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贵知行
3165900000043

第43章 锦绣黔程在坚守中绽放价值(17)

正是因为有了“六合”和“七规”作为仡佬族民族文化的核心特征,他们才能与在不同时期走进贵州的各族人民始终友好相处,才能得到各族人民千百年来始终不变的尊敬。

也正是这种独特的文化基因,才培养出了申佑这样名垂千古的忠孝节义之士。

申佑,字天锡,仡佬族人,1425年生于贵州务川火炭垭(即今务川仡佬族苗族自治县大坪镇龙潭村),1449年在河北怀来的土木堡英勇牺牲。

申佑的一生只活了24岁,但他留下的虎口救父、义救恩师、忠君殉难的“三忠三烈”事迹却彪炳史册,至今仍在贵州内外广泛流传。

申佑年少时既聪明好学又孔武有力,有一次他跟父亲到田里劳作,突然窜来一只黄斑老虎咬住父亲不放。小小年纪的申佑非但没有慌乱,反而手持木棒穷追猛打,最后迫使老虎丢下申父逃回山林。小申佑虎口救父的故事很快就在乡间流传开来,《思南府续志》对此有专门的记载:“逞猛虎之威,竟出黄童之手,震惊乡里,孝扬六邑,声蜚一邦……”

申佑15岁的时候到云南去参加乡试,考中举人后被录取到国子监读书。

在他读书期间,国子监祭酒李时勉因为得罪了皇帝宠信的宦官王振而被找借口戴重枷在国子监门口示众。看到广大的太学生们都因为畏惧王振的权势而敢怒不敢言,申佑挺身而出带领千余名太学生前往朝廷请愿。

请愿的学生们一起把朝门团团围住,申佑则槌鼓喊冤,伏阙不起,愿以身代死。申佑勇敢的作为最终感动了明英宗,于是下旨将李时勉释放并让他官复原职。一时间,申佑不畏强权、伸张正义、冒死救师的义举传遍了整个京城。

1449年,瓦剌首领也先率军南下并在大同打败明朝守军,明英宗在王振的怂恿下贸然率军御驾亲征。结果明军在怀来以东的土木堡被瓦剌的军队包围,瓦剌起初诈称求和,然后又突然发动袭击,致使明军大败,情势十分危急。

明英宗见申佑身材相貌都与自己相仿,就让他换上龙袍,乘坐龙辇出逃引开敌军,以便自己乘机突围。最终,申佑死于瓦剌军队的枪林箭雨之下,年仅24岁。

1450年,朝廷下旨封申佑为文林郎。明嘉靖年间,巡抚御史郭弘化在当时的思南府和务川县同时为申佑修建了祠堂。

在仡佬族自己的传说里,他们自己是诞生于九天母石中的九天天主的后裔。在今天的务川县大坪镇龙潭村,既有全世界仡佬族人祭祀先祖的九

天坳,也有申佑的塑像和祠堂。

走在这里,感受着几千年的历史传说和近六百年的历史沧桑,让人对这个古老的民族又添了几分敬重之心。

中共一大唯一的少数民族代表

水族的人口总数为40万左右,98%以上都住在贵州境内,其中又有一半以上居住在中国唯一的水族自治县黔南州三都县。

水族人民养育了中华民族的优秀儿子,中国共产党创始人之一邓恩铭。

1921年7月23日,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法租界望志路106号(今兴业路76号)正式召开。

参加这次代表大会的有上海的李汉俊、李达;北京的张国焘、刘仁静;长沙的毛泽东、何叔衡;武汉的董必武、陈潭秋;济南的王尽美、邓恩铭;广州的陈公博;留日学生周佛海以及陈独秀委派的包惠僧。正式代表12名,含包惠僧在内13人。

在这12个人中,来自黔南荔波县的邓恩铭最年轻,也是唯一的少数民族代表。

这在当时绝对是偶然的,但也充分说明,中国共产党所领导的事业,从一开始就是56个民族的共同事业,就是为了整个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的事业。

邓恩铭,1901年出生在贵州荔波县一个水族家庭,后前往山东求学。

在山东,他迈出了革命的步伐。

1920年年末,山东共产主义小组秘密诞生了,邓恩铭和王尽美成为负责人。

参加中共一大时,邓恩铭年仅20岁,他是到会较早的代表之一,在会议期间也表现得比较活跃。

一大结束之后,邓恩铭又作为中国代表之一出席了在莫斯科召开的共产国际远东各国共产党及民族革命团结第一次代表大会。

从1922年到1928年,邓恩铭在山东开展了大量的建立党团组织和领导工人运动的工作,曾任中共青岛独立组组长、中共山东地委书记、中共山东区委委员、中共山东省委书记、中共青岛市委书记等职。

