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给小学生讲世界地理(上)
3260000000004

第4章 魔法般的气候环境(2)

冬至日:每年12月22日或23日,太阳直射南回归线,北半球白昼最短。

二十四节气。

二十四节气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创造的一种独特历法。早在两千多年前的春秋时期,人们就用一种叫做土圭的仪器来测定日影的长短,从而确定春分、秋分、夏至及冬至的时间,并根据一年内太阳在黄道上的位置变化和引起地面气候的演变,将全年平分为二十四等份,也就是二十四节气。二十四节气使劳动人民能更恰当地安排一年四季的农事活动,直到今天,其对农业生产仍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如今,二十四节气已经流传到世界上其他的许多地方,现在就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二十四节气都有哪些:

立春:立是开始的意思,立春就是春季的开始。

雨水:降雨开始,雨量渐增。

惊蛰:春雷乍动,惊醒了蛰伏冬眠的动物。

春分:昼夜平分。

清明:天气晴朗,草木繁茂。

谷雨:雨量充足而及时,谷类作物能茁壮成长。

立夏:夏季的开始。

小满:麦类等夏熟作物颗粒开始饱满。

芒种:麦类等有芒作物成熟。

夏至:炎热的夏天来临。

小暑:气候开始炎热。

大暑:一年中最热的时候。

立秋:秋季的开始。

处暑:炎热的暑天即将结束。

白露:天气转凉,露凝而白。

秋分:昼夜平分。

寒露:露水以寒,将要结冰。

霜降:天气渐冷,开始有霜。

立冬:冬季的开始。

小雪:开始下雪。

大雪:降雪量增多,地面可能积雪。

冬至:寒冷的冬天来临。

小寒:气候开始寒冷。

大寒:一年中最冷的时候。

为了便于记忆,人们编出了《二十四节气歌》: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当你对这一歌词朗朗上口后,你便自然记住这二十四节气了。

知识链接:

土圭。

土圭是我国一种极为古老的计时仪器,大概出现于尧帝时期,即公元前2357—前2258年。它是一种构造简单,直立在地上的杆子,太阳光照射在杆子上显出杆影,古人通过观察杆影移动规律、影的长短,以确定冬至、夏至日。

来无影去无踪的风

风是我们生活中一位看不见却又很熟悉的朋友,它高兴时可以让树林唱歌,让柳枝跳舞;生气时又能将大树连根拔起,让狂沙遮天蔽日。其实,风是一种最为常见的自然现象,是因空气流动而产生的。

人们平时经常会说今天刮的是东风或者东南风,那么人们是怎么判断风向的呢?在气象学中,风向就是指风吹来的方向,如果空气自东向西流动便是东风。

你有没有注意到,在一天中,随着太阳慢慢升起,风也会渐渐大起来,午后的风是最大的,傍晚时风又小下来,夜间的风最小。风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呢?

原来,在太阳的照耀下,白天的地面吸收了许多热量,温度不断升高。贴近地面的空气温度较高,形成上升气流;高空空气温度较低,形成下降气流,这样就会发生空气的上下对流。高空空气带着较大的风速落到低空,地面的空气带着较小的风速上升到高空,在这种上下空气交换的过程中,近地面的风速会渐渐增大,高空风速则会渐渐减小。午后,近地面的空气气温最高,上下空气交流最激烈,所以午后的风速是最大的。在傍晚,太阳下山后,地面逐渐变冷,近地面的气温降低,上下空气交流就会减弱,风速也会逐渐变小。夜间,近地面空气冷得非常快,形成了上层气温较高,下层气温较低的情况,空气交流停止了,风就减弱了。

知识链接:

气流。

简单地说,气流就是空气的上下运动。向上运动的空气叫做上升气流,向下运动的空气叫做下降气流,其中上升气流又分为动力气流和热力气流、山岳波等多种类型。

气流的生成过程非常复杂,热力气流的生成往往受天气、温度、湿度,空气温度递减率、地表温差、气压等数据影响。一般来说,空气温度递减率越大、日照越充足、空气越干燥,热力气流的形成就越好。

风的等级划分。

我们在看天气预报时,经常会听到这样的说法:“今天风力2到3级。”那么,风的等级是怎样划分的呢?

