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因单身惯了而感到无欲无求,你因受过伤而恐惧爱情的降临,你因害怕爱情过了保质期而惧怕婚姻,你因婚姻中的不可避免的磕磕绊绊而抑郁多疑……那么,你需要及时调整你的心理状态,走出爱情阴影。
有种病叫做“爱无能”——不能爱、不会爱、不敢爱
在男欢女爱这件事情上,当男的坚持不到三分钟就萎靡不振,或者女的根本就提不起兴趣,我们将这批人归类为“性无能”,这个概念已经被很多人所接受。但是,近几年,在爱情中,也出现了类似的一种病——爱无能。
在婚恋心理学中,对爱无能的定义是,正常男女到了需要爱情的年龄,尽管内心十分渴望亲密的两性关系,但是由于自身缺乏爱的能力而导致两性关系中的爱无力。爱无能是一种非常可怕的爱情疾病,它会将激情的男女挡在爱情的大门之外,让他们的爱情举步维艰。
那么,爱无能是怎么产生的呢?大体说来,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的原因:
第一个原因,个体自我评价较低,严重缺乏自信。这类人在跟异性交往的过程中,总感觉自己低人一等,不能给所爱的人幸福。出于这样的原因,他们即使很爱慕一个人,也不会轻易将自己的感情表达出来。或者即使对方已经同意跟他在一起,他也认为自己会让对方失望,不敢开始两个人的爱情,眼睁睁看它消逝。
对于这类人,一定要纠正自己的错误认知,人与人之间或许有物质方面的不平等,但是在精神层面,大家都是平等的,在爱情面前更是。有爱就大声地说出来,不妄自菲薄,也不自轻自贱,努力追寻自己的爱情。只有这样,才有机会找到属于自己的爱情。
在十年后的同学聚会上,晓龙见到了自己大学时的暗恋对象——盼盼。尽管已经相隔十年,但是岁月并没有在盼盼的脸上留下太多的痕迹,由于保养得比较好,盼盼看上去依旧是那么风姿绰约、美丽动人,不禁再一次让晓龙怦然心动。
记得大学的时候,晓龙就一直暗恋盼盼,那时,盼盼的父母都是双职工,而晓龙自己家庭贫寒。就因为这个原因,晓龙从来不敢公开自己对盼盼的爱,一直默默地将盼盼当做自己心目中的女神对待。
转眼之间,他们毕业、工作、然后各奔东西。现在,晓龙通过自己的辛苦打拼,已经成为某一公司的销售经理。面对自己昔日的梦中情人,已经有了家庭的晓龙鼓起勇气说出了自己当年喜欢盼盼的事实。此时,盼盼也已经初为人母。
没有想到,在晓龙表达完当年的感情之后,盼盼的眼眶竟然红了。她静静地看着晓龙的眼睛说:“你知道吗?为了你这句话,我足足等了大学四年,可你始终也没有说。我爱当时贫寒但上进的你,可惜现在,一切已经过去,我现在爱的是自己的老公和孩子。”
此刻,晓龙才知道了自己心中的女神原来也喜欢自己,可因为自卑,他错过了这段感情。
晓龙就是因为自卑而导致的爱无能患者。在他眼中,爱情是建立在对等的经济基础之上的,当年,由于自己家境贫寒,面对家境殷实的盼盼,他果断埋藏了自己的爱。十年后的同学聚会上,当他再一次见到盼盼,最初的心动又回来了。此时,晓龙已经成为某公司的销售经理,他觉得自己的物质条件已经达到了敢于说出爱的地步,他勇敢地向盼盼表白了,却没想到,盼盼喜欢的是当初那个贫寒的自己,而现在这个拥有一切的自己说什么都已经晚了。
命运总是爱捉弄人,爱情也总是阴错阳差。假如晓龙在大学的时候,没有患上爱无能,没有因为自卑而放弃爱情,或许他早就收获了一段圆满美好的婚姻。
第二个原因是:个体自我要求过高,凡事都追求完美,在爱情上亦是如此。为了追求完美,她们就会将爱情理想化,这种现象在女孩子的身上比较常见。这些人倾其一生都在追逐完美的爱情,但却没有真正爱过一次。
对于这类人,我们可以用心理学上一个名词来解释——自恋。这类人觉得只有完美无缺的恋人才配得上自己的爱情,殊不知,这只是他们自恋的要求。她们爱的不是任何人,她们爱的是一种完美,当下大部分作为剩男剩女的佼佼者就是如此心态,如果她们不改变对别人过分的要求,便很难得到爱情。
