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意测谎术在公元前1750年的巴比伦已经开始应用,根据规定,负责审讯的人要将嫌疑人的舌头放在被炭火烧得通红的金属刀片上面,让神来主持公道,撒谎的人将露出原型,而无辜的人将得到神的拯救。在当时,水被视为干旱地区的宝藏,如果一个人口中干燥,会被认为是受到了神的诅咒,在神意测谎的过程中,舌头将会被烧焦,因为这个人撒了谎;但假如在执行神意测谎的过程中,口中的唾液得以保留,就是得到了神的眷顾,因为这个人是清白的。法官最终根据舌头被烧伤的程度来判断谁才是撒谎的人。
二、生理应激反应测谎
神意测谎术历经了3000多年的历史,后来有人意识到,不能单凭神的旨意来揭露谎言。口舌干燥虽然是撒谎的一个特征,但这种表面现象还不足以挖掘出真相。后科学家通过研究发现,即便是一个撒谎高手,也不能够做到在撒谎时不动声色,因为谎言会使人体和精神出现异常,也被称为“应激反应”。根据这个发现,测谎仪诞生。
可以说,这是一种在科学基础上,以人的生理反应为监测对象的测谎技术,医疗器械精密,能够识别出撒谎者在撒谎时不自觉的呼吸、脉搏、血压、心跳等变化。这一技术一经问世,很快就被应用到案件的审讯程序中。在美国1921年的一起重罪案侦破过程中,生理测谎仪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美苏冷战期间,FBI(美国联邦调查局)和CIA(美国中央情报局)也充分利用了生理测谎仪,成功揭穿了间谍的真实身份。
到了1960年,生理测谎仪开始在美国普遍应用,而在2002年,政府强制施行的生理测谎高达11500次,用以调查公务人员的恪尽职守情况。这种趋势已在无形中愈演愈烈,但该技术也颇受争议——支持该技术的人认为,生理测谎技术的准确率高达90%,而持相反态度的人则认为,剩下的10%往往就是遗漏了的骗子与间谍,甚至最为危险的心理变态者也存在其中。
不得不承认,这种测谎仪器检测到的是人的应激反应,而应激反应只要是接受过训练,掌握了一定技巧的人,都能够成功地进行人为控制。也就是说,一个训练有素的撒谎者会比无辜者表现得还要诚实可信。苏联间谍奥尔迪施·阿姆斯就曾被美国情报机关抓捕,并接受了多次测谎,最后均成功脱身。
三、脑电图测谎术
发现生理应激反应测谎的局限性之后,科学家们立即展开了新一轮研究。神经生理学家劳伦斯·法韦尔认为,人类的身体及语言可以撒谎,大脑则是负责作答。这一次,大家把重点放在了谎言产生的地方——人类的大脑,经过一番研究之后,脑电图技术问世——一种可以直接查看人脑秘密的手段。
直接在人类头部安置电极,通过电极记录下大脑所有的脑电活动(脑电活动,指神经细胞产生的成千上万个电力脉冲总和)。一般需要大约10个电极,就能够看到大脑发出的奇特有规律的“电力轰鸣”;如果增加头部的电极总量,并保证信号良好,就完全可以观察到大脑所执行的某种心理活动及其当前特殊的电力活动变化状况,也就是脑电图。
仔细观察后,法韦尔发现,当熟悉的信号,比如称谓、声音等出现时,人脑本身特有的脑电活动就会发生明显转变,比如,在审讯一个犯罪嫌疑人时,一旦将他的作案工具摆出来,那么脑电图就会发出无声的信号,告诉审讯人员真正的答案。法韦尔把这种变化称为“记忆与相关译码多层面脑电图仪回答”。
2000年,这位神经生理学家进行了一场实验。实验的对象是一个被判终身囚禁的罪犯特里·哈林顿,而在实验的过程中,脑电图显示哈林顿没有关于犯罪现场相关物件的记忆,这表明他很有可能是被误判的。
2003年,这项实验被法院采纳为证据,特里·哈林顿被释放。之后,该项技术的相关设备被优化,在法韦尔的带领下,大脑指纹实验室公司正式成立。紧接着,法韦尔接连为另外两宗重大犯罪案件提供服务。但不可否认的是,脑电图测谎同样存在局限性,因为只有得到罪犯有记忆的、在犯罪现场获得的相关物证,该项技术才能发挥它本有的效用。
