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楚霸王项羽传
3219500000038

第38章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1)

项羽作为一个英雄,他自己杀死了他自己。如果不是这样,他是不是一个失败者呢?

千古之下,引发了多少人的怀古之幽思。几乎每一个提到项羽的人都曾经感叹过:如果他肯渡江回到江东,那一片他与他叔父项梁发迹的沃土,也许他还可以东山再起,重新与刘邦决一雌雄。

真的是这样吗?

不!

项羽的失败不是出于军事上,而是出在他自己的个性上。如果他没有能力改变他自己的性格,即使历史可以倒退到鸿门,一切都重新开始,最终失败的肯定还是项羽。

项羽认识到了这一点,所以才说他是一位英雄。

“自知日明”,他做到了。

项羽也知道自己改变不了自己的性格,所以他不肯回江东去,做那种毫无意义的重新开始。

“自牲日强”,项羽始终也不能战胜他自己。他不是一位强人。

宁可杀死自己也不肯改变自己的人,难道还不可以称为是一位强人吗?

1悲剧在于他从来不曾失败过

项羽仅仅是率领一部分精兵从垓下突围而去。

就像他的很多事情令人不可理解一样,项羽的这一举动也令我们百思不得其解。虽然他的部队被敌人包围了,但是从他仅率少数人就可以冲开汉军的包围圈来看,他指挥大部队溃围而出也是完全有可能的,他为什么要抛下他的主力部队不管,而独自一个人冲出重围,跑到乌江边去自刎呢?

是不是他为了不引起敌人的注意,以便自己可以顺利突围,回到江东,东山再起,与刘邦再见高低呢?

不是。如果那样的话,他就不应该死。

是不是如后人分析的那样,当时江东已经陷入刘邦的手中,项羽根本没有地方可回?

不是。因为至少是没有人把实情告诉他,他还不了解真实情况。

是不是他与诸将分路突围,可是只有他一路获得成功,因而导致主力部队的失陷,而项羽失去了他从渡江作战以来一直依赖的子弟兵,所以他才在绝望中自尽?

也不是。他只是在虞姬自杀后,借着酒兴,与少数人冲出包围,其中根本就没目的性。

惟一合理的分析是,在垓下,项羽的精神就已经崩溃了。

项羽以他对战争的敏锐判断力,早就预见到了他自己的失败,可是一向自负的他却又不肯承认这是事实,他的理智在告诉他:“是你失败了!你被刘邦打败了!,‘可是他的感情却在狂怒地呼喊着:“不!不!!”

很多时候,人的感情在与人的理智斗争,影响着人作出正确的判断。

大战还没有正式开始,项羽在精神上就已经是一个失败者。

那他还会胜利吗?

绝对不会!

也许项羽身边的将军们谁也没有注意到项王情绪上的这种变化。——对,于他们来说,项羽几乎就是一尊神。项王远远在他们之上,他们所做的一切就是两个字:服从。他们根本就不可能去注意项王的情绪,甚至他们想也不敢去想这样一个问题。

虞姬是惟一一个注意到项羽情绪变化的人。因为她挚爱着项羽,项羽也挚爱着她。

女人总是比男人更容易体察到感情的变化。

虞姬比其他人都更加了解项羽,所以她才比其他人更为忧。郁、压抑。

虞姬的死并不是消极意义上的自我毁灭。而是她希望可以用自己的死唤醒项羽身上的斗志,从而使项羽在战争中获得胜利。她了解自己的爱人想的是什么,但是她实在是对此无能为力,也许死是她所能做的惟一点努力。

虞姬是真爱自己的意中人,为了他的胜利她可以付出自己的生命。

可是项羽却使虞姬这一份深挚的爱变得毫无意义了。

虽然在看到自己心爱的女人死在自己面前时,项羽由极度的悲愤中产生一股强烈的复仇欲望,他渴望着生存下去,以便可以为虞姬复仇,因而他冲出了重围;但是,当他与汉兵冲杀一阵,战斗的激情冲淡了他的悲痛的时候,他又恢复了一名失败者的心理。

