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正月十六日,皇太后还要在慈宁宫宴请下嫁外藩的公主、郡主以及蒙古王公的福晋、夫人等。举行这项礼节性活动,为的是既能笼络蒙古贵族,又表示清廷勉慰这些为国出力的公主。届时,皇后、妃嫔以及诸王、贝勒、贝子、公的夫人,满洲一二品大臣的命妇们也都要来赴宴。宴会设在慈宁宫,所用酒饭大都是亲王、郡王们进贡的,不足部分则由光禄寺补齐。这一天,清王朝的贵妇们济济一堂,饮酒作乐,慈宁宫成了她们的乐园。
每当有公主订婚或下嫁时,皇太后也要在慈宁宫设宴招待额驸的母亲及其族中的夫人们,以示两家结好。
清朝初期和中期是慈宁宫的兴盛时期,清朝后期随着清王朝的衰落,慈宁宫也逐渐冷清下来。道光年间,国家财政拮据也影响到了慈宁宫。当时道光帝的母后曾多次下懿旨,停止元旦及皇太后万寿节在慈宁宫的行礼朝贺、宴饮作乐,以减缩开支。晚清时期,慈禧皇太后虽骄横一时,但慈宁宫却并未受到相应的重视。权欲熏心的慈禧当然不甘心像早先那些老太后一般,清心寡欲地在慈宁宫颐养天年。她几乎不曾在慈宁宫住过,只有当她想表现皇太后威严时,如过宫中“三大节”等,才到这里来摆摆样子。因此,这时期的慈宁宫经常是一派萧条冷落的景象。
在慈宁宫居住的太后、太妃们,生活待遇差别很大。无论在礼仪上还是在日常开销中,皇太后都享有后宫中最高的礼遇。按照规定,皇太后每年可得20两黄金,2000两白银,160匹绸、缎、纱、布,124件名贵兽低下的太妃,先朝皇帝在世时尚且遭受冷落,住到慈宁宫后就更无地位了。通常她们只能得到一点微薄的例银,生活不免困窘,有的甚至不得不私下里做点针线活,让太监偷偷地拿到市上去换点钱花。
紫禁城内的这个寡妇世界还有个特点,就是佛堂多。英华殿在明代就是皇太后的佛堂,清承明制,仍把它作为皇太后礼佛的地方。为表示笃信佛教,清代在修整慈宁宫时又将宫中的两层大殿也改为一座大佛堂,里面设有金漆雕花大佛龛,供奉着高大精美的三世佛。佛堂里经常是香烟缭绕,幡幢摇曳,经声朗朗。
此外,不仅遵照满族“祭必寝”的旧俗,在寿康、寿安各宫里都设了佛堂,就连慈宁花园中的亭台楼阁,如慈荫楼、宝相楼、吉云楼、咸若馆、临溪亭等,也都被改造成佛堂。一些年老的太后、太妃们在百无聊赖的守寡期间,只有从那虚无缥缈的佛界寻求精神安慰和寄托,挨过她们的风烛残年。
故宫共有多少间房屋
社会上流传一种说法,认为故宫共有房屋九千九百九十九间半。为什么要建造如此数额的房屋,据说是玉帝天宫有房屋一万间,皇帝虽贵为天子亦不得超越天宫之制,所以造了九千九百九十九间半。令人感兴趣的是其中的半间到底在哪里?其实故宫里的半间房有很多,如太和殿原则上讲是九间,九是阳数,但为了突出表现其等级的至高无上,又在九间两头各加一个“夹室”,实际上就是半间。但传说中的半间则指今天所见文华殿后文渊阁西侧的楼梯间。
当你参观游览故宫博物院,走到景运门外箭亭南望的时候,透过一片松林,你会看到院墙围着的一座两层楼的绿色琉璃瓦建筑,那便是清代存的古建筑不同,它两柱之间不是一丈多的间隔,而是仅有五尺左右的距离。紫禁城里的半间房就在这里。
其实,从建筑构造看,“半间”之说很难成立。因为确定“间”的标准有两种。一种是“两架为间”,即两组并列屋架之间的空间为一间。唐建中四年(公元1783年)以军费不足为名征收间架税,就是采用两架为一间的标准。另一种,也就是现在通行的标准——“四柱为间”,即四柱之中的面积称为一间。不管用哪种标准衡量,文渊阁的“半间”都是一间,而非半间。“半间”不过是一种错觉而已。
据文献所记,文渊阁形制亦为六间,并非五间半。其形仿制自浙江鄞县之天一阁。天一阁建于明代,为嘉靖时兵部侍郎范钦的私人藏书楼。传说建阁之初,院内开凿水池,池中隐有“天一”二字,因悟“天一生水”之义,所以阁建为六间,取“地六成之”之意。文渊阁沿袭天一阁形制,定为六间建置,两梢为楼梯间,宽仅一步架,但也确为一间,而非半间。
