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织为云外秋雁行、染作江南春水色】赞女工织染的技巧极高,语出[唐]白居易《缭绫》。
【技比薛姬】赞服装制作。据[晋]王嘉《拾遗记》载,魏文帝美人薛灵芸妙于针工,虽处暗室,不赖烛光,裁制衣服既快又好。文帝改其名为“夜来”,宫中号其为针神。
【艺出夜来】
【夜来妙手】
【仙手神针】
【今之神针】
【镂月裁云】镂:雕刻。
【天衣无缝】赞衣服的制作完美无缺自然得体。[前蜀]牛峤《灵怪录》中说,郭翰月夜乘凉,一仙女忽降,自称织女。郭问她的衣服何以无缝,答曰:“天衣无缝,非针线为也。”
【镂月成歌扇、裁云作舞衣】语出[唐]李义府《堂堂词二首》(以上八条用于缝纫)
【绿衣使者】
【青鸟良使】《山海经·大荒西经》:“西有王母之山……有青鸟,赤首黑目。”郭璞注:“皆西王母所使也。”后因称送信的使者为“青鸟”。
【飞骑连万户、银线达九州】飞骑:古时的驿马,现喻邮车等。
【成竹在胸】(用于话务员)
【天下在胸】
【胸娴环宇】娴:熟悉。
【连天接地、神通广大】
【联情连谊、功不可灭】
【传情递意、天下共仰】仰:仰仗,依靠。
【铁脚劲股、百里神速】(用于山区乡邮员)股:腿。
【栉风沐雨、万苦不辞】
【鸿雁展翅】描绘邮递员投递邮件的风彩。
【千里耳】
【千里足】
【千里眼】
【千里目】
【传邮万里、国脉所系】(周恩来在延安为国共通邮的题词)(以上十八条可用于邮电业)
【曲突徙薪、防患未然】班固《汉书·霍光传》载,有一个劝人把烟囱由直改弯,把灶房旁边的柴草搬远以防发生火灾的故事,后人凝缩成“曲突(烟囱)徙(搬移)薪(柴禾)”四字,用以劝防患于未然,事前做好防备工作。
【常备不懈】
【有备无患】
【天降神工】神工:喻消防人员。
【消灾济难】
【天兵突降】
【赴汤蹈火、英勇顽强】
【火场尖兵】
【芭蕉神扇】
(以上九条可专用于消防)
二十一、赞理财
【桑孔复出】桑孔:指西汉桑弘羊和孔仅,都以善理财有名于世。
【桑孔又现】
【今世桑孔】
【技追桑孔】
【陶朱事业、端木生涯】(参见“赞商家”同条注文)
【海纳百川、细大不捐】百川:无数大大小小的河流。捐:弃。
【积沙成塔】
【积腋成裘】
【心红手巧】
【图匮于丰、防俭于逸】语本[晋]潘岳《藉田赋》。匮:缺乏。俭:贫乏。逸:宽裕。
【信诺千金】
【为国理财】
【开源节流】语本《荀子·富功》:“明主必谨养其和,节其流,开其源。”
【强本节用】语本《荀子·天论》:“强本而节用,则天不能贫。”
【锱铢必较】赞精打细算,理财一丝不苟。锱铢:极小的数量。锱:一两的六分之一。铢:一两的二十四分之一。
【毫厘须争】
【分文必计】
【利析秋毫】秋毫:秋天鸟兽长出的细小茸毛,喻极小的经济数目。
【运筹得法、握算咸宜】赞足智多谋、算计周到。
【奇谋胜算】
【能谋善算】
【运筹胜算】
【精打细算】
【细水长流】
【理财能手】
【扶贫济困】
【赵公元帅】传说中的财神爷,本名朗,字公明。
【功比玄坛】玄坛:赵公明,传说因其修道成功,被封为正一玄坛元帅。
【今世财神】
二十二、赞能工巧匠
【能工巧匠】
【神工鬼斧】极言制作精巧、技艺高超。
【运斤成风】语源于《庄子·徐无鬼》。庄子讲了一个故事,说有一个人在刷墙时,鼻尖上落了一点粉污,让一个郢匠把粉污给他砍去,郢匠运斤成风,粉污除掉了,鼻子一点也未伤着。后以之喻技艺高超。
【郢匠运斧】
【郢匠挥斤】斤:斧子。
【鼻端斫泥、鬼斧神工】斫:砍削。
【巧同造化】语本于《列子·汤问》。原文记述周穆王时一个名叫偃师的巧匠,能制造千变万化无异于真人的木偶。穆王赞叹道:“人之工巧乃可与造化者同功乎!”
