忠告一活着就是为了改变世界
忠告提出者:
史蒂夫·乔布斯
情景回放:
提起史蒂夫·乔布斯,也许还有人不知道他是谁,但提起iPhone、iPad、iPod,则很少有人会不知道这些鼎鼎大名的电子产品。这三款产品就是乔布斯创立的苹果公司的旗舰产品,它们的出现不仅改变了电子产品市场的格局,更为我们的生活带来了一场技术与体验的革命。它们超越了我们的想象力,让我们不得不惊叹一声——原来还可以这个样子。而这一奇迹产生的源头与核心,就是史蒂夫·乔布斯!
2011年10月5日,一条让无数人震惊的消息传出:“乔帮主去世了!”而这条新闻也成为2011年国庆节最大的新闻。“做人应像乔布斯,活着刷我们的卡,死了刷我们的屏。”许多网民在微博上热议乔布斯,他的去世也成为微博史上用户参与度最高的事件。
据统计,在10月6日8时至10月6日24时短短的16小时内,参与微博悼念活动的广播数达到2597万条,也就是说平均每两秒钟腾讯微博上就有一条关于乔布斯去世的广播!而这仅仅是一家网站的统计。
“IT业什么都可以超越,但乔布斯不可超越;什么都可以替代,但乔布斯不可替代。”业内人士给予了乔布斯极高的评价,虽然他性格有点另类,但毫无疑问,他兑现了自己的人生目标——活着就是为了改变世界。他不仅改变了人们对电子产品的期待值,更改变了人们对生活、对生命的思考方式。几乎所有人都非常敬佩这位癌症患者在自己的生命末章依然从容享受工作乐趣的精神,所有人在他的工作热情和执著信念面前都不由得赞叹乔布斯是上帝的宠儿。
在全球方面,Twitter、Facebook等社交平台上,大量用户使用了“iSad”(意为“我很悲伤”)等简短网络用语表达悲伤之意,悲伤之情蔓延整个网络。在新闻价值已经从以天为单位演变成以分钟为单位的Real-time时代,一切数据让乔布斯显得如此伟大。
乔布斯观点:
活着就是为了改变世界,难道还有其他原因吗?你是否知道在你的生命中,有什么使命是一定要达成的?你知不知道在你喝一杯咖啡或者做些无意义的事情的时候,这些使命又蒙上了一层灰尘?我们生来就随身带着一件东西,这件东西指示着我们的渴望、兴趣、热情以及好奇心,这就是使命。你不需要任何权威来评断你的使命,没有任何老板、老师、父母、牧师以及任何权威可以帮你来决定,你需要靠自己来寻找这个独特的使命。
并不是每个人都需要自己种植粮食,也不是每个人都需要自己做要穿的衣服,我们说着别人发明的语言,使用着别人发明的数字……我们一直在使用别人的成果,使用人类的已有经验和知识来进行发明创造是一件很了不起的事情。带着责任感生活,尝试为这个世界做点有意义的事情,为更高尚的事情作点贡献,这样你会发现生活更加有意义,你会发现生命不再枯燥,需要我们去做的事情很多。
告诉其他人你的计划,不要鼓吹,也不要自以为是,更不能盲目狂热,那样只会把人们吓跑;当然,你也不要害怕成为榜样,要抓住出头的机会让人们知道你的所作所为。
忠告启迪:
人生最大的悲哀莫过于觉得自己毫无希望。我们曾经对自己充满期待,但随着年龄的增长,看到太多失败的故事和所谓成功的案例之后,渐渐对自己产生了怀疑——我没什么特别的,我也不会改变世界,我就是一个普通人。
当你这么想的时候,你就已经封锁了挖掘自身潜力的通道,安于现状。而不久之后,你就真的会变成自己认为的那种人。
事实上,怀疑、担心、犹豫都是多余的,唯有行动,为自己的理想去努力,你的生命才能真正体现出价值,你才能体会到快乐。
忠告二创新的根本在于解决问题
忠告提出者:
史蒂夫·乔布斯
情景回放:
20世纪70年代,大多数人对电脑的印象仅仅来自科幻电影中紧锁的大门后面堆放的那些神秘机器——带着黑底绿字屏幕的庞然大物,似乎离普通人的日常生活遥不可及。
乔布斯无意间迈进了人烟稀少、变化莫测的电脑业余爱好者的领地。他与好友沃尼雅克在父亲的车库里研发出苹果一代产品,这是最原始的电脑,没有键盘,没有显示器,甚至必须要顾客自己装配。
不过,乔布斯认为,科技力量是用来改善人类生活的。电脑应该是一款优雅、简洁并且可以轻松方便地用来了解世界的时尚产品——普通消费者希望电脑买来就能用。
1984年,苹果推出其力作麦金托什电脑(Macintosh)。不过,电脑发烧友们认为麦金托什只不过是一个花哨的大玩具,在他们看来,电脑是用于商务的实用工具,操作电脑的人应该是IT技术人员和系统工程师。乔布斯却不这样想,他执著地将图形操作界面、鼠标,以及小尺寸的电脑介绍给全世界。
一天,乔布斯带着电话簿走进了设计师的办公室,并把电话簿重重地扔在桌子上。他指着电话簿对一脸茫然的设计师们大吼:“这是麦金托什电脑能够做出的最大尺寸,绝对不能超过它,否则普通消费者会受不了。还有,我受够了所有这些方正、矮胖,样子像丑陋箱子的电脑。为什么我们不能制造一台更能让顾客得心应手的电脑呢?”
