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名胜目中无时空
3222900000003

第3章 宫殿古建筑(3)

杜甫名句说:“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门,刷了一层红漆,显示着的是权势与富贵,也就是等级。历代宫垣庙墙也用朱色,可以说是一种传统所致。民族学家与考古学家联合考察后也认为,这与祖先最久远的原在偏远的云南山区,至今有的少数民族常常用血把全身抹得通红,他们相信这可以避免恶魔的侵害,免除灾疾。在湘西苗族的祭祀活动中,巫师身着红袍,手摇铜铃来驱散妖魔,红袍的直接作用是防止邪魔近身。北京山顶洞人被发掘时,其奇特的埋葬习俗令人费解:死者周围撒了一圈赤红色铁矿粉。考古学家认为,山顶洞人当时已有灵魂观念,他们在下葬时陪葬一些生活用品以供死者继续生活,而火是不能缺少的。火是红色的,便用赤铁矿粉来表示红色,代表火。世代相袭,火、血、太阳便都用红色来表示。皇帝、神灵所居之处,大墙刷上红色,庇佑君王贤灵不受骚扰,这红色便成了心理上的保护屏。

颜色本无高低贵贱之分,但是一旦颜色依附于某种载体,成为一种社会关系的时候,便有了等级。

伪满洲国皇宫

伪满洲国皇宫位于长春市的东北角,占地约4.3万平方米。

清末代皇帝爱新觉罗·溥仪第三次“登极”时,曾把这里当做伪满洲国的宫殿。

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的第二年2月,日本侵略者在沈阳召开“东北行政委员会会议”,决定成立以溥仪为“执政”的伪满洲国执政府,定都长春,改名新京。2月18日,伪满洲国成立。

1934年改称“满洲帝国”,年号康德,并自号“皇帝”。同年3月1日,溥仪以其住所为皇宫,在那里重新登上“帝位”。

伪皇宫由“内廷”和“外廷”两部分组成。当年溥仪和家属即是在内廷生活的,外廷则被他用来处理“政务”。1934年的“登极”典礼即在外廷举行,溥仪在“勤民殿”接受日伪官员的朝贺。溥仪只是名义上的皇时仓皇出逃。伪皇宫的内部设施遭到严重破坏。新中国成立后,才对其进行整修。1982年有关部门在20个省市的协助下,开始文物征集工作,历经多方努力共搜集到7000多件文物资料,并陈列在伪皇宫,令游人得以重读那段日本侵华的历史。

雍和宫

雍和宫位于东城区雍和宫大街东侧。清康熙三十三年(公元1694年),由皇子胤?在明代内官监太监官房旧址上建造,称?贝勒府。胤?获得和硕雍亲王封号后,改称雍亲王府。胤?当上皇帝后,亲王府作为潜邸,一半改成黄教上院,一半作为皇帝行宫,后行宫毁于火灾。

雍正三年(公元1725年),雍和宫由上院改建而成。雍正十三年,因雍正帝灵柩停放在此,将宫内永佑殿、法轮殿等主要建筑改易黄瓦,将雍正帝像摆放在永佑殿进行供奉,并改名神御殿。从此雍和宫成为清帝对祖先进行供奉的地方,大部分殿宇为喇嘛诵经之所。乾隆九年(公元1744年)又改称喇嘛庙,清政府以此为中心管理全国喇嘛教事务。

雍和宫内保存的佛像及丰富的佛教经典文物数以千计,还有大量的珍贵文物陈列其中,如有雍和宫“三绝”之美誉的“五百罗汉山”“金丝楠木的木雕佛龛”和18米高的“檀木大佛”。雍和宫原有医学殿、数学殿、显宗殿和密宗殿4个学殿。喇嘛在这里分别学习医学、佛教、历法和佛学经典知识。

雍和宫的建筑雄伟壮丽,共有院落五进。天王殿、雍和宫大殿、永佑殿、法轮殿、万福阁等是其主要建筑,并配有牌楼、碑亭、配殿。天王殿原是雍亲王府的大门,乾隆的御笔匾书和对联就陈列于殿内。殿中的布袋僧(俗称弥勒僧)是木刻贴金像。两侧是泥塑彩绘的四大天王像。

雄宝殿差不多。殿内供三尊巨大的铜佛像。释迦牟尼在中间,阿难、迦叶胁侍在两边。左侧是燃灯佛,右侧是弥勒佛。殿内椅子披着猩红画布,黄色帷幔垂到地下,香烛高照,惠气瑞祥。蒙麻泼金的十八尊罗汉像位于殿的东西两侧。

永佑殿原是雍亲王府时期的正寝殿,雍正即位前是外书房和住处。乾隆改为喇嘛庙后,该殿成为清朝皇帝供奉先人的影堂,长寿佛居正中,药师佛居右,狮子吼佛在左。这三尊佛像均是用高达2.35米的檀香木雕琢成的。

