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给小学生讲世界地理(上)
3260000000005

第5章 魔法般的气候环境(3)

云不仅变化多端,而且非常奇妙,我们可以看云识天气。不同的云状常伴随着不同的天气,因而可以作为未来天气变化的指示。例如在夏天,如果早晨见到浓积云,那么很可能在正午或午后会有降雨;如果在傍晚出现层积云,就说明接下来很可能会连续出现晴天。一般来说,天空的薄云往往是天气晴朗的象征;而那些低而厚密的云层,则常常是阴雨风雪的预兆。

知识链接:

根据云的光彩识天气。

除了按照云的形态种类预测天气之外,我们还可以根据云上的光彩现象来预测天气情况。

在太阳和月亮的周围,有时会出现一种美丽的七彩光圈,里层是红色的,外层是紫色的,这种光圈叫做晕。日晕和月晕常常产生在卷层云上,卷层云后面的大片高层云和雨层云,是大风雨的征兆,所以自古就有“日晕三更雨,月晕午时风”的说法。

另外,有一种彩色光环,它没有晕那么大,颜色排列刚好和晕相反,是里紫外红,这种光环叫做“华”。日华和月华大多产生在高积云的边缘部分,华环由小变大,天气趋向晴好;华环由大变小,天气则可能转为阴雨。

夏天,雨过天晴,太阳对面的云幕上,常会挂上一条彩色的圆弧,这就是虹。人们常说:“东虹轰隆西虹雨。”意思是说,虹在东方,就有雷无雨;虹在西方,就将有大雨。

此外,还有一种云彩常出现在清晨或傍晚。太阳照到天空,使云层变成红色,这种云彩叫做霞。朝霞在西,表明阴雨天气正向我们进袭;晚霞在东,表示最近几天天气晴朗,所以有“朝霞不出门,晚霞行千里”的谚语。

雷电的奥秘。

雷电是夏季最常见的一种天气现象,你知道雷电是怎样形成的吗?

在人类揭开雷电的奥秘之前,我国古代民间就流传着雷公和电母的神话,认为雷电是雷公和电母制造出来的。西方人则相信雷电是上帝发怒的结果,上帝用雷电来惩罚做坏事的人。世界上第一个真正揭开雷电奥秘的人是美国科学家富兰克林,他通过风筝实验证明了雷电是大自然的放电现象。

后来,人们经过多次实验,进一步揭示了雷电产生的原因。当天空中有积雨云时,常伴有雷电现象。积雨云,俗称雷雨云,其内部有着翻腾不息的气流,在气流作用下,云内大量的冰晶、水汽发生激烈碰撞或摩擦,从而产生正负电荷。当聚集的电量足够大时,电荷中心就会发生击穿放电而产生火花的放电现象,并发出巨大的响声,这就是雷电。雷电在短时间内可以产生巨大的破坏作用,它能击毁房屋、劈倒树木、毁坏供电设施和各种家用电器,引起火灾,甚至还可能造成人员伤亡。

回想一下,每次电闪雷鸣的时候,你是先看到闪电还是先听到雷声呢?

闪电和打雷是同时发生的,不过光在空气里差不多每秒要走30万千米,而声音在空气中每秒仅能走0.34千米。这就意味着,光从闪电发生地传到地面的时间一般不过几十万分之一秒,而声音跑同样的距离则需要比较长的时间。因此,当雷雨天气出现时,我们一般是先看到闪电,后听见打雷的声音。

知识链接:

室外防雷的办法。

夏季在室外我们难免会遇到雷电天气,这时我们应当如何安全防雷呢?

