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法兰西学院的华人艺术家:朱德群传
3180700000004

第4章 童年时代(2)

尽管三兄弟结伴而行,毕竟都是身单力薄的孩子,父亲不放心让他们回家。每到星期六,他总要亲自赶到学校来接儿子,第二天再一路护送着他们返回学校,为防万一,他还不忘带上一支长长的土枪。

上小学的几年中,虽然没有遇到遭遇劫匪这样的惊险事件,但是土匪被击毙后悬挂在城门上用以示众的首级,给朱德群小小的心灵留下最血腥最恐怖的一幕。

白土镇有秀丽的自然环境,悠久厚重的文化积淀,自明清以来,这个小小萧县还享有“书画之乡”的美誉,并以“龙城画派”而享誉四方。朱家虽与龙城画派没关联,却同是书画爱好者,把脉开方之余都喜欢调朱弄墨,展纸挥毫。他们与许多文人雅士一样热衷于摹松写竹,画兰染梅,说不上多深的书画造诣,却也借此怡情养性。家境殷实的朱家也舍得用重金去换取名家书画,几十年间连续收集到不少历代名家的墨宝遗珍。朱德群的父亲看儿子喜欢写字,就教他画画,是他绘画的第一个启蒙老师。朱德群童年记忆里最美好的就是每年夏天,朱家会进行书画展示会。父亲选个风和日丽的日子,让人把几个大樟木箱抬到太阳底下,小心翼翼地把箱子里的传家宝拿出来,摊在地上去湿气和消毒。这些所谓的传家宝,便是父亲花了很多钱收购来的古画。有的画在纸上,有的画在绢上,父亲看了又看,赏了又赏,久久站在那里出神。等他满足后,就兴高采烈地把朱德群叫到身边,指着一幅幅画讲解,这是仇英,这是董其昌,这是唐寅,画得如何如何好,好在哪里等。朱德群被父亲对书画的热爱播下了对画画的浓烈兴趣,所以,每年他都盼着太阳底下的“朱家书画展”。

朱德群的父亲看到儿子对挥毫弄墨的兴趣越发浓厚,便开始引导其从《芥子园画传》入手,循序渐进地学习皴擦点染等绘画的基本技法。不仅如此,他还推荐儿子拜当地的丹青高手张先生为师,以便接受更为内行的指点。

住在对街的张先生是位貌不惊人的老者,腿脚还有些残废。别小看他,虽然又老又丑,走起路来还一拐一跷,在朱德群眼里却颇具传奇色彩。这位老先生擅长用浓艳的色彩绘制门神、财神以及驱鬼的钟馗等。十里八乡前来求画的人很多,不知道为什么大家都相信他笔下的人物有着某些超凡的神力,贴在家中可以起到避灾驱邪、保平安富贵的作用。

这位张先生也很喜欢这个天资聪颖的孩子,毫无保留地将自己的画技悉数传授给他。朱德群学得很认真,没用多久就画得挺像回事了。虽然对绘画持有浓厚的兴趣,他却从未将这种兴趣与自己的未来联系在一起。

2.篮球主力

朱德群在上中学的时候,兴趣就转移了,他痴迷上了篮球。

这期间正是青春发育前期,他的个头就像雨后春笋,蹿得很快,即使不是日日见高,也是月月见长。朱德群继承了他父亲的高大基因,长成了一米八二的大高个。这样的个头,喜欢打篮球这样的运动。他迷上了篮球,不仅下午课后活动两小时在打球,只要有月亮,晚上继续打,直打到万籁寂静,当时他非常喜欢这项竞技类的运动。

这时候朱德群读的中学离家很远,一个学期才回家一次,父亲的影响力自然比不上篮球的魅力,绘画自然就忘在脑后。

朱德群在篮球上的天分,自然不断得到体育老师和队友们的推崇。他的球迷越多,他自然打得更起劲。结果他当上了校队的中锋。他的左手运球是队里的一绝,出奇得娴熟。他的右手投篮又出奇得准,左右开弓加上身高优势,在体育老师眼里,他是未来球星的种子选手。

在校队里他的年纪最小,但是球场上队员们听他的。这时期他就是学校里的风云人物。这时候的他也是男孩的叛逆时期,好表现自己,有很强的破坏欲,争强好胜。学校篮球队里这些球员都是叛逆的孩子。不知为了什么事情,这些队员对学校老师不满,张贴出谴责校长的声明。全体校队队员都签了名,中锋朱德群自然在其中起哄。当众被辱的校长勃然大怒,对这些叛逆之徒岂能不严厉惩处,结果这些在声明上签字的学生全部被开除。

