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养生皇家养生:中国历代皇室养生法揭秘
3218900000022

第22章 学医术,弘医道(2)

在清宫医案中,可以看出,康熙帝对“疥疮”即性病的治疗和预后就有较多的了解和认识。康熙四十九年(公元1710年)十一月初三日,曹雪芹之祖父、江宁织造曹寅,给皇帝的奏折中说:“臣今岁偶感风寒,因误服人参,得解后,旋复患疥,卧病两月有余,幸蒙圣恩服地黄汤,得以痊愈。目下服地黄丸,奴身比先,觉健旺胜前,皆天恩浩荡,重赐余生,臣蝼蚁下贱,真肝脑涂地,不能仰报万一。谨具折恭谢大恩。”此奏折还写道:“江南太平无事,米价如常,所有十月晴雨录,一并奏闻,伏乞睿鉴。”对此奏折,康熙帝朱批道:“知道了。惟疥不宜服药,倘毒入内,后来恐成大麻疯症,除海水之外,千万不能治。小心,小心!土茯苓可以代茶,常常吃去亦好。”

清宫医案专家认为,从康熙帝以上朱批看,这位皇帝对医学知之甚多、甚细。针对曹寅的病情,他先给他推荐了地黄汤,服后使其病情大有好转。

曹寅后来患了疥疮,他又嘱咐他小心疮毒内陷,只可用海水洗和用土茯苓治疗。尽管康熙帝关于“疥毒入内不宜服药”的说法缺乏科学依据,但海水浴和土茯苓可以代茶饮的朱批,均有科学道理。海水可以消毒,对皮肤病自有益处。土茯苓为清热解毒之中药,常用于湿热疮毒,又为治梅毒良药,对梅毒病人因服轻粉(即水银)而致肢体拘挛者尤其有效。中国中医研究院(现为中国中医科学院)曾拟一复方名为“土茯苓汤”治疗杨梅疮毒,以土茯苓为主,配以金银花、白藓皮、威灵仙、甘草等,煎汤服之。据大量观察,效果颇佳。

据清宫医案专家介绍,康熙五十二年(公元1713年)),李光地忽又添加脾胃之病,腹泻不止,几近虚脱,康熙帝闻知,即在李光地的奏折上朱批道:.“李大学士,朕出门时并未闻脾病,近来如何?若用药,须十分小心。”

在李光地的另~份奏折上,康熙进一步下谕说:“卿年高之人,泻久自然伤元气,亦不可看得轻了。赫素处有一种木瓜膏,最能治泻,卿即传旨要来,每日不过五六钱,不论时吃一些看看。还有止泻膏药,此系外治,可以无碍用得。”为治好李光地的腹泻,康熙帝后来又朱批道:“目前土旺,脾病益加小心。调理之宜,不可少忽。况京中水苦土碱,亦该知道。凡中湿热,最难医治。”由此可见,康熙帝对脾虚泻泄的病机、用药、调理及水土环境等等,都有真知灼见,堪称内行了。在医学实践方面,康熙研究过中药药理、养身之道及人体解剖等。由于他对医学颇有研究,以致能常给臣下开方治病,并嘱咐用药的要求。

康熙帝将西医引进太医院

康熙具有经史之学的深厚基础,又颇懂中医中药,便把目光注视到西方传教士带来的自然科学,如数学、天文学、地理学、药理学、解剖学、拉丁文、音乐理论、欧洲哲学等等。由于笃信科学,眼界开阔,康熙帝对西方医学甚为关注。

康熙40岁那年患上疟疾,中医药未能治愈,耶稣会教士洪若翰、刘应进金鸡纳霜(奎宁)后,很快治愈。为了了解这种药的药}生,康熙帝派4员大臣试验,先令疟疾患者服用,结果取得同样好的疗效。由此,康熙帝对西洋医学产生了兴趣,立即召见了洪若翰、刘应等,并在西安门内赏赐给他们房屋,成为天主教北堂。后来,江宁织造曹寅也患了疟疾,康熙帝赐金鸡纳霜(奎宁)后,亦很灵验。

