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润的黑洞——费用与成本
当你看到利润表中的营业收入不断攀升时,不要高兴得太早,随后需要扣减的成本与费用,也许会将这个月的收入吃个精光,它们是可怕的利润黑洞!因此,我们有必要掌握必要的成本费用控制方法,治病于病情初起之时。
4.1.1 费用的含义
在第3天的旅行中,我们已经知道:利润=收入?费用,因此费用和收入基本上是以因果关系对应存在的,费用是原因,收入是结果。费用在发生时具体表现为货币资金等资产的流出,或者还没有支付时,体现为负债的增加。广义的费用是指包括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发生的各项耗费,如为生产产品所消耗的原材料、支付职工的工资、固定资产每月的折旧费用、水电气能源消耗、办公用品支出、向国家缴纳的各项税费、由于延迟纳税而支付给税务部门的滞纳金罚款等。
费用的发生最终表现为以下两个方面:
(1)费用最终导致企业资源的减少。
(2)费用最终会导致利润的减少。如果企业获得的收入超过发生的费用,就可以完全补偿损耗的资产;反之,收入小于发生的费用,那么,被耗费的资产就无法得到补偿,企业的总资产就会逐渐减少,在扣除负债之后,属于投资者的利润也会相应减少。
并非所有企业资产的耗费都可以归为费用,有两类支出不在费用的范围内:企业偿债性支出。这类资产的减少是为偿还前欠债务,而不是获取营业收入,它只是某项资产与负债的等额减少,对利润没有影响。向所有者分配利润。这类支出虽然有现金流出企业,但由于是使用企业所得税后利润进行的分配,因此向所有者分配利润直接减少所有者权益,并不影响当期的利润。
4.1.2 费用的分类
1.按照费用的经济内容进行分类
(1)外购原材料,是指企业为生产而耗用的从外部购入的原材料、半成品、辅助材料、包装物、修理配件、低值易耗品等。
(2)外购燃料。
(3)外购动力。
(4)支付给职工的工资、奖金等各种劳动报酬。
(5)职工福利费,是指按照工资总额的一定比例(目前我国是14%)计提的用于职工集体福利开支的专项基金。
(6)固定资产折旧费。
(7)作为财务费用的利息支出、手续费、汇兑损益等。
(8)计入企业管理费用的各种税金,如印花税、车船使用税、土地使用税、房产税等。
(9)其他支出,是指不属于以上各要素但应计入生产成本或期间费用的支出,如租赁费、差旅费、保险费及外部加工费等。
这种分类有利于非财务经理们了解企业一定时期内在生产经营中发生了哪些费用、金额各是多少,能够了解各个时期的费用构成和水平,以便对费用预算的执行情况进行分析和考核,为制定下一期费用计划提供依据。
2.按照费用的经济用途进行分类
(1)直接材料费用,是指直接用于产品生产、构成产品实体的原材料、外购半成品,以及辅助材料和其他直接材料所需的费用。
(2)直接人工费用,是指直接参加产品生产的工人工资和按照生产工人工资总额的一定比例计提的职工福利费。
(3)燃料和动力费用,是指直接用于产品生产的外购和自制燃料及动力的费用。该项内容如果占产品成本比重较小,也可以计入制造费用。
(4)制造费用,是指企业各个生产单位(车间、分厂)为组织和管理生产而发生的各项间接费用,包括车间一级管理者工资及福利费、折旧费、修理费、车间一级各项办公费、水电费、机物料消耗费、劳动保护费、季节性及修理期间的停工损失费和试验检验费等。
(5)三大期间费用,包括销售费用、管理费用和财务费用。
以上(1)~(4)项费用内容构成企业产品的生产成本。另外,那些与产品生产没有直接关系的费用,如行政管理者工资、办公设备折旧费、并非用于特定项目建设的短期借款利息支出等,则作为该会计期间发生的期间费用进行核算,并不构成产品的成本。成本和费用之间的关系。
期间费用,是指企业本期发生的、直接计入当期损益的各项费用。期间费用与产品生产没有直接关系,不能直接或间接归入某种产品的成本,而是被直接从利润中减去的。
管理费用,是指企业行政管理部门为组织和管理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而发生的各项费用,具体包括企业的董事会和行政管理部门在企业经营管理中发生的,或者由企业统一负担的公司经费(包括行政管理部门职工的工资、修理费、物料消耗、低值易耗品摊销、办公费和差旅费等)、工会经费、待业保险费、劳动保险费、董事会费、聘请中介机构费、咨询费、诉讼费、业务招待费、房产税、车船使用税、印花税、技术转让费、矿产资源补偿费、无形资产摊销、职工教育经费、研究与开发费(不能资本化的部分)、排污费、存货盘亏或盘盈(不包括应计入营业外支出的存货损失)、坏账准备和存货跌价准备等。