他一再向他手下的28骑证明,他是战无不胜的,实际上就是这种失败心理的反映。——他的内心已经认定自己是失败者,但是表面上他却在顽强地否认。

抛下大部队自己冲出重围,只能证明他的不冷静。这种行动本身可以说是虞姬用鲜血激发出来的。项羽也只是一时冲动,没有经过正常的思维。这也从另一个侧面证明,项羽心中的失败情绪没有从根本上得到解决,只是被暂时的激动掩盖住了而已。

从这个意义上来讲,项羽还比不上他身边的一个女人,一个为了他生,为了他死的女人。

当虞姬相伴项羽而歌的时候,她已经为自己选择了死。她不但是有着洞察力,在项羽身边的人都还没有注意到项羽心理上发生变化的时候,她就已经看清楚了一切;她还有着行动上的果断,她决定以自己的死激发项羽的斗志,她为自己安排好了一切,却把项羽蒙在鼓里。

项羽的一生光彩照人,使他身边所有的人都为之失色。只是在这一瞬间,他被虞姬身上的光华所掩盖。

死亡有时候会惊人的美丽。

项羽的死也是美丽的。可是这种美丽却是无限凄凉的。

虞姬再也不会想到她所付出的生命代价就是这样一个结果。仅仅是提示了项羽自杀。

项羽能够冲开汉军的重重包同,但是他却冲不开自己的失败心理。他在心理上输给了刘邦,甚至是他不愿意重新开始,因为他在心理上认定,即使回到江东重新来过,失败的一定还是他。所以他只能选择死。

这也是项羽性格中一个致命的弱点。他经不起失败的挫折。从他追随项梁起兵的时候开始,项羽在事业上就一直是一帆风顺的。虽然在项梁去世以后,他也曾经受过楚怀王君臣们的排挤,但是那只是相当短暂的一个时期。

而且最终的解决方法也是简单得令人不可置信,他杀了一个人——宋义,夺得了兵权,于是乎一切问题都得到了解决。如果不是这样的话,也许项羽早就被自己的这种性格击倒了。

项羽不会处逆境。

他也没有处过逆境。

所以失败对于他来说才特别的难以接受。

如果项羽像刘邦一样,曾经被自己的对手打得望风奔逃,连自己的妻子儿女都顾不上,那么,他可能不会在垓下被击倒,从心理上彻底被击倒,他也许不会选择自刎于乌江。但是如果那样的话,项羽在后人的眼里也绝不会像现在一样光芒夺目。

他的动人之处就在于他从没有失败。

他的悲剧也恰恰在于他从没有失败。

2英雄悲凉地被遗忘了

项羽自刎了。

他一直没有承认自己的失败,但是他以一种最悲壮的方式宣布了自己的失败。

为了争功,刘邦的人马自相践踏,争夺着项羽的尸体。在一片混乱中,项羽的尸体被争夺中的人们撕碎了。最后,是王翳得到了项羽的头,郎中骑杨喜、骑司马吕马童、郎中吕胜、杨武各自争到了项羽的一部分肢体。于是刘邦将5人都封为侯。吕马童为中水侯,王翳为杜衍侯,杨喜为赤泉侯,杨武为吴防侯,吕胜为涅阳侯。

仅仅是因为他们争回了一个死人的部分肢体,就封了5个人为侯,这在中国历史上也是绝无仅有的一次!

值得荣耀的不是这5个侯,而是项羽。这从一个反面证明着项羽在他的对手心目中的份量。

当项羽突围而去的时候,他的大部队留在原地没有动;当刘邦把项羽的人头拿来的时候,项羽的大部队仍旧没有动。一切都显得那么地平静,平静得令人无法相信,平静得令人不能忍受。在平静中,死神在微笑。

一支被强敌包围着的队伍,一支独立无援的队伍,一支弹尽粮绝的队伍,一支失去他们杰出的将军的队伍,谁能相信,这会是一支顽强地拒绝投降的队伍!

他们是项羽的队伍,他们是身经百战的队伍,他们是多次在战场上创造奇迹的队伍。他们怎么能投降?

