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06年,别克汽车公司引入两款新车型:F型车,比现有的c型车更大,也更贵;G型车,跟C型车价格差不多的轻便车。第二年,比利又引入了四款车型(属于市场高端的D型车和H型车以及低端的K型车和s型车),但是仍然生产F型车和G型车三年多。没有哪家厂商为自己的消费者提供如此多样的选择,也没有哪家卖得比别克汽车火。
杜兰特知道汽车比赛给亨利·福特及其赛车手巴尼·奥德菲尔德带来过多大的名声,所以他决定组织一支专职的别克赛车队。同时,别克汽车公司的地区经销商也聘请了优秀的赛车手,积极参加本地举办的各种汽车大赛。早期的别克赛车队曾经获得过500多个赛车冠军,比任何其他品牌的汽车都多。
最后,通过所有这些努力,比利更巩固了他日益扩大的“天才”的美誉,被称为“弗林特的奇才”。1907年春天,股票市场和商业突然开始衰退。一些较大的企业实际上破了产,一些股票交易人也不得不从银行撤回资金以弥补亏损。因为经济衰退的说法越传越广,更多的储户开始从银行收回存款。由于当时美国还没有中央银行,也没有对金融业进行政府管制,所以不少小银行担心会出现挤兑风潮。
最后,因为金融家兼银行家J.P.摩根(他不久就成了比利的死对头)组织了一个大银行网络,向面临危机的小银行注人更多的资金,“恐慌”平息了。这个非官方的组织就在摩根的图书馆里紧张地工作了三个星期,寻找新的信用链(大部分在国外),同时买进受威胁的公司的股票。不到一个月,恐慌就完全消失了。但是就在这个时期,各种制造企业都停了产,不能购进存货,也不能维持现金周转。
在所有汽车制造商中,比利是唯一一个从一开始就预见到“恐慌”只是暂时的波动、不久就会有大的反弹的人。所以,别克汽车公司的生产不仅没有缩减,而是开足了马力生产。比利运用自己的魅力推迟了还债的期限,抓紧生产。新制造的别克汽车有一阵确实囤积起来了,因为产量过大,所以能够存放的地方都利用起来,连谷仓也放了汽车。到了年底,经济开始反弹,别克汽车公司是唯一一家拥有大量存货可以供应市场的厂商。别克汽车公司跑在了前面,其他公司则在费劲追赶。
到1908年春天,比利接手别克汽车公司还不到四年时间,别克汽车公司就在销量上超过了奥尔兹汽车公司和凯迪拉克汽车公司。弗林特的新工厂是世界上最大的,就像他自己以前设想的一样;员工数量超过2 000人。
工厂24小时连轴转,分三班轮换,每天出厂的汽车超过了公司1904年全年的产量。
1908年初,别克汽车公司在汽车销量上排第一位,而凤凰一样的亨利·福特作为比奥尔兹或利兰更具威胁的竞争对手也正在崛起。比利。杜兰特此时有了一个更宏大的考虑,准备重组汽车业。
50多年以后,阿尔弗雷德·斯隆这样总结了当时日益加剧的竞争态势:
在汽车业发展的早期,没有谁比杜兰特先生和福特先生两个更明了它所带来的机遇。大家当时都把汽车看成是一项运动项目,尤其是那些银行家。汽车的定价使普通人买不起,它的机械性能不可靠,道路情况也不理想。但是在1908年,在全美国全年只生产65 000辆这样的“机器”时,杜兰特先生就已经预见到,总有一年,汽车的产量会达到数以百万计——为此,他被认为是一个推销不可靠的观念的人——而福特先生则从T型车中看到了实现比利这一梦想的手段。
别克没有留下遗产
戴维·别克——其最初的那些想法激发了比利·杜兰特新的成功——
此时在干什么呢?
他落了个只能冷眼旁观的下场,正如比利在1920年危机过后的20多年中一样。
不过,跟比利不同的是,别克再没有找到一个新的可以追求的梦想。
到1905年的时候,别克只拥有别克汽车公司的1股股份,而且破了产。当比利的律师约翰·卡顿告诉比利,别克还欠他92.58美元的诉讼费时,比利马上给卡顿寄去一张支票,并在信封上写道:“别克先生刚才告诉我,这笔钱他现在还不上。他不想承认这一点,也许这就是你以前听:不到他的消息的原因。”
那年年底,戴维·别克回到了底特律,失了业。两年以后,比利出资l0万美元,买下了别克在仍然顶着他名字的兴旺企业中的股份。
此后,戴维·别克在一系列糟糕的投资中糟践了这笔钱。他先在加利福尼亚勘探石油,后来又在佛罗里达开发房地产,都失败了。最后,别克在底特律干过好几种微不足道的营生。1929年3月5日,别克在底特律哈珀医院的慈善院去世,死因为结肠癌。那年别克刚过74岁,而别克汽车公司则销售了19.6万多辆汽车。
1937年,通用汽车公司的别克汽车子公司将其公司标识换成别克家族的族徽(别克家族的族徽一直到今天都是别克汽车的车标)。1974年9月15日,在别克诞辰120周年的时候,他的出生地——苏格兰艾布洛夫的《星期日邮报》刊登文章,纪念本地这位最著名同时也被人遗忘得一干二净的儿子。文章不长,标题是:“你认得这个名字吗?”其中写道:
后来成为世界上最强大的汽车王国的美国通用汽车公司是戴维创办的。超过1700万辆顶着他的名字和族徽的汽车从生产线上开了下来,但是他自己只生产了其中的120辆……
别克出生时的房子已经不在了。几年以前,因为要建造市政厅,那所房子被推倒了。不过,作为一个对交通产生过巨大影响的人的出生地,那个地方现在紧挨着市里的一条四车道的公路干线,即伯恩赛德大道。为了纪念苏格兰最著名的被遗忘的儿子,艾布洛夫如果将那个地方改名为“别克大道”,则不失为一个好主意。
戴维·别克依旧是个被遗忘的儿子。他出生地的那条大道还叫伯恩赛德大道。
震荡初露端倪
到1907年晚秋,别克汽车公司风头正健的时候,汽车已经成了每个消费者都梦寐以求的产品,虽然大多数人还买不起。比利·杜兰特和亨利·福特这两个人都想让千百万美国人拥有自己的汽车,但他们实现这一目标的战略却完全不一样。
日益增长的汽车业仍然充满了混乱和投机。曲面地板奥尔兹汽车的风行引出了更多的竞争者,但也迫使每一家汽车生产厂商想方设法增加销量。1904年,美国取代法国成为世界上头号汽车生产国,所生产和销售的汽车为19 000辆。到1907年,美国汽车的年产量超过60 000辆。美国有240多家新企业声称在生产汽车。但是前十家——由别克、福特、雷奥(兰塞姆·奥尔兹在跟奥尔兹汽车公司管理层决裂以后所创办)和凯迪拉克领头——的产量占到汽车总产量的75%。1908年,在业内45家“主要的”竞争厂商生产的53 387辆汽车中,别克和福特两家公司就生产了18 689辆。排名在这两家之后的汽车公司,每家的年销量不到一千辆。
尽管一般人认为大鱼总会吃掉小鱼,但是没有人能够预测,坚持到最后的大赢家到底是谁。到后来,最大的赢家居然是一家供货商而不是汽车生产商——仍由阿尔弗雷德·斯隆领导的海厄特滚柱轴承公司。斯隆始终在密切关注着汽车业内的搏杀,但在1907~1908年冬春之间一直引而不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