1925年春,邓恩铭领导日商纱厂工人举行了三次大罢工,因声势浩大引起青岛当局恐慌而于5月4日被捕。后当局因为没有证据只得将邓恩铭驱逐出境,勒令其不得返回青岛。但很快邓恩铭又冒着生命危险潜回青岛继续指导罢工。

1929年1月19日,在济南进行革命活动的邓恩铭由于叛徒告密被捕入狱。

1931年4月5日黎明,30岁的邓恩铭从容整装,与难友们一一告别,他高呼“共产党万岁”并唱着《国际歌》昂首阔步走向济南纬八路刑场,英勇就义。

同样令水族为之自豪的是他们古老而神秘的文字。

文字是文明和历史的最重要载体。中国的甲骨文、埃及的纸草文字、巴比伦的楔形文字都在世界四大古文字之列,足可见文字和文明的密切程度。

中国少数民族众多,拥有自己文字的不在少数,即便如此,水族的古文字还是有其难以掩盖的魅力。

这种被称为“水书”的文字不仅是至今仍然在使用的两种象形文字之一,还极有可能蕴藏着中华文明中尚不为人所知的秘密。

在过去,研究者们一直认为,水族在远古时期属于百越之中的骆越部族,主要生活在今天两广一带的沿海地区,后来水族一路迁徙,最迟在宋代就来到了贵州境内的三都、荔波一带,并世居于此。

然而,随着对水族古文字水书的深入研究,越来越多的新发现让人们意识到:也许水族的历史需要重新改写。

水书是汉语对水族古文字的称呼,因为其中有一些反写的汉字,又被称为“反书”。

水书在水族人自己的语言里被称作“泐睢”,“泐”既有“字”的意思,也有“书”的意思。“睢”则是水家人的自称,后来才采用了“睢”的谐音字“水”。

研究者根据造字方式将水书分为象形、指事、会意、假借四种,其中有的字类似甲骨文、金文,有的字像倒写或反写的汉字,还有一些字像是特殊的密码符号。

水书是靠着手抄、口传的方式流传至今的。在水族人的心目中,水书是神圣崇高的,哪怕是一张写有水族古文字的纸屑,水族人都会对其极为重视。

水书有很多种,根据内容可以分为吉凶两类。吉祥类的就是被称为“白书”的普通水书,水语称之为“泐多”,主要用于丧葬、婚嫁、出行、动土等事宜。凶祸类的则是被称为“黑书”的秘传水书,水语称为“泐凶”,是一种巫术用书。

在水族地区,那些能够看懂、使用水书的男性被人们称为“鬼师”,他们在水族社会的地位很高。

关于这种文字的起源,在水族人中流传着一个美丽的传说。

远古时期,有6位水族人的祖先深感没有文字的不便,就结伴跋山涉水来到一个叫仙人山的地方,请求天师公帮助水族人创制文字。

天师公被这6个人的诚意感动,就根据飞禽走兽和生活用具等的形状创造了“泐睢”,然后让这6个人潜心研读练习。

这6人十分刻苦,在仙人山上度过了6个春秋才把天师公传授的知识全部学会。在学成以后回家的途中,他们中的5个人不幸先后死掉了,只有一个叫陆铎的人回到了家乡,但他带回来的“泐睢”已经是残缺不全的了。

后来,水族人就把能够认识“泐睢”的人尊称为陆铎公。

从这样一个不知何时形成的传说中,为什么水书的字数不多,为什么水书的字形结构奇特,为什么水书的发音比较特殊等问题似乎都得到了一个合理的解释。

然而传说终究是传说,即使里边有一些蛛丝马迹,也永远不会简单地让人从中寻找出真相。

早在20世纪初,研究者就对水书产生了兴趣。到了1943年,曾执教于岭南大学、中山大学的民族学家岑家梧教授指出:水书与殷商甲骨文有着因缘关系,是随着水族祖先的辗转迁徙而进入贵州的。

岑家梧认为:“水家似为古代殷人之一支,原住中原一带,其后逐渐南迁黔桂,因与台语系族杂处,而语言风俗上,受台语系族之影响,即今日之状态。否则,至少水书与古代殷人甲骨文之间,当有若干渊源关系,亦可断言也。”

岑家梧教授的研究成果似乎与水族人世代相传的记忆并不吻合,根据水族古歌的描述,水族人是这样来到贵州的:“古父老,住在西雅,发洪水,四处散开。在广东,做不成吃,在广西,积不起钱,哥随红水上去,弟顺清水下来,中间公,渡过彼岸,到贵州,养育后代”。

对于这个问题,邝福光教授则给出了直截了当的答案:“水族的远祖是来自中原的古汉族,广西、广东只是他们迁徙过程中曾经停留过的地方而已。”