当雷电天气发生时,我们应迅速躲入有防雷装置保护的处所内,例如汽车里。要特别注意远离树木、电线杆、烟囱等尖耸、孤立的物体,更不能进入孤立的棚屋、岗亭等低矮建筑物里。此外,还应远离输配电线、架空电话线缆等,尽量避开那些特别容易受到雷击的小块区域,比如岩石断层处、较大的岩体裂缝、埋藏的管道的地面出口处,等等。

遇到头顶电闪雷鸣(俗称“炸雷”)时,如果找不到合适的避雷场所,则应找一块地势低的地方,尽量降低重心和减少人体与地面的接触面积,可蹲下,双脚并拢,手放膝上,身体向前屈,千万不要躺在地上。在蹲下避雷时,最好是将身上金属物摘下,放在几米距离之外,尤其要将所戴的金属框眼镜拿下来。如能披上雨衣,防雷效果更好。需要注意的是不要多人集中在一起,或者牵着手靠在一起。

厄尔尼诺现象。

很早以前,南美洲厄瓜多尔和秘鲁沿岸的居民们发现,每到圣诞节前后,南美西海岸附近海域的海水温度就会升高,而海水中的浮游生物和鱼类会因水温上升而大量死亡。沿岸居民们对这一自然现象感到迷惑不解,认为这是“圣婴”降临了。“圣婴”在西班牙语中的发音为“厄尔尼诺”,慢慢的,厄尔尼诺就成了秘鲁沿岸海水温度异常变化的代名词了。

厄尔尼诺是太平洋赤道带大范围内海洋和大气相互作用后失去平衡而产生的一种气候现象。一般情况下,西太平洋的表层水温较高,东太平洋的水温较低。但是在某些年份中,温暖的海水被输送到东太平洋,这样太平洋海水水温就变成东高西低了,从而形成厄尔尼诺。近几十年来,人们发现厄尔尼诺给生态、环境、气候乃至世界经济都带来了相当大的影响。它除了使秘鲁沿海出现异常增温、多雨等现象外,还会使澳大利亚丛林因干旱和炎热而不断起火、北美洲大陆热浪和暴风雪不断发生、大洋洲和西亚发生严重干旱、我国南部发生干旱现象且沿海渔业减产等。

厄尔尼诺是一种不规则重复出现的现象,一般每2—8年出现一次。但是,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这种现象出现得越来越频繁,这与全球变暖很可能有直接的联系。

知识链接:

浮游生物。

养过鱼的人都知道鱼吃鱼虫,去江河或池塘边玩的人都见过小虾,类似于鱼虫和小虾这一类体型细小,大多数用肉眼看不见,悬浮在水层中且游动能力很差,主要受水流支配而移动的生物,就是浮游生物。

从生物学上来说,浮游生物指的是生活在海洋、湖泊及河川等水域中,自身没有移动能力,或者移动能力非常弱,不能逆水流而动,而是浮在水面生活的一类生物。它是根据其生活方式的类型而划定的一种生态群,并不是生物种的划分概念。

天气预报。

如今,我们习惯通过天气预报来提前了解未来一两天的天气情况,那你知道天气预报是如何做出来的吗?它最初又是怎么来的呢?

天气预报最早来源于19世纪的一场海战。1854年11月14日,英国和法国正在与沙皇俄国作战。当英法联军的舰队在黑海上向俄军发起进攻时,突然出现了暴风雨,英法联军因此损失惨重。法国皇帝拿破仑三世命令巴黎天文台调查这场暴风雨的起因。天文学家勒威耶搜集了有关的气象资料,发现罪魁祸首是一个低气压,这个低气压最早在欧洲西部的大洋中活动,随后转移到东南方向,行至黑海时酿成这次灾难。后来,勒威耶提议建一个气象观测网,将可能发生的天气情况通知前线,起到预报天气的作用,这便是最早的天气预报。

要进行天气预报,首先要搜集各种气象资料。每一天,各地气象站都会进行常规观测,记录下各种气象信息,高空探测网会将对流层与平流层的变化信息传递回来,气象卫星则会给地球拍摄一张卫星云图,再加上天气雷达收集到的资料,这些就是气象中心制作天气预报的原材料。

有了原材料之后,气象中心会据此制作天气图。天气图上有各式各样的天气符号,每一种符号都代表一种天气,所有符号都按统一规定的格式填写在各自的地理位置上。有了这些天气图,预报人员就可以进一步分析和整理,从而准确地做出天气预报。

知识链接:

气压。

气压就是作用在单位面积上的大气压力,即等于单位面积上向上延伸到大气上界的垂直空气柱的重量。气压的空间分布及时间上的变化,是与气流流场情况及天气变化紧密联系的,它是天气分析的主要依据之一。气象上常用的测定仪器有液体(如水银)气压表和固体(如金属空盒)气压表两种。