【功夺天工】天工:造化的功,天然生成的东西。
【工夺天造】
【妙手天成】
【炉火纯青】喻技术高绝精湛。
【巧心独运】
【巧比承蜩】(参见“赞有才”同条注)
【匠心独运】
【独树一帜】
【独辟蹊径】喻超俗的技艺,能自成一家流派。蹊径:路径。
【目无全牛】语出《庄子·养生主》。文中记载一个名叫庖丁的屠夫,杀牛的技术达到极其熟练的地步。他杀牛时,眼下出现的不是整个一头牛,而是牛的一个个组合部位的骨节,刀子在牛骨缝隙中运转,一把杀牛刀用了十九年还十分锋利。后遂以“目无全牛”赞誉工匠技艺精熟。
【游刃有余】语出《庄子·养生主》。赞美工匠精湛熟练的技艺。
【纵横捭阖、运用自如】捭阖:开与合。
【得心应手】语本《庄子·天道》。文中记载一个七十多岁名字叫扁的做车轮的工人讥讽齐恒公拘泥古道时,讲他自己灵活自如地做车轮的经验,说他“得之于手,应之于心,有数存焉于其间”而不可言传。后以“得心应手”赞技术熟练。
【镂月裁云】镂:雕刻。裁:剪。
【天造地设】天然形成的,喻人工技巧高妙,不留痕迹。
【鬼设神使】使:差遣。
【水到渠成】
【出神入化】技艺达到了异常高超的境界。
【天衣无缝】参见“颂工人”同条注。
【天衣无缝、不露斤斧】
【超群绝伦】伦:同类。
【出类拔萃】赞技艺高超不凡。拔:超出。萃:草木聚集。
【鹤立鸡群】
【炉火纯青】比喻技艺精熟。
【前无古人】
【别具一格】
【别具匠心】
【别树一帜】比喻自成一家。一帜:一竿旗帜,一个流派。
【首屈一指】
【技压群雄】
【无与伦比】超凡。没有同类可比。
【技高一筹】一筹:一个筹码,一个等级。
【鸿篇巨制】赞颂其制作宏伟壮观。
【着手回春】
【措置裕如】措置:一举一动,一个劳作动作。裕如:从容,不费力气。
【超凡入圣】
【一枝独秀】
【王良高手】《荀子·王霸》:“王良、造父者,善服驭者也。”王良是春秋时赵简子的车夫。造父是周穆王的车夫。
【造父绝技】
【晏子之御】赞人改正前非终成大器。齐国宰相晏婴的车夫自恃骄傲,后在妻子的劝勉下改正了错误,被晏婴荐为大夫。(见《晏子春秋·内篇杂上》)
【驾轻就熟】
(以上四条用于驾驶)
【鲁班再造】鲁班:春秋时鲁国的巧匠,木匠的始祖。
【巧夺天工】
【鸟革翚飞、尽善尽美】赞宫室华丽,建筑技术高超。《诗经·小雅·斯干》:“如鸟斯革,如翚斯飞。”翚,五彩的雉鸟。
【鞭石入海】《艺文类聚》卷九十引《三齐略记》:“始皇作石桥,欲过海观日出处。于时有神人能驱石下海,城阳一山石,尽起立,嶷嶷东倾,状似相随而去。云石去不速,神人辄鞭之,尽流血。石莫不悉赤,至今犹尔。”后以“鞭石入海”赞修建技巧高绝。
【琼楼玉宇】
(以上五条用于建筑)
【情融紫檀】紫檀:树木名,因木质优良常用于制作高级家具或雕刻,故以之代雕刻、木刻工艺事业。
【心系一刀】
【情钟一刀】
【一枝独秀】
【恪守不渝】赞敬业精神。恪:潜心谨慎。
【一刻千金】
(以上六条用于雕刻)
二十三、赞服务行业
(一)赞厨师
【技比郇厨】唐代韦陟袭封郇国公,厨食奢靡精美,时称“郇厨”。后以“郇厨”喻人膳技不凡、饭食精美。
【味美郇筵】郇筵:郇国公韦陟家的筵席。