虽然也有人对岑、邝二位教授的观点持有疑义,但随着对水族民俗和水书研究的深入,越来越多的证据指向了他们的论断。

2005年,荔波县档案局曾经邀请几位水书先生破译一只河南临汝窑八莲瓣陶瓷注碗上的符号。在这个瓷碗的照片上,水书先生认出了这些所谓的神秘符号正是水书中代表季节、时辰、数字的符号。

经过观察分析,水书先生认为这只瓷碗是当时用来记录占卜结果的“史志碗”,并根据水书的“连山”重新打卦,确认这只瓷碗记录的是当时对25年后的一次变故的预测结果,据说这次预测很准。

因此,很多学者认为水书中有久已失传的《连山易》的内容。

《易经》最早有三部,那就是夏代的《连山易》,商代的《归藏易》和流传至今的《周易》。其中前两种早已失传,如果最后真的能够研究证明《连山易》仍然在水书当中延续着,那么水书就对中国远古文明的保存做出了独一无二的贡献。

根据这些情况,有人推断水书发祥于河南的睢水流域,在夏商文化圈范围内。商朝灭亡后,水族先人南迁百越之地。秦时发兵征讨百越,这时已被视为百越一支的水族人又被迫迁往都柳江上游。在这颠沛流离的过程中,水族人对水书始终不离不弃。

也许,如今这个只有三四十万人口的民族,真的是携带着中华文明源头的秘密走过千山万水又一路走到今天的。

“吃睢水,成睢人;饮睢河,成睢家”。

传唱千年的水族民间古歌里的这句话,似乎也提供了一种印证。

大山里的宇宙

贵州是山的海洋、山的世界。十万大山相互依偎着、厮守着、眺望着、顾盼着,像是十万个精灵,又像是十万个卫士,亿万年来共同守护着这方土地。

几千年来,各民族同胞在这里繁衍生息。贵州有17个世居少数民族,早在中国大地上很多地方还荒无人烟的时候,他们的祖先就在这里建设自己的家园。此后,又有多个民族因为不同的原因陆续迁移来到贵州,在这里找到了属于他们的乐土。

这些居住在大山里的各族先民,每天面对的就是苍天、群山、万物和他们自己。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目睹变化多端的自然现象,目睹每个人的生老病死,他们不由得思考和追问:人是从哪里来的?天和地又是怎么一回事?天地间的万物是谁创造出来的?……于是,就有了各族先民关于宇宙和人类起源的各种奇妙想象,他们通过传说或者诗歌把自己的思考结果留给了后人。

在这些传说或者诗歌当中,我们看到了各族先民丰富的精神世界和无限的想象能力。同时,我们也在今天各民族的日常生活中看到了他们对祖先自然朴素的思想的继承,看到了人与人之间、人与自然之间和谐共生的宝贵思想。

在远古,洪水滔天。

淹死了,天下百姓。

幸好有,一对兄妹。

坐葫芦,逃脱性命。

仙人叫,兄妹成婚。

生怪胎,实在伤心。

剁烂它,乌鸦叼走。

洒遍了,山谷丛林。

碎肉渣,变成人种。

怪事传,从古到今。

这是一首水族古歌的一部分,也是水族流传着的一个关于人类起源的民间故事的梗概。

在故事里,一对勤劳、善良、诚实的兄妹因为将捡到的带有神奇法力的雷公斧还给了丢失斧子的仙人,得到了仙人赠送的一颗金灿灿的牙齿。

兄妹俩按照仙人的要求把这颗牙齿种到了地里,9天就结出了一个像谷仓那么大的葫芦。

结果第10天晚上下起了大雨。大雨整整下了1个月,兄妹俩没了吃的,也没法在他们的干罕洞里待下去了,这时候他们想到了那个留在山坡上的大葫芦。

兄妹俩把葫芦凿开后,妹妹试着吃了一颗瓜子,觉得又香又甜,哥哥也跟着吃了一颗,马上就不饿了,浑身还充满了力气。于是兄妹俩就把瓜瓤抠了出来,钻到里面住下,每人一天吃一颗瓜子,等着大雨停息。

哪知道大雨一下就是半年,最后洪水淹没了天地间的一切,到处都是水连天、天连水的景象,除了坐在葫芦里的兄妹俩,连飞禽走兽在内的所有生命都被淹死了。

孤苦无助的兄妹俩不断哭喊,最后天仙听到了他们的声音,让水老鼠钻到地下去打消水洞,就这样,半年以后洪水才完全退去。

洪水没有了,大地变得一片荒凉。兄妹俩见状痛哭起来,他们哭活了淹死的草木和飞禽走兽,却没有哭活一个淹死的人。

有一天兄妹俩正在痛哭的时候,那位送给兄妹俩牙齿的神仙又来到了他们面前,这位神仙劝说兄妹俩为了延续人烟成婚,并告诉他们这是上天的意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