朱德群惹下了如此大祸,很不光彩地回到了家乡。这对年少的他来说真是一大打击。这下怎么面对一直希望孩子跳出山村的父亲?朱德群的命运又一次放在做父母的面前。是对他的彻底的失望,还是让他种地或者学中医,就此在这山村了却一生?那么朱德群的命运就彻底改变了。可是朱德群父亲的反应大大出乎朱德群的意料。“父亲看完开除通知书,没有暴跳如雷,这很奇怪。父亲性格倔强,脾气很大。孩子闹下那么大的祸,让他如此丢脸显眼,他怎么会轻饶我?”一顿毒打是免不了的。没想到朱德群爸爸把看完的通知让朱德群再看一遍,以后再也没有提这事情。朱德群不知道父亲是怎么想的,他也不敢问,这就成了他心中的谜。但是父亲一句话都没说,对他的震慑作用太大了,说明父亲对他还有信心,朱德群想着今后自己再也不能让他失望了。此外,他再也不轻易跟随他人瞎起哄了。这个反省对朱德群的记忆太深刻了。在未来的生活中,朱德群在那个兵荒马乱的日子里,从来没有轻易卷入政治旋涡中,无意间也躲避了那个时代频频可能出现的灭顶之灾。

不久,朱德群在父亲的安排下,顺利到了另一个中学就读,这一次他品学兼优地读完初中,在升高中的时候,体育老师一直认为朱德群天资独特,对篮球运动又着迷,是个难得的篮球运动员,建议去报考上海的体育专科学校篮球专业。朱德群此时也对篮球异常着迷。但是父亲不赞成这个志向,他对儿子说:做运动员,年轻时候还可能有发展,年纪一大就不行了。运动员的生涯太短了,不如去念艺术专科学校学绘画。我看你在绘画上有潜力,你学成了可以画一辈子。

这句话彻底改变了朱德群的命运。

试想那个年代,军阀混战,篮球运动员想为国争光,这真的比上青天还难。做任何事,时局、大社会背景是无法不考虑的。

朱德群在父亲的指点下要报考艺术学校。当时中国只有北平、上海、徐州和杭州这四所艺术学校可以选择。朱德群听说杭州艺术专科学校是学制最长的,校长和教授很多是从法国留学回来的,师资是最强的,也是最难考取的。朱德群毅然选择这所最难考也是有最强师资能力的学校。

这是少年的他自己决定的。1935年暑假,朱德群此时还叫朱德萃,取了堂兄朱德群的文凭,带了父亲给的盘缠到了杭州。经老乡刘梦笔介绍,找到了暑假留校的学生林琼,利用学校教学的石膏等教材,开始学习素材和水彩。这样的临时学习,给朱德群留下了深刻的记忆。他在学习空余时,游玩了杭州。杭州艺术专科学校当时在西湖中心,边上就是苏小小的慕才亭、苏堤、孤山。走过西湖上的博览会木桥,可以到北山路上。当时朱德群常和老乡一起到北山路上一家老婆婆开的面馆吃面,喝绍兴黄酒。“我站在杭州艺术学校,看西湖,觉得不仅美而且妙。”老乡介绍的这位学生老师林琼,是杭州人,人长得帅气,还会讲很多民间笑话,和他在一起很开心。他教了朱德群两个星期的素描和水彩,就说朱德群很有基础了,可以了。他说:画画的人要会大饱眼福才会画出好作品,于是林琼就带朱德群在杭州玩了个遍。有人说杭州这些美妙的景色是朱德群后来的“抒情抽象风景”的灵感种子。

不管如何,朱德群在杭州这短短的学习,更加坚定他在杭州艺术专科学习的决心。而他这次杭州之行,使他彻底地跳出了白土镇了。

入考的日子到了,考试内容并不复杂,一张素描石膏像、一张水彩静物。朱德群画得很顺手,简单的美术史知识也轻松过关。正如他的学生老师所说,朱德群这位充满灵气的学子轻易就推开了杭州艺术专科学校的大门。

顺利录取的不是朱德萃的名字,而是朱德群的名字。当时朱德萃的初中毕业证书还没到手,为了早日动身到杭州,为了早日接受辅导,朱德萃就用堂兄的名字报了名,没想到他这一辈子都用了朱德群这个名字。而朱德群这名字不仅在国内响亮,更是响亮到了世界。

这也成了朱德群成长之路上的一个可爱的小插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