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国优产品应具备哪些条件?
根据原国家经济委员会的规定,评送国优产品必须具备以下8项条件:
(1)产品的结构、性能先进,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
(2)企业按照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标准组织生产;
(3)产品质量经测试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4)产品已经批量生产,在能源、原材料消耗、“三废”(废水、废气、废渣,下同)处理和经济效益方面达到国内同行业先进水平;
(5)大中型企业计量定级标准,必须达到二级计量合格,小型企业计量定级标准,必须达到三级计量合格;
(6)企业已实行全面质量管理,并有健全的质量保证体系;
(7)产品已获得国务院主管部门和省、自治区、直辖市优质产品称号;
(8)出口产品应当具有较高的创汇能力。
2.具有竞争能力的产品有哪些特征?
据《中国贸促报》介绍,具有竞争能力的产品,分别有以下14种特征;
(1)新奇型——无论在造型、使用效果上都有新的突破和特色。
(2)吉利型——能让人有得到好兆头、吉利的感觉。
(3)高贵型——向高档发展,以高贵取胜。
(4)安全型——没有潜在危害。
(5)愉快型——力求使人感到欢欣愉快。
(6)保健型——有益于人体的保健。
(7)立体型——在造型、结构、装潢、图案等方面都有立体感。
(8)组合型——有节约原材料、节约占地面积等优点。
(9)专业型——产品按专业和年龄分档,即分成工人、农民、知识分子或男女、老少等。
(10)敏捷型——力求微型、轻巧、玲珑、美观,且使用敏捷。
(11)系列型。
(12)多功能型——不但要求有保健娱乐、艺术欣赏等功能,还要求有开发智力和特别保护等功能。
(13)仿质感型——外观、手感都与天然物质一样,使用性能又必须优于天然物质。
(14)流行色款型——产品颜色与造型款式协调、文雅。
3.日用消费品的发展趋势是怎样的?
钟玉昆同志综合国内外情报后,认为日用消费品除了做到性能优良、美观耐用、价钱便宜之外,还应向以下七个方面发展:
(1)多功能化。例如,在有些化学纤维服装和塑料鞋中,配入适当药品或利用静电作用,使它既能穿着,又能治疗关节痛、风湿、高血压等慢性病。最近,美国一妇产科医生试验成功一种婴儿玩具,叫催眠玩具熊。这种玩具发出的脉搏声音,能使婴儿听到后感到舒服安宁,进而入睡,具有娱乐、催眠双重功能。
(2)组合化。组合化的优点是节约材料,节约占地面积,款式、用途多样化。例如,有一种婴儿床,孩子大了,可改变成供小学生用的小写字台。服装方面,国外已出现了一些用钮扣组合的衣裤,长裤长袖衫可以变成短裤、裙子、短袖衫。有的衣领可以伸缩,伸出去成为一顶连衣帽,缩回去就是领子。
(3)仿质感。就是使产品外感和手感都与天然物质一样,而性能一般又优越于天然物。仿质感主要有仿木质、仿陶瓷质,以及石头感、漆器感、天然纤维感。用石英砂与不饱和聚酯制成的人造大理石,手感、外观都使人真假难分。
(4)立体化。它的特点是有效地利用材料、利用面积,造型新颖又美观。已经出现的宝塔式立体衣架,立体塑料菜篮、提盒、茶杯架,立体家具、灯具,立体电视等,都是如此。
(5)轻便微型化。在国外,家用电器、日用五金、工艺品、玩具等,都有微型化的倾向。日水最近研制出的袖珍液晶电视机,只有640克重,和妇女随身带的粉盒一样大小,能放在衣袋里随身携带。
(6)电子自动化。最近西德研制成功一种电子灭鼠器,由电子控制装置、光控继电信号装置和自动夹子组成,只要老鼠碰到诱饵,就一定会被夹住,万无一失。
(7)流行色、流行款式化。随着人们的物质文化水平的提高,日用消费品特别是服装十分强调流行色,流行款式。
另外,日本提出了现代商品竞争的下述四字诀窍:
轻——产品最忌“傻大笨粗”,要讲究灵巧、轻便、惹人喜欢。例如,小汽车本身重量要轻,价格就会便宜,用油也省。日本新研制出一种夏日西装,全套仅重500克,可谓惊人的发明。
薄——电视机、照相机之类消费品的生产已向“薄”发展。手表变薄最为明显。日本推出一种系列图书,每册售价相当半碗面条钱,销路很畅,可谓“薄书多销”。
短——不是单纯指长度,而是有更深的含义。如电话机、对讲机可缩短对话人的距离,缩短找人时间;复印机、打字机可缩短抄写时间;电子计算机可缩短运算的时间等等。因为一切的节约是时间的节约。
小——小型化是打开各种产品销路的最佳途径。在日本,“小型三组件(收录放)”在市场萎缩的情况下,能再度扬眉吐气。
4.生产企业如何开拓产品市场?