这种说法有根有据,足以令人信服。但如果仔细推敲,却也有不尽然之处。首先,不知上述说法是指何时而言。众所周知,故宫是明清两代的皇宫,自明永乐时初建到清末,变化很大。其间经过明代的不断扩充,明末战火的毁坏,以及清代的修复和增建、改建,现在所见之文渊阁是乾隆年间为存贮“四库全书”所建。如果九千九百九十九间半是指明代而言,那么现在所见之文渊阁还未修建,半间就无从谈起,且明代前后期宫内建筑情况又有变化,建筑间数也难免不变,由此看来,建筑间数未必有定数。如果传说数字指清代而言,那么与明代所存建筑间数如何吻合,又是一个问题。前面已说明明代建筑数量并非一定,所以清代要使两代建筑间数凑成定数并非易事,况清代宫内建筑变化也不少,就目前情况而言,还未见到有维持一个固有定数的材料。由此看来,文渊阁的间数与所传故宫房屋间数无关。
那么,故宫房屋到底有多少间呢?经过古建筑专家们实地调查,并以七间。
因此说故宫房屋有九千九百九十九间半,是不确切的,只是传说而已。
紫禁城里有几条街道
紫禁城里殿阁重重,千门万户,街道纵横交错,四通八达。其中称街的有四条,用其他名称的通道有七条。
由北到南的竖街有:
东一长街:位于后三宫和东六宫、斋宫之间。北起长康左门。经近光左门,南至内左门。街东有大成左门,广生左门、咸和左门和仁祥门。街西有基化、永祥、景和、龙光门和日精门。
东二长街:位于东六宫中间,北起干婴门,南至麟趾门。东侧有昌祺门和德阳门,西侧有迎瑞门和履和门。
西一长街:位于后三宫和西六宫、养心殿之间。北起长康右门、经近光右门,南至内右门,街东有端则门、增瑞门、隆福门、凤彩门和月华门。
西二长街:位于西六宫中间,北起百子门,南至螽斯门。东侧有长泰门和崇禧门,西侧有咸熙门和敷华门。
东筒子:原称苍震门前直街。位于奉先殿东墙和宁寿全宫西墙之间,北起贞顺门西墙角向南,至锡庆门,再向南延伸至协和门,与西华门至东华门的通道相交。
西筒子:其中一段原称启祥夹道。北起英华殿北门东墙角,向南东折经春华门至启祥门南折,延伸至熙和门,与西华门至东华门的通道相交。
宁寿全宫东墙和“十三排”之间有条通道。北起贞顺门东墙角,向南英华殿、寿安宫、寿康宫西墙和内金水河之间有一条通道,北起城隍庙向南可至西华门。
东西的街道有:
乾清门前,保和殿后,一狭长的广场东起景运门,西至隆宗门,有人称之为横街,也未尝不可。东出景运门可与东筒子通道相接,西出隆宗门可与西筒子通道相接。
北宫墙外和东西联房之间,有一条大通道,东起东北角楼,西至城隍庙。它不但与四条大街北端相连,而且通道南侧可进贞顺门到达宁寿全宫区,进顺贞门可到御花园、后三宫和东西六宫,进英华殿北门可到英华殿,在通道北侧正中可出紫禁城的北门神武门。
再有一弓背形的通道自西华门,经熙和门、午门内侧,东西朝房南端,经协和门至东华门。
紫禁城里的这十一条通行道,概括起来说成是“横三竖八”也是可以的。
皇家建筑与“九”有何关系
北京内城有九座城门:西直门、阜成门、宣武门、正阳门、崇文门、朝阳门、东直门、安定门、德胜门。
紫禁城有九重院落:午门、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乾清宫、交泰殿、坤宁宫、钦安殿、神武门。故宫的城墙高九米九。
天安门的城楼是九楹重楼。故宫四个角楼的结构是九梁十八柱。故宫的门钉是纵九横九,只有东华门的钉是纵九横八。
天坛祈年殿的殿顶是九龙藻井;天坛圆丘坛的石板、台阶、栏杆的数目均为九或九的倍数;北海和故宫的九龙壁均为九龙……阳,偶数为阴。“九”是阳数中最大者,称为“极阳数”。古代常用九象征天。如“九重”“九霄”等。此外,九在《易经》上还含有吉祥之意,故古代的皇家建筑多与九和九的倍数有关,以此来象征皇帝是至高无上的“天子”。
宫殿、佛寺的顶饰
凡到过北京故宫、避暑山庄外八庙、沈阳故宫的人,无不被那雕塑精细的殿顶、角兽所吸引。它们造型奇特,或卧于脊端,或一排排一行行秩序井然地伫立于脊角上,为整座肃穆庄严的古建筑增添了生动活泼的气氛。
