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楚霸王项羽传
3219500000030

第30章 荥阳会战鸿沟之盟(7)

当他们走到离洛阳还有30里的地方。田横对他的两个随从说:“以前,我与刘邦同样是天下的诸侯王,可是现在他成了天子,而我却成了一个逃亡的人,不得不去向他称臣,去服侍他,这本来就已经是很丢人的事了。况且我烹了人家的哥哥,现在却去与人家一起共同作刘邦的臣下。虽然他惧怕刘邦的命令不敢向我寻仇,但是我自己的心中能不为此而感到羞愧吗?刘邦一再地说他想见到我,不过是想见一见我现在的相貌而已。现在刘邦就在洛阳,离这里不过30里,尽快地斩下我的头,快一点送到洛阳去,容貌还不会有太大的改变,也可以让他看个够了。”说完,田横自杀而死。

刘邦下令以王的礼节安葬了田横。

随同田横一起来的两个人,在办完田横的丧事以后,就在田横的墓边给他们自己挖好了坟墓,在墓中自刎,以示追随田横。

刘邦听到这个消息以后大吃一惊,因为他已经下诏书加封这两个人为都尉,可是他们却不肯作官,宁可随同田横去死。这说明田横能深得他部下的人心。刘邦知道,田横的部下在海岛上的尚有500人,他担心的是他们会造起反来。

刘邦派人到海岛上去,把田横的死讯及经过告诉岛上的500人,并且请他们来朝中作官。但是刘邦一个人也没有请到,田横的500名部下全部自杀了。

虽然田氏兄弟在齐地很得当地人的拥护,但是自从田横离开齐地以后,田氏家族的力量实际上就已经烟消云散了,韩信的部队完全控制了齐地。战机转瞬即失。当韩信在齐地站住了脚以后,项羽即使再想进攻他,也是事倍而功半了。韩信收复了齐地,使项羽无法避免他最不愿意出现的两线作战的局面。

项羽在西线又一次打败刘邦,但是他在战场上,从总体上讲已经处于下风了。只是他本人还没有认识到这一点。

楚军的主力已经是几次在搞这种千里奔袭了。长途急行,然后不经任何休息就投入战斗,长期如此,不论多么精干的部队也是吃不消的。

楚军已疲惫了。

而彭越的人马并不疲惫,他们又一次从莫名其妙的地方冲了出来,切断了楚军的粮道。

没有办法,项羽又得去对付彭越。

当听说刘邦重新占领了荥阳与成皋的时候,他不得不对彭越置之不顾,再次率军西进。

楚汉两军在广武相遇了。

刘邦仍旧是他的老战术,不论项羽有什么举动,他就是认准了一条:坚守不出。他先占据了有利的地形,又有敖仓的粮食作后盾,他完全可以与项羽放心地相持个三年五载。刘邦知道,项羽跟他耗不起。因为项羽的后方甚至不会一直太平无事地过几个月,而他的后方在萧何的控制下却可以保证几年之内不会出什么大事。

刘邦对萧何也是感到放心的。

起初,当刘邦与项羽在前线作战的时候,他总会派人回到关中去慰问留守在那里的萧何。萧何虽然是出尽全力为刘邦统治着关中地区,把军需物资与后援部队源源不断地送到前线上去,可这也只是一个出色的臣下所应该做到的事情,并不值得刘邦对他如此破格的厚爱。为此,萧何感到很不好理解。一位姓鲍的幕僚一语道破了天机:是刘邦对萧何开始不放心了。因为萧何当时在关中是全权的统治者,一旦他背叛刘邦,据关中自立,阻断关口,不放刘邦与他的部队进入关中,就立即使刘邦的部队陷入腹背受敌,无援无粮的窘境。为了让刘邦放心,萧何把他家族中凡是可以上阵打仗的男子统统地送上了前线,名义上,是让他们跟随着刘邦去与项羽作战,实际上,是变相地给刘邦送去他的人质。刘邦为此而对萧何十分放心。

关中无忧,刘邦可以对进攻他的楚军视而不见。

一连几个月,刘邦的部队一动不动,项羽几次观察地形,都感到如果对汉军的阵地强行进攻,一定会吃大亏,他也不愿意拿他的子弟兵的生命开玩笑。

彭越借这个机会死灰复燃了。他几次切断了楚军的粮道。使楚军不得不分兵应敌。而他用的又是敌来我走,敌走我来的游击战术,尽管项羽对彭越恨之入骨,但是也对他无可奈何。

彭越已成为项羽身后的一个割不去的毒瘤。

为激刘邦出战,项羽把彭城大战中俘虏的刘邦的父亲押到了两军阵前。

设了一个高高的案子,并派人对刘邦说:“如果你不马上下山来与我交战,我可就要拿你的父亲熬汤喝了。”

