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位长着一脸横肉的中年人,要和一个小伙子比赛挑担的工夫,在粪箕内装了二十多块土,这担子可有一百八十斤。那中年人有股子“蛮劲”,腰一弯,憋红着脸,使劲把担子挑上去了。接下来,轮到小伙子起担了。正要装土时,“锹王”说“慢”,要小伙子将粪箕放到十五级的台阶上去。说时迟,那时快,“锹王”起土时,两臂一扬,一块湿粘土便越过众人头顶,稳稳当当地落在小伙子的粪箕内,紧接着一块跟着一块的“飞泥”从天而降,将小伙子的粪箕装满了。
这“锹王”飞土入筐的绝活,将众人看呆了,要知道,这自下而上的扬程足有五米,这锹上的力道、准头可不是一年两年练出来的啊!人们异口同声地叫道:“神锹”,“锹王”,真正的“大力士”!
小伙子轻轻巧巧地把这担土挑上去了,他少爬了一半的台阶,关键时刻“锹王”帮了他的大忙。
“年轻小伙子,正在长筋骨,把这担土挑上去了,压出毛病,可不要害人家一辈子!”“锹王”一席话将那位中年人说得满脸通红。
抗洪排涝时,我跟随“锹王”巡查圩堤,他不紧不慢,一步一步从堤内看到堤外,这时,堤外河水漫漫,浊浪翻滚,而堤内却禾苗青翠,炊烟袅袅。这时我突然发现堤内有一处在往外冒清水,他用铁锹轻轻一挖说:“不要紧,这是鼠洞蛇洞,于大堤无碍,水漏完了就没事了。”但当走到一处堤内冒浑水时,他立即叫我敲锣报警,说:“此处很危险,堤下有灌涌,要下河排险,打桩护堤。”很快抢险队来了,在他的指挥下排除了隐患。我真感到不可思议,他那把神奇的铁锹仿佛长了眼睛,能洞察一切。
说到铁锹,在《水浒》上有位英雄好汉九尾龟陶宗旺也是用的一把铁锹作为兵器,锹,既是农具,也是武器。
其实,我们部队的战士,每人也都有一把工兵锹,这锹能挖战壕,也能在近距离和敌人肉搏时当武器使用。据资料介绍,现代军用锹有几十种用途,能砍,能挖,能斩,能切,能锯,能削,能量,能剪,能抠,能攀……简直就是一把“军用万能锹”。
锨
看姑娘的针线活看过肩,瞧小伙子的种田本领看扬锨。
这是在农耕社会,乡下人相亲的两大绝窍。
大姑娘能在剪裁衣服时,学会了过肩,说明这是位巧姐,什么针线活也难不了她。
而种田的小伙子,如果能在场头上,手握扬锨扬场,同样说明这是位种田的好把式,耕耖犁耙,场头船上,什么样的农活也拿得起来。
一个村上,上百户农家,会得扬场的也就是七八个人,都是些巧农民,属于拿十二分工的顶尖劳动力。
秋粮收割后,经过脱粒、暴晒、过筛,最后一道工序就是扬场了。
在生产队集体劳动时,场头堆放着一座座金灿灿的粮山。
扬场的人,手拿扬锨,站在上风头,不紧不慢地把粮食向空中抛洒,扬锨扬起来,粮食在半空中像天女散花一样,迎着阳光,向下撒去,真个是“满天谷雨纷纷下,不尽粮流滚滚来”。根据重物先落下来、轻物后落下来的原理,籽粒和谷物的枝蔓、叶片和空瘪粒在半空中就分开了,饱满的谷粒在空中哗哗抖落,落在上风头的是粮食,落在下风头的是淘汰出局的杂物。
凉爽的风呼呼吹着,漫扫帚的人头戴帽子,包裹头巾,站在被扬出来的粮堆下面用扫帚一下一下地漫着,他一下一下漫掉了浮在谷物上的杂物,随着扬锨的起起落落,他慢慢地漫出了一座金山。
同样是一穗稻谷上结出的稻谷,经过扬锨的考试,在风的公正裁判中,有的自信落下,有的洒泪出场。
手握扬锨的劳力,看似不紧不慢,而实际上非常费劲,完全靠腕力和巧劲,这一抬手,一扬锨的谷物被抛向高空,一条金黄色的弧线尚未落下,第二锨的谷物又抛上了高空,如此一锨接一锨,一道弧线联着一道弧线,一时一刻也不能停顿。
人们计算了一下,一堆谷物总有上万斤,每锨只能扬起三五斤,一个下午,扬谷手要起起落落两三千次,按每分钟扬五次计算,至少要连续干六七个小时。
这样的功夫,可不是一年两年练出来的。
更为难得的是,扬谷手既要迎风扬谷,更要能扬无风谷,这扬无风谷,扬谷手的抛物线要抛得更高,而且要抛成一个弯弯的月牙形,靠空气的流动,形成自然的风力,将谷物和杂物分离开。这空气的流动,就是靠抛向空中的谷物撞击的。
麦收和秋收的扬场是乡村里一道亮丽的风景线,而扬谷手的举手投足之间就是一门精彩的农艺表演。
这时,打谷场上经常围了许多孩子,他们也学着大人模样,用小手抄起一把把谷物,向空中抛去,他们长大了也想当一名扬谷手,来继承祖辈、父辈的事业。
磨
提起磨,就使我想起锡剧《双推磨》的词:“磨儿磨一磨,黄豆拗一拗,豆子进磨银浆四面冒。”
以磨坊有关的戏剧,怕有几十个,有京剧《磨坊产子》、歌剧《红磨坊》、评剧《赵五娘》、甬剧《两兄弟》、越剧《磨坊会》等等。
还有电影《磨坊湾湾》、纪录片《磨坊的快乐》、钢琴合奏曲《磨坊会》、法国小说《磨坊书简》、世界名画《磨坊十字架》、《埃克河边的磨坊》,创作于1883年的法国画家雷诺阿的印象主义油画《红磨坊的舞会》,1990年的拍卖价值高达7810万美元。
在《红楼梦》第五十回里,还有林黛玉为“小毛驴拉磨”写的谜语:“绿耳何劳缚紫绳,驰城逐渐势狰狞,主人指示风雷动,鳌背三山独立明。”
我记得还有一张毛主席在陕北帮农民推磨的摄影作品,领袖和老乡边推磨边亲切交谈,十分传神、感人!
