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名胜目中无时空
3222900000004

第4章 古陵墓(1)

黄陵

黄陵位于陕西省黄陵县城北的桥山上,是中华民族的始祖——轩辕黄帝的陵墓。黄帝是传说中中国远古时代的中原各族的共同祖先。姓姬,号轩辕氏。后人尊称其为“黄帝”。“黄”就是土地的光辉,象征着农业。黄帝领着他的臣民开发黄河中下游,他的妻子嫘祖教人们如何种桑、养蚕、缝衣。

后世推黄帝为始祖,轩辕一词便成为中华民族和祖先的代名词。传说黄帝乘黄龙升天后,华夏臣民便将其衣带、靴子、宝剑等物埋于桥山,即现在的黄帝陵。

在桥山山顶有一块下马石,上面写着“文武官员至此下马”几个大字。“汉武仙台”位于“下马台”左前方,是一个高十几米的大土丘。传说当年汉武帝北征匈奴大获全胜归来时,特地下令筑了一座土丘祭祀黄帝,一是为了显示他的战功,二是为了祈祷自己能长寿成仙。这里是桥山的最高处,俯瞰全山,整个林海一览无遗。由此向北行二三十米,就是黄帝陵。陵墓上长满古柏,高3.6米,墓周长48米,四周砌有1米多高的花墙。围墙正面的碑上,镌刻着四个行书大字“桥山龙驭”,为明朝唐?所书,相传此处便为黄帝升天处。陵前有一座祭亭,四角飞檐,亭中碑上镌刻着“黄帝陵”三个大字,是郭沫若先生的手笔。在甘肃、河北、河南等地都有黄帝陵,但《史记·五帝本纪》以及《黄帝本行记》都记载:“黄帝崩,葬桥山。”

炎帝陵

炎帝陵位于湖南省炎陵县城西南十数里的鹿原坡,为宋乾德五年(公元967年)宋太祖赵匡胤下诏探访到的古陵之一。宋时立庙祭祀,明、清整修过多次,后逐渐毁弃,1986年在原址按清炎帝陵的风貌重建。炎帝神农氏为古传三皇之一,姓姜,与皇帝轩辕氏合称炎黄,为中国人的始祖。据称他在位120年而死,死后被安葬在长沙茶乡之尾,即今炎陵县。在陕西省宝鸡市神农乡常羊山也有一处炎帝陵。

陵前原建有规模庞大的祠、坊、“天使行馆”等。陵侧有数方明清御祭碑,相传“洗药池”是炎帝采洗草药之处。四周古木参天,遮天蔽日,水岸畔有石若龙首、龙爪。近年当地修复炎祠、崇圣坊,清理炎陵道路,新建时祭公馆、神农阁等,并经常举行大型祭祀活动。1992年炎陵被列为“友好观光年”中“寻根朝敬”活动的第一项。炎黄圣迹南北遥相呼应,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少昊陵

少昊陵位于山东省曲阜市区东4千米的旧县村东北处。我国古代传说中的东夷首领少昊便埋葬在此处。陵始建年代不详,据史载,宋代已“叠石为坟”,明清时均有修葺,陵园占地面积为8.3万平方米,现存的10多间古建筑,为宋宣和年间建筑。陵墓外层由石板砌成,呈金字塔形,下底长28米,上底长9.4米,斜坡高15.2米,俗称“万石山”。陵顶旧时有一座小庙,有宋宣和时遗物少昊的汉白玉石雕供奉在里面。陵前有3间享殿,3间东西庑。园内古木参天,有数十块重修陵墓和历代祭祀的纪事碑碣石刻。唐代诗人高适在游少昊陵时,曾留下了“前临少昊虚,始觉东蒙长”的诗句。

少昊,传说中五帝之一,姓姬名挚,号金天氏。据传黄帝时,其母女节梦见流星,感应生出少昊。少昊登帝位后徙都曲阜,修太昊之法,以鸟为官,在位近100年。

擂鼓墩古墓群

擂鼓墩古墓群位于湖北省随州市西北2.5千米。这里古为随国领地,山岭绵亘,古冢森森,墓主为战国早期曾国君主曾侯乙。墓建在红砂岩坡之上,凿石为穴,墓室面积为220平方米,深约20米。主棺全为彩绘,分内外两层。除此之外在这里还发现了多具殉葬棺,殉葬人多为13~25岁的女性。随葬物品多达1.5万多件,有礼乐器、车马器、兵器、漆木竹器、金玉器及竹简等。金杯、金盏光彩夺目;玉璧、玉环、玉璜、玉鞦等玲珑璀璨,刻技高超;钟、磬、鼓、瑟、琴、笙、箫、笛等乐器,种类繁多,排列有序。特别是其中一套拥有64件器物的铜编钟,设计精致,铸造瑰丽,音域宽广,音色优美,能演奏古今乐曲,令人惊叹不已。