此后,康熙帝对西洋医学愈加重视,让人在京城内炼制西药,还在宫中设立实验室。在药品试制过程中,作为“九五之尊”的皇帝,他亲临观看,给予鼓励和支持。康熙帝在同西方传教士的交往中,除向西洋人传授中医基本理论及望、闻、问、切等诊断知识,介绍宫廷所藏中医书籍外,每每不忘请教西医之道,并多次降旨太医院要学点西医知识和技能。据清宫医案记载,康熙帝重用过不少懂西医的传教士,.曾任命通晓外科医术的罗怀忠为“内廷行走”,罗德先、安泰为“扈从医生”。康熙三十六年(公元1697年),康熙帝派法国传教士白晋等人为钦差大臣,为宫廷物色西医人才。康熙帝还向白晋等人学习人体解剖等医学知识和各脏器的功能,以及I临床各科疾病。

并取出御库中收藏的标有周身经络的针灸铜人进行深入研究,受益匪浅。

由于康熙帝对西医的重视,西洋医学的传入、传播和影响逐渐波及到中国的上层社会,并进入太医院。康熙三十六年(公元1697年),法国传教士白晋向法国国王路易十四所作的秘密报告《康熙帝传》中说:“我们用欧洲带去的药物治愈了大量病人,其中不少是宫廷大臣,甚至还有其一驸马……”

西方传教士对康熙帝探求西医的精神表示钦佩和赞赏。法国传教士张诚在其日记中记述康熙学医的情况:“皇上在这次谈话中得知我们已经写了一些材料,放在我们书房里,他便派御前一个太监随我们去取。这份论述消化、营养、血液变化和循环的稿子,虽然尚待完成,但我们已经画出一些足以使人领会的图例。皇上仔细翻阅,特别是关于心、肺、内脏、血管等部分,他还拿起稿子与一些汉文书籍上的有关记述互相对比,认为两者颇为近似。”

对一个封建王朝的皇帝来说,能够重视和学习祖国医学知识,并且加以倡导,同时还能知己之短师夷之长,学习西医知识,这是多么的开明,多么的难能可贵!遗感的是,康熙帝的这种兼容并包的科学精神,未能被他的后代继承下去。倘若,康熙之后清代皇帝都能像他这样开明开放,这样富有科学精神,近代中国的面貌可能大不一样,中华民族的命运可能是另一个样子。康熙帝还积极提倡种牛痘以预防天花——本书将在后面的章节中专门述及。

乾隆帝崇医下令编《医宗金鉴》

康熙帝的孙子——乾隆帝,也像其祖父一样,是一个“学者型的皇帝”。

他一生“稽古右文,崇儒兴学”,为中华民族的文化事业做出了重大贡献。

作为中国历代皇帝的“长寿冠军”,乾隆帝深谙中医基本理论,尤其深谙中医的养生之道。他在总结自己的养生经验时认为:“节饮食,慎起居,实却病之良方也”,“凡人饮食之类,当各择其宜于身者,所好之物不可多食。”

节饮食,慎起居,是中医经典《黄帝内经》强调的养生原则,乾隆能说这些话,说明他深谙医理。乾隆又说:“老年人饮食宜淡薄,每兼蔬菜食之则少病,于身有益。所以农夫身体强壮,至老犹健者,皆此故也。”淡薄饮食,兼蔬菜食,也是重要的养生原则,现今尤为提倡。

乾隆帝尤其重视中医药学的整理和编纂。在他主持编纂的大部头类书《四库全书》中,收录的有关医药学的著作达96部,1743卷,存目94部,681卷,附录6部,25卷。如果说,《四库全书》是对中国文化的一大贡献,那么收集在《四库全书》里的大量医学著作则是祖国医学书籍的集大成者。

