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每一次感动都值得回味
3214000000030

第30章 向世界敞开爱的怀抱(4)

几天前,我和一位朋友在纽约搭计程车,下车时,朋友对司机说:“谢谢,搭你的车十分舒适。”这司机听了愣了一愣,然后说:“你是混黑道的吗?”

“不,司机先生,我不是在寻你开心,我很佩服你在交通混乱时还能沉住气。”

“是呀!”司机说完,便驾车离开了。

“你为什么会这么说?”我不解地问。

“我想让纽约多点人情味,”他答道,“唯有这样,这城市才有救。”

“靠你一个人的力量怎能办得到?”

“我只是起带头作用。我相信一句小小的赞美能让那位司机整日心情愉快,如果他今天载了20位乘客,他就会对这20位乘客态度和善,而这些乘客受了司机的感染,也会对周遭的人和颜悦色。这样算来,我的好意可间接传达给1000多人,不错吧?”

“但你怎能希望计程车司机会照你的想法做吗?”

“我并没有希望他,”朋友回答:“我知道这种作法是可遇不可求,所以我尽量多对人和气,多赞美他人,即使一天的成功率只有30%,但仍可连带影响到3000人之多。”

“我承认这套理论很中听,但能有几分实际效果呢?”

“就算没效果我也毫无损失呀!开口称赞那司机花不了我几秒钟,他也不会少收几块小费。如果那人无动于衷,那也无妨,明天我还可以去称赞另一个计程车司机呀!”

“我看你脑袋有点天真病了。”

“从这就可看出你越来越冷漠了。我曾调查过邮局的员工,他们最感沮丧的除了薪水微薄外,另外就是欠缺别人对他们工作的肯定。”

“但他们的服务真的很差劲呀!”

“那是因为他们觉得没人在意他们的服务质量。我们为何不多给他们一些鼓励呢?”

我们边走边聊,途经一个建筑工地,有5个工人正在一旁吃午餐。我朋友停下了脚步,“这栋大楼盖很真好,你们的工作一定很危险辛苦吧?”那群工人带着狐疑的眼光望着我朋友。

“工程何时完工?”我朋友继续问道。

“6月。”一个工人低应了一声。

“这么出色的成绩,你们一定很引以为荣。”

离开工地后,我对他说:“你这种人也可以列人濒临绝种动物了。”

“这些人也许会因我这一句话而更起劲地工作,这对所有的人何尝不是一件好事呢?”

“但光靠你一个人有什么用呢?你不过是一个小民罢了。”

“我常告诉自己千万不能泄气,让这个社会更有情原本就不是简单的事,我能影响一个就一个,能两个就两个……”

“刚才走过的女子姿色平庸,你还对她微笑?”我插嘴问道。

“是呀!我知道,”他答道,“如果她是个老师,我想今天上她课的人一定如沐春风。”

(雅特·鲍奇华)

善心如水

我真切地感受到,夫妇俩所做的这些善行都是发自内心的,像水的流动一样泰然而安详。有禅语说:“善心如水”,我想,一定就是夫妇俩的这个样子。

我有一个朋友,夫妇俩在同一家企业工作,都是老实巴交的小职员。两年前,朋友所在的那家企业推行改制,他们在第一批人员分流中便下了岗。

好在夫妇俩平时待人不错,在街坊邻居中极有人缘,下岗不久,便在小城新兴的一个服装市场里开起了一家川味火锅店。

火锅店刚开张时,生意冷淡,全靠朋友和街坊照顾。但不出三个月,夫妇俩便心待人热忱,收费公道而赢得了大批的“回头客”。我也常常去照顾生意,去的次数多了,我便发现几乎每到吃饭的时间,小城里行乞的七八个大小乞丐,都要成群结队地到朋友的火锅店来行乞。

说实在话,我从未见过小城里其他家的店主,能够像朋友夫妇俩一样宽容平和地对待这些乞丐的。而且我特别注意到,夫妇俩施舍给乞丐们的饭菜,都是从厨房里盛来的新鲜饭菜,并不是那些顾客用过的残汤剩菜。

我真切地感受到,夫妇俩所做的这些善行都是发自内心的,像水的流动一样泰然而安详。有禅语说:“善心如水”,我想,一定就是夫妇俩的这个样子。

大约半年以前的一天深夜,一家从事服装批发生意的老板,忘了将烧水的煤炉熄灭,结果引发了一场大火。这一天,恰巧我的这位朋友到昆明进货,店里只留下了女人照看。一无力气二无帮手的女店主,眼看辛辛苦苦张罗起来的火锅店就要被熊熊大火所吞没,但就在这危急之时,只见那帮平常天天上门乞讨的乞丐,冒着危险将一个个笨重的液化气罐不停地往外搬运到安全的地段。紧接着,他们又冲进马上就要被大火包围的店内,将那些易燃的物品也全都搬了出来。消防车很快开来了,火锅店由于抢救及时,虽然也遭受了一点小小的损失,但终于给保住了。周围的那些店铺,却因为得不到及时的施救,早已变成了一片废墟。

