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满谜团的可可西里无人区
可可西里无人区位于青藏高原腹地,青海、西藏、新疆三省区交界处,但主要在青海省境内。其东至青藏公路,西以喀喇昆仑山脉为界,北依昆仑山,南被唐古拉山截住,方圆约24万平方公里。那里海拔5000余米,气候干燥寒冷,严重缺乏氧和淡水,环境险恶,是青藏高原最大的高寒地带。人类无法在那里生存,那里的一切也都是未知数。目前,它是中国最大、海拔最高、最神秘的“死亡地带”,也是世界屋脊的最后一块考察区。国家考察队于1990年5月,首次对它进行历时90天的探险考察,总行程2.5万公里,考察面积达7.5万平方公里。
这次考察,共建了11个考察站,其中最低的工作站驻扎在海拔4350米的山坳里。这也许是世界各国探险队迟迟未对可可西里进行考察的重要原因。
一般认为,海拔3000米高度对人体有一定损伤,这种损伤性随着海拔高度的增加而递增。在海拔5000米以上地区活动的人,普遍的心脏会变大,变大的心脏压迫肺,使肺变小。如果连续工作超过90天以上者,变大了的心脏将很难恢复,直至无法呼吸而死亡。
一天考察探险队碰上一个奇迹,竟在距青藏公路百余里的无人区境内发现两户牧民。他们一见考察队员们,便一家三代统统跪下,三步一磕头地老远迎过来。显然,他们把这些人当成天神了。
奇怪的是这里还生长着成群的藏羚羊、野驴、野牦牛、狼,它们以旺盛的生命力使这块弥漫着死亡阴影的地区充满些许活力。
可可西里,一个充满谜团和生机的世界,人类正试图一步步走进这个无人区。
上海是怎样形成的
上海是一座美丽的国际大都市,它坐落在长江口的南岸,1万年前这里还是汪洋大海,五六千年前这里是一片沙滩,它是怎样变成陆地的呢?
约在1.8亿年前,上海就是古老的大陆架——扬子台地的一部分。到了6000万年前,上海和我国东部其他地区一样都经受了强烈的地壳运动,地下炽热的岩浆沿着地壳的破裂处涌出地面,形成了一些山丘,这就是今天的佘山、天马山九峰等。以后,上海地区地壳的趋势是逐渐沉降,于是长江带来的泥沙就一层又一层地淤积在这块陆地上,形成了多层重叠的古三角洲。距今1万年前的大理冰期结束后,冰川消融、海面上升,古三角洲的大部分又沦为浅海。其后,海面的上升速度渐渐减缓,而泥沙的淤积速度超过了海面上升和地体下降的速度,于是开始了新三角洲的发育。
距今五六千年前,长江口还在今天的镇江、扬州一带,海湾北岸沙嘴从江都向东北延伸,至海安李堡附近与岸外沙堤连接,形成了里下河低洼地区;南岸沙嘴自江阴以下向东南方向延伸,与钱塘江北岸沙嘴连接,使海湾封闭形成泻湖,最后葑淤成太湖平原。当时的海面已经接近目前的水平,但是海岸线只在福山、梅李、支墉、太仓、外岗、黄渡、盘龙镇、漕泾一线。
1969年冬天,上海农民在马桥境内开挖俞塘河,挖到两米深的地方发现了大片堆积得很厚的贝壳沙层,一般有40厘米,最厚处达一米半,越向东去,贝壳沙层越薄,这条南北向的贝壳沙堤就是当年的海岸线。由于长江泥沙的淤积和波浪、潮汐的顶托作用,沿着海岸线形成了几道平行的沙与贝壳混合构成的堤岸,在有些地段,这些堤岸已被埋入地下,有些地段现在还高出地面一两米,民间俗称“冈身”。冈身在松江故道的北面并列有五条,最西边的一条在太仓、外岗、方泰一线,最东边的一条在娄塘、嘉定、马陆、南翔一线,东西相距六到八公里;冈身在松江故道的南面并列有三条,分别称为沙冈、竹冈和紫冈,最西边的一条在马桥、邬桥、漕泾一线,最东边的一条在诸翟、新市、柘林一线,东西相距一到二公里。
冈身上的马桥遗址年代约为距今4000年左右,冈身以西则分布着许多距今6000至4000年间的新石器文化遗址,而冈身以东从未发现过东晋以前的文物,这说明冈身在五六千年前已经形成,而且一直维持到公元3世纪也没有发生过大的变化,它意味着在这一个历史时期内长江流域的生态非常良好,植被茂盛,水量丰富,江水含沙量少,所以水下三角洲尚未堆积,河口三角洲也没有发育。