大殿正脊两端似龙头的叫做“吻脊”或“鸱吻”,它张开巨口,用利齿咬住屋脊,尾部上卷,背插宝剑,是传说中的避火神兽,据《唐会要》载:“汉柏梁殿灾后,越巫言海中有鱼,虬尾似鸱,激浪即降雨,遂作其像于屋上,以压火。”而檐角上的一排灵禽异兽,依次为:仙人(骑凤)、龙、凤、狮、天马、海马、狻猊、押鱼、獬豸、斗牛、行什。据传这些小瑞兽均能避火。虽为传说,可帝王深信不疑,所以自古以来无不效法。
实际上从古建筑结构上来看,“鸱吻”及小瑞兽的身下均有长长的钉子,钉入木枋之中直通屋脊,使整个屋顶紧密相接,浑然一体,起到了加固屋顶的作用。所以这些古建筑几百年来几经地震、饱尝风雨,大殿均安然无恙,这小小的脊兽与鸱吻也反映了我国古代建筑大师的才智。
在封建王朝里有着严格的规定,平民百姓们的居室是绝对不允许安放脊兽的。只有皇宫和敕建的庙坛、王府才可照规定设置。故宫的太和殿有妃的居室均为九个或七个。承德外八庙规定为七个,相当于皇子、王爷、贝勒府的规制,因为这里是蒙古王公和活佛走动的地方。
在北海、雍和宫、避暑山庄及外八庙建有许多亭塔、殿阁,凡攒尖式的顶,大多都设置着金碧辉煌、造型华丽的顶饰。这些顶饰有的似宝瓶,有的如古钟,有的像棒槌,大多是铜制鎏金或琉璃砖瓦砌造。人们通常称为“宝顶”。这些金光闪闪、千姿百态的宝顶,为寺殿增添了喜庆、华美、壮丽的气氛。
建筑大师们在进行建筑设计时,不仅考虑了建筑物本身的美观,更重要的是从建筑本身的稳固、安全方面考虑。人们如果仔细观察,就会发现,凡攒尖顶式的建筑,整个木架结构呈塔形,向上逐层收进,最后都要集中在顶端的一根直柱上。由于古代没有避雷设备,容易遭受雷击而酿成火灾,所以人们给这根孤立顶端的柱子取了个有趣的名字叫“雷公柱”。如果雷公柱常年遭受风雨的侵蚀,一旦腐朽,整个建筑就会散架,所以建筑大师们千方百计地保护这根柱子,像保护脊梁骨一样精心。为此他们在雷公柱的外表上,设计了形态各异的顶饰,把雷公柱包得严严实实。这不仅达到了保护的目的,也给古建筑增添了“无限风光在险峰”的气氛。
小小的顶饰如沧海之一粟,就在这一点一滴汇成的古建筑艺术的海洋里,显示着劳动人民的聪明与智慧。
太和殿为什么俗称金銮殿
提起金銮殿,许多人都知道是皇帝老儿坐龙廷的宝殿,要是说太和殿,恐怕有相当一部分人不知道这就是俗称的金銮殿。
太和殿在明代称为奏天殿。亦称皇极殿,到清代改称太和殿。据史书殿,其西边叫还周殿。在还周殿北为金銮殿。金銮殿旁的坡叫金銮坡。金銮殿与翰林院相接,所以唐代帝王召见学士等官员常在此殿,因此极有名气。唐代大诗人李白曾有“承恩初入银台门,著书独在金銮殿”的诗句。另一位大诗人白居易也有“忆芳封书在君夜,金銮殿后欲明天”这样对金銮殿的描写。宋代沿袭了唐代的规制,在京城也建有金銮殿。
唐宋两代在中国封建社会是鼎盛时期,统治的时间也相当长,社会比较稳定,因此,两代的政治制度及经济、文化艺术都取得了高度发展,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尤其是帝王使用的重要的宫殿,名气极大,加上文人墨客的宣扬,更是家喻户晓了。
特别是唐宋以后,在一些戏曲小说中,明确地写到,皇帝的正殿就是金銮殿,皇帝的车驾也称为銮驾。如元代百仁甫在《花月车墙记》中描写“脱却旧布衣直走上金銮殿”。所以千余年来,在人们的心目中,皇帝使用的最重要的、最尊贵的宫殿就是金銮殿。这是最高统治权力的象征。
太和殿是明清两代皇帝例行朝会、举行大典、行使最高权力时使用的宫殿,它是皇权至高无上神圣不可侵犯的象征,所以人们通俗地称它为金銮殿。
宫殿墙垣为什么是红色的
一到北京,人们首先会注意到天安门、故宫、中南海的红墙。细思量,不论是君王住所、佛门净地,或是后人崇祀先贤之祠,都有一个共同之处:所有的墙垣都是红色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