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走到村口的时候,就有人说这里的地貌和万峰林有些像。老吴马上就指着不远处的两座山问我们像什么。大家仔细地看了看,有人说像两个背对背的人。老吴告诉我们:当地人都说这两座山是一对吵了架的夫妻,背对背,谁也不理谁。他这么一说,我们再看,就觉得真的很像了。特别是每座山都有一个山尖尖,很像故意扭着脸的样子,可谓形神兼备。
实际上楼纳村确实和万峰林有着密切的关系,这个位于国家级风景区马岭河峡谷东岸的深山里的村子就是闻名遐迩的兴义万峰林东峰林片区深处的一部分。
我们到老吴家探望了他近百岁的母亲,坐了一会以后,大家都不约而同地想到村子里看看,于是我们就走了出来。
这个依山傍水的小村让人感觉特别整齐、干净,民风十分淳朴。镶嵌在青山绿水之间的是一排排仿古的布依族民居,一条清澈的河水从整个村子逶迤穿过,更让这里显得生机无限。
在村子里有一条民族特色街,两旁木结构房子的门楣上都挂着不同书家书写的、雕刻在木板上的楹联,更是让人感受到了这里的书香气息和文化底蕴。
村里有个广场叫八一军民同心民族文化广场,占地在10000平方米以上,是整个黔西南州最大的村级文化广场。布依族是个能歌善舞的民族,所以这里经常有富有民族特色的表演。据说“交手唢呐”“联手二胡”“布依族高台舞狮”“板凳舞”等民间艺术都能在这个广场上看到,可惜我们没能一睹风采。
老吴告诉我们,他们村还有文化长廊1处、村级文化室1个,村民们不仅注重保护本民族的传统文化,也很重视学习新的知识和文化。这让我们更加觉得这个村子很有内涵。
乐观的生活态度,美好的生态环境,和谐的整体氛围,深厚的文化底蕴,生活在这样的村子里,是一件幸事。老吴母亲的高寿应该也与这些因素有一定的关系吧。
后来,我们来到了村委会,在一进办公楼一层大厅右侧的墙壁上,我们看到了时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家副主席的习近平在2011年5月到这里考察时所说的一段话:“楼纳村是我看的第一个布依族村寨,发展很好。
推动这些民族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必须有一批兢兢业业的、有责任心的,特别是能够领会科学发展观,能干事、能干成事的基层党员和干部。你们干得很好,村风很朴实,带头人也都很踏实,祝你们再接再厉,把布依族村寨的新农村建设搞得越来越好,让少数民族同胞的日子越过越红火。”
布依族是一个起源于百越的古老少数民族,是贵州的世居少数民族之一,全国97%的布依族人口都生活在贵州。布依族的祖先最早发明了水稻种植,所以被人誉为“水稻民族”。
提到布依族,人们就会想到朴实精致的石板房、优美动人的八音坐唱、古老神秘的摩经,等等,而最能代表这个英勇、勤劳、智慧民族的则是布依族的铜鼓文化。
在布依族的生活中,铜鼓的地位是极其特殊的,这种被布依族人民赋予了神秘含义的青铜重器既是他们与上天和祖先沟通的礼器,又是他们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乐器。
关于铜鼓的来历,在布依族中有着许多传说,其中流传最广的一个说法是:铜鼓是他们的一位祖先从天神那里要来的。
铜鼓在布依族的文化中已经成了一种独特的文化符号和象征,也因此形成了与中华古老文明中的礼乐文化一脉相承的独特布依族精神特质。
礼的核心是秩序,乐的精髓是和谐,布依族恰恰因为独特的铜鼓文化而形成了一个融洽的社会,因而,铜鼓文化所蕴含的文明价值以及对我们今天的启示都是非常大的。
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有着和谐的秩序,有着向上的精神,布依族的发展会越来越好。这不由得让人想起布依族的着名民歌《好花红》。
《好花红》是源于黔南惠水好花红乡的一首民歌,由当地的布依族群众集体创作,已有数百年的历史。在1956年得到省里专家的帮助又进行了新的创作之后,开始逐渐走上大大小小的舞台,唱响贵州、唱遍祖国各地。
“好花红来好花红,好花生在刺梨蓬;好花生在刺梨上,哪朵朝阳哪朵红……”
原汁原味的傩堂戏
一
我到贵州之前是在重庆工作的,这两个地方都有为数不少的土家族。