法轮殿建筑气势恢宏,平面呈十字形,5个小阁设在黄琉璃瓦顶上,阁上各有一座小型喇嘛塔。殿内供奉着铜质宗喀巴大师像,五百罗汉山位于像后。

宫内最大的建筑是万福阁,黄瓦歇山顶,有楼阁三层,高达30余米。阁内有著名的檀香木弥勒站像,高26米(地面上18米),比例协调,身材魁梧。永康阁和延绥阁分别在阁的左右两侧,悬空阁道将三阁联成一体,成为一组雄伟壮丽的建筑群。

清帝的御花园——北海公园

北海公园位于北京市内中南海北边,距今已有800多年的历史,是我国最古老的园林之一,原为辽、金、元、明、清历代封建帝王的御花园。全园以北海为中心,占地面积70余万平方米。

北海南部为依山而建的寺院与山麓岸边的牌坊,由一桥相连,对面则是团城的承光殿。北面山顶至山麓,亭阁楼榭穿插交错、隐现于幽邃的山石之间,变化万端。山下的半圆形游廊,东接倚晴楼,西连分凉阁,曲折巧妙而饶有意趣。北海的布局既得江南园林之妙,又保留了北方园林庄重的特点。

太液池指北海之水。元代名太液池,明代为与中海、南海相别改称北海。全园布局得我国古典园林之精华,水中有岛屿,沿岸建筑亭台楼阁。太液池之水,占全园面积的1/2之多。水面南部为景色宜人的琼华岛。沿岸一带建有濠濮间、静心斋、画舫斋、五龙亭等,在碧草水光之间若隐若现。

琼华岛位于北海太液池南部,为北海全园的中心。岛上建筑依山势分布,高低错落有致,掩映于苍松翠柏之中。南面的主体建筑为永安寺,其他有法轮殿、普安殿、正觉殿及配殿廊庑、钟鼓楼等,红墙黄瓦、绚丽多彩。西面为悦心殿、琳光殿、庆霄楼及阅古楼,存放着乾隆时的摹刻珍品《三希堂法帖》。岛东建筑不多,但碧树绿荫,景色幽静。绿荫深处有一块乾隆书“琼岛春阴”的石碑,为“燕京八景”之一。北面山麓沿岸一排临水游廊像一条彩带,将整个琼华岛拦腰束起,山峰、回廊和白塔相映成趣。东南面有石桥和岸边相连,与秀美的景山、故宫交相辉映,黛色岚光,构成一幅壮丽的画卷。

北海白塔位于琼华岛,建于清顺治八年(公元1651年)。现存为雍正时重建。塔高35.9米,周长72米,连山高共达68.7米,呈宝瓶形,底座为方形。据说建此塔目的有二:一是军事目的,白塔在皇城的最高处,可以望城内外,塔上塔下设有信炮,发现警事,立即鸣炮,别处立即响应;另一个目的是宗教方面的,据说有一个喇嘛从西域来,请求顺治帝建立寺塔,得到恩准,就修建了永安寺和白塔。皇帝封他为诺木汗,主持永安寺。每逢夏历十月二十五日在此举行佛教活动,白塔自下至顶,灯光罗列,直连满天星斗。

白塔前的善因殿是一座由琉璃砖砌成的小佛楼,殿中供奉着千手千眼佛。

九龙壁是位于北海北岸天王殿西的一座影壁,用彩色琉璃砖砌成,是清代琉璃结构建筑中的杰作。九龙壁始建于清乾隆二十一年(公元1756年),长25.86米,高6.65米,厚1.42米,底座台基为青白玉石,上有绿琉璃须弥座,壁面前后各有九条形态各异的蛟龙浮雕,个个龙爪雄劲,体态矫健,在云雾波涛中奔腾飞跃。壁东面的纹饰为江崖海水、旭日东升流云纹,西面则为江崖海水、明月当空流云图。壁顶为琉璃流云飞龙纹。影壁用四面二十四块预制的七色琉璃砖砌筑而成,色彩绚丽,古朴大方。

帝王祭天的天坛

天坛位于永定门内东侧,占地面积达270万平方米,是故宫面积的四倍,是我国现存最大的一处坛庙建筑。明永乐十八年(公元1420年)始建,初名天地坛,嘉靖十三年(公元1534年)改称现名。

天坛是封建帝王祭天的地方。整个建筑分内坛和外坛,有两重坛墙围隔。内坛集中了主要建筑,其平面北圆南方,象征“天圆地方”,环绕坛周半圆半方的围墙俗称天地墙。明朝永乐年间曾在这里合祭天地,后来北郊另建地坛,这里才专门用来祭天。坛内建筑主要包括斋宫、祈年殿、皇穹宇、圜丘坛以及储存神牌的皇乾殿、祭祀时宰杀牲畜和制作祭品的神厨库和宰牲亭等。为了连接地和天,南北中心轴之间建有一条丹陛桥,桥中间稍凸出的路面称“神道”,是“神仙”的专用道;左为“御道”,专供皇帝行走;右为“王道”,是王公贵族和大臣将相走的道。

