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题赠用语举隅
3199900000016

第16章 颂赞类(9)

【良师益友】

【一代宗师】受人尊敬崇尚、堪为师表的人。

【语重心长】

【诲人不倦】

【为国育才、不遗余力】

【甘为人梯、鞠躬尽力】

【栋梁砥华夏、桃李遍九州】砥:砥柱。

【舍己为人】

【红烛照人】

【春蚕吐丝】比喻老师的献身精神。

【严父慈母、蕙口兰心】

【一尘不染、两袖清风】颂老师品德高洁。

【至理一言、点凡成圣】(《景德传灯录》卷十八)

【言得其宜、智愚同赞】([唐]刘禹锡《武陵北亭记》)

【一身正气、两袖清风】

【身在斗室气冲霄汉、口吐珠玑笔生妙文】

【尽把心血予后生、清度时日效先贤】

【为国育才德高业伟、于身克己人贤性淑】

十五、赞医生

【悬壶济世】《后汉书·费长房传》:“市中有老翁卖药,悬一壶于肆头。”后因以“悬壶”称医家。

【功满杏林】杏林:代医师、医界。相传三国时吴人董奉隐居为人治病而不取报酬,使重病者植杏树五株,轻病者植杏树一株,得杏树十余万株,蔚然成林。后人因以杏林代称医家。

【杏林春满】医学界兴旺发达,医务事业朝气蓬勃。

【誉满杏林】

【青囊妙术、名重天下】青囊:药囊,借指医术。

【杏林仙泽、润遍枌榆】枌榆:家乡。

【术比华佗、德过董奉】华佗:东汉杰出医学家,人称神医。

【幸遇华佗】

【不让华佗】

【不亚华佗】

【华佗复出】

【华佗再世】

【手到病除】

【救死扶伤】

【活人济世】

【起死回生】

【医德高尚】

【仁心良术】

【上医医国】《国语·晋语八》:“上医医国,其次疾(治)人。”

【良相良医】

【功同良相】

【着手成春】语出[唐]司空图《诗品·自然》,后用以颂医术之高。

【文明行医】

【德艺双清】

【好义宋清】宋清是唐朝长安药市一药店店主,疏财好义,对贫贱失势者常赊欠卖药。见[唐]柳宗元《宋清传》。

【义比宋清】

【义过宋清】

【康民济世】

【枯井泉香】《神仙传》九记,桂阳人苏仙公成仙前,告诉其母,第二年有瘟疫,若取橘叶井水饮之,可疗疫疾。后人因以之颂医家。

【白衣战士】

【白衣红心】

【医界巨擘】擘:大姆指。

【医界能手】

【杏林国手】

【岐轩国手】岐轩:即岐伯和轩辕黄帝,相传岐伯与黄帝切琢而有《内经》。

【扁鹊再世】扁鹊:战国时杰出医学家秦越人,人称神医。

【岐黄神医】岐黄:岐伯和黄帝,相传为医家之祖。也以岐黄代称医界。

【岐黄新秀】

【青囊有传、华佗再生】青囊:指药囊,因是青色,故曰青囊,也用以泛指医术。

【青囊春暖】被良医一医,病人得救,温暖如春。

【神医仲景】仲景:东汉杰出医学家张机,字仲景。

【医通金匮】赞颂医技很高。金匮:代东汉杰出医学家张仲景的名着《金匮要略》(书中共列举二百六十方杂病的治法),也泛指医书。

【妙手回春】

【药到病除】

【痈疽徙柳、妙手神功】据《南史·张邵传》载:公孙泰背上生疽,薛伯宗为气封之,徒至屋前柳树上。次日,泰背痈消,而柳树长一瘤如拳,二十余日后溃烂流黄汁斗余,树即枯死。