土家族是贵州的世居少数民族之一,也是云贵高原上最古老的民族之一。
从全国来看,土家族主要分布在湘、鄂、渝、黔毗邻的高山地带。这是一片以武陵东脉和清江流域为中心,西抵梵净山和乌江,东接彝陵和江汉,北至巫山长江,南达兰澧芷沅,方圆约10万公里的广大区域。
贵州的土家族主要分布在铜仁、黔东南和遵义的一些地方,土家族人口数在全国各省中居第三位。
土家族的民族文化同样多姿多彩,土家族的织绣艺术、山歌都非常有名,建筑、服饰和婚嫁风俗等也独具特色。
与其他省份的土家族相比,贵州土家族最主要的特点之一就是在德江、思南等地至今仍完整地保留着闻名海内外的土家族傩堂戏。
二
傩堂戏实际上是土家族祭祖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传承的过程中又融汇了中原文化和巴、楚文化的一些特点,在傩堂戏中,巴人“俱事鬼神”和楚人笃信巫术的文化痕迹都十分明显。
经过多年来的不断完善与丰富,贵州土家族的傩堂戏已经成为一种独特的文化,这种文化以傩仪、傩戏、傩舞、傩技为主要形式,融巫术、原始宗教和戏剧于一体,不仅在土家族内部独树一帜,与其他民族的各类古傩也有很大的不同。
傩堂戏兼具驱邪纳吉、酬神娱人的功能,通常在秋冬两季举行,有“冲傩驱邪”“还愿酬神”两种主要表现形式,以满足土家人求子、治病、消灾、长寿、驱鬼逐疫、祈求人畜平安、五谷丰登等愿望。
傩堂戏通常包括开坛、开洞、闭坛3个部分,时间根据具体情况确定,从三五天到半个月不等。
开坛和闭坛分别是酬神和送神的仪式。开洞以后,由“金角将军”和“唐氏太婆”从“桃园”洞中搬出的24出戏才是供民众欣赏的娱乐性戏剧,也称之为“正戏”。
正戏有全堂和半堂之分,全堂24出,半堂12出。
在傩堂戏的表演中,法师们会表演令人瞠目结舌的上刀山、下油锅等绝技,令演出变得神秘且刺激。
实际上,傩堂戏在原来傩戏或者傩祭的基础上,杂糅了一些道教、佛教的元素。比如开坛时要挂元始天尊、灵宝天尊和道德天尊的画像,在祭坛时还会有“请圣”“发文”“立楼”“搭桥”等仪式,具有浓郁的道教色彩。
早在1986年,傩堂戏就曾赴京演出,在整个文化艺术界引起轰动,得到了曹禺、冯其庸、华君武、黄永玉、曲六乙等专家的高度赞扬,被称为“戏剧活化石”,从而成为有一定国际影响的世界文化遗产。
三
除了傩堂戏以外,土家族摆手舞也很有特色。
摆手舞是土家族祭祀祈祷的一种活动,土家语称为“舍巴日”,通常在年节庆典时才会举行,如今已发展为融祭祀、祈祷、歌舞、社交、体育竞赛、物资交流等内容于一体的综合性的民俗活动。
摆手舞按其活动规模可分为“大摆手”“小摆手”两种。大摆手活动规模庞大,以祭“八部大神”为主,表演的内容主要是人类起源、民族迁徙、抵御外患和农事活动等场景,每隔三五年才举办一次,每次持续七八天,要专门在土王祠前的“摆手堂”举行。小摆手活动规模较小,以祭祀彭公爵主、向老官人、田好汉和各地土王为主,期间会表演部分农事活动,小摆手规模小、套数少,一般只有三天,通常在各姓氏的祠堂举行。
按照舞蹈形式来分的话,摆手又有“单摆”“双摆”“回旋摆”等形式。
也有按时间分的,如“正月堂”“二月堂”,等等。
举行摆手时,土家族不分男女老少,都披上五花被锦帕首,击鼓鸣锣,歌时男女相携,翩跹起舞、进退有序,气势宏大、动人心魄。因而,摆手舞被视为土家族最有影响的大型舞蹈。
古老的天文科学
一
彝族是一个古老的民族,至今人们依然没有弄清楚这个神秘民族的起源。今天贵州的彝族主要分布在毕节和六盘水一带,与戕牁古国和夜郎文明有着难分难解的关系。
阿城在《洛书河图:文明的造型探源》一书中提到,宋代时朱熹让他的弟子蔡季通把失传的河图、洛书找出来。蔡季通便经过长江三峡进入蜀地,真的把河图、洛书找出来了。阿城根据自己的研究推断,蔡季通的图应该是从彝族那里抄来的。
这不由得让人们开始重新思考和审视彝族在我们这个文明体系中的地位。
在彝族留存至今的各种文化成果中,最为引人注目的就是他们独特的历法体系。
这种历法就是和彝族一样古老且神秘的太阳历。
彝族太阳历把一年分作10个月,每月36天,以鼠日为始,经过12生肖完整的3次循环后,在第3个猪日终结。
与今天的公历相比,彝族太阳历的一年只有360天,剩下五或六天则为过年日,并不计算在10个月之内。
