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是复杂的,人心是不可测的,为人处世中,不管你愿意还是不愿意,都会不可避免地碰到小人。因为那些生活在我们身边的鼠辈之人,他们的眼睛牢牢地盯着我们周围所有大大小小的利益,随时准备多捞一份,处处想着算计别人,令人防不胜防,说不定什么时候就会在背后给你一刀。
李林甫是唐玄宗身边的一个奸臣,他心胸极端狭窄,眼里容不进一粒沙子。唐玄宗有个喜好,他比较喜欢外表漂亮、一表人才、气宇轩昂的武将。有一天,唐玄宗在李林甫的陪同下正在花园里散步,远远看见一个相貌堂堂、身材魁梧的武将走过去,便感叹了一句:“这位将军真漂亮!”并随口问身边的李林甫那位将军是谁,李林甫支吾着说不知道。他生怕唐玄宗喜欢上那位将军,于是暗地里指使人把那位将军调到僻壤之地,使他再也没有机会接触到唐玄宗,当然也就永远丧失了升迁的机会。也许,那位将军直至调往了偏远之地,还不知其故。从这里也可以看出,小人其心眼极小,为一点小利益都会不惜一切干出损人利己的事来。
小人是琢磨别人的专家,敢于为芝麻大小的小恩怨付出一切代价,因此在待人处世中如何与小人打交道,没有一套对付和利用小人的办法是行不通的。如果你既不想把自己降低到与小人同等的地步,也不想与小人两败俱伤的话,那就把脸皮磨厚点,或者睁只眼闭只眼,不理了事;或者惹不起躲得起,尽量不与小人发生正面冲突,给彼此留下回旋的余地,这样就不至于堵死了自己的后路。一句话,如果不是确有必要,那就别和小人较劲。
小人一般都有如下特征:外表忠贞,心里想的却是利禄,对事专门测度揣摩,喜好逢迎拍马,察言观色以受宠,歌功颂德以卖弄忠诚;结纳身边的人,专心巩固自己的名位,只知沽名钓誉,没有一句真话;只图安逸,醉心于好处,淡薄人情,唯利是图,不体恤他人;讨厌胜过自己的人,喜欢谄媚自己的人,听到他人的善行就嫉妒,听到他人的恶行就赞扬,本身无能,坏的方面却无所不为;专门爱好声色,没有正经的心思,见钱眼开,见利忘义,遇到财物就想坏主意得到;急于攀结显赫宦官,暗中巴结权贵,不求实学,只图虚名,只要有益于己的,小则冒险心存侥幸,大则寡廉无耻;混迹于斯文,以吃喝为潇洒,以勤事为俗流,以避祸为清高,以消极为无过……
有些小人,将自己的“小人”之处藏得很深,在待人处世中,与这些小人打交道务必多留个心眼儿,最好不要咄咄逼人,与其针锋相对。
“小人”每个地方都有,这种人常常是一个团体纷扰之所在,他们造谣生事、挑拨离间、兴风作浪,很令人讨厌,所以有些人对这种人不但敬而远之,甚至还抱着仇视的态度。但是我们最好不要做得太绝了,以免得罪小人,这是保身之道。对小人,有时我们也要装装糊涂,心里不与其同流合污,但在外表上并不一定非得和人家划清界限。否则,会让他们认为是异己,一旦有机会就会想方设法铲除你。
俗话说:“宁得罪君子,不得罪小人”。君子处世坦荡,就算是真的较量起来也不会让你防不胜防,但是小人却会时时处心积虑去报复他人,就算当面不和你争锋相对,背后也会时不时给你来一刀,所以,在待人处世中一定要小心防范被小人暗算。
10、事不做绝,话不说尽
“凡事留余地,日后好相逢”。不管做什么事,都不能走极端,穷追不舍,于人于己都没有任何好处。聪明人在争取个人利益时,从不把对手赶尽杀绝,凡事见好就收。
贪婪只会迫使人们走上绝路,而见好就收往往能带来更大的利益。人生总会面临无数次的选择与放弃,在选择与放弃之间,必须正确地权衡利害关系,否则会置自己于进退两难的境地。
“人无干日好,花无百日红”。人生就像搓牌一样,一个人不可能总摸到好牌,一般情况下,一副好牌之后,随之而来的就是坏牌,而见好就收者便是最大的赢家。
