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致命的败局:企业绝境案例研究
3258400000036

第36章 创新精神的缺失(6)

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研究员张承耀博士在剖析王麻子剪刀厂申请破产原因时,连用了两个“失败”:一是在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上的失败,二是在无形资产经营积累、保值增值上的失败。他说,近10年来,王麻子剪刀厂挂来转去,分分合合,但都没有走出传统体制的怪圈,没有有效提高企业所有者和出资者对企业的关切度。同时,“王麻子”品牌未能很好开发,无形资产没有按市场经济原则进行交易,没有体现应有的市场价值,更谈不上保值增值。“老字号是民族的、历史的,但如果不及时进行现代企业制度改造,也将被历史淘汰。”张承耀说。

衰落是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的,当时国家取消了对小商品的保护政策,产品生产销售开始全面市场化,该厂建厂时的设备已严重老化,只是在工艺、设备等方面做了一些改造,无力更换新设备。当时能解决员工工资就不错了,根本谈不上产品创新、技术革新,在新工艺和不锈钢领域,王麻子落在了一些同行的后面。与此同时,广东阳江等地出现了数百个刀剪厂,凭借其低廉的价格、丰富的品种、先进的工艺,抢去了王麻子不少市场份额。市场竞争环境恶化只是一方面,“内部重组的失误”更为致命。1995年,经当时的企业主管单位北京市二轻局撮合,剪刀厂与北京文教器材厂等互不相干的四个企业组成了北京市王麻子工贸集团。根据内部协议,王麻子剪刀厂无偿将注册商标转让给工贸集团,工贸集团同时拉走了剪刀厂仅有的14名销售人员,剪刀厂由此失去了商标权和销售权。

“不遵循市场经济运行规律的强行调整,只会加速王麻子的衰败,如果当时果断进行体制调整和技术更新,凭借王麻子的品牌优势,完全有能力自救。”白锡乾不无遗憾地说。伴随重组而来的“体制不顺,领导层不顺,产权混乱,企业之间债务不清”等许多问题,让王麻子剪刀举步维艰,连年亏损,企业到了借钱发工资的地步。白锡乾认为,这次合并不是按市场经济规律办事,而是“拉郎配”吃大户。白锡乾给记者看了几张名片,他原是北京文教器材厂厂长,重组后,他的同一张名片上印着“北京市王麻子工贸集团总经理助理”、“北京市文教器材厂厂长”、“北京市王麻子剪刀厂厂长”、“北京五金工具五厂厂长”、“北京制刀厂厂长”5个职务。白锡乾苦笑着对记者比喻说,“文教器材厂年利润2,500多万元,是我的原配富夫人,现在组织上给我安排了3个带着一群孩子的穷寡妇当妻妾,家务事如何理得清?”

1999年5月,王麻子刀剪工厂及另外三家子厂划归为北京市昌平区的区属企业,按照区政府和经委的要求组建了新公司。对此白锡乾并不认同,“王麻子品牌全国就一个,市里局里怎能说不管就立马撒手?而且文教厂的钱已经花得差不多了。”白锡乾建议市二轻局理顺王麻子的体制,哪怕给一点点钱,就可能使王麻子再生。但这个思路没有得到认可。从1995年至今,企业一共换了6任厂长,如此短的任期使领导层很难有使品牌长期增值的打算。2001年,挣扎于混乱中的王麻子剪刀厂被迫停产,并最终提出破产申请。

“虽然王麻子剪刀厂破产了,但这只是栎昌公司一个下属企业的破产,不会影响到王麻子这个品牌的生存,王麻子也绝对不会消失。”目前相关部门与栎昌公司正为重振王麻子品牌积极努力,王麻子剪刀厂的现状就好比是尿毒症病人的晚期,只能靠透析维持生命。如果王麻子要重新崛起,必须转换机制,进行改革,培育内在造血机制。其实,在2001年,栎昌公司就开始了体制改革的尝试,原王麻子剪刀厂的7个员工自愿与企业解除劳动合同,自筹50万元重新注册了一个企业——北京万顺号剪刀股份有限公司。新公司买下原剪刀厂的部分设备进行生产,厂销售部门为其下达生产计划并全权代理销售,经厂检验,符合技术工艺标准的产品打上王麻子的牌子,并从销售收入中收取5%作为商标使用费。