生产企业不仅要根据消费者的需求研制、开发新的产品,而且要制定取胜的销售策略,还应选择销售渠道和销售方法方式,做好商品宣传和服务工作。
在销售策略上,一些企业采用了适销对路的策略,优质名牌取胜的策略,廉价倾销的策略,优质服务的策略等,力争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廉,人廉我转”。
企业的产品要在市场上尽快地生根、落脚,扩大占有率,对现有的产品,要努力开发潜在的市场,引发潜在的购买力,提高市场占有率。企业更要重视用新产品去开发、占领新的市场。
企业应当选择那种潜在需求大,竞争者不多,能发挥企业优势的市场面作为目标市场。为此,企业应有适销对路的拳头商品,要有较大的竞争能力,如商品款式新,质量好,价格低,服务质量水平高等。
在产品销售方式上,一般可先采用代销、试销、联营、设立分销售门市部、销售员走访用户推销、送货上门等多种形式,使商品在市场上首先立足,然后按照销售进度逐步扩大市场占领面。
企业产品进入市场的时机,最好能选择尚无竞争产品出现的有利时候,或抢在时令的前奏,先声夺人。
生产企业不可忽视产品宣传工作。广告宣传要实事求是,切忌夸大、失实、空泛、弄虚作假、欺骗等行为。广告宣传的内容,要根据商品的寿命周期的不同发展过程而有所侧重。如新产品要开拓市场,建立信誉,应着重介绍其特点、用途和功能,引起消费者注意,产生购买欲望;在商品获得一定的市场后,应当侧重介绍其与同类产品比较所具有的优点和长处,藉以巩固老用户,扩展新用户,随后,还需要着重介绍商品得到用户好评或权威机构的评定,进一步巩固市场地位。
5.从哪些方面评价产品的质量?
产品必须具有使用价值,也就是能满足购买者或消费者、使用者某种方面的需要。评价产品质量一般包括下述内容:
(1)产品的性能:指产品的物理、化学性能和技术性能,如某些工业品的化学成分,纺织品的纤维拉力等。
(2)产品的可靠性:指用户在使用产品过程中,有否故障,产品的可靠程度,产品的精度、稳定性,产品性能的持久性,以及对人身及周围环境安全的保证程度等。
(3)产品的耐用程度:指产品的使用年限,如灯管、灯泡、仪表的使用寿命等。
(4)产品的经济性:指产品在使用过程中,对能源、物质的消耗程度和保养、维修的难易程度等。
(5)产品的外观;包括产品的造型、色泽、包装和体重。产品的造型能否给人以美观、大方的感觉,能否给人以艺术的享受;产品的色泽最引人注目,能否给人以清新、明快、欢畅的感觉,能否受人喜欢,产品的包装是否牢固,托运过程中是否安全,包装设计是否美观艺术等;产品的大小、轻重,形状是否适宜,如果产品傻大笨粗,顾客就很难喜爱。
6.产品质量标准有哪几种?
产品质量标准也称技术标准,指国家对产品的质量、规格及其检验方法所作的技术规定。作为生产、检验和浮定产品质量的技术依据,它是产品在性能、可靠性、耐久性、经济性,安全性等质量特性方面应当遵守和达到的标准。
我国现行的产品质量标准,按照发布单位和适用范围的不同,分为以下三级:(1)国家标准:它是根据全国统一的需要,由国家标准化主管机构发布的标准。(2)专业标准(部标准):它是根据某专业范围统一的需要,由该专业标准化机构发布的标准。部标准是根据部门范围内统一的需要,由主管部门或总局发布的标准。部标准要逐步向专业标准过度。(3)企业标准:由企业、事业单位或其上级批准、发布的适用于某个或某些企业、事业单位的标准。目前我国的企业标准,还包括省、市、自治区或其他地方机构批准、发布的标准。专业标准和企业标准不得与国家标准相抵触,企业标准不得与专业标准相抵触。
7.什么是产品经济寿命周期?
产品经济寿命周期,也称产品经济生命期,指新产品投入市场试销开始直至产品退出市场为止的过程。它大体经历以下四个阶段:
(1)投入期,或称介绍期、试销期。产品经设计、试制,投入市场试销,销量缓慢上升。此期实际成本较大,劳动消耗多,利润很小甚至亏损,市场占有率低且不稳定,企业承担较大风险。
(2)成长期,或称发展期、增长期。产品开始批量生产,销售渠道扩大,销售量稳步上升,成本逐步下降,利润逐步增加,同时,竞争者也随之增加。
(3)成熟期,或称竞争期。产品销售量达到最高峰以后继而缓慢下降,市场竞争十分激烈,类似产品甚多,市场容量渐趋饱和,需求相对减弱,价格稳中有降。
(4)衰退期,或称衰落期。产品销量迅速下降,直到淘汰而退出市场,被淘汰的商品仍有一定的使用价值,自然寿命虽没有结束,但经济寿命已经结束。此期企业利润开始出现负数,因此必须投产新的产品。
不同的产品或同一产品的不同品种的寿命期长短是不一样的。长的可达数十年,短的只有几个月(如某些服装)。影响产品经济寿命周期的主要因素有:商品本身的特点及其实用性的大小;购买力水平和消费水平的变化;消费心理与消费习惯的变化;科学技术的进步与产品的更新换代;商品价格的变化,等等。
分析、预测产品寿命周期的变化因素和发展趋势,并掌握各个阶段的特征,有助于企业作出比较切合实际的经营决策和计划,以避免经营盲目性;也有利于生产企业采取改进商品设计,增加新的花色、品种,发展现有商品的不同用途,开发商品新用途、开辟新市场等措施,以延长产品的寿命周期,促进新产品的研制与发展。
8.什么是产品经济寿命周期评价法?
这种方法是运用产品经济寿命周期原理,测定产品所处的经济寿命阶段,并对产品作出评价和采取相应的对策。企业应根据产品的销售资料和选定的评价标准来研究和判断产品所处的经济寿命阶段。在具体评价时,可利用销售增长率来判断:
销售增长率=(本年度销售量-上年度销售量)/上年度销售量×100%
根据实践经验,产品在各阶段的销售增长率的标准一般为:投入期产品销售增长率在10%以下,并且不是稳定的;成长期产品销售增长率在10%以上;成熟期产品销售增长率在0.1—10%,衰退期产品销售增长率为负数,销售量在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