【岐黄真传】

【医比岐黄】

【济世菩萨】

【救命大仙】

【救生最大】语出[唐]刘禹锡《救沈志》。

【慧眼丹心】

【耿耿丹心】

【体贴入微、关怀备至】

【有求必应、医德高尚】

【感戴重生】

【恩泽再造】再造:再生。

【蓝田露润莲岛花开万户、桔井泉香杏林春暖千家】

十六、赞女性

【德配孟母】孟母:孟轲的母亲。孟母事见[汉]刘向《列女传》。

【才比易安】易安:宋代女文学家婉约词派的代表作家李清照的字。

【坤仪素着】颂女性长者德行向来称着。坤:八卦之一,卦形象征“地”。《易·系辞上》:“乾道成男,坤道成女。”后以“坤”为女性的代称。仪:仪态,德行。

【心同兰蕙】心地芳洁无污。

【冰心蕙质】蕙:一种香草。

【瑶草琼花】赞人貌美品洁。瑶和琼都是美玉。

【冰清玉洁】

【坚同金石】颂德性操持坚贞不渝。

【画荻欧母】荻:芦柴。欧阳修四岁丧父,家寒,其母以芦柴棒教修识字。(见《宋史·欧阳修传》)

【画荻教子、女中贤媛】媛:美女。

【丸熊画荻】丸熊:《新唐书·柳仲郢传》:仲郢母“善训子,故仲郢幼嗜学。尝和熊胆丸,使夜咀咽以助勤。”

【孟光风仪】像孟光那样贤惠。孟光:东汉梁鸿妻,每饭时,举案齐眉,以示对丈夫的敬爱(见[汉]刘向《列女传》)。

【举案承欢】

【举案齐眉】

【温恭淑慎】赞女性文静贤惠。

【母仪足式】言女性的品性值得效法。

【焚裘伏剑、堪称贤母】晋朝罗企生的母亲,听见企生殉难,便烧掉敌人赠的裘衣(见刘义庆《世说新语·德行》)。汉朝王陵的母亲,项羽逼她叫儿子王陵前来投降,她伏剑而死(见班固《汉书·王陵传》)。

【窥御激夫、内助之贤】用晏子之御者典,参见“赞能工巧匠”之“晏子之御”条注文。

【提瓮出汲、恩爱安贫】汉代鲍宣家贫,其妻桓少君常以瓦罐出去打水。(见[明]吕叔简《闺范》二)

【少君汲水】

【断机劝学、堪称贤淑】断机:孟子母断机教育孟子不要辍学(见[汉]刘向《列女传》),乐羊子妻断机教育丈夫乐羊子不要辍学(见范晔《后汉书·列女传》)。

【断织劝学】

【兰室增祥】兰室:美称妇人的居室。

【福迓璇闺】迓:迎。璇闺:闺房的美称。

【璇闺益秀】益:通“溢”。

【妆阁迎喜】妆阁:妇人居室。

【琼闱集庥】琼闱:誉称妇女住地。庥:吉庆,福祥。

【琼闱集庆】

【璇星焕彩】璇星:代妇人。璇:美玉。

【锦帨生辉】帨:妇女的佩巾,也代妇女、妇女的事业。

【坤祺晋福】祺:吉祥,福气。

【懿躬纳福】懿躬:对妇女身体的美称。懿:美,好。躬:身躯。

【阃祉延喜】阃:门槛,代妇女居地。

【阃帷晋吉】帷:闺房的帐幔,代闺房。晋:进。

【阃帷集吉】

【玉体随和】玉体:美称妇人之身。随和:适应一切。

【妆阁凝喜、阃帷吉庆】凝:聚集。

【母仪素着】仪:仪容,德行。素着:一向很有名。

【钟郝仪型】[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晋司徒王浑妻钟氏、弟湛妻郝氏,一贵一贱,但二人相处甚好,妯娌和睦,并为美传。

