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神奇的地理景观
3224900000011

第11章 地理(11)

伦敦大雾的成因,也是在低空(离地面300到400英尺)中有强烈逆温的现象。以前,这逆温层下面,千千万万煤炉喷出的烟与雾困在一起,使空气坏到几乎不宜于呼吸。即使今日,伦敦的浊烟虽已大量减少,浓雾仍常把能见度减到不足5码。不过,浓雾里只含水珠,不含有毒的烟屑。

洛杉矶方面,造成烟雾灾害的逆温层较高,离地面约2500~4000英尺,虽然有较多空间让浊烟消散,但洛杉矶像伦敦一样,逆温层滞留不散。世界上其他地方的逆温层通常只会出现几天,就被风吹走。加利福尼亚州南部的情况不同,逆温层有时候在整个夏季日夜不散。

20世纪以来,世界各地人口和工业毫无疑问都在迅速增长。假使我们想把整个地球恢复到20世纪以前的情况,根本没有什么奇术妙策。为保全人类的生存环境,我们在金钱上以及在智力上需要付出的代价,可能与最初推动工业发展时付出的代价一样大。人类如果不打算在有毒的地球上灭绝,除了必须接受管制污染的措施以外,似乎别无他法。

飓风是如何形成的

什么是飓风?那是流动的空气——亿万吨的空气。这么大的一个空气散布在半径300英里的范围之内。这团空气开始旋转,接近中心的空气转动时速,达到75~150英里。这团空气中再充满了云,云顶升到4~6万英尺高空之间。这些云以每天高达20英寸的雨量,落下倾盆大雨。同时,这整个系统还沿着某一路线移动。旋转的风在海洋上掀起怒涛巨浪,海水涌入邻近陆地。这一切就是一个典型飓风的主要情况。飓风如果袭击人口稠密的沿海地区,拔树倒屋,后果总是一场灾难,极少例外。

飓风有几个名称。学名称为热带气候,在西太平洋称为台风;在澳洲称为“畏来风”,不管在各地的名称为何,飓风是诞生于热带地区海洋上空的一种旋转风系,由又湿又暖的热带空气构成。飓风的威力来自太阳。太阳使水从海洋表面蒸发,形成风暴云。水汽在高空的风暴云里凝结成小水滴时,放出热能;在这种情形下,一个中型飓风在一小时内由凝结所放出的能,等于16枚2000万吨级氢弹爆炸的威力。这样巨大的能量,约有3%被挟持在飓风里。

飓风季通常从暮春开始,直到初秋,以夏末期间的风暴为最猛烈。那时热带海洋已经在太阳接近直射的光线下暴晒了数周,海洋表面蒸发率甚高,使海洋上空的空气,充满了催动飓风那副“热力机”的水汽。

过去利用天气侦察机报道热带气旋的行踪,今天追踪飓风的工作,大部分已经由天气侦察卫星替代,其中包括美国的太罗神及雨云卫星。风暴的情况,白天由卫星摄影机拍照,夜间由红外线仪器摄取。卫星把获得的资料传送到地球各地的接收站,通过这个布满全球的追踪网就能侦察出某一飓风的诞生、成长、动向及消散的情形。天上的飞机、海上的船只及地上的天气观测站,也都收集这些强烈风暴的资料。

如果所有飓风的路径都相同,预测工作就简单得多了。可惜,飓风行踪可能飘忽不定,路径迂回曲折,诡谲难测。有时吹向赤道,随又转向走开;有时突然暂停前进,折向来时的旧路吹回。有时飓风前进时会采环状路径,20世纪初的一个飓风便是如此。1910年10月,一股风暴在加勒比海向北移动,直接吹袭古巴西部的圣胡安马丁内斯城。两天之后,这股风暴又从西面绕圈折回,再次袭击该城。

威胁海上船只的风暴,莫过于已发展成型的飓风。猛烈的风势及汹涌的波浪,甚至能毁坏大型航空母舰及远洋中的大油轮。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美国上将海尔赛指挥的第三舰队,在菲律宾吕宋岛以东约500英里处,被困在一个飓风范围内,遭受飓风猛烈吹袭。该舰队的气象人员早在事前接获警报,在该区某处发现飓风。也是命中注定,海尔赛的第三舰队竟误入飓风中心。驱逐舰、巡洋舰、主力舰和航空母舰都颠簸得很厉害,像软木瓶塞在海中漂浮似的。旗舰上发出的命令是“任意航行”,舰队在风浪中远远地散开。没有一艘战舰能逃过重创的厄运。三艘舰只沉没,舰上官兵极少生还。4000里外夏威夷群岛珍珠港的舰队天气中心也接到报告。舰队天气中心虽已从海上的船只、天上的飞机及太平洋数十个岛屿上的美国基地继续不断接获天气报告的电讯,仍无法断定飓风的确切途径。

任何船只在海上遭遇飓风时,都极易被毁坏,但是小心航行可以避开风势最猛烈及波浪最险恶的地区。住在风暴路线上的海岛居民,天生不是很幸运。假使飓风直接侵袭海岛,居民只好找藏身处避风。如果预先获得警报而又有充分时间,最好还是暂时迁离沿海地区。若是岛上的地势低,诸如太平洋上的环礁,遇到飓风或飓风吹过,可能造成一场大灾难。

例如:1958年1月7日,西太平洋上的马绍尔群岛遭受飓风侵袭,这是飓风对一个毫无掩护的珊瑚岛肆虐的可怕例子。受灾最重的是群岛中最大的环礁杰路依特岛。当时海上卷起的巨浪,开始拍击东面珊瑚礁的外壁。潮水还是非常低,所以珊瑚礁没有立刻被海水淹没。但是湖水高涨,波涛更加汹涌时,海水澎湃冲过珊瑚礁外缘,直袭环礁。突然一阵烈风从东北吹来。风力增强到飓风程度——时速约75英里,海浪开始冲过东边几个小岛,进入泻湖。