由于火锅店的许多用具家什都在乞丐们的奋力抢救下未受大的损失,火灾发生后的第二天下午,火锅店便恢复了营业。夫妇俩思谋着在今后的日子里,要更加真诚地对待那些上门乞讨的乞丐。但奇怪的是,这七八个平时天天上门行乞的乞丐,自火锅店恢复营业的那天起,就再没有见到过他们的踪影,好像一下子便从小城里消失了。于是,小城里又流传开一个神秘的说法,说那些乞丐都是上天派来试探人心善恶的仙人。夫妇俩善心如水,是真善,所以得到了好报。

后来,有小城的人到另一个城市去出差,又发现了这群乞丐,不过他们已经不再行乞,而是改为拾荒捡垃圾为生了。后来,夫妇俩为感激这群乞丐的帮助,曾专程到那个城市去探望。老乞丐满眼热泪地对夫妇俩说:“在小城乞讨的日子,从来没有人把我们当人看待,只有你们夫妇俩把我们当人,是你们夫妇俩的尊重,使我们又重新恢复了自尊和自信。我们之所以要离开小城,是因为我们想开始一种新的生活,尽管我们目前仅仅只能够靠拣拾垃圾为生,但我们感到快乐和幸福。”

(佚名)

马贝街的故事

这些温柔的小精灵们在绚丽的晚霞中,随风轻轻地摇动着。他想起了阿伯特。

1988年的纽约。

雅各布?里兹和他的妻子伊丽莎白及两个女儿——凯特和克莱拉,当时住在城郊的一幢小房子里。这幢小房子正如同在一块巨大的色彩斑斓的画布上——各种各样的鲜花正在广阔起伏的田野上像夏夜的繁星一样热烈地盛开着。

雅各布在城里的一家报社工作,每天早上他都要乘渡船过河进城。

为了工作,他需要走进城里的大街小巷。他曾看到过许多事情。像呼啸而过的救火车,滑稽的街头马戏团的表演,盛大的游行队伍等等之类的事,雅各布都会根据自己的见闻写下一个故事,每天都会有许多人读到报纸上雅各布写的故事。

有一天,雅各布走在回家的路上——一条黑暗窄小的街道:这是一条他非常熟悉的街这条街叫马贝街,在纽约城里没有别的街会比它更黯淡了,没有别的街的房子会比它的老屋更破旧,也没有别的街的人们会比它的居民更贫困。

雅各布对马贝街的情况已经写过不止一篇文章,他呼吁人们把马贝街的老房子拆掉,建起漂亮的新房子,还应该整修一个可供马贝街的孩子们玩耍使用的操场,路灯也早就该竖起。但是马贝街的一切还是老样子,什么事也没有发生。

“没有人能为它做这些事。”人们说。然后他们就不再更多地考虑马贝街了。

那天,雅各布在路口看到了阿伯特——一个住在马贝街的男孩。“你妈妈今天怎么样了?”雅各布问道,“她还很虚弱吗?”“是的,”阿伯特答道,“但她总算好点了。”

“我建议你,”雅各布说,“假如能够的话,你最好采一些花送给你妈妈,因为病人看到生机勃勃的鲜花会感到好一点的。”

“是吗?”阿伯特怀疑地问。

雅各布肯定地点点头。

“那我会设法采一些给我妈妈的。”阿伯特说,“只是我不知道花到底是什么样的,我从来没有见过。”

“什么,你从来没有见过任何花?”雅各布震惊地说,“可是,阿伯特,只要一到乡下,五彩缤纷的鲜花到处都是!”

“我从来没有去过乡下,”阿伯特低下头说,“我妈妈不能带我去,我们太穷了,我从小到大一直没有离开过马贝街。”

于是雅各布坐下来,一五一十地想努力告诉阿伯特鲜花到底是什么样的。

他说:“鲜花盛开在大地上。有些花朵沁人心脾,气味芳香,而有些花却一点味也没有。柔软的花瓣的形状千奇百怪:有圆的,椭圆的;有扁的,卷的;有片状的,带状的。花还有许多想都想不出来的颜色:有的红似木柴燃烧发出的火焰;有的蓝得像晴朗无云的天空;有的花比冬天飘洒的雪花还要白;有的黄得比妈妈的黄纱巾的黄色还要深,还要透明。”

当雅各布说完的时候,阿伯特仍然相当困惑地眨眨眼睛说:“我大概已经明白花是什么样子的了。我真希望有一天能看到它们,摸一摸,闻一闻。”