娇娇今年就要跨过30岁的门槛了,可是依然形单影只。这可急坏了娇娇的妈妈,她到处托人帮娇娇找对象。
娇娇相亲过的男士也不少,每次相亲完,妈妈都要问问结果。可是得到的答案总是:看不上。娇娇不是嫌人家男的有点啤酒肚,就是嫌办事小气,或者是说话太文艺,总之,再优秀的男孩子,娇娇都能从他身上挑出点毛病来。尽管娇娇的妈妈多次劝说她不要在小地方计较,人都有缺点,可是娇娇依旧不改变自己看人的习惯,还是一个劲地挑人缺点。
眼看女儿的年龄越来越大,娇娇妈妈突然想到了一个办法,她到附近的侦探机构花钱雇了一个侦探,专门跟踪、拍摄自己女儿丑陋和不好的方面。
一个月后,当娇娇再次拒绝新介绍的男朋友,开始大谈特谈他的种种缺点时,娇娇妈妈将一沓照片放在了女儿的面前。娇娇震惊地拿起这些照片,脸上红一阵白一阵的,只见这些照片有娇娇挖鼻孔的、吃完饭后对着镜子剔牙的、在马路上张大嘴吃东西的……
看完这些照片,不等妈妈说什么,娇娇自己羞愧地低下了头,好像明白了许多道理。接下来,在娇娇的再次相亲中,娇娇再也不盯着对方的缺点看了,而是用心去发掘每个人身上的闪光点。
赶在30岁之前,娇娇终于告别了“单身贵族”的生活。
故事中的娇娇就是一个完美主义者,她在找对象的过程中,不允许对方的任何缺点存在,所以导致一次次的相亲失败。后来,在其妈妈聪明的对策之下,娇娇看到了自己的缺点和不完美,也明白了自己对爱情的过高要求。正是由于这些过高的要求,使她变成了一个“爱无能”患者。
幸好,故事中的娇娇有个聪明的妈妈可以帮她治好自己的“爱无能”,那么生活中的你呢?当你发现自己也是“爱无能”时,能自己帮助自己勇敢地走出来吗?
有种病叫“爱无能”,希望你与它无缘!
剩男剩女是如何炼成的?——消极的心理暗示
前几年热播的电影《非诚勿扰》中,有这样一个形象——30多岁、事业有成、仍旧单身的秦奋。秦奋这个形象可谓是代表了绝大多数的都市大龄剩男剩女,有的为了打拼自己的事业一直单身,有的则是为了寻觅更好的恋情。
很多大龄剩男剩女都像电影中的那个秦奋一样,开始加入了相亲的队伍,这一场还没有结束,下一场已经在后面等候。累得气喘吁吁不说,最后也没有像秦奋找到梁笑笑一样,有一个皆大欢喜的结局。
说到底,大龄剩男剩女的存在是与消极的心理暗示分不开的。
思明是某物流公司的区域经理,今年33岁。已过而立之年的他不但人长得帅气,而且事业有成。可就是这样一个优质男,最近却一直为找对象的事情烦恼着。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
原来,思明出生在一个贫寒的农民之家,在上大学的时候,偷偷喜欢上了本班的一个女孩子。经不住相思的煎熬,思明鼓起勇气将自己的爱意表达给了那个女生,没想到,女孩却以他什么也没有为由而果断拒绝了他。
这件事情给思明造成了巨大的伤害,他觉得在大学谈恋爱,要不就有钱,要不就有权,像他这样一无所有的人,是不配谈恋爱的。他下决心要先立业再成家。
从此以后,思明像变了一个人一样,拒绝和任何一个女孩子交往,只把自己囚禁于图书馆中,没日没夜地啃书本。思明的付出终于得到了回报,在毕业之时,因为优异的学习成绩,思明被一家物流公司录取,最终凭借自己的能力,坐上了区域经理的位置。
事业总算是有眉目了,可自己也已经33岁了,思明深感自己应该找个合适的人来过日子了。每次回家,父母都要在耳边唠叨这个事情,看着父母的皱纹和白发,思明也希望尽快找一个姑娘建立美满的家庭,好让两位老人放心。
可是,想马上找到合适的对象谈何容易?因为长时间埋头于自己的工作,没有时间和异性交流,思明根本就不了解女孩的心思,说话和办事均不讨女孩子的欢心。每一个和思明相过亲的女孩都私下里对中间人说,思明是个木讷、自私的人。
难得有看上思明的年轻女孩,思明又觉得人家太年轻,没有什么生活阅历,很可能是冲着自己的钱来的,找这样的姑娘不靠谱。可是跟他同龄的女孩,几乎都已经为人母了,去哪找合适的呢?