这时已是下午。湖水几乎涨到最高点,狂风挟海水扫过岛上的陆地。狂风把洪水吹成巨浪,混着一些被连根拔起的树木和数以千计的珊瑚碎块纵横狼藉,有些珊瑚碎块重逾100磅。一位劫后生还的人回忆说:“我们半游泳半涉水,从一棵大树到另一棵大树,但是到处都有树木倒下来,我们也不晓得哪棵树安全。我眼看着一家人全部溺毙。他们都把自己缚紧在一棵露出水面的高树上。大树忽然倒下,他们也随波冲走。”

飓风过后,杰路依特岛上几乎到处都留下珊瑚碎块,厚达3英尺。大树多半不是被连根拔起冲走,就是被齐根吹断。泻湖上出现许多扇形及三角形沉积物,像是小河积年累月留下的淤积物。当地人住的小房舍和粮食作物,如椰子树、露兜树及面包果树,全部惨遭摧毁。出人意料之外的是,飓风侵袭期间仅有14人死亡。另两人于事后因过分疲惫而致命。死亡人数轻微的原因有二:一是因为有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日本人所建那些墙壁厚达一英尺的碉堡沉入珊瑚丛生的海水深处,发生了保护作用;一是凑巧人口最稠密的几个小岛上的许多居民,当时都去了另一个小岛,而该小岛在这次风灾中未被海水完全淹没过。

飓风吹袭沿海地区时,迎风的地方危险最大,狂风卷起海水,常以排山倒海之势汹涌袭来。人口稠密的沿岸地区在风暴激浪侵袭下造成的灾害,实在不胜枚举。

破译雪崩之谜

1669年12月24四日,瑞士西南部阿尔卑斯山吉纳村上方,14名山地人爬过一个积雪山坡,为度假的人准备滑雪坡。脚底下不稳固的积雪,突然好像山崩地裂,向下滑落。其中3人被翻腾滚下的积雪卷走,无法救援,结果葬身于好几吨重的雪堆中。那年圣诞前夕的惨剧,成为随后前所未有一连几次雪中惨剧的前奏。在那个严寒的冬天,从欧洲阿尔卑斯山脉东至伊朗艾尔布芘山脉,发生过几次本世纪威力最大的雪崩,就像骇人海啸似的,冲下陡峭山坡。1970年头三个半月内,有2130余人因此丧生,数百人受伤,还把许多房屋、旅馆、医院、滑雪缆车设备、桥梁、公路及铁路冲毁。

法国灾情最重。四月中旬,融雪引起山崩,数以万吨计的泥石从白朗峰疾冲入山谷对面阿西高地一所肺结核疗养院的3幢宿舍里。72名遇难者多半不满15岁。两个月前,在伊塞勒峡谷,大雪崩猛扑一座青年旅舍,有39名滑雪青年遇难。

同一期间内,瑞士也发生过历史上少见的雪崩惨剧。1970年2月24日,接近意大利边界的雷京格村,发生了220年来最惨重的雪崩,30人遇难。在随后发生的小意外中,又有多人死亡。

各地高山都会发生雪崩。每年发生的大雪崩,可能多达25万次,但并不是都会毁灭生命或财产。雪崩与冰川是完全不同的自然现象。冰川是由又厚又硬的大冰块缓缓移动形成的,雪崩则是大量松软积雪迅速滑动。斜坡上的积雪,总是处于脆弱的平衡状态。连续降雪后,雪就会像多层夹心蛋糕似的层层堆积。随着气温及天气的改变,雪层会下沉、结实、融化及重新冻结。例如,新降的雪可能落在已经结成冰块的层面上。这两层之间的结合,极为薄弱。任何轻微的扰动,都能使上层积雪没过下面的冰层。

山地人把雪崩分为“土崩”与“尘崩”两类。新降大雪不能与旧雪层坚实地结在一起时,通常发生尘崩。大雪连下24~48个小时,积雪堆至10英寸以上,一般认为尘崩最易发生。上层积雪受到地心引力,顺着山坡滑下。巨量积雪滑落速度迅速增加,滑落时积雪越来越多、越重。只消几秒钟便滑下极长的斜坡,速度惊人。瑞士有一次尘崩,用计秒表测得的时速竟超过200英里。

尘崩时,还在迅速滑动的雪墙前面产生一股强大的气压。这种强烈的“风”,曾有一次在阿尔卑斯山,把250英亩范围内所有根深蒂固的百年老树连根拔起。又有一次在奥地利,把一辆游览客车吹落一座桥下,23名滑雪人遇难。但滑动的雪墙根本没有碰到那辆游览客车。

另一方面,土崩——湿雪滑落时速很少超过60英里,但也有破坏力。此种雪崩通常发生于春季积雪开始融化时,土崩的雪在滑动时滚成雪球,一路上收集泥土、拔起了的树木和挖松了的大圆石等杂物,积重可达100万吨。土崩的雪所经之处,障碍物上所受的威力,每平方米强达100吨。

山区中必有雪崩,但为什么近几年雪崩所造成的伤亡及破坏,都比以前大?专家举出几个理由:

滑雪及其他冬季运动方兴未艾。历来遭受雪崩侵袭的地方,冬季别墅及游乐场地有增无减,于是危险增加。一位瑞士专家说:“人们好像并不关心那里是否安全。个人的经济利益总是摆在前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