但是从公元4世纪东晋南渡以后,长江流域逐步得到开发,于是森林遭到破坏,水土大量流失,长江口泥沙沉积速度也加快了,长江南岸沙嘴也就不断地向东推进,东晋时修筑的沪渎垒已在冈身以东约10公里的地方了。
唐代的时候在北起宝山的盛桥、月浦、江湾,中经川沙的北蔡,南至南汇的周浦、下沙、航头一线,形成了一条与冈身平行的沙带,在北蔡西南、沙带内侧的严桥发现了唐代遗址,这说明到公元10世纪的唐代,今天上海市区的大部分都已经成为陆地了。
宋代海岸继续向东推进,北宋时从吴淞口到海盐一线筑了长达75公里的捍海塘。到南宋,这条海塘历经百年已经损坏,于是又修筑了里护塘,其走向大约北起高桥,南经川沙、祝桥、南汇、大团、奉城直至柘林。近年来在里护塘内侧的高桥和惠南镇都发现了南宋的墓葬,大团镇西也发现了大量宋元瓷片,这说明里护塘实际上是宋代的海岸线。从东晋到南宋才八九百年,海岸线从冈身到里护塘就向东推进了30多公里,而东晋前的两三千年间冈身只向东移动了几公里,可见江南地区的开发对长江的影响之大。
宋代以后,长江主流改由崇明岛以北的北支入海,南岸沙嘴因泥沙不足而伸展缓慢,所以推进幅度不大。明代万历年间,在里护塘外侧修筑了外捍海塘,向外伸展最远的还不到5公里。清雍正年间,南汇知县钦连重新整修了外捍海塘,所以它又被称作钦公塘。光绪年间,在钦公塘外增筑了外圩塘,新中国成立后在其基础上兴筑了人民塘,这就是今天的海岸线。
罗布泊是游移湖吗
酷热、干旱、风沙、陡崖、盐滩,使得人们不能接近罗布泊,多少年来一直被称为“死亡之路”。历史上曾有许多中外学者试图冲破层层阻碍穿越大沙漠,完成对罗布泊的考察,然而许多人都是壮志未酬或是魂断沙漠。就是仅有的几次成功考察,却又在罗布泊的确切位置上产生了分歧。
最先引起“罗布泊是游移湖”争论的是俄国探险家普热瓦尔斯基,他在1876年曾到罗布泊位于塔里木河口的喀拉和顺境内,比我国地图所记的位置还要往南,纬度大约有1°之差。而且,他所见到的湖泊是一片淡水湖,芦苇丛生的大沼泽地,聚集着成千上万的鸟类。而北罗布泊的水都已干涸,变成盐滩,十分荒凉。
普热瓦尔斯基认为:罗布泊从形成时期起,它的位置和形态就随着充水量的变化而南北变动着,有时偏北,有时偏南,有时水量很多,有时则很少,甚至干涸。
瑞典的斯文·赫定到罗布泊地区考察,也认为罗布泊游移到喀拉和顺去了。斯文·赫定还推测了罗布泊游移的原因,他认为罗布泊游移是由于进入湖中的河水(塔里木河)夹带着大量泥沙,泥沙沉积在湖盆,使湖盆抬高,导致湖水往较低的方向移动。过一段时期后,被泥沙抬高露出的湖底又遭受风的吹蚀而降低,这时湖水又回到原来的湖盆中。罗布泊像钟摆一样,南北游移不定,而且游移周期可能为1500年。
但也有人认为罗布泊从来就不是个游移湖。卢支亭先生认为罗布泊由于受湖盆内部新构造运动和入湖水量变化的影响,在历史上常出现积水轮廓的大小变动,此种变动本来是一种自然的历史演变过程,而不能称之为游移湖或交替湖。
中国科学院新疆综合考察队地貌组通过对罗布泊进行实地调查和卫星照片分析,证明罗布泊从第四纪以来始终没有离开过罗布泊洼地,虽然由于各个历史时期的气候变化、古代水文条件的改变以及最新断块运动而导致其水量的涨缩,但它始终是在湖盆内变动,湖水从未超湖盆范围以外的湖面。
罗布泊在水面涨缩变化过程中,除了最重要的结构因素、古代水文因素,还有人为因素。进入阶级社会后,一些河道的改道总是以人的因素为主的,特别是干旱少雨的塔里木河和孔雀河下游的改道,如果不与社会联系起来,从人与自然的相处上面寻找原因,是难以找到正确答案的。
从目前看,以上两种说法似乎各占其半,势均力敌,不管这个谜底究竟是什么,我们都应该好好思考,如何不要让短期的人为行动破坏自然的规律。
大明湖形成之谜
济南市位于鲁中南山地北部与华北平原的交接带上,北面有黄河流过,南面紧接泰山的前山带。所以这座城市正好处在一个凹陷中,而大明湖正居于凹地的底部。虽然只是一个天然的小湖泊,但却以其美丽可爱而蜚声国内。一般而言,在城市里有一个封闭式的湖非常罕见,其成因肯定是非常特殊的。大约从什么时候起、在怎样一种情况下形成了这个美丽的湖泊,我们还无法确定。