划转到昌平后,由于王麻子工贸集团注册在先,剪刀厂不能用“王麻子”注册新公司,只得加了两个字叫“栎昌王麻子”,成立了北京栎昌王麻子工贸有限公司。白锡乾对“栎昌”的理解是,“栎是一种很坚硬的树,不容易腐烂,我希望王麻子经历这几年的挫折后,能挺过来;昌就是昌平的意思,他希望新厂能扎根昌平求发展。经协商,“王麻子”商标又由王麻子工贸集团转让给栎昌公司,栎昌公司也随后再次重新注册了商标。

王麻子品牌为什么衰落针对王麻子的案例,索瑞斯管理咨询(国际)有限公司首席顾问李海龙指出,王麻子的衰落,一方面是政府不恰当的行政干预手段的影响;另一方面王麻子认为“酒香不怕巷子深”,正是老字号的优越感让企业走向了失败。

其一,缺乏现代品牌的经营观念,忽视了对品牌的持续宣传和对不断更新换代的消费者品牌情感的持续培育,最终导致顾客群体断代,大批消费者对“王麻子”的品牌和产品的认知日渐模糊。

其二,外部环境的变化、不锈钢等新工艺的长足发展,带来了一批相关企业的成长,而王麻子显然在这方面准备不足,没有应对竞争的战略和战术准备。

其三,市场中出现了大量的仿冒王麻子,采用“旺麻子”、“真王麻子”等品牌蚕食王麻子的领地,而王麻子没有或无力对这些侵权者的模仿、借势加以阻止,使市场对王麻子的认知和信任度降低,大批潜在消费被分流。