刘邦在阵前把一切都看在眼里。他的回答是:“当年,我与项羽二人曾一同在楚怀王驾前称臣,并奉楚怀王的命令结为弟兄。可见,我的父亲也就是他项羽的父亲。如果项羽一定要把他的父亲作汤喝,那么我希望他可以分给我一碗尝一尝。”

项羽大怒,就要在阵前处死刘太公。他无法忍受刘邦对他的侮辱。

项伯劝道:“从现在来看,天下的局势还是一件不太好说的事。而且,有争夺天下野心的人是不会顾及他的家人的。杀了太公对我们也不会有什么好处,只不过会使刘邦更加坚定地与我们战下去。”

项羽知道项伯的话很有道理。关于刘邦不顾念他的家人的事情项羽也早就有所闻。那还是在彭城之战时,刘邦与夏侯婴在逃窜途中相遇了。夏侯婴是在乱军之中救出了刘邦的一儿一女——儿子就是后来的汉惠帝,女儿就是后来的鲁元公主。刘邦与儿女同坐一辆大车往外逃,当楚军的追兵赶上来的时候,刘邦就亲手把自己的儿女从车上推下去,以便车子可以因重量的减轻而走得快一些。还是多亏夏侯婴,每次刘邦抛下自己的儿女时,都是他下去再把他们抱回来。否则的话,汉惠帝与鲁元公主早就死在乱军之中了。

人类的爱是下倾的。连儿女都不顾的入。怎么会顾及他的父亲呢!

项羽下令,把刘太公继续押在军中。

楚汉两军的长期相持,导致两军中的厌战情绪都十分严重。双方的士兵几乎都是在战火中度过了五六年的时光,他们越来越渴望安定的生活,希望能早日回到家乡去与自己的家人团聚。后方的人民也越来越厌战,他们为了支援前线,不得不付出比和平时期大几倍的代价。

历史的车轮靠人民群众的双肩扛起,而坐在车上的却是在史书中留名的英雄们。

项羽也知道士兵的厌战,他竟向刘邦提出了一个天真的解决办法。他在两军阵前向刘邦挑战:“这几年天下的老百姓之所以受难受苦,都是因为我两人的斗争难以平息。现在我与你一对一地决个雌雄,不要让天下的百姓们跟着我们两个人受罪了。”

项羽是勇猛的。可是他的这个长处却并不是一个政治家所必须的。甚至不是一个出色的军事家所必须的。就在历史的这一瞬。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项羽的优点在他与刘邦的战争中起不到任何作用。

刘邦笑了,他怎么会接受必败的挑战。他的回答是:“我宁可与你斗智,也不与你斗力。”项羽命令他手下的勇士出阵挑战。

汉军中无人敢于应战。但是汉军中有一名出色的弓箭手名叫楼烦,他总是把楚军中出来挑战的人射死在阵前。

项羽大怒,亲自披甲持戟,到阵前来挑战。

楼烦并不知道他是赫赫有名的西楚霸王,还想用箭远远地射死他。

项羽双目圆睁,对着楼烦一声大喝。吓得楼烦连看都不敢看他一眼,就更不用说对着他放箭了。

项羽约刘邦在阵前相见。刘邦不等项羽说明他的来意,先是长篇大论地数了项羽的十大罪状:“当初,我们一起在楚怀王那里,怀王有约在先,谁先入关中,谁就作关中王,可是你却违背了怀王的旨意,把我的封地定在了蜀汉,这是你的第一大罪。你在率军北上途中,假说是怀王的命令,私自杀了卿子冠军宋义,这是你的第二大罪。怀王派你出兵救赵,你本应该在救赵以后回复怀王,而你却私自以武力要挟着诸侯的人马入关了,这是你的第三大罪。怀王有命令,进入关中之后,不论是谁的部队,都不许烧杀掳掠,而你却放火烧了阿宫房,挖了秦始皇的墓,把其中的财物都私吞了,这是你的第四大罪。而且你还擅自决定杀了秦降王子婴,这是你的第五大罪。在新安活埋秦降兵20万,却把率领他们的将领封了王,这是你的第六大罪。你在分封诸侯王的时候,都是把你的亲信部将分在好的地方,而让他们把原来就在那里的六国旧诸侯赶走,挑唆着臣下与他们的君主作对头,这是你的第七大罪。彭城原本是义帝的都城,你却把义帝驱逐出来,定为你自己的都城。还无故地取消了韩王的封地,却把自己的封地弄得很大,这是你的第八大罪。你秘密地派人在江南杀害了义帝,这是你的第九大罪。你作为义帝的臣下杀害自己的君主,你还杀害已经投降的人,也不能以公平的原则从政,还违反君主所许下的约言。这是天下人所不能容的大逆无道之罪,是你的第十大罪。”

项羽大怒,命令弓箭手放箭。

刘邦被一支冷箭射中胸口。但是他知道,在这样的时刻,一定不能让人知道自己受了重伤,否则对军心士气都是极大的影响。他也知道,在乱军之中,固然,看到他似乎是中了一箭的人不少,但除了他身边的几个人以外,能看清楚射中他什么地方的人不多。所以他急中生智,在马上伏下身去,一方面是为了不使人看见他胸部的伤口,另外,他装模作样地摸着自己的脚说:“敌箭射中了我的脚。”