大明湖是一个由泉水在低地上汇集所形成的湖泊,湖水源主要靠南侧山麓的泉水补给。以前济南的名泉如趵突泉、黑虎泉、珍珠泉、五龙潭泉四大泉群的水直接或间接汇入湖中,今天这些泉水大多数已经不再补给大明湖的水源,仅有珍珠泉、芙蓉泉、泮池、王府池诺泉仍注入湖内。湖水从东北隅汇波门流出,汇合护城河水,流入北面的小清河,注入渤海。
这种特殊的现象,在我国还不多见,大概只为济南这样的“泉城”所特有。古时候,济南被称为“泉城”——“齐多甘泉,甲于天下”。这个古来著名的泉城究竟有多少泉水?过去说它的城内外有72处,其实远不止此数。据新中国成立后实地调查,仅在济南市区就有天然泉水108处。诸泉汇聚于地势低下的城北,形成一片广大的水域。今天这片水域的许多部分已填塞成为市街,而大明湖是留下的最大水面。济南为何如此多泉,这同它的水文地质条件有关。
科学家们认为,泉水跟倾斜的岩层也许有很大关系。济南处在石灰岩和岩浆岩这两种不同岩性的构造接触带上,这恰好为泉水形成和出露提供了有利条件。济南的南面有绵延的小群山,如千佛山等都是由厚层的石灰岩构成的,岩层略向北倾。石灰岩层内大小溶洞和裂隙很多。山地降水渗入地下,积蓄在其中,积蓄的水多了就顺着倾斜的岩层和裂隙向北流动,当流到济南北面时,遇到了组成北面丘陵的不透水岩浆岩的阻挡,便停滞下来,成为承压水,它一遇到上面地层薄弱的部分便冒出地面,成为大大小小的涌泉。而大明湖所在地正是济南北部最低洼处,众泉汇聚,所以成为湖泊。
大明湖在历史上变化很大。北宋以后,由于人类活动频繁,生态有所恶化,古大明湖已逐渐堙塞,现在的大明湖是由古大明湖东面的一片水域,即历水陂演变而来的。在新中国成立前,社会的动荡和贫困使大明湖黯然失色,失修的湖内多为杂乱的湖田,湖边为坍塌的泥岸,岸边道路泥泞不堪。新中国成立后,疏浚了湖底,用石头砌成湖岸,对环湖大道及各种建筑都进行了修整。此外,还添设了新景点、新设施,又恢复了“四面荷花三面柳”的风貌,这样,著名的游览胜地重新焕发出青春的光彩。
南海诸岛会不会沉没
要弄清南海诸岛的沉浮问题,首先得了解它们是怎么形成的。1亿年前,地理状况与今天有着很大的区别。当时亚欧板块十分广阔,南海诸岛就属于它。那时,南海还不是海洋,而是河流纵横、层峦叠嶂的陆地。山上的岩石多是6亿年以前形成的。沧海桑田,岁月巨变,在距今7000万~8000万年前,由于太平洋板块向西俯冲,亚欧板块和印度洋一澳大利亚板块相互碰撞,这块古老的陆地在猛烈的撞击下四分五裂,海水也随之浸入,一个比较浅的陆表海环境就此形成了。对于它的裂开和洋壳出现的类型,目前有两种不同的看法,但时至今日还不能准确地解释究竟是板内裂谷型还是弧后拉张型。地质学家们为了弄清这个问题,正在不断地探寻,假以时日,或许能找到更加完善的解释。
在距今6700万年进入第三纪以后,这里分裂的地形得到了改变,海洋消失,又重新成为了陆地。不过此时的地形已经变成丘陵,平原相间、湖泊众多,而不再是山峦起伏、重峦叠嶂了。到距今3000万年前后,随着构造活动的加剧,这块陆地东北—西南向裂开,海水大规模自南向北浸入,今天的南海就初步形成了。当然,当时海水的深度和海岸线的范围都远不如今天,此时的岛屿和水下礁石大多是那些由古老岩石组成的丘陵和高地形成的。现今南海诸岛的基底岩层则是由千百万年来沧桑巨变所产生的沉积物形成的。
南海四沙礁区如今有50多个岛屿,其中大部分都是在末次冰期阶段形成的。在距今1.5万~1.8万年时,岛屿的规模和数量和今日相比要大得多,后来许多岛屿都因冰后期海平面上升而被淹没了。因此,珊瑚礁便成了南海诸岛中大部分岛屿的物质来源。在风、浪、流的相互作用下,岛屿在礁面上堆积而成,属于沉积作用的产物。以往,由于弄错了南海诸岛中一些岛屿沉积物的成因,因此有人根据这些岛屿的海拔高度,推断出近10000年以来南海诸岛始终在上升。甚至有人认为,南海诸岛以每年1厘米的速度在上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