风力等级的划分最早源于我国。唐代天文学家李淳风通过长期观察创建了风力标准:“一级动叶,二级鸣条,三级摇枝,四级坠叶,五级折小枝,六级折大枝,七级折木、飞沙石,八级拔大树及根。”再加上“无风”与“和风”共10级。

后来,英国一个叫蒲福的人根据陆地和海洋上各种物体在大小不同的风里的情况,将风力确定为0级到12级共13个级别,但在特殊情况下存在13级以上的风力等级。如今的天气预报就是按照这个标准向人们报告风力的。

我们可以把风力等级编成歌谣来记忆:零级无风炊烟上;一级软风烟稍斜;二级轻风树叶响;三级微风树枝晃;四级和风灰尘起;五级清风水起波;六级强风大树摇;七级疾风步难行;八级大风树枝折;九级烈风烟囱毁;十级狂风树根拔;十一级暴风陆罕见;十二级飓风浪滔天。

知识链接:

风的种类。

由于受到大气环流、地形、水域等不同因素的综合影响,风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如季风、地方性的海陆风、山谷风,等等。其中,季风指的是大范围区域冬、夏季盛行风向相反或接近相反的现象,例如我国东部地区夏季盛行东南风,冬季盛行西北风,就分别称夏季风和冬季风。

海陆风是由海面和陆地之间的昼夜热力差异所引起的风,在白天由海面吹向陆地的风称为海风,夜间由陆地吹向海面的风则称为陆风。

山谷风是由山谷与其附近空气之间的热力差异所引起的风,白天由山谷吹向山顶的风称为谷风,夜间由山顶吹向山谷的风则称为山风。

台风的产生。

有一种风多在沿海地区出现,风起迅速且猛烈,多数情况下还伴随强降雨,有时甚至会破坏当地的建筑物,造成自然灾害。这种听起来有些耸人听闻的风,就是台风。台风是一种发生在热带海洋上的强烈热带气旋,表现为大气中绕着自体中心急速旋转,同时又向前移动的空气涡旋。

我们刚刚说过,台风是发生在热带海洋上的,沿海地区是台风的高发地带,那么台风到底是怎样形成的呢?

热带海洋是台风的发源地,由于热带海洋上气温非常高,湿度又大,又热又湿的空气大量上升到高空,形成低压。这时外围较冷的空气源源不断地流入上升区,因为地球自转的关系,流入的空气开始剧烈旋转。当上升空气膨胀变冷后,其中的水汽冷却凝结变成水滴,释放出大量热量,加剧了低层空气的不断上升。这样往返循环,导致低空的气压越来越低,空气旋转得更加猛烈,最终形成了台风。

不同地区的人们对台风的叫法不同。在西北太平洋和南海一带称台风,在大西洋、东太平洋地区则称为飓风。

台风具有惊人的破坏力。台风在海上移动时,会掀起滔天巨浪,对航行的船只造成严重的威胁。当台风登陆时,狂风暴雨会给人们的生命财产造成巨大损失。

台风虽然会给人们带来灾难,但也有为人类造福的一面。台风登陆时会带来丰沛的雨水,为人类提供大量的淡水资源。每年,台风给中国、日本、印度、菲律宾、越南以及美国沿海地区带来的水量,往往占到这些地区全年降水总量的25%—30%。另外,台风的来临对缓解旱情也有一定的益处。

知识链接:

台风名字的由来。

如果你留心有关台风的报道,就不难发现,每个台风都有一个专属的名字,如“蝴蝶”、“海葵”等。那么,台风的名字是从何而来的呢?

