恒星是“天马行空,独来独往”,还是像天鹅那样成双成对地遨游太空呢?18世纪末,赫歇尔发现有些恒星是两两组合的。他一生共发现800对双星,现在已知的双星已超过6000对了。其实还有三合星和四合星等聚星。与地球关系最密切的太阳是一颗单星,这已是定论,没有什么可怀疑的。然而,问题并非如此简单。
考古学家在分析各个时期的化石时发现,许多物种都曾在地球上生活过,但后来灭绝了。甚至某些时期(如2.48亿前的二叠纪)曾有90%的海洋生物灭绝。1984年,美国芝加哥大学的古生物学家劳普和塞普科斯基发现:在过去的2.5亿年间,每隔2600万年就发生一次生物灭绝。劳普还具体指出,每次灭绝都是彗星轰击的结果。那么是谁“派出”这些彗星来轰击地球(可能还有别的行星)呢?
1984年,美国物理学家穆勒等人与天体物理学家维特密里和杰克逊同时且相互独立地提出了一种新的假说——太阳并不是“单身汉”,而是有一个伴星。太阳的伴侣并不像太阳滋生地球万物的母亲,而是一个很歹毒的杀手。正是它每隔2600万年派彗星轰击地球一次。为此穆勒等人为它起了一个可怕的名字——复仇星,它是希腊神话中的复仇女神。
计算复仇星的各种天文数据引起了天文学家们极大的兴趣,他们展开了热烈的讨论。人们推算出,复仇星轨道的半径为1.4光年,周期为2600万年。可能是一颗很暗的红矮星。甚至还对它的演化史做了推测。
为了找到复仇星,穆勒等人已在北半球拍下了几千张暗星照片,并且为了比较,每间隔一段时间就重拍一次。不过观测上的困难是很多的。
对于复仇星的假设,一些科学家提出了疑问。科学家因而转向寻找太阳系的第十大行星,借此来解决周期性彗星轰击的问题。也有的科学家认为,即使复仇星真有存在的可能,其彗星的轰击也不一定有2600万年的周期。
由于对复仇星的观测材料甚少,要判断它是否真的存在,还需要长期的观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