半年时间里,思明已经陆陆续续相了三四十次亲,可是仍旧没有找到自己认为合适的那个人。即将迈向34岁的他,无比惆怅自己的单身,也无比渴望自己迟到的爱情。
从思明的故事中,我们可以看出在婚恋中普遍存在的一种严重心理问题——消极的心理暗示作用。
当思明在大学时期的求爱遭到拒绝的时候,他心灰意冷,认为自己之所以没有恋爱成功,就是因为他没有钱、没有权。本着这种动机,他给自己提出了先立业、后成家的要求,希望靠自己的事业来赢得自己的爱情。
思明的这种想法和要求给了自己一个消极的心理暗示,即男人的事业决定着他的爱情。在这种消极的心理暗示下,思明拒绝和女孩子交流,而将自己禁锢于学习和工作的氛围中,耽误了恋爱的时间。
其实,真实的情况并非如此。女人都是感性动物,在一段爱情中,她对于感情的重视程度远远超过对事业的重视程度。哪怕你苦心经营的事业再辉煌,如果没有投入太多感情给她,她依旧不会动心爱上你。真爱你的女孩,并不介意你的事业是大还是小;不爱你的女孩,哪怕你的事业做得再大,她都不会对你心动。换句话说,仅因为你的事业爱上你的女孩,你敢要吗?
可见,思明的问题主要出在消极的心理暗示上。有关的消极心理暗示,生活中常见的还有以下几种:
第一种:天涯何处无芳草。
很多恋人在处于感情的危机之时,不是想方设法解决问题,反思自己的行为,而是暗示自己:好男人(好女人)多得是,何必要吊死在这一棵歪脖子树上;没有你,我还会找到更好的,等等。
这种想法给人的消极暗示是:你在我眼中什么都不算,我没有必要为你伤心,在不久的将来,我一定会找到比你更优秀的人,所以现在这段感情不要也罢!
当事人的这种消极暗示会使自己在目前的感情中失去理智,丧失对当前问题的客观分析能力,放弃对自己的爱情进行挽救,从而也就失去了自己苦心经营的爱情。
其实,等你真正开始下一段感情的时候,你会发现,现实并不是你所想的那样,下一个男朋友(女朋友)也许还不如上一个好,你们的感情中依然有很多的问题。如果你依旧不寻找自己的问题,而只是盲目地放弃感情,那么你就会掉入“放弃—寻找”这样的怪圈中,找得越多,越没有当初那种感觉。若干年后,你发现,你除了只是年龄增长了,别的什么也没有得到。
第二种:姻缘命中注定,一切随缘。
生活中有相当一部分人属于消极被动型的,他不懂得凭借自己的能力去得到某个东西,而就知道坐着等待,希望有一天,天上能掉下个“林妹妹”或“宝哥哥”,砸在自己的怀里。在这部分人的眼里,姻缘是命中注定的,一切都随缘。
这种想法给人的消极暗示是:感情是上天注定好的,自己追寻也没有用,还不如老老实实地坐着等待。
这种消极的暗示会让人失去感情的斗志,在一段感情中只是凭借外力的作用,而不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
其实,一份感情的产生,是客观环境和主观努力的双重作用。其中主观努力占据相当大的成分。只是把希望寄托在外力的作用上,你的爱情中难免留下遗憾。
第三种:以周围人的意见为参考。
每个人在找对象的时候,父母或者身边的亲戚朋友,或多或少都会发表一点自己的看法。自主性不强、缺乏独立性的人会极其看重父母或者朋友的评价,思想上容易动摇。
这种人会给自己这样的消极暗示:当局者迷、旁观者清,父母和朋友的建议一定是正确的,自己只是被表面现象迷惑了,一定要听从父母和朋友的建议。
这种暗示的结果就是,当事人在情感上失去了自己的理性判断,将父母和朋友的建议视为这段感情取舍的主要依据,只要有一个人质疑这段感情,他(她)就会毫不犹豫地放弃。
面对上面的情景,我们一定要沉着冷静地思考问题。对于感情的事情,同样是一千个人眼里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我们可以将别人的建议和意见拿来作为参考,但是我们自己一定要有自己的主见,不能人云亦云。鞋合不合适,只有我们自己的脚知道。
第四种:等待自己人生的升值。
等待自己人生升值,然后得到爱情的人无非是男同胞们。有这样一句话,男人越老越有魅力,有些人甚至将离过一次婚的男人当成宝贝。
在这种社会价值观的影响之下,男人们都被给予这样的消极暗示:没事,我再等等,反正我越老越值钱。等我有事业了,好女孩多的是,我三四十岁也可以娶到20多岁的小姑娘。
这种消极的暗示会让男人在一段感情中,不去尽心尽力地投入,而是想着后面的景色会更好。女方稍有过错,他就可能狠心地将其抛弃,而等待自己的升值和邂逅。
对于抱有如此心态的男同胞们,我想说,不管你是不是越老越值钱,还是你是一个离过一次婚的宝贝,如果你不能全心全意地投入到一段感情中,那么你永远也得不到自己的爱情。哪怕有一天,你会成为钻石王老五,娶到20多岁的小姑娘,你也不会得到自己的真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