因而,在彝族历法中一年就要有两次过年,分别称为“大年”和“小年”。大年在每年夏至日开始,共计3天,分别是接祖日、祭祖日和送祖日。
小年则在每年的冬至日开始,只有2天,一天接祖,一天送祖。
此外,在太阳历中每隔3年就多加1天,是为闰年。闰年全年366天,在闰年当年过小年时会加上祭祖日过3天,和大年完全相同。
有人推测,彝族的太阳历起源于远古时期的伏羲,距今约有上万年的历史,可以与玛雅文明的历法相媲美。
二
被誉为“中国的金字塔”的彝族向天坟,也和太阳历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
在威宁境内磅礴延绵的乌蒙山中,至今仍存有200多座彝族独有的向天坟,它们独特的外形、宏大的规模以及神秘深刻的内涵,令其在迄今为止发现的人类墓葬中有着独特的地位和象征意义。
这些向天坟中,规模最大的一座当属位于威宁盐仓镇的彝族首领摩乌屈的墓葬。
摩乌屈的墓群由以摩乌屈大坟为中心的7座坟墓组成,同时在这个大坟东向3公里的地方还有一个由6座坟墓组成的墓群,这6座坟墓同样以摩乌屈大坟为中心。
研究人员发现,这两个墓群不仅与八卦的方位的对应高度吻合,排列顺序也分别与北斗七星和南斗六星相似,而且有人推断出,摩乌屈大坟的定向时间是白天的午时,与北斗七星中最亮的一颗星球完全对应。
彝族向天坟的定位与布局反映出了古代彝族先民掌握和运用天象知识的高超能力。根据有关记载,早在3000多年以前,彝族人就已经开始用宇宙星空和阴阳八卦中的一些名称和术语来为部落或者个人命名,他们还能根据天文历学、日月星辰的演化规律来推衍和判断人类社会的发展趋势。
彝族先民这种把天象、地象、人象统一在一起的意识和能力,在同时期的其他民族中是非常少见的,他们所创造的辉煌的天文科学,是我们整个民族的一份宝贵遗产。
三
彝族还拥有自己的古文字,古彝文在历史上曾被称为“爨文”“倮文”“罗罗文”“蝌蚪文”等。
彝文是相当古远的,但目前还难以确切地断定彝文产生的时间。也有人说,1978年在贵州威宁中水战国至西汉墓中出土的陶器上的刻画符号就是迄今为止发现的年代最早的彝文。
虽然新中国成立之后创制了新的彝文,但古彝文并没有变成死文字,至今仍在川滇黔一些地方的民间继续使用。
在过去,彝文主要由毕摩(经师)、慕史(歌师)、土司、土目等人掌握,但彝文使用的范围却远远超出了宗教领域,广泛地涉及了文、史、哲、医以及政治、军事、天文、地理等多个方面,是彝族历史文化的最重要载体。
彝族,这个以虎为图腾、以杜鹃为族花的民族,至今还蕴藏着太多不为人们所知的秘密。
三忠三烈的申佑仡佬族是贵州最古老的少数民族,被人称为贵州高原的拓荒者。
目前全国有将近60万的仡佬族人,97%以上都生活在贵州境内,贵州的仡佬族又以务川和道真两个苗族仡佬族自治县为主要的聚居区,在贵阳、六盘水、遵义和铜仁、毕节、安顺、黔西南等地也有数量不等的仡佬族人居住。
在贵州的民间有一句俗语:“高山苗,水仲家(布依族的旧称),仡佬住在石旮旯。”
这说明仡佬族的居住之地往往都交通不便,土地稀少且贫瘠。
但在贵州,仡佬族人也有其他民族所没有的两项主要“特权”。一是在仡佬族的吃新节时,仡佬族人可在村寨附近其他民族人们的田地里摘取新熟的谷物和瓜蔬祭祖,不遭斥阻。二是仡佬族老人去世后,在出丧时不丢“买路钱”,并可在其他地界任选墓地。不仅如此,有的地方的其他民族还把仡佬族的祖先作为山神来敬供,甚至还会在自己家里的神龛上设置“地盘业主,古老前人”的牌位。
在贵州的一些农村里也广泛地流传着“蛮夷仡佬,开荒辟草”之语,而且至今道真、务川、正安、安顺、平坝等县和六盘水市的其他民族仍称仡佬族为“古老族”或“古老户”。
这些都反映出了人们对仡佬族先民开发贵州高原历史功绩的缅怀与崇敬。
仡佬族还有独特的丹砂文化,据载早在2000多年前就有仡佬族的先民在今天的务川取朱砂、烧炼水银。铜仁的万山特区曾有“汞都”和“朱砂王国”的称号,后来有些仡佬族迁移到铜仁或许与此有关。
仡佬族在民间受到如此的礼遇,除了他们最早开发贵州这一因素外,恐怕与仡佬族倡“六合”、兴“七规”的道德行为规范也有着很大的关系。
六合是指“团结、忍让、宽容、诚和、善处、礼敬”,七规是指“仁、义、礼、忠、孝、敬、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