刘邦随后回到他的大帐中去疗伤。

项羽下令进攻。

张良劝刘邦无论无何也要到阵前去亮一下相,不然的话,对敌军的谣言“刘邦已被射死”就不好解释。如果汉军不澄清这个谣言,很可能会不战自溃。

刘邦也明白这一点。他强挺着到各营中去巡视了一圈。然后才偷偷地回到成皋去养伤。

当刘邦伤愈回到前线上的时候,项羽主动地提出要与他讲和。

是彭越又切断了楚军的粮道。

项羽自己也出现了厌战的心理。准确地说,这种仗他打得实在是心烦。

东线西线都有他的敌人,可是,无论他赶到东线还是赶到西线,他都找不到与他作战的敌人。当他本人带兵一到,他的敌人不是烟消云散,就是坚守不战,而当他赶去另一个战场时,这里的敌人才冲上来,向他的背后下刀子。

项羽渴望战斗,但是他东奔西走,却始终也找不到一次像样的战斗。

他是在打仗吗?

不是,他是在疲劳中挣扎。

坚持勤底才是最后的胜和。

但是项羽坚持不下去了。

项羽总是喜欢爽快的人,他一向认为,与其苟苟且且地生,倒不如轰轰烈烈地死,与其赖皮赖脸地索取,倒不如大大方方地给予,与其暗地里损人利已,倒不如公开地损公肥私,与其背后下手整人,倒不如直接与他决一生死。

这只是江湖豪客的作风,决不是政治家的品质。

项羽不是一个政治家。

他不愿意再与刘邦这种人歪缠下去,他宁可自己受一点损失,也希望马上结束这种令他气愤的战争。

项羽并没有多想一想,如果总是因为对手的方式令你感到可气就让步,那让到最后,当你的对手希望得到的是你的项上人头时,又该如何?

项羽是在让出自己的人头!

一旦当你进入历史舞台开始表演自己的时候,历史就永远也不会容忍你对此表示厌倦。

11人才流失是失败的开始

如果我们仅仅是对比刘邦与项羽两个人的个人素质,我们会毫无疑问地得出这样一个结论:刘邦除了城府深以外,几乎没有其他哪一项的得分会在项羽以上。但是为什么历史却抛弃项羽而选择了刘邦?

韩信曾经对这个问题作出过如下的解答:“项王的为人,如果说到勇猛无敌,就是1000个人也不会是他的对手,但是他却不能任用贤能的将军们,那么这种勇气就只是我们所说的匹夫之勇。与项王相处的时候,发现他恭敬、慈爱,说话也总是很有礼貌,很和善,当他的部下有病的时候,他会心痛得哭着把他自己的饭菜端给他吃,可是当人家立了功应该封爵位的时候,他就是把印在手中玩旧了还不舍得给人家发下去。那么他的仁也不过就是我们所说的妇人之仁。项王虽然称霸于天下,诸侯都是他的臣下,但是他却不肯在关中定都,而一定要去彭城定都;他不单是违背义帝事先的约定,不肯封刘邦在关中作王,而且是还把与他亲近的人都封了王,这种不公平的举动,是让我无法忍受的。诸侯见到项王本人驱逐了义帝,不让他在彭城杲下去而是把彭城作为自己的首都,于是大家也都回到各自的封地上去赶走自己的主人,自己选择好的地方称起王来。这才导致了天下大乱。

项王的部队所经过的地方,总是被他的部队遭踏,因此项王得不到天下百姓的拥护,只是迫于他的军事力量,敢怒而不敢言而已。他名义上虽然是叫霸王,但是已经失去了民心。所以说,这样的强大是易于变成弱小的。”

就是刘邦自己也提出过这个问题来问他的臣下们。

当刘邦平定了天下以后。有一次在洛阳南宫举行宴会时,他说:“我为什么会得蓟天下,而项羽为什么会失去天下,你们大家对这个问题有什么看法,都不要隐瞒,讲出来让我听一听。”

王陵回答说:“陛下您傲慢而且好侮辱人,项羽仁义而且疼顾下人。但是,陛下每派出大将攻城略地,如果攻下来,总是顺势把这个地方赐给他,这是与天下人同利。而项羽就不是这样,他嫉贤妒能,加害有功的人,猜忌贤能的人,对打了胜仗的人也不给人家应该有的赏赐,对攻下敌方城池的人也不使人家得到好处。所以他才会失去天下。”

刘邦说:“你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如果说运筹帷帐之中,决胜千里之外,我比不上张良;如果说镇守国家,安抚百姓,运送军需,我比不上萧伺;如果说率兵百万,战必胜,玫必取,我不如韩信。此三人,都是入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