【味追郇筵】
【味甘郇厨】
【艺齐窦其】西汉窦婴封魏其侯,夫妇善治厨。
【技超窦其】
【烹龙炮凤】
【炉火纯青】喻烹饪技术高绝精湛。
【味中百口】中:适合。
【烹调有术】
【炊金爨玉】赞人以精美的饭菜款待来客。爨:做饭炒菜。
【技比阿衡】阿衡:商代官名,此处专指伊尹。伊尹,善烹调。《史记·孟子列传》:“伊尹负鼎而勉汤以王。”汤以为大臣,国得治。汤以伊尹为阿衡(官名,类似后世的宰相)。
【不让伊尹】
【烹饪大师】
【技无伦比】其技没有同类可以相比,同类的佼佼者。
【天下无双】天下第一,独一无二。
【精食细脍】脍:细切的肉。《论语·乡党》:“食不厌精,脍不厌细。”
【手调众口】
【老少咸宜】咸宜:都适口味。
【手调百人味】
【技熟艺高】
(二)赞饭馆、酒馆
【文君当垆】言美女卖酒。司马相如与卓文君从成都回到临邛,开店卖酒,文君当垆(卖酒),相如涤器(见《史记·司马相如列传》)。
【文君沽酒】
【文君酒】
【剪发陶母】喻人待客热情。晋朝陶侃家贫,突有客人到家,无以款待,侃母即剪发治餐,热情招待(见《宋史·陶侃传》)。
【剪发待客】
【巧做千样菜、笑迎四方客】
【四季飘香】
【春风得意】春风:喻饭酒后的桃花脸。
【人面桃花】
【太白遗风】太白:唐代文学家李白,字太白,好饮酒。
【风味传芳】
【几盘饭菜知客味、十分热情暖人心】
【高阳入谒】《史记·郦生陆贾列传》:郦食其,陈留高阳人。
沛公领兵过陈留,郦食其到军门求见。沛公听说其人状貌类大儒,使使者出谢。郦怒目按剑叱使者曰:“走!复入言沛公,吾高阳酒徒也。”
【高阳饮兴】《晋书·山简传》:山简镇襄阳,“优游卒岁,唯酒是耽。诸习氏,荆土豪族,有佳园池,简每出嬉游,多之池上,置酒辄醉,名之曰高阳池。”
【貂裘换酒】形容好酒者的风流放诞。[汉]刘歆《西京杂记》记,司马相如与卓文君回成都,以所着鹔鹴裘向酒家赊酒。
【李白常来】
【谪仙曾驻】谪仙:降居人间的仙人,称誉才品高超的人。此指好酒的李白。唐代诗人贺知章曾称李白为谪仙人。
【刘伶刚走】刘伶:西晋名士,竹林七贤之一。性嗜酒,作《酒德颂》,宣扬纵酒放诞生活。
【陶令在座】陶令:陶潜曾任彭泽令,故以陶令指陶潜。
【金缸一盏】
【陈遵投辖】(参见“赞旅店”同条注)
【玉山自倒】[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容止》:“嵇康身长七尺八寸,风资特秀……山公(山涛)曰:‘嵇叔夜(嵇康字)……其醉也傀俄若玉山之将崩。’”后因以“玉山自倒”形容醉酒。
【玉山倾倒】
【一家春】
【闻香下马】
【知味停车】
【铁汉三杯】赞酒好、喝不过三杯即醉。
【三碗不过冈】誉酒店的酒好。
【汉书下酒】宋代的苏舜钦读《汉书》时,每读到好处,就喜饮一大杯酒,每晚要饮一斗酒(见[宋]龚明之《中吴见闻》卷二)。
【携汉书来】饮酒的隐语。
【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唐]李白《将进酒》)
【大笑了今古、乘兴便西东】([宋]张元千《水调歌头·赠汪秀才》)