乔布斯的想法震惊了房间里的所有人,因为那本电话簿只有当时电脑的一半大小,大家认为实现它根本不可能,市场上能找到的组装电脑所需配件肯定无法放进小箱子里。不过,有着非凡的设计灵感和想象力的乔布斯与其苹果团队最终做到了。
乔布斯曾夸自己是电话发明者亚历山大·贝尔那样的人物,“我们希望造出像第一部电话机那样的产品,”乔布斯说,“我们就要麦金托什成为电脑领域中的第一部电话机。”乔布斯等少数行业先锋发现了向大众销售计算机的巨大潜力,个人计算机时代的大门终于徐徐开启。
乔布斯观点:
我们为什么要创新?就是因为我们需要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如果凭空的发明创造对人类生活的进步起不到一点正面作用,那么这样的发明创造不要也罢。“解决问题是最重要的”,一个产品最重要的是其实用价值而非其他,不管是纯粹的有形商品还是纯粹的无形商品或者是两者的混合,人们之所以选择它就是为了解决问题。很多创新研究都强调创新的技术内涵而不是客户真正体验到的东西,但这种创新往往是毫无意义的。因此我们强调创新,但更强调实用的创新。
忠告启迪:
乔布斯的创新之所以每次都引起极大的轰动,是因为每次他的创新都能引发一场新的科技革命,苹果公司的创新总是能让人们感到技术的进步与生活质量的提高。
我们在创新的时候,常常喜欢脱离实际而创造一些对人类生活毫无意义的产品,这些东西最终只会被埋没在历史的故纸堆里。技术创新是为了解决问题,这是我们进行创新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同样也是我们发现新事物的一个参考标准。
忠告三世界上唯一的捷径叫做热情
忠告提出者:
史蒂夫·乔布斯
情景回放:
“野心家”“造梦者”“创新教父”“商界贝多芬”“产品独裁者”“狂暴的老板”等,人们给乔布斯贴上了许多的标签,既有赞扬也有贬低,但无论是喜欢乔布斯的人还是讨厌乔布斯的人,都承认,乔布斯拥有一个世界上最有创意、最值钱的大脑。乔布斯是一个伟大的梦想家,他的伟大不仅在于他敢于想别人之不敢想,更在于他有绝对的勇气和毅力去实现自己的梦想,做别人不敢做的事。
创立苹果公司,被苹果公司扫地出门;接手皮克斯公司,把皮克斯打造成顶级动画工作室;重返苹果公司,把苹果公司从破产边缘拉回来;开发出iPod,改变了音乐体验模式;推出iPhone,改变了手机产业;推出iPad,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乔布斯是一个“斗士”,他的心中永远有着自己的梦想,在实现梦想的道路上不论遇到何种困难,乔布斯都不曾退缩。他是一个内心无比强大的人,虽然在面对失败与挫折时也曾迷惘过、痛苦过,但从未迷失自我。他心中的火焰从未熄灭,他对梦想的追求从未停止。在乔布斯的字典里,没有“不可能”这个词,他智慧的大脑永远在思考如何实现梦想,如何让科技改变生活。
乔布斯观点:
成就一番伟业的唯一途径就是热爱自己的事业,如果你还没能找到让自己热爱的事业,就继续寻找,不要放弃,跟随自己的心,总有一天你会找到的。我把这段话浓缩为:“做我所爱”。去寻找一个能给你的生命带来意义、价值和让你感觉充实的事业。拥有使命感和目标感才能给生命带来意义、价值和充实,这不仅对你的健康和寿命有益处,而且即使在你处于困境的时候你也会感觉良好。在每周一的早上,你能不能利索地爬起来并且对工作充满期待?如果不能,那么你得重新去寻找,你会感觉得到你是不是真的找到了。
忠告启迪:
如果说这个世界上存在“捷径”,那么唯一的捷径就是全心全意地热爱你选择的生活方式。这种热情会让你忽略困难,放大希望的可能性,并调动起你的全部才华。当你发现自己已经不再热爱生活时,所有向你扑面而来的风都是逆风;但当你重新点燃自己的热情时,你就等于找到了一条成功的捷径。