与磨坊有关的文化还有许许多多,在我所撰写的农具与家具系列里,还没有哪一件如此与文化紧紧相连,息息相关,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完全可以成立一个磨文化的研究会。
磨,有用水力的、畜力的、风力的和人力的四种,当然,如今还有机械的、电力的。
我曾有幸参观过这一个磨展览馆,从几吨重的石磨,到几斤重的手磨,大大小小,林林总总,竟有五百多钟。
磨是我国最早发明的,它比西方早了1500多年,马克思曾说:“中国的石磨,是人类最先使用机械原理的劳动工具”。
我从小就是从碾坊里度过的,我奶奶养了五个儿女,三个女儿、两个儿子,子女长大后,她就靠一个石磨的碾坊维持晚年的生活。
碾坊是专门碾米的作坊,有五六间房,碾盘、碾槽、碾道,一个五六百斤重的石碾盘,靠牛力牵引,牛的主人出人工、牛工,奶奶出碾坊,碾一石米给五升米的工钱,奶奶得到一半的报酬,一年下来,也有十几担米的进项。
我在还没有读书前,奶奶整天就带着我在磨坊里看牛拉磨,这水牛是被蒙上眼睛的,上了磨道,就“两眼一抹黑”,永远有转不完的圈。可也有偷懒的牛,老是停下脚步,不是“尿”,就是“屎”,所以从小就听说“懒牛上架屎尿多”的话。还听说过“盲牛拉磨瞎转”、“老牛啃磨嘴硬”、“卸磨杀牛没良心”等等的歇后语。
秤
说到秤,就想起电视剧《刘罗锅》中的主题歌:“天地之间有杆秤,那秤砣是老百姓,秤杆挑江山,你就是定盘的星。”
“秤”,汉字“禾”与“平”的结合,本义它是用来称量五谷的重量的。但在这里是称人心的,这就是说,“老百姓心里有一杆秤”,他是用来秤时政、秤世道、秤政绩、秤“为官之道”的。这杆“秤”是记录当今社会的,可也会载入“史家之册”。
在中国,秤的出现很早,春秋中晚期,楚国已经制造了小型的衡器,有木衡、铜环,用来秤黄金货币,完整的一套有十枚,分别是一铢、二铢、三铢、六铢、十二铢、一两、二两、四两、八两、一斤。在中国历史博物馆内,藏有一支战国时的铜衡杆。千百年来,手杆秤流行了两三千年,已成了华夏的国粹,它创造了丰富的秤文化、秤文明。秤成了公平的象征,天地良心的标尺。
相传在范蠡经商时,发明了秤。据说,人们开始在市场上交易时,都是用眼估计,很难做到公平交易,一天范蠡在经商回家的路上,偶然看见一个农夫从井中汲水,方法极巧妙,在井边竖一高高的木桩,再将一根横木绑在木桩的顶端,横木的一头吊木桶,另一头系上石块,此上彼下,轻便省力。范蠡深受启发,急忙回家模仿起来,他用一根细而直的木棍,钻上一个小孔,并在小孔上穿上麻绳,用手来掂,细木的一头拴上吊盘,用来盛装货物,一头系一鹅卵石作为砣,鹅卵石离绳越远,能吊起的货物就越多。于是他想,一头挂多少货物,另一头鹅卵石要移动多远才能保持平衡,必须在细木上刻出标记,但用什么作为标记呢?