【女中丈夫】

【女中须眉】须眉:代男子。

【清心玉映、闺房之秀】秀:花。

【兰蕙之质、柳絮之才】柳絮之才:有晋代女文学家谢道韫幼年即席咏雪出佳句的才华。

【兰心蕙质、柳絮之才】

【节凛松筠】节操坚劲如松竹。筠:竹子。

【秀外惠中】容貌美丽心地贤惠。

【素娴姆训】素娴:一向精熟。姆:古时以妇道教女子的女教师。

【大家闺秀】大家户的女儿。

【大家闺秀、气度不凡】

【名门之秀】名门:有名望的人家。

【咏絮之才】东晋谢道韫曾以“柳絮因风起”诗句比拟雪花飞舞,叔父谢安大加赞赏(见刘义庆《世说新语·言语》)。后因以“咏絮”称赞女子的诗才。

【咏、絮、才】

【蔡琰之才】蔡琰:汉末女文学家,即蔡文姬。

【才过谢蔡】谢蔡:谢道韫和蔡文姬。

【不让谢蔡】

【才比班昭】班昭:东汉史学家班固之妹,班固死后她续成了《汉书》未成的有关部分。并有不少着述。

【舌过鹦鹉、文比薛涛】舌:代说话。薛涛:唐代着名女诗人,时称“女校书”。

【红粉博士】韩兰英,有文才,宋孝武帝时献《中兴赋》被选入宫,武帝以为博士,教六宫书学。

【女中状元】

【蛾眉状元】蛾眉:美称妇人。

【文君再世】文君:西汉才女卓文君。

【才过薛涛】薛涛:唐代着名女诗人。

【易安复生】易安:宋代女文学家李清照的字。

【女中尧舜】妇女中的贤名人物。《孟子·告子下》:“人皆可以为尧舜。”

【女中豪杰】

【女君子】

【女包公】赞女法官或处事公道的妇人。

【女仁杰】赞女法官或处事公道的妇人。仁杰:狄仁杰,唐代名臣,高宗时任大理寺丞,精于办案,查明冤狱一万余人。

【巾帼英雄】(孙中山为秋瑾题词)巾帼:妇女的代称。巾:妇女的头巾。帼:妇女发上的首饰。

【不让木兰】指传说中的古代女英雄花木兰。

【艳若桃花】

【天香国色】原为唐人赞牡丹的诗句。《唐诗纪事·李正封》:“上谓程修己曰:‘今京邑人传牡丹诗,谁为首出?’对曰:‘中书舍人李正封诗:‘天香夜染衣,国色朝酣酒。’”后人常用以称美女。

【倾城之貌】形容绝色的女子。[班固]《汉书·外戚传》李延年歌:“北方有佳人,绝世而独立;一顾倾人城,再顾倾人国。”后用倾城倾国形容女子容貌奇美。倾城:使一城之人倾倒(自叹不如)。

【倾国之貌】

【倾城倾国】

【秀色可餐】可餐:可以当饭吃,喻人美容袭人,一见就满足了眼福,又通感为满足了口福。

【孟光举臼】臼:舂米的器具,此处代食具,用“举案齐眉”典,见前文“孟光风仪”条注。

【荆钗布裙、钟情不渝】荆钗:用荆条做钗,言其因贫穷而妆扮简陋。《太平御览》718引《列女传》:“梁鸿妻孟光,荆钗布裙。”渝:改变。

【风致韵绝】赞妇人容貌美丽风彩动人。

【贤、内、助】好妻子。《宋史·孟皇后传》:“宣仁太后语帝曰:‘得贤内助,非细事也。’”

【内助贤明】

【得贤内助】

【徐娘半老】赞女性年龄虽大而风韵尚存。《南史·后妃传·徐妃》:“徐娘虽老,犹尚多情。”

【月辉功半】取现代歌曲《十五的月亮》“有你的一半,也有我的一半”之句意。

【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借李白诗句赞女性容貌艳丽。(语出[唐]李白《论诗》)

【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赞女性气节、德行。(语出[宋]郑思肖《寒菊》)

【休言女子非英物、夜夜龙泉壁上鸣】赞英烈女性。(语出秋瑾《鹧鸪天·夜夜龙泉壁上鸣》)龙泉:宝剑名。

十七、颂恩人

【恩同再造】再造:重生,重新获得生命。

【分我余光、铭心刻骨】[汉]刘向《列女传》卷六记载了齐东海贫妇徐吾借烛光参与夜织的故事。徐吾因交不起买烛的钱,常去得早,走得迟,打扫陈席,以取得李吾等同意她免费参与夜织。铭:雕刻。

