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星球全知道
3222500000100

第100章 “蒙德极小期”存在吗

太阳黑子的活动周期是11年,目前正处于第22周的中期。然而,根据天文观测的记录来看,太阳活动并非如此地规则,而是经历过一些极大期和极小期的。

早在1843年,德国天文学家斯玻勒就发现,在1645~1715年的70年间,观测记录中几乎未见到一个黑子,尽管这时早已利用了望远镜观测太阳活动。玻斯勒的发现似乎没有什么意义,渐渐地就被人们遗忘了。

1894年(恰好时隔半个世纪),英国天文学家蒙德也注意到这70年的观测记录,并进一步指出,1672~1704年的32年间在北半球竟未看到一个黑子。为此,蒙德将这70年称作“延长的黑子极小期”。由于蒙德的证据似乎不足,所以也同样未受到人们的重视。

1976年,美国天文学家埃迪又将此事重提,并把这个极小期称为“蒙德极小期”。他从四个方面对此进行论证:在“蒙德极小期”内,极光的记录非常少;黑子的记录一次也没有;从树木年轮的碳含量来看,太阳活动很弱;太阳日冕形状也表明太阳活动很弱。这些表明太阳活动“机器”几乎停止了运动,太阳活动11年周期的“脉搏”也几乎停止了跳动。

埃迪曾将近7500年的太阳活动进行了分析,得到了7个极大期和8个极小期,“蒙德极小期”只是其中的一次而已。埃迪的研究是很有价值的,这些问题引起了人们的深思和广泛的注意,中国的天文学界也产生了极大反响。

首先,关于黑子数目的观测,徐振韬等人认为,在“蒙德极小期”内,我国的目视记录似乎有6次黑子的记录,这表明太阳活动的确是弱的,但并非如西方观测记录的那样。

其次,在“蒙德极小期”,11年的活动周期是否中断了。丁有济、邹仪新、徐振韬等人也通过一些统计分析,认为11年的周期未中断。

此外,林元章、戴念祖和陈美东也分析了1535~1625年的极光记录,分析了重现周期与现代极光重现周期相比较,得到太阳自转与目前无差别的结论。这与埃迪的分析是相矛盾的。

总而言之,一般的看法是,“蒙德极小期”是存在的,太阳活动的11年周期仍存在。但是,西方科学家与中国科学家的认识是不同的。这桩太阳活动近代史上的一大公案在短期内仍难了结。争论下去也许会让人们对太阳活动规律有更深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