曾经震惊全国的阳泉系列杀人案件,历经14年最终破案。累计残杀12名妇女的凶手杨树明,正是在“测谎仪”面前低下了头。实际上,案件侦破在一开始时就遭遇了难题,因为凶手对警方的侦破技术很熟悉,在案发现场没有留下任何有力证据,并且受害者之间也不存在任何关联性,因此杀人动机不明,这也是案件迟迟未能告破的主要原因。后来,专案组最终将目标锁定在19名犯罪嫌疑人身上,并向测谎中心求助。
根据现场分析以及对案情的充分研究,测谎试题最终确定。其中有一起案件,在案发几天后,一位老太太在路上拾到一个塑料袋,打开后发现里面有一双女鞋和一条毛巾,另外还有一串钥匙,后经警方确认,正是被害者的物品。这个细节除了警方清楚,就只有凶手才知道了。而测谎的问题正是围绕着这一细节展开的。测试的过程中,当一连串的问题被提出来时,真正的凶手终于招架不住,紧张情绪很明显,尤其在提及塑料袋、钥匙、碎尸、藏尸等关键词时,破绽最终出现了。
四、语言与非语言测谎术
不管测谎术发展至今已有多么发达,实际上,依旧避免不了谎言的反复出现。因为在现实生活中,真话往往需要付出代价。所以,善意的谎言不但没有揭穿的必要,有时还会起到美化的效果。而相比之下,那些恶意撒谎者,可能就真的要付出代价了。以上介绍的测谎术其实很难被应用于日常生活中,而我们恰恰需要一种可以看穿日常谎言的工具。
随着时间的推移,测谎的技术和准确度也在不断进步。心理学家提出了一种全新的识谎与测谎技巧——语言与非语言观察法。
首先在语言使用方面,撒谎的人很少使用描述自我感受的语句。比如说真话的人会说:“我和汤姆在电影院观看了一场电影,女主角实在太善良了,我只是很可惜她最终没有能和自己爱的人在一起。”而撒谎的人则会说:“……电影很感人,我们都很喜欢。”另外,撒谎的人不会轻易承认自己忘记了。诚实的人在说到某些细节时,如果记忆不清晰,他们会很乐意坦白自己忘记了,而撒谎的人绝对不会冒这个险。
此外,撒谎者为了极力撇开与事件之间的关系,往往会在语句中刻意省略掉主语“我”,甚至有时也会避免提及有关对象的名字。有时候为了争取更多思考的时间,撒谎者在回答问题时会采用生硬重复的方式,比如,你问:“案发时你在什么地方,与谁在一起?”撒谎者可能会回答:“案发时我在家里,和我的宠物狗在一起。”而如果是清白者,也许只会简单地回答:“我在家里陪我的宠物狗。”
说话时的语气也可以成为测谎的一条线索。美国情报机关在识别间谍身份时,最常采用的测谎方式之一,就是根据对方的遣词造句取得证据。遣词造句不仅包括语言的使用,还有语气。一般而言,撒谎者为了掩饰内心的虚弱,会在不知不觉中拔高音量,句末往往使用上升的语调。
非语言也就是肢体语言,也可以成为我们寻找破绽的借力工具。洞悉对方心理变化的线索有眉毛、眼睛以及嘴角。其中,眉毛上扬代表明知故问,上挑并挤在一起表示害怕、恐惧;如果对方眉毛向下紧皱,下眼睑向上扬起,同时眼睛周围的肌肉紧绷,这是即将实施血腥暴力的征兆;假如一个人在说话时,不停地摩擦手掌,很有可能是在擦拭手心的汗液,这是由紧张引起的生理反应;抿嘴代表对自己说的话不自信等。在这一方面,测谎者更需要关注的是当事人在说话时使用的语言与肢体动作之间的协调和匹配程度。
比如,一个心中没有顾忌的人,在说话时会充分展示自己的语言天赋,同时还会配上丰富的肢体动作,加以强调与支持。但撒谎的人大脑中所想的和说出口的话很有可能是完全不一致的,身体接受大脑的指令,做出的动作与说出的言语就无法匹配,言辞与身体语言之间的矛盾就会出现。就好比你的朋友微微皱着眉毛,眼神黯淡地说:“啊,我很高兴收到你的礼物。”这就是典型的谎言。语言与肢体动作之间的协调和匹配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