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岸关系进入和平发展巩固和深化阶段后,一方面台湾“国家认同”如何,是事关完成国家和平统一的时机、方法、进程选择的大是大非问题;一方面台湾“国家认同”在变化,“一个中国认同”在下降。面对如此局面,如何影响和引导台湾“国家认同”朝着有利于和平发展巩固和深化、和平统一方向转变的迫切性、重要性越来越明显。影响和引导台湾“国家认同”转变的关键,是要确定和评估影响台湾“国家认同”变化的各种因素,进而探讨影响和引导台湾“国家认同”的途径和方法。
第一节台湾“国家认同”的原生基础
考察影响台湾“国家认同”变化的因素,历史、民族、文化和实力要素构成台湾“国家认同”的核心和主体。在历史的进程中,在中华民族前进的过程中,一部台湾地区的开发史,就是中华民族战天斗地的拼搏史,就是中国人民反对侵略、保卫家乡的斗争史,就是两岸同胞建设宝岛、两岸共同繁荣的发展史,这就是台湾“国家认同”的源泉和根基。
一、民族因素
从“国家认同”的内涵出发,一个地区“国家认同”的形成,最基本的一条就是拥有民族、历史和文化认同。台湾是中国第一大岛,台湾人是中国人,这是任何政治力量无法改变的事实,也是台湾“国家认同”的内核。
最早定居台湾的是中华民族成员。台湾在海峡还未形成之时,就是大陆人生活、劳动的地方;台湾海峡形成后,在岛上定居的依然是来自大陆的早期居民;4500年至2000多年前,台湾海峡因为海退,水面变狭和变浅,又为大陆人进入台湾定居提供了可能。无论是台湾的史前文化定居者,还是早期居民,都是来自中国大陆。组成台湾早期居民的有两部分,一部分是高山族,主要是在文明社会形成之前来自大陆在高山地区定居者。一部分是平浦族,在闽粤移民到达台湾时就相互进行交流,经过长期的历史演变已经汉化。平埔族和高山族一样,与闽粤移民一起,在台湾的开发和建设过程中起过十分重要的作用。
开发、建设和保卫台湾的主力是大陆移民。大陆移民主要来自闽粤地区,厦门附近成为闽粤移民前往台湾的主要集散地,再经澎湖马公岛和东吉洋等海域前往台湾,海上风浪无常,移民渡海历尽艰辛,多少人被海浪吞没。由于受历史条件的限制,关于闽粤移民的记载,直到宋代,关于大陆汉人在台澎地区的活动情况,才正式出现在一些特定的史料上。到明代后期移民开始大量增加。台湾光复时,中国政府派出大批接收官员和专业人士赴台,两岸中国人重新在一起享受接受日本投降的欢乐,加入建设台湾的行列。国民党当局败退台湾时,超过200万的外省人到达台湾,两岸中国人一起开始了“台湾再发展的进程”。
台湾的族群关系产生于移民之初。无论是较早到达台湾的闽南人,还是紧随其后的客家人,到台湾时,大都是以血缘、宗族为纽带,组织亲属、族人赴台进行垦荒,以便于生存、垦荒和打开局面。随着移民活动的增加,血缘、宗族关系已经不能适应,他们通过同乡的关系结伴来台,然后又通过同乡的介绍和指引,来台后在同一地区共同开垦。定居后为了扩大经营范围和保卫生产成果,他们又需要组织和联合起来,祖籍地缘关系替代血缘关系。这种移民社会所特有的祖籍地缘关系,成为台湾族群矛盾的由来,一直在社会演变过程中发生作用,或多或少地影响着社会的演变。
台湾同胞无论是那一族群,都为中华民族的发展作出过自己的贡献;台湾的建设成就,同样也是中国人的骄傲。台湾发展史对台湾“中国认同”的形成、内涵和演变,发挥了根基性、长期性的作用。无论是外国侵占,还是两岸分离,或是错误引导,都不能改变台湾同胞内在的中国属性,当然也不能彻底颠覆台湾的“国家认同”;台湾“国家认同”只能构建在台湾人是中华民族成员、台湾发展是由两岸中国人共同努力结果的基础上。
二、历史因素