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杨瑞龙教授也指出,王麻子刀剪败落更深层的原因是,企业的体制遏制了企业活力的焕发。过去实行国有独资体制,在行政垄断条件下,也许能保持较高的市场份额;而一旦开放市场后,由于产品生产较低的技术壁垒与较小的投资规模,竞争一下子激烈起来,再加上假冒伪劣防不胜防,僵化的国有体制就很难应对如此的挑战。同时,企业领导者由政府任免且更换频繁,“对上负责”的厂长没有长期打算,采取最便捷的办法来追求政绩,几乎每一任厂长都留下了烂尾工程,钱在不断地砸进去,品牌价值却在逐渐贬值。老字号路怎么走“王麻子”事件,是对中国老字号品牌经营的一声断喝。目前世界各类刀具市场年贸易总额在36亿美元左右,我国现在的刀类出口额仅占全球贸易总额的46%,而剪刀类出口额仅占12%,这对于中国刀剪业而言,应该是一个非常不错的市场讯息,留给了包括老字号在内的国内刀剪品牌很大的市场增长空间。首先,如何从品牌维护中提炼经济效益。假货的猖獗腐蚀,已是新老品牌共同的大敌。像“王麻子”300多年来就一直假冒不断,目前仅在北京周边地区,就有上百家店铺,上当受骗者颇众,仅仅靠北京闹市区开设的五家正宗连锁店,远不能满足顾客和商家的需求。对于新品牌,情况也好不到哪儿去,据统计,市面上每天有3,000把假冒的“十八子”刀具交易,防不胜防。其次,如何以品牌文化提升核心竞争力。在国人的心目中,尤其是北方市场和部分海外华人,就认“王麻子”。这是一种文化的力量,历史文化积淀是老字号的优势,但优势并非等同于强势,如果老字号品牌抱着这点“文化”固守,恐怕难逃被颠覆和取代的命运。这样就有了一个与时俱进的问题,要基于文化并且求变于文化,让品牌的历史文化内涵促进核心竞争力的提升。在这一点上,“张小泉”在杭州建立了品牌博物馆,做得就比“王麻子”强,而“王麻子”则举着一块“金字招牌”,却是危机四伏。相对于老字号,“十八子”的品牌文化经营就显然“后者愈勤”,“十八子”没有老本可吃,没有历史可靠,所以品牌凭“打造中国最好的刀”的理念及现代文化。最后,如何在合作中完善体制创双赢。“王麻子”与“十八子”曾经有过不下两次的正式接触,商讨品牌合作经营的发展论题,“二子”将欲携手闯天下,用文化提升“十八子”,用机制带活“王麻子”,实现双赢,在国际上打“中国制造”牌,但最终却不了了之。尽管这步“合作”棋并未最后落子,但此种趋势已然不可避免。北京王麻子剪刀厂已宣布破产,但“王麻子”三个字作为品牌或商标本身并未倒下,而是由“国企”又变回到“民营”。据悉,现在的王麻子剪刀改换了门庭,新的工厂名叫北京万顺号剪刀有限责任公司,继续经营“王麻子”品牌。创新是所有企业保持持久竞争力的不竭动力,传统工艺也不例外。瑞士军刀举世闻名,创造这一品牌的是100多年前瑞士乡村的一个工场。至今瑞士军刀的生产仍沿用代代相传的家族式管理,传统工艺被高质量地保持下来。究其原因,主要还是创新的动力没有衰竭。瑞士军刀的新一代当家人总是能根据市场需求的变化,不失时机地改进军刀的款式、功能、包装、销售网络等,使瑞士军刀持久地扬名天下。据说,单就瑞士军刀的品种就有几百种,每年还不断地有新的款式面市。像王麻子这样一个上至国家领导下至邻家小贩无不知晓、几代人都在使用其产品的企业,在中外历史上也是寥寥无几。原材料价格上涨、设备老化、人才流失、假冒产品冲击、经营管理不善,这些惯常的原因使王麻子破产,而如果能坚持不断创新的话,即使市场万变,王麻子剪刀也有可能会常青不衰。创建百年老店是让人尊敬的事情,但企业要能风流300多年谈何容易?企业不创新,将成无源之水、无本之木。300多年的企业,如果不能对生产要素和生产条件进行重新组合,不能够适应环境、追逐市场,也会面临出局的威胁。更何况,我国很多企业目前还缺乏研发能力和独特产品,核心竞争力不强,一些企业连起码的创新意识都没有。在世界经济一体化和加入WTO的今天,没有谁能得到更多的庇护和特权,大家处在同一起跑线上,争技术、争市场、争品牌、争饭碗。对中国企业来说,如果不能破旧立新,坚持走创新之路,谁能保证不会像王麻子剪刀一样,将300多年的辉煌顷刻就失去了呢?

安特观点

安特倾情点评

一个成功的企业,其灵魂是要有一个伟大的企业家。作为企业的灵魂,企业家及其精神的伟大之处不在于别的,就在于他能够围绕“核心竞争力”制定企业的发展战略,在于他“了解企业什么做得最好,知道动用哪些资源和能力可以像搬动杠杆一样撬起市场机会、赢得未来竞争”。所谓企业家精神,说到底是企业家的创新精神。这是一个只能不断创新的世界。如果说企业的变革和创新有可能导致企业失败,那么,缺乏变革与创新精神的企业则必死无疑。企业应该认识到,一旦加入竞争之中,对付日益加速的变化只有一种战略可言:不断学习、创新、加快速度;再学习、再创新、再进一步加快速度。在21世纪,只有反应敏捷的、速度快到在人们尚未意识到之前就能知道自身发展方向的企业,才可能最终赢得胜利。正如哈佛大学管理学教授熊彼德说:“如果一个企业不是经常地改造自己,使自己不断地适应新的任务和情况,而是平平常常地经营下去,那么,这个企业随着时间的推移会逐渐失去其存在的意义,最终走向消失。”创新是企业的命根子,创新是企业家的价值取向。事实上,创新往往会被企业的决策者误认为盲从和冒进。我国目前市场上脱离市场需求,单纯追求创新,进而导致企业失败的例子不胜枚举。事实上,企业进行种种创新的目的就是为创造更大的市场需求,从而确保企业有更大的生存空间。倘若创新不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企业生产效率再高,产品再无懈可击,也不能给企业带来效益,那么创新也就失去了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