范大夫为此整整想了两个月,一天夜里,他出门看天象,见到天上的星宿,便突发奇想,决定用南斗六星和北斗七星作标记,一颗星代表一两重,十三颗星代表一斤,从此市场上便有了统一计量的工具——秤。但是时间一长,范大夫又发现,一些心术不正的商人,卖东西时短斤少两,尅扣百姓。他想,要把秤改进一下,杜绝奸商的恶行,于是他又在十三颗星外,添加了“福、禄、寿”三星,以十六两为一斤,并告诫商人:“若欺人一两,便会失去福气和幸福;欺人二两,则后人永远不得‘俸禄’,做不了官;欺人三两,则会短寿三年。”商人经商必须“秤平斗满,光明正大,买卖公平,老少无欺”。范大夫早在几千年前,就承担了如今工商局、物价局、消协、文明办所承担的责任了。
我在天目湖景区,就见到了一杆能秤800公斤重量的“秤无霸”,当然在秤文化博物馆里,也有秤几钱几毫的微型秤。
制秤是一门精细的手艺,从选材、刨圆、碱水浸泡、打磨、钉秤花、上色、抛光、秤砣校验等等,需要十几道工序,容不得半点马虎,制秤匠也需懂得物理、数学,才能定刻量,嵌标准星。
如今懂得打磨木杆秤的人却越来越少了,岁月在打磨中逝去,手艺也在打磨中消失。各种各样的电子秤、条码秤、汽车秤、天车秤、皮带秤、弹簧秤、婴儿秤,早就代替了木杆秤。但公平的秤文化永远也不会过时,不管到任何时代人们心里都要永远保留一杆公平正义的秤。篮
一个农民家庭到底有多少种篮,谁也说不清,林林总总,怕有几十种。
有上街买菜的菜篮、打猪草的草篮、挑秧把的秧篮、釆桑叶的桑篮、卖蚕茧的茧篮、捉苗鸡的鸡篮、收鸡蛋的蛋篮、放果品的果篮、摘西瓜的瓜篮、捉小猪的猪篮、挑肥料的泥篮、拾狗屎的粪篮、钓鱼虾的鱼篮、请香烛的香篮、放寿桃寿面的寿篮、祭祖用的祭篮、送礼品的礼篮、探望病人的花篮、釆茶叶的茶篮、放糕点的糕点篮、妇女用的针线篮、母亲背小孩的背篮等,传统的农家一是缸多,二是坛坛罐罐多,三是篮多。
篮,怕已有几千年的历史,人类社会先有竹编的器具,然后才有陶制品。
在西安半坡文化遗址中,人们在泥土中发现了碳化的竹器,并在出土的陶器上,印有清晰的十字型、人字型篾席的纹饰,有的在陶制品的底部还粘有篾器的残竹片,说明我们的祖先在发明陶器之前,就已开始了竹制品的编织。
一九五八年,在浙江钱山新石器时代遗址出土的文物更是惊人,有篓、篮、箩、筐等竹制品二百多件,这些竹制品都经过刮磨加工,表明这一时期,竹器编织工艺已趋向成熟。
在《诗经》中就有“下莞上簟,乃安斯寝”的记载,说明在周代,竹制品已从民间进入宫庭。在唐代,文化人不仅有“书篮”、“砚篮”、“画篮”,而且进京赶考,书童还挑着“考篮”,做官人的官轿内还备有“轿篮”,就连叫化子也有了“讨饭篮”。
江南竹篮精编细织,种类繁多,从制作方式看,有手工制作、半手工制作,近年来还发展到半机械化制作,甚至完全用机器来生产。从竹篮的形状分,有长方形、椭圆形、圆形、八角形、元宝形、菱形等,可谓千变万化,千姿百态。从编织的技法看,有挑压编、拉花编、实编、空编。从工艺上分,有普通生产生活用的竹篮,还有出口创汇的工艺篮、宠物篮、儿童篮、玩具篮等等,在浙江安吉竹博物馆内,竟陈列了五百多种竹篮。
江南竹篮,体现了江南人的群体创造,深深烙上了江南水文化、稻渔文化、蚕桑文华、茶果文化和市井文化的印记,并以其朴实、隽永、精致、耐人寻味的特色,鲜明地显现出江南人的价值取向和生命活力,是江南农耕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国是竹的王国,只要竹存在一天,竹篮,这一环保、绿色、生态的用具就永远也不会退出历史舞台。
如今,主妇上菜市场,拎回的都是一只只塑料袋、塑料包,这包装既不环保,又不卫生,且废物无法利用。在城市街道和乡村田野到处可见飘飘扬扬的“白色污染”,人们太渴求那久违了的竹篮了。
缸
第一次到宜兴丁山,只见一座座“缸山”扑面而来,每家陶厂,都堆满了大大小小的“缸塔”、“缸楼”,大的有两三层楼高,小的也有草堆大,陶都也可以叫“缸都”、“盆都”、“坛都”“罐都”,到处都是缸缸盆盆、坛坛罐罐。
那时,每个农家、每个市民的家庭,大都有水缸、米缸、面缸、酱缸、油缸、菜缸、酒缸、泔水缸,还有防火的“太平缸”、养鱼的“金鱼缸”、烤火用的“火缸”等等,大大小小、林林总总,大概有二十多只,而农民家庭还要多几只粪缸,多几只饲料缸,至于盆那就更多了,坛坛罐罐数不胜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