“国家认同”作为“集体记忆”之一,包括民族、族群的自然属性,更有中央王朝和台湾的联系。虽然历史没有完整记下台湾历史演变前期的详细情况,但是没有停止记载台湾的人、台湾的事,没有停止记载两岸人民的来往,没有停止记载中原对台湾的关爱。在中国最早的史书之一《尚书·禹贡篇》中,把中国分为九州,其中扬州管辖范围包括被称为“岛夷”的台湾,“岛夷”是台湾的第一个名称。以后在《史记·秦始皇本纪》、《汉书·地理志》、《后汉书·东夷列传》、《三国志》、《临海水土志》等史书都提及台湾,随着中国政治中心和经济中心东移,台湾在史书中的记载逐渐正常化。
中原封建社会兴盛起来后,中央王朝与台湾之间有着许多来往。公元230年,三国时期吴国君主孙权派遣将军卫温、诸葛直率水军一万到达被他们称为“夷洲”的台湾,这是历史上有书为证的中国王朝第一次与台湾的联系。公元607年,隋炀帝先后派出羽骑尉朱宽、海师何蛮、武贲郎将陈棱及朝请大夫张镇州等人三次前往当时被称为“流求”的台湾。在台湾中部地区的彰化市,有一条街名叫“陈棱街”,它就是为了纪念这位隋朝将领的。到宋代,开始在台澎地区设立管理机构,澎湖列入福建晋江县版图,这在台湾开发史上是第一次。公元1291年,元朝派出海船副万户杨祥为宣抚使,与礼部员外郎吴志斗和兵部员外郎阮鉴率兵6000余人进军台湾。公元1335年,元朝正式在澎湖设立“巡检司”,捕捉罪犯,兼办盐课,这是中央政府派驻台澎地区的第一个行政执法机构。中国政府开始正式管理台湾。为保卫台湾,在以后的岁月中,先后进行了郑成功收复台湾、康熙皇帝统一台湾等重大军事活动。1683年,清政府统一台湾后,在台湾设立台湾府,下辖台湾、凤山、诸罗三县,台湾府隶属于福建省管辖,已经建立起完整的统治机构、制度,进行有效管理。到1885年10月12日,慈禧在下旨创建海军的同时,同意左宗棠的奏请,福建政务由闽浙总督兼管,将福建巡抚改为台湾巡抚,正式下诏在台湾建省。到1888年正式实现“闽台分治”,台湾单独设省,从此台湾社会进入了近代大规模开发时期。
正是历史上两岸的来往,联结起两岸人民的心灵,台湾与大陆不可分离。台湾的开发,包含了多少先行者的勇气、开拓者的艰辛和奋斗者的牺牲;包含着多少台湾对祖国腹地的向往、多少大陆人民对台湾同胞的关怀。在延绵数千年的大陆和台湾的联系中,两岸中国人的共同建设台湾的过程、牺牲和成就,成为组成台湾“国家认同”的重要元素。因此,即使台湾“国家认同”出现阶段性的变化,或者说是某些人故意篡改,但是这种历史元素是无法改变的。
三、文化因素
在影响“国家认同”的因素中,文化显得分外重要,因为人的民族属性、历史记忆的重要性自不待言,但是只有具备相同的文化要素,即生活在相同的社会文化氛围中才能形成相同的认同。作为中国人的台湾同胞,因为是中国人,在中央政府的安排下,与中原腹地有着密切的联系,更为重要的是,与大陆一样,台湾是中国人的地方,是中华文化的所在地,两岸文化、习俗相同,两岸同胞共同推动中华文化的发展。因此,台湾“国家认同”具有深刻的中华文化基础和氛围。台湾一些人为了否定台湾文化的中华文化的属性、否定台湾“国家认同”的一个中国属性,编造出台湾文化是“海洋文化、荷兰文化、日本文化、西方文化和中华文化结合的产物”的神话,就是为误导台湾“国家认同”编造文化依据。
台湾文化是中华文化的一部分,汉文化进入台湾有两种途径:一是移民的到来,带来先进的生产方式、文化知识、生活习惯、宗教信仰和民间技艺。来台的男性汉人因为移民女性奇缺,逐渐冲开官方禁婚的限制,与当地平埔族或高山族女性通婚。平埔族和高山族也接受汉族先进文化,与移民和睦相处。从友好相处到共同合作,加快了闽粤移民和少数民族的融合,在促进社会和经济发展的同时,丰富了中华文化。一是官方所为,以维护统治秩序、宣扬儒学等统治伦理、主办官学和科举考试为主。汉文化有组织、系统地进入台湾是在郑成功收复台湾后,在政权建设基本稳定的情况下,开始进行一些文化教育建设,建孔庙设学校等。完整的教育、科举体系在台湾第一次出现,很快成为当地的主流文化。明末清初一批明朝遗臣也流亡到台湾,致力于“文化拓垦”,促使台湾文风渐开,提高了台湾社会崇尚文化的风气和台湾地区的文化水准,缩短了台湾与大陆在文化上的差距。清朝为巩固、完善统治基础,对台湾的文化教育也十分重视,为宣传、传播汉文化作过很大努力,也取得相当成功,为增强中华传统文化在台湾社会的主导地位,起过历史性的作用。在中国近代经济发展史上,台湾成为全国经济发展先进省区之一,在大陆一些较难实行的洋务首先在台湾得以实现,其中一个原因是因为台湾的教育和文化较为发达,民众文化素质较高,思想、观念也较为开明,因而成为经济发展的动力。