斋宫是皇帝到天坛祭天时斋戒、沐浴的地方,其坐西向东,四周筑有城墙,外面环绕着深池。建筑的中心是一座重檐垂脊的5间大殿,有汉白玉崇基石栏,殿内不用梁柱,又称无梁殿。在祭天前三天,皇帝不饮酒,不吃荤,不吊丧,不听音乐戏曲,也不接近后妃,独自一人在此居住。

祈年殿位于丹陛桥的北端,原名“天地坛”,最早是皇帝祭祀天地的地方,现在已经成为天坛的象征。殿内不用大梁长檩,而由28根巨大的木柱和相互衔接的枋、税、桷、闩支持,高大而沉重的三重檐建筑水平已达到巧夺天工的地步。殿内4根“龙井柱”代表一年四季,外层12根柱子表示子、丑、寅、卯等12个时辰,中层12根柱子象征12个月,内外檐柱相加共有24根,象征24个节气。殿的四周没有墙壁,全部为隔扇门,殿顶悬挂着相当精致、美观的彩色图画。

圜丘坛坐落在天坛的南端,是皇帝们在冬至日祭天的地方,又称“祭天台”。根据“天圆地方”的说法,建为圆形。又因为天属阳性,因此坛面、台阶、栏杆所用的石块、栏板的数目和尺度,都是一、三、五、七、九等阳数(即奇数)和它们的倍数。人们站在石坛上层的圆心上,只要小声地说话,就能听到很大的回音,这是由于音波传到圆围墙和石栏杆以后又迅速折射回来的缘故。

皇穹宇是存放圜丘祭祀神牌的场所。正殿建成圆形以象征天。东西各有五间配庑,存放圜丘配祀神牌。其正殿及东西配庑被一圆形的墙壁围着,由于内侧墙面光洁平整,声音可沿内弧传播,故又称回音壁。另外,在皇穹宇南台阶前还有三块回音石,能发出奇妙的回音。

颐和园

颐和园位于北京市西郊海淀区,面积290万平方米,3/4为水面,是我国现存最大的古代园林。远在金、元时期,著名的瓮山风景胜地就在此地。明代曾在此建圆静寺。清乾隆十五年(公元1750年),该地得到大规模修建,瓮山改为万寿山,园名改为清漪园。咸丰十年(公元1860年),英法联军火焚清漪园,园中许多建筑物惨遭毁损。光绪十四年(公元1888年),慈禧挪用全部海军经费予以重建,历经10年才得以竣工,改称颐和园。光绪二十六年(公元1900年),部分建筑又被八国联军焚毁。

全园由万寿山、昆明湖等组成,各式的宫殿园林建筑3000余间,可分为勤政、居住、游览三个区域。园中主要景物如佛香阁、排云殿、德和园大戏楼等均是清末木构建筑的代表作。其园林布局借景西山玉泉山群峰,使空间得以扩展,气魄宏伟,手法巧妙,为我国园林艺术中讲求“虽由人秀,在中外园林艺术史上的地位非常重要。

佛香阁在万寿山前,为颐和园标志。它共有八面三层四重檐,高41米,下面的石台基有20米高,气势宏伟,是全园的中心建筑。清乾隆时本在此筑九层延寿塔,至第八层时“奉旨停修”,改建佛香阁。咸丰十年(公元1860年)此阁遭英法联军毁坏,光绪时在原址依样重建,供奉佛像。

昆明湖位于万寿山前山,面积220余万平方米,因其是由北京西北郊众多泉水汇聚成的天然湖泊,故曾有七里泺、大泊湖等名称。后因万寿山前身有瓮山之名,故又称瓮山泊。清乾隆建清漪园时,将湖开拓成为现在的规模,命名昆明湖,取汉武帝在长安开凿昆明池操演水战的典故,并且每年夏天在湖上练武演操。昆明湖上的主要景物有西堤及西堤六桥、东堤、南湖岛、十七孔桥等。万寿山后山脚下有一后湖。

苏州街位于万寿山后面的湖北风景区,原称买卖街,建于清乾隆年间,1860年被英法联军烧毁。1986年重建,5年后建成。苏州街俗称“宫市”,这是中国古代“宫市”的孤本,和它山上规模宏大的四部洲寺庙一起形成了“以庙带市”的民间商业模式。

圆明园

圆明园遗址在北京西郊海淀区,由圆明、万春、长春三园组成,原为明代的苑园。清代雍正皇帝即位(公元1723年)后把圆明园辟为御园,之后历代扩建,到了清代最鼎盛的乾隆年间,开始大规模地扩建。此后,经历了6个皇帝,花费了150年时间,终于建成为集当时中外园林建筑艺术之大成的一座皇家园林。

园内建有楼台殿阁、亭榭轩馆140余处,湖光山色,奇花异木,共计祭祀用的安佑宫,藏书用的文渊阁等。此外还汇集了江南无数胜景,堪称文化艺术宝库,因此圆明园被西方誉为“万园之园”。咸丰十年(公元1860年),英法联军侵入园中将珍宝洗劫一空,并纵火焚园,仅存长春园西洋楼的部分石雕残迹。今天,它成了园林的象征,也是中外游人参观圆明园的必到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