雅各布离开了。马贝街凯特和克莱拉望见了爸爸,高兴地跑到他身边,扑进了他有力的臂弯里。

当他们一起回家的时候,雅各布看着路边的旷野,那上面铺满了普通的平时不能引起他更多注意的花朵:这些温柔的小精灵们在绚丽的晚霞中,随风轻轻地摇动着。他想起了阿伯特。

他拉着女儿们的手,告诉她们一个名叫阿伯特的男孩的故事,一个从来没有离开过一条叫做马贝街的黑暗街道的孩子,一个从来没有看见过哪怕是最平凡最微小的花儿的可怜的孩子。

两个女儿沉默了。

第二天,凯特和克莱拉早早冲出房子,奔进宽广的原野,尽她们所能一个劲地采花。她们把一大捧鲜艳芬芳还带着露水的花交给雅各布。

“我们是为阿伯特采的,”她们气喘吁吁地说,“那个从未见过花的男孩子。”当阿伯特看到这些花时,他很久很久没有说一个字。

雅各布轻声问他:“你不喜欢它们?”“不,我真是太喜欢它们了。”阿伯特终于抬起头,眼里闪着兴奋的光,难以置信似的微微摇了摇头,“我不知道世上竟还有这么好看的东西。我要把它抱给妈妈看,它肯定会使她感觉好一点的。”

另一些马贝街的孩子路过了这里。他们也从未看到过鲜花。他们问是否可以仔细地看看它们,摸摸它们并且闻闻它们。所有的孩子都认为,这些花朵非常迷人。

有一个小女孩轻轻地抚摸着柔滑的花瓣,觉得它们是如此美丽,如此令人心醉神迷,竟忍不住哭了起来。大颗大颗的泪珠溅落在这美好而又安静的花束上。

那天,雅各布为他的报社写了一个关于马贝街的孩子和花的故事。他把印好的报纸带回家给妻子和女儿们看。她们都为送花给阿伯特而感到非常高兴。

那天晚上,同平常一样,许多人看到了雅各布写的故事,他们——

男人和女人,老人和孩子,木匠和经理——都为马贝街的孩子们感到难过。

于是,他们纷纷一大早就走进田野、荒地,走到山谷里,走到小溪边,走到山包上,采了尽可能多的鲜花——就像凯特和克莱拉一样。

有些人乘着火车进城,有些人赶着敞口马车进城,有些人坐着四轮马车进城,更多的人徒步走来:人人手里都捧着刚摘下来的清新的五颜六色的鲜花。他们把纯洁的花束放在雅各布的工作室里,都说同一句话:“请把这些花带给马贝街的孩子们。”

不久,这间工作室就被花挤满了。雅各布看看窗外:川流不息、越来越多的人们正捧着无比贵重的鲜花来到这里。

雅各布弄来一辆大运货马车,把花一趟一趟地带到马贝街个居民:给每个孩子们,给他们的母亲们,给他们的父亲们。

给了每个人后,还有许多鲜花。于是,人们就把花摆在每一个窗户前,靠在每一个大门前,插进每一个烟囱里,抛到每一个屋顶上:凡是能塞进花的每一个角落和缝隙,都放上了花。

从屋顶到地面,整条街的每一座房子上,除了花以外,没有别的东西。

在那天,马贝街成了纽约城里最漂亮的一条街!马贝街的每个人好几天都一直陶醉在花的海洋里。

雅各布仍把这些写成了故事,仍有许多人读到了。在感动之余,他们开始想:“我们必须为马贝街做些什么?”雅各布后来成了一个老人。在几十年里,他看到了马贝街的许多变化:破旧的老房子被推倒了,新房子取代了它们的位置;一个宽阔平整的游戏场也终于修成了,在那儿,马贝街的孩子们可以尽情玩耍;路灯立了起来,马贝街再也不黑暗了。

但是,已经没有任何事情能使雅各布像很多年前的一天那样感到快乐:在那天,有个叫阿伯特的男孩第一次看到鲜花;在那天,所有的马贝街的孩子们第一次看到了鲜花;在那天,有个小女孩流下了泪水,仅仅因为她手里紧握的鲜花在她看来是如此的美丽动人。

(威尔马·怀斯蒋江译)

小提琴的力量

她永远都不会意识到,她的纯真和善良曾经是怎样震颤了两位迷途少年的心弦,让他们重树生命的信念。

每天黄昏的时候,我都会带着小提琴去湖畔的公园散步,然后在夕阳中拉一曲《圣母颂》,或者在迷蒙的暮霭里奏响(溟想曲》,我喜欢在那悠扬婉转的旋律中编织自己美丽的梦想。小提琴让我忘掉世俗的烦恼,把我带人一种田园诗般纯净恬淡的生活中去。

那天中午,我驾车回到花园别墅。刚刚进客厅门,我就听见楼上的卧室里有轻微的响声,那种响声我太熟悉了,是那把阿马提小提琴发出的声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