两岸文化上的一致表现得十分充分。台湾通行的无论是国语,还是闽南话、客家话都是中国话;两岸使用同种方块字,通行繁简两体汉字和汉语拼音;两岸食谱、茶道、节气、节日、红白喜事和生活习俗相同;相同的文化产生相同的艺术,最为典型的歌仔戏和布袋戏,源自闽粤,演的是中国人,唱的是中国曲,大陆的京剧、沪剧、越剧和黄梅戏等众多戏种在台湾都有流行;影视歌曲美术建筑等方面,两岸也有共通性;共同的文化基础,带来两岸宗教文化相同。两岸在文字语言、衣食住行、时令节气、婚丧嫁娶、科举考试、思想观念、伦理道德、理想人格、行为规范和宗教信仰等方面的一致,并非是简单的文明传播、文化流通所致,而是两岸中国人共同的文化基础、共同的伦理道德、共同的生活方式孕育出来的成果,具有顽强的生命力,当然也是形成“国家认同”的源泉。尤其是在“国家认同”出现偏差的时候,千万不要低估中华文化对于“国家认同”正面且持久的影响力。
四、实践因素
“国家认同”是要有实力基础的,历史上台湾的“国家认同”、对祖国的感情、对故乡的盼望,是在同外国侵略者的斗争实践中形成和增强的。
1624年9月,对中国台湾垂涎已久的荷兰武装船队,从两年前侵占的中国澎湖地区出发,侵占台湾。1662年2月1日,在民族英雄郑成功的打击下,荷兰总督揆一宣布投降,38年的殖民统治结束,中国人第一次把占领自己领土的外国侵略者赶出去。控制台湾的郑氏集团在郑成功、郑经先后病故后,在幼主郑克塽等人带领下图谋割据,与中央政府对抗。1683年10月,康熙命令施琅将军收复台湾,完成两岸统一。日本对中国台湾的侵略野心由来已久,从16世纪末起多次发动侵略行动。1895年4月17日,侵占中国台湾。日寇在镇压台湾人民的抗日运动的同时,开始在台湾实行残酷统治、疯狂掠夺,同时推行“皇民化”,图谋把台湾从中国永久分裂出去。两岸中国人与反***盟国一起,打败了日本帝国主义,台湾回到祖国怀抱。
台湾历史上反侵略和反分裂战争的胜利,一次又一次地增强了“国家认同”。首先,显示了中国人民反侵略的实力。面对步入近代工业化的外国列强的侵略时,两岸人民英勇奋战,在中国人民反侵略史上,留下了光辉的纪录,当然也成为“国家认同”的实力基础。其次,台湾同胞自己定位为中国人。荷兰、西班牙侵略台湾时,日本早期侵略时都是以台湾是“无主土地”为名出兵。日本威逼中国清朝政府割让台湾后,极力挑拨两岸人民的感情,宣扬台湾已被祖国抛弃,日本是其“新的祖国”。但是,台湾同胞都把台湾当成“天朝”中国的土地,自己是中国人,侵略者是异类旁族,决不与其为伍。特别是针对日寇的“皇民化运动”,台湾民众采取各种方式进行抵制。在面临侵略和奴化压力时,台湾人民自我定位为“中国人”,这是“国家认同”的核心精神,早已在台湾民众心中扎根。第三,台湾民众踊跃投入反侵略斗争。早在荷兰殖民统治时期,台湾民众一再举行反荷起义。在日本侵占时期,台湾民众高举抗日义旗,展开多种形式的抗日斗争。抗战爆发后,两岸同胞共同进行反侵略斗争,既是具有共同“祖国认同”的结果,也推动了“祖国认同”的增强。
台湾,是两岸中国人共同开发和建设的,也是两岸中国人共同保卫的。当出现外国侵略势力、内部分裂势力图谋分裂中国时,赶走侵略者、维持主权和领土完整,是中国人民的首要任务,是中华民族每一位成员的神圣职责。这就是爱国主义和民族凝聚力所在,这就是中华民族历经数千年而不衰的原因所在,也成为台湾“国家认同”的基本元素,要说“台湾主体性”和“台湾意识”的真谛和核心应该是在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