管理费用是个大筐,里边包括的内容非常广泛。管理费用明细表示例。
注意:根据新的《企业所得税法》,企业发生的合理的工资薪金支出,准予在企业所得税前全额扣除。工资薪金,是指企业每一纳税年度支付给在本企业任职或者受雇的员工的所有现金形式或者非现金形式的劳动报酬,包括基本工资、奖金、津贴、补贴、年终加薪、加班工资,以及与员工任职或者受雇有关的其他支出。企业依照国务院有关主管部门或者省级人民政府规定的范围和标准为职工缴纳的基本养老保险费、基本医疗保险费、失业保险费、工伤保险费、生育保险费等基本社会保险费和住房公积金,准予扣除。
销售费用,是指企业在销售产品、提供服务等环节发生的一切费用,包括广告费、展销费,商品销售过程中发生的运输费、装卸费、保险费、包装费,为销售本企业商品而专设销售机构(含销售网点与售后服务网点等)人员工资及福利费、办公费、差旅费、折旧费、修理费、物料消耗费等。
注意,根据新的《企业所得税法》,符合条件的广告费和业务宣传费支出,不超过当年销售(营业)收入15%的部分,准予扣除;超过部分,准予在以后纳税年度结转扣除。
财务费用,是指企业在筹集生产经营所需资金、调整外汇牌价等财务活动中发生的有关费用,主要包括利息支出、汇兑净损失、金融机构手续费及筹集资金(如发行股票与债券)过程中发生的各种财务费用。另外,企业和银行之间发生的一切费用基本上属于财务费用,如汇兑等各种手续费,以及购买支票等各种工本费等。
注意,根据《企业所得税法》,非金融企业向非金融企业借款的利息支出,不超过按照金融企业同期同类贷款利率计算的数额的部分可以扣除;企业在货币交易中,以及纳税年度终了时将人民币以外的货币性资产、负债按照期末即期人民币汇率中间价折算为人民币时产生的汇兑损失,除已经计入有关资产成本及与向所有者进行利润分配相关的部分外,准予扣除。
4.1.3 支出≠费用≠成本
支出、费用与成本的关系是:
支出(Expenditure)>费用(Expense)>成本(Cost)
支出包括资本性支出(进行固定资产、存货等资产采购)和费用性支出。
费用指费用性支出,包括管理费用、销售费用、财务费用等,其中还包括营业外支出等各种损失。
费用与成本是两个容易混淆的概念。例如,企业行政人员工资计入管理费用,而生产车间直接生产工人的工资计入生产成本,同样是职工的工资,会计处理方法却不相同。因此,我们有必要了解一下这一对孪生兄弟——费用与成本的区别与联系。
两者的区别与联系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
(1)费用是泛泛的资产耗费,不能按照因果关系明确划归到特定的产品上去;而成本是对象化了的费用,这类费用可以确定其承担的产品,并将这部分费用计入该产品的成本。
(2)费用与一定的会计期间相对应,成本与具体的产品相联系。一般来讲,费用通常是指某一特定会计期间发生的费用,如当月销售费用6.8万元。当讲到成本时,通常是指某一特定对象的成本,如一批伞具配件的成本、A8奥迪小轿车的成本等,成本总是相对于产品而言的。
(3)没有确定归属对象的本期费用作为利润表的构成要素,直接冲减当期收入;对于成本来说,只有已经销售的产品成本才能计入利润表,冲减销售收入,而已完工的产成品和未完工的在产品则是资产负债表中存货的组成项目,列为企业的资产。
成本则是对象化了的费用,如果该费用是直接为了形成产品而支付的,那么此时的生产性费用就变更了说法,叫做成本,包括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制造费用。实际工作中我们称呼的产品成本、销售成本、制造成本等指的都是“成本”的概念。
其中的期间费用主要包括管理费用、销售费用和财务费用;产品成本则主要由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制造费用构成。我们进一步来比较一下费用与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