指令—因为这些“鸡汤”类的故事并不能代表人生的普遍规律,有些甚至是为了说明某个道理而杜撰出来的。用这样的案例所导引出来的幸福法则,对一个具体的个体而言,有可能是当头棒喝,也可能让你误入歧途。总之,“鸡汤”类的幸福指南,不科学也不靠谱。
其次,在基于科学研究的幸福读物中,谈“why”(为什么)的多,谈“how”(如何做)的少。其实,科学家们也一直试图用科学的方法研究幸福,他们一直在这样做,也得出了诸多有价值的结论。然而,由于科学研究自身专业性和严谨性的要求,幸福科学家们更愿意探讨幸福的规律,很少对如何获得幸福人生给出具体的建议。换言之,他们愿意考察有关幸福的“why”(为什么)、“when”(何时)、“where”(在哪里)、“who”(哪些人),即人们在何种情境下能够体验到幸福以及为什么幸福,但很少谈及“how”(如何做),即如何获得幸福。这样,对于幸福的研究结论,民众可仰视,却并不知道在生活中该如何去做。
如果能把那些高高在上的科学研究结论具体化为幸福之路的种种建议,那就好了,这样既避免了不科学的鸡汤文字,也没有专业文献的枯燥感。
本书作者索尼娅·柳博米尔斯基就是一位研究幸福学的科研人员,她不是临床医生、生活教导员,更不是一个自助专家。科学家既懂研究又爱科普无疑是一件幸事,由专业人士来总结当前众多的幸福研究结论,并且用平实易读的文字表达出来,给读者以真诚的、具有普适性的具体建议,这正是本书最大的特色。
作者在书中说:“我所给出的每一条建议都经过科学研究的验证;我可以很坦率地说,任何一个特定的主题都有其明确、足够的论据作为支撑。”
确实如此,比如作者建议大家每天拿出几分钟的时间慢慢做一件事,例如吃饭、洗澡、每日要完成的工作,好好体味一下,记录当下的感受。那些平时匆匆忙忙去做的事,如果你能用心去体会,生活就会渐渐变得美好起来。
这一建议就是基于以往的研究做出的,而且笔者试着做了几次,也真的感觉良好。
可信、能操作、有效果—幸福真的有方法。
人人都希望得到幸福—也许有些人不会公开承认,有些人则选择用各种各样的言辞掩盖自己对幸福的渴望。不管我们的梦想是什么—事业的成功、精神上的满足、和谐的人际关系、明确的人生目标,以及爱情与欲望,我们之所以垂涎这些,无非是因为我们坚信它们会让我们更幸福。然而,没有几个人真正明白如何才能提升自己的幸福,或是如何创造幸福。回想一下,在你的内心深处,一定也有过如何让自己过得更加幸福的设想。无论这个设想对你来说是否可行,我都希望通过本书的阅读对你有所启发,让你明白你完全有能力让自己更加幸福,而且这对你自己和你周围的人来说是一件多么重要、影响多么深远的事。更重要的是,这一切完全掌握在你的手中。
那么,幸福的意义是什么?幸福有什么奥秘吗?我们能够拥有更多的幸福吗?所获得的幸福会持久吗?作为一个心理学家,这是我毕生为之奋斗的课题,也是我努力想弄清楚的两个根本问题。22岁时,我还是一个心理学研究生,就开始了这方面的研究,在当时,这样的研究并不被看好,幸福被认为是“难以捉摸的、与学术无关的、易受干扰的、难以界定的”。但如今,在社会科学领域,幸福已然成了一个热门课题,而且出乎意料地成了21世纪西方个人主义时代思潮中的一种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