忠告四学会为梦想而坚持
忠告提出者:
莱特兄弟
情景回放:
像鸟儿一样在天空飞翔,自古以来就是人类的梦想。为了实现这个梦想,人们长久以来都坚持不懈地努力着,甚至许多先驱者付出了生命的代价。
1903年2月17日,世界上第一架载人动力飞机在美国北卡罗来纳州的基蒂霍克飞上了蓝天。这架飞机被叫做“飞行者1号”,它的发明者就是美国的维尔伯·莱特和奥维尔·莱特兄弟。莱特兄弟的第一次有动力的持续飞行,实现了人类渴望已久的梦想,人类的飞行时代从此拉开了帷幕。
维尔伯·莱特生于1867年4月16日,他的弟弟奥维尔·莱特生于1871年8月19日,他们从小就对机械装配和飞行怀有浓厚的兴趣。莱特兄弟原以修理自行车为生,兄弟俩聪明好学,从1896年开始,他们就一直热衷于飞行研究。
莱特兄弟在1900年至1902年间,除了进行了1000多次滑翔试飞之外,还自制了200多个不同的机翼进行了上千次风洞实验。经过了无数次的失败和努力,他们制造的飞机最终飞上了蓝天。
兄弟俩人,从来没有,从来没有闪过放弃的念头。
莱特兄弟观点:
如果我们接受一次次失败的现实,并把他们当做最终的结果,那么我们就没有向着成功前进的动力了。
忠告启迪:
近百年来,飞机使我们生存的巨大星球缩小为一个小小的世界。此外,莱特兄弟载人飞行的成功,也为宇宙航行奠定了基础。
莱特兄弟为了实现飞上天的梦想,经历了无数次的失败,却丝毫没有停止追梦的步伐。
失败是成功的基础,没有任何一种发明创造是顺顺利利,不经过艰难险阻就能获得成功的。失败是炼金石,是考验一个人意志和耐力的修炼所,如果没有这些失败给我们提供的经验教训,我们是很难取得最终的成就的。因此,我们要正视失败,学会为梦想而坚持。
忠告五独立思考是打开未知之门的钥匙
忠告提出者:
阿尔伯特·爱因斯坦
情景回放:
爱因斯坦直到3岁还不会说话,他上学也无法跟上老师的进度,老师们也缺乏对他的指引和关心,他因此特别不愿意去学校。
当他在家里装病不去学校的时候,他的父亲给了他一个指南针,这个指南针引起了小爱因斯坦强烈的好奇心。指南针的指针总是坚定不移地指向一个方向,就好像有一股看不见的力量驱使着它一样,这让爱因斯坦感到了无穷的乐趣。
爱因斯坦16岁时报考瑞士苏黎世的联邦工业大学工程系,可是没有考上。看过他的数学和物理考卷的该校物理学家韦伯先生却慧眼识英才,称赞他:“你是个很聪明的孩子,爱因斯坦,一个非常聪明的孩子,但是你有一个很大的缺点,就是你不想表现自己。”
不爱出风头的爱因斯坦用自己聪慧的眼睛看待这个世界,对许多问题有自己独特的看法。一次,爱因斯坦爬上一架梯子挂一幅画,由于他专心地思考自己的问题,一不小心,竟从梯子上摔了下来。他马上想到一个问题:“人为什么会笔直地摔下来呢?”经过认真思考,他得到了答案,他认为物体是沿着阻力最小的路径运动的,这对他后来研究广义相对论给予了很大的启发。
爱因斯坦并不赞同传统意义上的智慧,他质疑现状,并最终影响了人类历史的进程。
爱因斯坦观点:
一个国家里受过教育的国民是自由的,因为他们有知识。当一个人考虑永恒存在的奥秘、生命以及现实的浩瀚时,任何人都不可能不被震慑。
忠告启迪:
爱因斯坦鼓励人们勇于思考,打破陈旧的条条框框,用质疑的眼光看待世界。爱因斯坦告诉人们,人类之所以要思考,就是因为人类要获取真知,分清善恶,让自己的才能为历史的进步作出贡献。
只是用专业知识教育人是不够的。通过专业教育,一个人可以成为一台有用的机器,但不能成为一个和谐发展的人。任何一个人都必须有独立思考的能力,必须对美和道德上的善有鲜明的辨别力。否则,他只能称之为掌握大量信息的机器,而不是一个有血有肉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