清政府编纂、乾隆帝赐名的大型医学丛书《医宗金鉴》,更是乾隆帝对祖国医学的一大贡献。

乾隆四年(公元1739年),清政府颁诏,由太医院御医吴谦、刘裕铎主编有史以来最大的综合性医学丛书《医宗金鉴》。有关史料记载道:“乾隆中,敕编医书,太医院使钱斗保请发内府藏书,并徵集天下家藏秘籍,及世传经验良方,分门聚类,删其驳杂,采其精粹,发其馀蕴,补其未备,为书二部。小而约者,以为初学诵读;大而博者,以为学成参考。既而徵书之令中止,议专编一书,期速成,命谦及同官刘裕铎为总修官。”著名御医吴谦、刘裕铎被任命为总修官,历时5年完成,乾隆帝亲自赐名为《医宗金鉴》。

《医宗金鉴》全书长达90卷,共15种,内容涵盖了清以前中医的基本理论和临床各科的著述成果,是我国综合医书最完备又最简要的一种。因其内容简要,编次清晰,图文并茂,并有歌诀,便于记忆,切合临床实用,不仅成为太医院的教科书,“使为师者必由是而教,为弟子者必由是而学”。该书对后世影响深远,成为医家必宗之圭臬。

探索乾隆帝的健康和长寿的原因,清宫医案专家认为,作为清代最有作为的皇帝之一,乾隆不仅为当时中国人民的休养生息、生产发展和人口繁衍,做出了举世瞩目的贡献;而且他还是中国养生保健的系统实践者。他成功地将体育运动、心理卫生、饮食调节与药饵补益有机地结合起来,达到了养生学很高的境界。他的健康长寿,无疑是他同他的祖父玄烨共同缔造“康乾盛世”的基础。

光绪久病成“良医“,溥仪从小读医书

“康乾盛世”不久之后,由于教民起义,外敌入侵,大清王朝开始由盛转衰,皇帝们的健康状况似乎也一代不如一代。在这种内忧外患、国将不国的情况下,江山社稷难保,皇帝们的智力和体力皆大不如其前任,内外交困,心力交瘁,焦头烂额,更谈不到对医学的学习和掌握。但具有维新求变思想的光绪帝却是例外。

据清宫医案记载,光绪自幼体弱多病,病势缠绵,症状复杂,久治不愈。因此,他从小离不开医生和医药。“久病成良医”,在同病魔不断的斗争中,光绪便掌握了不少医学知识。从清宫医案看,光绪帝自己在御医的处方上改方更药的现象甚多,而且都比较符合中医的理法方药。光绪帝还经常指示御医按照自己拟的方案用药,太医不敢不遵守。当然,这种局面与光绪帝颇知医理有关,如果不懂药性和医理,即使皇帝也断然不敢改方更药的,御医们也不敢听之任之。

据说,慈禧太后也颇知医懂药。她有病时叫太医进宫诊病,在太医的处方上改方更药更是家常便饭。即使没病时,她也叫太医“请平安脉”。她特别高兴的时候,还把太医叫来背诗,猜灯谜。在这种场合,医术再高明的太医也只能逢场作戏,绝不敢忘乎所以。故在历史上,太医难当,官运亨通的太医更是寥寥无几。

末代皇帝溥仪也很懂中医。据当代著名老中医岳美中教授回忆,清朝不少皇帝如康熙、雍正、乾隆、光绪等都懂医学,有些方面还知之甚多。

上世纪60年代初,已成为平民的溥仪偕夫人李淑贤到岳美中家求医,并表示对医学很感兴趣。溥仪在多次请诊之余,曾就中医之学理与用药之经验,结合其病情,同岳美中均有所讨论。岳美中还说,1962年他受命赴印度尼西亚为苏加诺总统治疗泌尿系结石病,归国时,溥仪曾来看他,并赠以所著之《我的前半生》,其书中也谈到不少医学问题。这些,说明溥仪对医学确有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