【中山酒】酒名。赞酒力非凡。中山人狄希能造千日酒。一醉千日方醒。(见[晋]干宝《搜神记》十九)
【千里酒】赞稀有好酒。“河东人刘白堕善能酿酒。饮之香美,醉而经月不醒。京师朝贵多出郡登藩,远相饷馈,逾于千里。”([北魏]杨衒之《洛阳伽蓝记·洛阳大市》)
【醉翁亭】北宋欧阳修有名文《醉翁亭记》。
【陶然居】取[唐]白居易《与梦得沽酒闲饮且约后期》:“更待菊黄家酒熟,共君一醉一陶然”句意。
【醉里乾坤大、壶中日月长】(《水浒传》二十九回)壶中日月:见“颂闲逸者”同条注文。
【铁汉三杯软脚、金刚一盏摇头】
【三杯竹叶穿心过、一朵桃花上脸来】
【清风生腋下、红雨晕腮边】描绘人醉酒后的神态。
【猛虎一杯山中醉、蛟龙三盏海底眠】
(三)赞茶馆
【室有余香】
【茗香一里】茗:茶。
【陆羽闲情】陆羽:唐代镜陵人,隐居苕溪,自称桑苎翁,闭门着书,拜官不就,以嗜茶着名,着《茶经》三篇,是我国关于茶的最早着作,后世民间祭祀为茶神。
【香气扑鼻】
【味有余甘】
【元龙高卧】赞颂乐茶者的飘逸风彩。《三国志·魏志·陈登传》:陈登字元龙,志向高远,性放达。一次许汜去看他,他睡在大床上叫许汜睡在下床。
【清泉烹雀舌、活水煮龙团】雀舌:名茶名。
【扬子江中水、蒙山顶上茶】
【相如聊解渴、谢眺喜凝眸】相如:指汉代文学家司马相如。谢眺:晋文学家。
【卢仝首肯】卢仝:唐人,博学工诗,善品茶。首肯:点头认可。
【高士满座】
【群贤毕至】
【七碗茶】赞好茶及饮茶的好处。[唐]卢仝《走笔谢孟谏议新茶诗》:“一碗喉吻润。两碗破孤闷。三碗搜枯肠,唯有文字五千卷。四碗发轻汗,平生不平事,尽向毛孔散。五碗肌骨清。六碗通仙灵。七碗不得也,唯觉两腑徐徐清风生。”
【武夷上品、顾渚香茗】言茶好。福建的武夷山,浙江的顾渚山都是名茶产地。
【琴里知闻惟渌水、茶中古旧是蒙山】([唐]白居易《琴茶》)
【芳茶冠六情、溢味播九区】([晋]张孟阳《登成都楼》)
(四)赞旅店
【宾至如归】如归:如同回到家里。
【送旧迎新】
【陈遵投辖】《汉书·陈遵传》:陈遵字孟公,“嗜酒,每大饮,宾客满堂,辄关门,取客车辖投井中,虽有急,终不得去。”后以“陈遵投辖”喻人好客、招待热情。
【孟公投辖】
【投辖陈遵】
【厚谊隆情】
【胜友如云】[唐]王勃《腾王阁诗序》:“十旬休假,胜友如云。”
【一家春】
【游子如归】
【郑驿留宾】郑:指郑当时。《汉书·郑当时传》:郑当时“孝景时,为太子舍人。每五日洗沐(休假),常置驿马长安诸郊,请谢宾客,夜以继日,至明旦,常恐不遍。”后以“郑驿”誉好客或为旅店的代称。
【留宾驿】
【高士满座】
【群贤毕至】
【雅士满堂】
【店堂生辉】
【广结天下士、诚友世上人】
【主雅客来勤】
【空明几净】颂旅馆清洁卫生。几:桌案。
【仙宫乐境】
(五)赞理发、美容业
【别开生面】言人理发美容后形象一新,赞技师的高技。
【妙手回春】
【妙物留春】
【荡瑕见瑜】瑕:玉上的斑点(毛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