据编钟上的铭文记载,这套编钟距今已有2000多年历史,是楚惠王五十六年(公元前433年)惠王送给曾侯乙做殉葬品的。这批文化瑰宝反映了我国古代科学艺术的成就,现藏于湖北省博物馆。擂鼓墩已加盖厅庑,以保存墓坑、椁室及大部分棺木,并陈列有关的文物及其复制品等。

秦始皇陵兵马俑

秦始皇陵兵马俑丛葬坑位于秦始皇陵东侧1.5千米处,是当地农民于1974年春在打井时发现的。据钻探得知共有三个从葬坑,以1974年发现的东西长230米,南北宽62米,深5米左右的一号坑为最大。它由长廊和11条过洞组成,中间置有排成方阵的与真人、真马大小相同的武士俑和拖战车的陶马,共6000多个。二号坑位于一号坑的东北,离一号坑约20米,发现于1976年春,是与一号坑、三号坑并称的又一壮观兵阵。二号坑南北宽84米,东西长96米,占地9216平方米,陈列厅建筑面积达17016平方米。二号坑内有步兵、车兵、骑兵和弩兵等多兵种联合阵容。三号坑位于二号坑西边,南北宽24.5米,东西长28.8米,占地500多平方米,内有1乘战车,68个卫士俑以及武器。据有关专家推断,三号坑应当是用来统帅一、二号坑的军幕。

1979年,在一号坑原址上,建成了秦始皇陵兵马俑博物馆。近年国家又对二号坑清理发掘。秦陵兵马俑使世界为之震惊,被誉为“世界第八大界遗产名录》。

阿房宫遗址

阿房宫位于西安市西郊阿房村一带。据史载,秦始皇在统一中国的大业中,每征服一国,便仿照其国宫殿在咸阳重新建造一座,此即“六国宫殿”。各地的12万领主和富商大贾被一次性迁入咸阳,导致南临渭水、北靠高原,因而无发展前途的咸阳宫殿林立,人口剧增。因此秦始皇又开始向渭河以南的广阔平原拓展。公元前221年,秦始皇征发刑徒70万,在原西周沣镐附近兴建阿房宫前殿。谁知秦始皇在前殿竣工前便驾崩了。他死后,秦二世继续修建。楚霸王项羽入关后,将宫殿付之一炬,“火三月不灭”。

阿房宫前殿的夯土台东西长2500米,南北长1000米,包括前殿和后宫两大部分。前殿遗址东西宽1300多米,南北长500米,面积约为60万可见。据《史记·秦始皇本纪》载:“前殿阿房,东西五百步,南北五十丈,上可以坐万人,下可以建五丈旗。周驰为阁道,自殿下直抵南山。表南山之巅以为阙,为复道,自阿房渡渭,属之咸阳。”相传,阿房宫共有700余所大小殿宇,各殿气候在一天之中不尽相同,宫内深藏珠宝、美女无数。秦始皇巡回各宫室时一天住一处,到其死时还没住遍所有的宫室。由此可想象阿房宫昔日的规模。

昭陵

昭陵位于西安西北礼泉县城东北的九峻山上,是唐太宗李世民的陵寝。它始建于贞观十年(公元636年)葬长孙皇后时,至贞观二十三年(公元649年)葬李世民时才建成,历时13年,为唐代十八陵中最有代表性的陵墓。

陵园面积为2万公顷(1公顷=10000平方米),今其建筑仅存遗迹,正面南山下朱雀门的门阙和献殿遗址,山北的玄武门、祭坛等墙基尚可辨认。门内列置贞观时期14个少数民族首领的石刻像,如吐蕃赞普松赞干布、高昌王!智勇、焉耆王突骑支、阿史那杜儿等。据史载,昭陵前后安置五道石门,墓室中非常华丽,犹如天上宫阙一般,内设东西厢,列置许多装有殉葬品的石函。山上还建造了房舍和游殿等,以使“宫人供养如平常”,甚至特修了直接通往墓门的栈道。从这些描述可以看出其富丽堂皇和工程的浩繁。

昭陵是唐代帝王“以山为陵”的先例。李世民自昭陵刚开始营造起,便立下了“功臣密戚”以及“德业佐时者”陪葬的制度。因而偌大的陵园中,有200多座墓冢,其中有姓名可考的就有167座。墓主多为王公、公主和著名臣僚,还有中国西北地区少数民族的将领。昭陵不仅是中国,也是世界上陪陵最多的一座帝王陵。

乾陵

武则天是唐高宗李治的皇后,后为武则天皇帝,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武则天为并州文水(今山西文水东)人,14岁时,受唐太宗李世民召入宫为才人,太宗死后,入感业寺为尼。唐高宗即位,复召入宫,拜昭仪,进号宸妃,与王皇后、萧淑妃争宠,互相谗毁。永徽六年(655)高宗立武氏为皇后。王皇后被废不久,即与萧淑妃同被害死。武后素多智计,兼涉文史,自显庆末年起,乘高宗体弱多病之机,遂专国柄,威势日重。上元元年(674),高宗称“天皇”,武后称“天后”,宫中称为“二圣”。弘道元年(683)高宗去世,中宗李显即位,武则天临朝称制。嗣圣元年(684)二月,武则天废中宗为庐陵王,立睿宗李旦,继续临朝称制。