他们的领袖选择了死亡,所以他们也不会选择投降。

冷酷的目光中充满的是信心,但是也充满着悲凉。——不是为他们将死去,而是为他们失去了他们爱戴的人。

他们曾经追随项羽转战大江南北,现在,他们决定仍旧追随他而去。

刘邦终于明白了,他不可能得到这一支百战百胜的队伍。项羽的子弟兵不会为其他人效力的。无奈中,刘邦下令进攻。

战斗一定是异常惨烈的,以至于后来刘邦与他的将军们都不愿意回忆起这一幕。因此,史书中对这最后的一次战斗没有任何记载,我们只知道,为项羽战死的楚军将士有8万人。

他们战斗,不是为了胜利,也不是为了求生存,而只是为为表现他们对死去的领袖的忠诚;他们毁灭自我,不是为了荣华,也不是为了名誉,而只是为了表现他们对死去的领袖的热爱。在中国历史上,还曾有过哪一位政治家具有如此巨大的人格感召力,能使8万人随他去死。

他们是项羽的骄傲。

项羽也是他们的骄傲。

在项羽的身上充满着人性的魅力,就连他的死也是令人神往的。

在中国人的心目中,一直就存在着一个定律:成者王侯败者贼。统治者也利用着人民的这种心理,政治斗争中的胜利者总是想尽一切办法贬低失败者,甚至不惜无中生有,造谣诬蔑。翻开史书,我们看一看失败者的历史,几乎一律都是恶行劣迹。惟一例外的人就是项羽。他在与刘邦争夺天下的斗争中失败了,可是在刘氏王朝所写的史书中,项羽仍旧是一个相当完美的人物。

是什么力量使项羽能冲破中国人心目中的定律?

是人格的魅力!

项羽死后,项氏家族都投降了刘邦,因为刘邦对他们很宽大,不但是没有继续诛杀他们,还封了项氏家族的4个成员为侯。

刘邦把项氏家族赐姓为刘,从表面上看,赐他们与皇帝同姓,是一种荣耀,实际上,刘邦是以一种不易为人所察觉的方法,消灭了项氏家族。刘邦很害怕在项氏家族中再出现一个类似项羽的英雄。项羽死了,他的家族也死了,曾经是在项羽的旗下风云一时的项氏家族就这样无声无息地从中国历史上消失了,再也没有发现他们出现过什么丰功伟业。

项伯也改姓刘,成为新王朝的开国功臣,我们不知道在他的内心深处是不是还有一点点的内疚。他是项羽最相信的人之一,也是最早叛卖项羽的人。

也许项氏家族是最早忘记项羽的人,尽管项羽对他的家族有着特殊的感情。

项氏家族忘记了项羽,楚国也忘记了项羽,英雄终生为之奋斗的是并不值得他奋斗的事业,英雄对之怀着深厚感情的人是他不值得对之动情的人。

有时候忘记本身就是一种背叛。

忘记也为项羽的悲剧加了浓重的一笔。

历史很快地就在人们的记忆中抹去了项羽的影子。就在项羽去世后的不到一百年的时间里,伟大的历史学家司马迁开始写他的名著《史记》的时候,这位绝代英雄的事迹就已经模糊不清了。虽然司马迁充满对项羽的敬佩感情,把他作为一代帝王来叙述,可是他已经没有足够的资料可以清楚地写出项羽的一生。《史记》中第7卷就是《项羽本纪》,但是其篇幅却十分有限。而且连项羽最心爱的女人都搞不清楚是叫什么名字,有的人说她姓虞,但是却说不上来她的名,有的人认为虞是她的名,而她

姓什么却不知道。

凄凉么?

也许这完全都是出于项羽自己的所作所为。但是后人却不能不为之唏嘘。

当项羽在乌汀边倒下去的时候,他的一切事业也都随着他伟岸的躯体倒下去了。留下的只是后人的哀思。

中国历史上也没有哪一位伟人离开得如此匆匆,没留下一点余波。

也有人没有忘记项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