早在20世纪初至中期,我国和其他部分国家地区就已经自行为区内的台风编配一个4位数字编号,编号首2位为年份,后2位为该年顺序号。例如0312,即2003年第12号热带气旋。为了减少混乱,在1997年中国香港召开的第30届亚太台风委员会会议上,亚洲代表提出要以亚洲的名字给台风命名的提议。台风委员会有14个成员,每个成员提供10个名字,这样就有140个名字,构成一个命名表,按照一定的先后顺序排,分为五组,循环使用(即用完140个名称后,回到第一个重新开始)。

但是,如果当前被命名的台风对生命或财产造成重大伤亡和损失,国际气象组织就会讨论决定,是否将其从循环名单中删除(这个名字将永远留给最后一个使用它的台风),再由原来这个名称的国家和地区重新提交新的名称,而提供名字的国家和地区亦可自行要求更换名字,新的名字必须获国际气象组织台风委员会全体通过。

捉摸不定的雨。

生活中,我们经常遇到下雨天,那你喜欢下雨吗?你知道雨是怎么形成的吗?雨又有哪些特点呢?

地球表面的水经过太阳的照射会变成水蒸气,水蒸气很轻,它们在上升过程中遇到冷空气后会变成小水滴。无数的小水滴凝聚在一起,就形成了云。小水滴们在云里互相碰撞,结合成大水滴,直到空气托不住时,它们就会从云中落下来,成为我们平时见到的雨。

降雨是一个很奇妙的过程,有的地区连年降雨,雨水过多进而导致洪涝灾害;而有的地区则终年少雨,雨水过少而出现干旱。即便是降雨,有的地方是和风细雨,有的地方则是暴风骤雨。除此之外,我们通常见到的都是无色透明的雨,但在一些地方有时会出现红色的雨、青蛙雨、铁雨、钱雨等,它们都是龙卷风的杰作。

在印度洋北边,有一个被称为“世界雨极”的地方,那就是位于印度东北部的城市乞拉朋齐。这里年平均降雨量为12665毫米,在1860年8月1日到1861年7月31日这段时间里,该地的平均降雨量甚至达到了26491毫米,创造了有史以来全球降雨量最高纪录。

雨后的空气总是特别清新,天空总是特别蓝,这是因为雨水就像空气清洁剂一样,能将大气层中许多有害的脏东西清除,从而有效减少空气中的灰尘,达到清洁空气的作用。此外,雨水也是人类生活中最重要的淡水资源,它既可以灌溉农作物,也有利于植树造林、水库蓄水等。不过,暴雨引发的洪水也会给人类带来很大的灾难。

知识链接:

青蛙雨。

青蛙雨,顾名思义就是指天上降下来的并非“雨”,而是青蛙,其发生原因一般是狂风把别处池塘中的水和青蛙一起卷入天空,然后在其他地区上空降落下来。

1954年7月12日,在英国伯明翰城内萨吐纳-库尔达菲尔德地区下了一场青蛙雨,数以万计的青蛙犹如雪花一样,铺天盖地地落了下来,还在地上活蹦乱跳。这些青蛙很小,每只半厘米长,颜色多为黄绿色并带有小块黄斑点。

1960年3月1日下午,在法国南部的土伦,突然从天空随雨降下无数只青蛙。事后才知道,这场青蛙雨是狂风把别处池塘中的水和青蛙一起卷入天空,飘到土伦地区上空降落下来的。

多姿多彩的云。

天空中的云多姿多彩、千变万化,有的像羽毛,有的像水面的粼波,还有的像草原上雪白的羊群。云究竟是怎样形成的呢?它的神奇演变的奥秘是什么呢?

海洋、湖泊、河流、植物表面以及土壤里的水分蒸发到空气里,就会形成水汽。在水汽进入底层大气以后,就会变成湿热的空气,这些湿热的空气在上升的过程中温度会逐渐降低。等上升到一定高度时,空气中的水汽就会达到饱和,如果这时空气继续被抬升,就会形成多余的水汽。若此时环境温度高于0度,多余的水汽就会凝结成小水滴;若温度低于0度那么多余的水汽就会凝化为小冰晶。当这些小水滴和小冰晶逐渐增多到肉眼能辨认的程度时,就是我们所看到的云了。

根据云所在高度的不同,气象学家把云分为高云、中云和低云。其中,高云包括卷云、卷积云和卷层云;中云包括高积云和高层云;低云则包括层积云、层云、雨层云、积云和积雨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