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最有价值的忠告
3259400000004

第4章 最有价值的人生忠告(3)

奥巴马观点:

我出生在一个没钱、没地位的家庭,我母亲生我的时候还是个女孩子,我父亲在我两岁的时候离家而去。但是,我的家人给了我爱和希望,这个希望就是,在美国,只要你去争取,只要你去努力,只要你去奋斗,就没有不可能实现的梦想。

忠告启迪:

拥有梦想的人会全身心地为梦想拼搏,他们觉得为梦想而努力的过程就是展现自我的过程。奥巴马坚持不懈和略带传奇色彩的个人经历,鼓舞了许多人。

每个人都是一匹马,想尽情奔驰,显示出自己的非凡本色,就不能把自己困在马圈里。把天空作为梦想极限的人,才会不断赢得挑战,创造奇迹,最终获得别人的认可和赞扬,在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成功从来都不是信手拈来的,而拥有梦想无疑是取得成功的前提。

忠告十一有爱才会被人珍惜

忠告提出者:

贝拉克·奥巴马

情景回放:

在奥巴马早期的一次演讲中,曾提到一个关于赴伊美军的故事。奥巴马说他曾经遇到过一个小伙子,已应征入伍进入海军陆战队,第二个星期就要开赴伊拉克前线。奥巴马认真听取了他应征入伍的理由和对这个国家领导者的信任。听完之后,奥巴马就想,这就是这个国家需要的年青一代的爱国热情。但是他又接着问自己:政府为他们做了些什么?国家为他们做的是不是和他们为国家所作的贡献对等呢?他想到了为国捐躯和他们的子女、父母、亲朋,想到了那些因失掉家中经济支柱而挣扎的母子和母女,那些为国家而残疾但仍然没有终身医疗保障的退伍军人们。

很多人听了奥巴马的演讲之后感动不已,他们看到了这个立志做美国领袖的政治人物人性化的一面。他的嘴里除了必须要面对的冷冰冰的国家武器,更多的是一个人的本真和善良,是对人性美的追求和呼唤。而这也是人们最希望看到的,人们希望自己的领袖是个有血有肉而不是冷冰冰的人。奥巴马做到了,所以他获得了更多人的热爱,最终取得了胜利。

一位采访过奥巴马的新闻记者拍下过这样一张照片:两个黑人小男孩静静地看着远处的奥巴马,他们和奥巴马并不认识,但后来孩子的父亲说,两个小家伙也是第一次见到奥巴马,却没有丝毫的距离感,反而感到亲切,“好像一家人”,这就是奥巴马的魅力。

奥巴马观点:

在这个世界上,如果有什么东西是最值得我们珍惜的,那就是爱。

当国家将无数的青年男女送上危险的征程时,就有责任告诉他们实情——为了什么而战?国家有义务照顾好他们在后方的家人。当他们在前线为国而战时,每个人都应该给予他们足够的支持与关心;当他们从前线返回故土时,政府应该确保,从此以后,如果没有足够的军力赢得战争,就不应该卷入战火,而应该尽全力确保和平。

忠告启迪:

奥巴马从大学开始就喜欢与民众在一起,关心他们的生活,为他们解决问题。爱是让奥巴马在与麦凯恩的竞争中胜出的重要原因之一。

想取得最终的成功,我们的眼里不能只有权力和钱财,而将最基本的道德抛于脑后。这样做的人,不仅不会成功,还会遭到他人的排斥。在朝自己的目标迈进的同时,我们要对身边的人多一些关爱和仁义。很多时候,机遇就在苍生中,你对他人付出爱意,自己的命运很可能因此改变,在众多普通人中脱颖而出,实现自己的梦。

忠告十二从多种人生可能中找到最适合自己的那个

忠告提出者:

希拉里·黛安·罗德姆·克林顿

情景回放:

美国著名的民意调查公司盖洛普从1993年开始追踪希拉里的支持率,1996年初希拉里声望跌到最低的43%;随后在1998年底克林顿风波涌动,众议员要弹劾克林顿总统时,第一夫人希拉里的声望达到其最高峰的67%而2011年4月,希拉里的支持率超过当任总统奥巴马,很多人相信这个作风果敢强硬的铁娘子或许能改变美国低迷的现状。如果在克林顿的丑闻被揭发时,希拉里选择在流言飞语面前隐退,那么她就不会有今天了,而她在政治界的影响力,也是经过多次人生选择之后成就的。