【余光之惠、感恩戴德】

【大裘广厦、荷恩难忘】大裘广厦:喻受人庇护、被人收留而赖以成生。

【玉树依生、恩重如山】玉树依生:依靠玉树而得生。玉树:对恩人的美称。

【枝栖之恩、情隆谊厚】《庄子·逍遥游》:“鹪鹩巢于深林,不过一枝。”后人借以比喻托身之地。

【青眼偏爱、寸衷衔感】青眼:参见“赞友情”“梓情谊深、垂青难名”条注文。

【结草衔环】尽力酬恩报答的意思。结草:《左传·宣公十五年》:“魏武子有嬖妾,无子。武子疾,命颗(武子之子)曰:‘必嫁是。’疾病,则曰:‘必以为殉。’及卒,颗嫁之,曰:‘疾病则乱,吾从其治也。’及辅氏之役,颗见老人结草以亢杜回,杜回踬而颠,故获之。夜梦之曰:‘余而所嫁妇人之父也。尔用先人之治命,余是以报。’”衔环:东汉杨宝救了一只黄雀,有一晚上一个黄衣童子以四枚白环相报,说让杨宝的子孙德行洁白,位登三公,都像那白环一样。后扬宝子孙果然显贵(见《后汉书·杨震传》)。

【铭肌镂骨】铭镂:雕刻。

【铭诸肺腑】诸:之于。

【刻骨铭心】

【雨露之恩】指养育得生、教导成人的恩情,用于颂乳母、养父母、师傅、老师等。

【没齿难忘】没齿:一生。

【永志不忘】志:记。

【终身铭感】

【篆腑铭心】篆:雕刻。腑:脏腑、肺腑。

【再造之恩、每饭不忘】每饭不忘:言常常想到。每饭:一吃饭,一端起饭碗。

【受恩不忘】

【佩德无涯】佩德:戴德。天涯:广无边际。

【镂骨铭肌】镂:铭刻。

【滴恩泉报】取“受人滴水之恩,当以涌泉相报”意。

【一饭千金】《史记·淮阴侯列传》载,韩信少年时贫,衣食无依。“信钓于城下,诸母漂,有一母见信饥,饭信,竟漂数十日。”后信为楚王,“召所以食漂母,赐千金。”

【食依漂母】漂:洗衣、布。

【一饭不忘】言受人滴水之恩也不可忘。

【淮阴一饭、恩同再造】

【感同挟纩、受惠良多】挟纩:披上棉衣。良多:很多。

【灵蛇衔珠】[汉]刘安《淮南子·览冥训》“隋侯之珠”[汉]高诱注:“隋侯见大蛇伤断,以药傅之,后蛇于江中衔大珠以报之。”

【慈乌反哺】乌:乌鸦。

【戴德华嵩】受恩之高之重如同华山和嵩山。

【承恩江汉】江汉:长江和汉水。

【涸鱼得苏、恩同再造】涸鱼:涸辙之鱼。《庄子·外物》中说,庄周在路上看见快要干涸的车辙里有条小鱼,小鱼请庄周给它一升半斗的水救救它。苏:复活。

【情比亲生】

【情深舐犊】舐犊:像母牛舐犊一样。

【情如骨肉】

【雪中送炭】

【雪炭挟纩】言自己在危难穷困之时受人救助。

【永铭天恩】天:大。

【难报春晖】

【恩深江海】

【深感恩宠】宠:十分爱护。

【春晖寸草】喻受到养育和教导。[唐]孟郊《游子吟》:“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沾恩无既】言受恩多且久长。无既:永不完结。

【恩光渥泽】渥泽:沾润。

【恩深义厚】

【恩重如山】

【恩薄云天】薄:连接。

【解衣推食、功德无量】参见“赞济世救人”之“解衣推食,忘我助人”条注文。

【解囊纾难】纾:解除。

【解民倒悬】参见“赞为官”同条注文。

【救人于井】井:喻灾难。

【生死肉骨、恩同再造】生死肉骨:使死人复生,使骨头长起肉。

【河润九里、泽及三族】颂人施恩广大,受到好处的人极多。(语出《庄子·列御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