但很多不懂人情世故的人,都不懂得见好就收的处世之道,做事都喜欢做绝,说话都喜欢说得太满。
一个年轻人,想在大发明家爱迪生的实验室里谋得一个职位,恰巧爱迪生需要一个助手,于是就接见了他。年轻人向爱迪生表明来意之后,坦露了自己的心志,他说:“我一定会发明出一种万能溶液,它可以溶化一切物品。”爱迪生听完之后,反问道:“那么,你想用什么器皿来装这种溶液呢?它不是可以溶解一切吗?”年轻人顿时无言以对了。
年轻人之所以面试失败,就是因为他把话说得太绝对,没有给自己留条后路,从而陷入了自相矛盾的境地。如果他懂得“事不做绝,话不说尽”的道理,就不会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话多的人,通常只为了一时痛快,不考虑说出去的话会产生什么效果,很容易惹人厌烦。其实,多说话非但无益,还会给自己平添不必要的麻烦。老于世故的人,说话会分轻重,只说三分话,或者说得模棱两可,给自己留条后路,说得太绝对,往往会使自己陷入尴尬的境地。
处世的过程中,我们要时刻牢记:不论对待什么样的人,都要“事不做绝,话不说尽”,凭着适可而止的心态对待。君子之交淡如水,这是避免势尽人疏、利尽人散最好的方法。真正的友谊,并不一定要走得多么亲密,越是关系密切的朋友,双方如若产生矛盾,就越不容易化解。著名诗句“思恩深处宜先退,得意浓时便可休。”也道出了做人要留有余地的道理。
社交的目的是使人缘扩大,感情加深,而造成他人难堪,则与此目的背道而驰。因此,在与人交往过程中,不要让人难堪,封死了自己的后路。“事不做绝,话不说尽”,聪明人在争取个人利益时,从不把对手赶尽杀绝,而往往会适可而止。
每个人的智慧、经验、价值观、生活背景都不相同,与人相处,争斗在所难免——不管是利益上的争斗,还是是非的争斗。
很多人对待自己的对手是:落井下石,踩死对方,认为这样就可以少一个竞争对手。但切不可忽略,即使你真的扼杀了对方,其他的竞争对手仍会相继而来,绵绵不绝。由于你对竞争对手毫不留情,他们必然也会对你心存戒备,如有机会也会对你痛下毒手。这样,你的周围便时时潜伏着危机。更何况,风水轮流转,万一哪一天灾难落到自己头上呢?
事做得太绝,话说得太尽,无疑是将对方逼入了死胡同,而一旦一个人走投无路,就有可能激起对方“求生”的意志,而既然是“求生”,就有可能会不择手段,这将对你自身造成伤害。这就好比老鼠关在房间内,若不让其逃出,老鼠为了求生,便会咬坏你家中的器物,放它一条生路“逃命”,便不会对你造成伤害。
在理已明了之时,不必咄咄逼人,放他人一条生路,他就会心存感激,来日自当图报,就算没有回报,也不至于伺机报复。得理之处且饶人,也是积德。人海茫茫,但却常常“后会有期”,你今天得理不饶人,焉知他日不再次狭路相逢?若那时他势旺你势弱,你就有可能吃亏,“事不做绝,话不说尽”,就是为自己留条后路。
大部分人一旦陷于争斗的漩涡,便不由自主地焦躁起来,一方面为了面子,另一方面也为了利益,因此一得了“理”,便不饶人,非逼得对方无路可走不可。然而,“得理不饶人”虽然让你吹着胜利的号角,但这却也是下次争斗的前奏。“战败”的一方也有面子和利益的需要,他当然也要“讨”回来。
事不做绝,给自己的对手一个台阶,除了可在某种程度上降低对方对你的敌意之外,也可避免双方关系恶化。换句话说,在为敌为友之间,留下一条灰色地带,免得敌意鲜明,反而阻挡了自己的去路与退路。此外,你的行为,也将使对方失去再对你攻击的想法。
“事不做绝,话不说尽”,一个懂得给他人留条路的人,必然会赢得别人的尊敬和信赖,也不会给自己树立太多敌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