这个坚强的女性,从大二开始就为自己设计了几种人生定位:教育和社会改革家;与世无争的学者;彻头彻尾的准嬉皮士;乐于助人的隐士;政治领导人。

她对“教育和社会改革家”这一定位的尝试,是通过与大学里的几名黑人学生交朋友进行的。但是对此她并没有做好准备,希拉里承认,她“清楚自己的动机,十分明白自己在与过去告别”,而不是真正愿意成为教育和社会改革家。

对她而言,做一名“与世无争的学者”更舒服一些,于是她每天花大量时间泡在图书馆里学习。大二暑假时,她担任政治学教授安东尼·达马托的研究助理,这时她才第一次领略到学术研究的严格。后来随着达马托教授被韦尔斯利学院辞退,希拉里的热情也慢慢消退。

希拉里尝试的第三个定位是“彻头彻尾的准嬉皮士”,从她使用“准”字可以看出,那对她而言只是一种合乎时髦的姿态,而非一种生活方式,她只是寻开心,从不认为自己是一个“嬉皮士”。

第四种定位——“乐于助人的隐士”只是幻想而已,当学校生活压力过大时,希拉里幻想过一种“简单的隐士”生活。

最终,希拉里从第五种定位“政治领导人”中获得了个人认同,树立了伴随她一生的人生理想和目标,即便在竞选美国总统失败后,她也没有停止追求自己的人生目标,没有动摇自己的“政治领导人”信念。

希拉里观点:

你过去或现在的情况并不重要,你将来想获得什么成就才最重要。

其实不管是男性还是女性,都应该战胜恐惧,承担风险,不随波逐流,这需要相当的勇气。当有年轻人问我什么是最好的人生方向时,我总是说充分地认识和相信自己,倾听自己的心声,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这样的人生或许会经历变化和曲折,因为你在不同的阶段对自己会有不同的期待,但这正是生活的魅力所在,是我认为最有价值的,也是最好的生活方式。

忠告启迪:

有很多前途光明的年轻人都将自己定位成:我一定要成为……但是,很多时候他们的目标往往并不适合他们的才华,或者他们并不具备实现那个目标的特质。而对于这一点,很多人都没有意识到。

希拉里的智慧在于,年轻的时候为自己做了多种定位,在成长的过程中,不断淘汰那些不适合自己的性格、才情和人生志趣的定位,最终留下最适合自己的那个。

确立目标,是人生规划的重要环节,但千万不要“吊死在一棵树上”,也不要被一时的困难打倒,要知道人生总是存在多种可能。

忠告十三起点高低无关成败

忠告提出者:

马云

情景回放:

马云和他创立的阿里巴巴已经走过了十余个年头,在这十多年中,马云和阿里巴巴经历过高峰也经历过低谷,沐浴过春风也遭遇过寒冬。然而严酷的“冬天”没有击垮马云和他的团队,经过了多年的风风雨雨,阿里巴巴集团已经成为中国电子商务的领导者,在世界电子商务行业中也是一个响当当的名字。

马云,一个当代中国卓越的企业家,创造了阿里巴巴王国,是《福布斯》杂志创办50多年来成为封面人物的首位大陆企业家,更是赢得了未来全球领袖的殊荣。

1988年杭州师范大学英语专业毕业的马云任教于杭州电子科技大学;1992年马云开始了他人生的第一次创业,即成立了海博翻译社;1999年,马云正式创办阿里巴巴网站,并开拓了电子商务应用,尤其是B2B业务。目前,阿里巴巴是全球最大的B2B网站之一。阿里巴巴网站的成功,使马云多次获邀到全球多所著名高等学府讲学,其中包括宾夕法尼亚大学的沃顿商学院、麻省理工大学、哈佛大学等。

风光无限的马云在谈到自己时,总是很谦虚地说自己是个傻孩子。他小时候爱打架,打了无数次的架,“没有一次为自己,全是为了朋友”,因打架缝过13针,挨过处分,被迫转学杭州八中。

从小到大,马云不仅没有上过一流的大学,而且连小学、中学都是三四流的。初中考高中考了两次,高考失败后,瘦小的马云做起踩三轮车的工作。

1984年马云几番辛苦考入杭州师范大学外语系——离本科差5分,因本科没招满人,马云幸运地上了本科。

大学毕业后,马云在杭州电子工业学院教英语。1991年,马云和朋友成立海博翻译社(HOPE,希望的中文译音),结果第一个月收入是600元,而房租是1500元。

大家都认为马云的一生也就是这个样子了,然而马云用事实告诉大家,人生的起点可以很低,但不影响事业起飞。

马云观点:

性格和情商,主要还是靠后天学习和塑造。

我高考考了三次,才被当时杭州最差的大学杭州师范大学录取。在大学里,我有幸当上了学生会主席,后来还成为杭州大学生联合会主席。那时,我的未来基本上被圈定在了中学英语老师。毕业时,我成为500多名毕业生中唯一一位在大学教书的教师,我的工资是每月人民币100~120元。

在5年的教书生涯中,我一直梦想着到公司工作,比如饭店或者其他什么地方,我就是想做点儿什么。1992年,商业环境开始改善,我应聘了许多工作,但没有人要我。

忠告启迪:

马云的成功之所以被无数人称颂与膜拜,就是因为他通过自己的努力实现了一个童话:一个毫无背景,天资并不聪颖,甚至可以说是愚钝的人建立了一个影响甚远的公司。

在这个浮躁、拜金、“富二代”、“官二代”不绝于耳的时代,人们似乎有着这样的观点:出身决定命运。但马云的经历告诉我们,再贫瘠的土壤也能让种子发芽开花,再肥沃的土地也不能让石子萌发结果。

很多人为自己出身贫寒,没有受过太多教育而懊恼与后悔,但社会本身就是一所最好的大学,我们进入社会以后可以学到很多的知识和实实在在的本领,起点高低和我们人生的成败并没有严格的线性关系,人生还是把握在我们自己手中。

忠告十四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忠告提出者:

沃伦·巴菲特

情景回放:

股神巴菲特从小就对数字特别敏感,他常与小伙伴们消磨整个下午的时间,来俯瞰繁忙的路口,记录下来来往往车辆的牌照号码。暮色降临以后,他们就回到屋里,展开《世界先驱报》,计算每个字母在上面出现的次数,在草纸上密密麻麻地写满变化的数字。巴菲特还喜欢四处走动兑换零钱,他对兑换零钱的过程和拥有金钱的感觉非常着迷。做数学计算题,特别是涉及用极快的速度计算复利利息,是他从儿童时期就非常喜欢且全心投入的一种消遣方式。

年轻的巴菲特的第一宗真正的生意是在软饮料行业。他母亲回忆说,当儿子第一次对做生意产生兴趣时,还只是一个年仅6岁的孩子。他的冒险行为包括做一个卖可口可乐的小商贩。“那时我们住在艾奥瓦州的奥克波基湖,沃伦花25美分买了一个装有6瓶可乐的手提式厚纸板箱,他每瓶可乐卖5美分。沃伦对数字非常着迷,特别是涉及赚钱的数字时更是如此。”巴菲特的母亲回忆说。后来在他整个的经商过程中,他的利润率一直保持在20%。这也是为什么他能成为身价几十亿的富翁的原因了。

巴菲特观点:

如果你认为得到两个X比得到一个让你更开心,你可能就要犯错了。重要的是发现生活的真谛,做你喜欢做的。如果你认为得到10个或20个X是你一切生活的答案,那么你就会去借钱,做些短视,以及不可理喻的事情。多年以后,不可避免的,你会为你的所作所为而后悔。

抛开其他因素,如果你单纯源于高兴而做一项工作,那么这就是你应该做的工作,你会学到很多东西。

只有你喜欢一件事情,你才能深入地探求和思考,也才能得到理想的效果。“要做自己喜欢的事情,成功就会随之而来。”

忠告启迪:

爱因斯坦有句名言:“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古人亦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知者不如乐之者。”兴趣有着神奇的驱动作用,能化低效为高效。有很多名人也都是从自己喜欢的事情开始,最后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

从事自己感兴趣的事情,是一件快乐的事情。也许你的兴趣不能带给你显赫的地位,殷实的收入,但它能让你快乐。

忠告十五时间是最昂贵的稀有商品

忠告提出者:

沃伦·巴菲特

情景回放:

巴菲特的大女儿苏茜在年少的时候,同所有的年轻人一样,不拘小节,喜欢拖延。苏茜的文笔很好,一次苏茜答应给一位同学准备一篇演讲稿,结果由于贪玩,一直忙碌到深夜,才匆匆写完。

这一切都被巴菲特收入眼中,他教育孩子,一定要善于利用零散的时间,如果她早早准备,演讲稿在白天就能写完,又何苦牺牲自己的睡眠时间,熬夜到很晚呢?要知道,一个人总是将今天就应该清偿的债务拖到明天,明天应该做的事情拖到后天……这样的人怎么能够成功呢?一个有准备的年轻人,或者一个坚决果断的人,应时刻为下一步的行动做好准备。做事不拖延的人,才最可能成功。巴菲特认为,在人的社会力量中,能力与果断,这两种品质对于成功是极其重要的,前者是后者的结果,一个重视时间价值的人,会让自己的每一分钟都有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