武则天在夺取政权的过程中大肆剪除异己,打击政敌,并滥杀一些被她怀疑的大臣。唐初的元老重臣如长孙无忌、褚遂良、于志宁、裴炎及程务挺等人,有的被贬逐,大多数则遭诛杀。李氏皇室及宗室诸王被相继杀戮殆尽。武则天以女主的身份号令天下,执政前又无自己的心腹,执政后多疑臣民不忠于己,遂任用索元礼、周兴及来俊臣等酷吏,广施罗织,严刑逼供,奖励告密,虽然消灭了一些政敌,但也导致滥杀无辜。武周政权正式建立以后,斗争趋向缓和,此风才有所收敛。武则天为抬高武氏一族及宠臣李义府等人的武则天(绘画)社会地位,抑制旧门阀士族及李唐皇族,改《贞观氏族志》为《姓氏录》,把武家列入第一等,并规定凡五品以上官员皆入于谱。为了培植自己的政治力量,扩大其政权的社会基础,她举行殿试,创武举、自举、试官等制,破格用人。这样做虽然选拔了一批才能之士,但也不免使官员倍增,流于冗滥。

高宗在位时,武则天曾上疏建言12事,其中有劝农桑、薄赋敛、息干戈、禁淫巧、省力役等进步的主张,高宗皆略施行之。在武则天执政的半个世纪中,由于隋末农民起义的推动及唐太宗贞观之治奠定的基础,也由于武则天沉重打击了旧士族和大贵族、大官僚集团,执行了一些具有进步性的政策,所以社会经济呈现出发展的趋势。武周政权建立后,她感到整个西域过于阔远,不易管辖,遂于长安二年(702)把天山以北地区从安西都护府划出来,另置北庭都护府,治庭州(今新疆吉木萨尔北破城子)。安西四镇(即碎叶、龟兹、于阗、疏勒)自垂拱二年(686)起为吐蕃所复了四镇。武则天还非常重视著述,召学士先后撰成《玄览》《古今内范》《青宫纪要》《少阳政范》《维城典训》《紫枢要录》《凤楼新诫》《孝子传》《列女传》《内范要略》《乐书要录》《百僚新诫》《兆人本业》《臣轨》等书。她另有《垂拱集》《金轮集》等著述。

一、乾陵地宫

乾陵地宫是武则天和李治的寝宫,是最令人神往、最迷人的地方。千百年来,不知有多少人梦寐以求,想弄清其中的奥秘,但是由于缺乏文字记载和考古资料,时至今日,人们对乾陵地宫仍然是不甚了解。毫无疑问,在进行科学发掘之前,要完全揭开乾陵地宫的秘密是不可能的。不过,我们可根据文献和考古资料所披露的蛛丝马迹,进行一些有益的探索。

从现存的文献资料记载中得知,乾陵外部有一条沟通地宫的“羡道”。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隧道。这条隧道是由露天的堑壕与石洞两部分构成的。两段交接处便是地宫宫门所在。1959~1960年,考古工作者曾两次对乾陵隧道进行了勘查与试掘,特别是1960年3月对隧道进行了大面积揭露。揭露的情况表明,乾陵的这条隧道露天部分全长63.10米,宽3.9米,位于梁山主峰南面中腰部脊梁偏东处,呈斜坡形状。内部用1~2吨重的长方形石条叠砌,共叠砌了39层。表层约用石条410块。石条与石条上下、左右之间均以铁细腰挂板、铁棍拴拉,然后再在其缝隙之间浇灌铁浆,从而使石条不能移动,成为一体。通过隧道就到达了宫门。

少,不得而知,不过可以肯定,地宫的石门一定是坚固可靠的。进入宫门便可以到达墓室。墓室是地宫的主体,根据“号墓为陵”的懿德太子墓推测,乾陵地宫墓室至少是前、中、后三室。根据唐人的宇宙观和已发掘的王公大臣、皇亲国戚陪葬墓分析,墓室的结构当是上圆下方,顶部为穹隆式,底部是四方形。至于墓室的大小,目前尚无具体材料可资说明,但可以想象要比永泰公主、懿德太子墓室大得多。

地宫里有些什么东西,这是人们最关心的问题。从《唐六典·大唐元陵仪注》文献中,我们可获得一点信息。首先,地宫的中室或中部,有“棺床”,“棺床”上放着皇帝的棺椁。棺材的底部有防潮材料及珍宝之类,上加“七星板”,板上有席、褥,旁置衣物及硅、璋、壁、琥、璜等“六玉”。皇帝身穿12套大敛之衣,口含贝玉,仰卧于褥上,面对棺盖。棺盖内侧镶有黄帛,帛上画着日月星辰及龙鱼等物。其次,后室或后部设有石床,石床周围放置衣冠、剑佩及死者生前喜爱之物。再次,前室或前部设有“宝帐”,帐内设有神座。神座西面,放着玉制的“宝缓”“谥册”和“哀册”,神座东面放置一些“玉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