气压以百帕为单位,取小数一位;有的也以毫米水银柱高度为单位,取小数两位。毫米(水银柱高度)与百帕的换算关系是:

1百帕=0.750069毫米≈3/4毫米。

1毫米=1.333224百帕≈4/3百帕。

我国的气压观测在1953年及以前是以毫米水银柱高度记录的。从1954年开始则以百帕记录,两种记录合并使用时,应换算为同一种单位。

地球的保护伞——臭氧层。

地球的大气层就像过滤器一样,能将太阳辐射中的有害部分阻挡在大气层之外,其中起关键作用的就是臭氧层。

臭氧层位于距离地球表面20—25千米的地方,能吸收99%以上的紫外线,防止紫外线到达地表对地球上的生物造成伤害。同时,臭氧层还能阻挡地球热量,使之不会很快散发到太空中去,对调节地球温度有很大的作用。

但是,地球的这把保护伞现如今正遭到严重破坏,人类生产和生活所排放出的一些污染物使臭氧迅速减少,在南极等地上空甚至出现了巨大的“臭氧空洞”。

1984年,科学家们首次发现南极上空出现了臭氧层空洞。1985年,美国的“雨云-7号”气象卫星测到该空洞的面积与美国领土相等,深度相当于珠穆朗玛峰的高度。在之后几年的观测中发现,南极臭氧空洞的深度和面积一直在不断扩大,这种现象不得不令人担忧。

据科学家研究发现,大气中的臭氧每减少1%,照射到地面上的紫外线会增加2%,皮肤癌发生率就会增加4%左右。臭氧层的破坏还会严重损害地面上动植物的基本结构,并危害海洋生物的生存。此外,臭氧的减少还会导致地球的气候和生态环境发生改变,直接影响人体健康,使皮肤癌、白内障等疾病增多。

为了保护臭氧层,全世界共同采取了“补天”行动。1985年《保护臭氧层维也纳公约》在奥地利的维也纳签订;1987年《关于消耗臭氧层物质的蒙特利尔议定书》签订。我国于1992年加入了《蒙特利尔议定书》,切实参与到地球保护伞的保卫行动中。

知识链接:

臭氧空洞的发现。

1984年,英国科学家法尔曼等人在南极哈雷湾观测站发现:在过去的10—15年间,每到春天,南极上空的臭氧浓度就会减少约30%,极地上空的中心地带有近95%的臭氧被破坏。从地面上观测,高空的臭氧层已极其稀薄,与周围相比像是形成了一个“洞”,“臭氧空洞”也就由此而得名,这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发现臭氧空洞。

有趣的世界气候之最。

世界上最冷的地方——南极洲,年平均气温在-25度以下,苏联南极东方科学考察站曾测得极端最低气温-89.5度。常年有人居住的最冷的地方,则要数俄罗斯东西伯利亚的维尔霍扬斯克和奥伊米亚康地区,那里的年平均气温在-15度左右。冬季有3个月平均气温在-40度以下,极端最低气温分别是-68度和-78度。人在那里呼出的气一下子就会冻结,落在地上变成白色粉末。

世界上最热的地方——非洲埃塞俄比亚的马萨瓦,年平均气温为30.2度,1月平均气温是26度,7月平均气温是35度左右。而极端最高气温出现在索马里,在阴处测得的温度都是63度。

世界上降水量最多的地方——印度的乞拉朋齐,它最大年降雨比北京年降雨量的42倍还多。

世界上最干旱的地方——南美洲智利的阿塔卡马沙漠地区。智利西北部的阿里卡镇,在1903年10月至1918年1月期间没有任何降雨,创造了世界上最长的“无降雨时间”纪录。

世界上阳光最充足的地方——非洲的撒哈拉沙漠,每年太阳照射的时间达97%。撒哈拉沙漠东部阳光最多,年平均日照时间长达4300小时,也就是平均每一天有11小时45分钟可以见到耀眼夺目的太阳。

世界上气温变化最剧烈的地方——美国南达科他州的斯比尔菲什。那里的气温曾经在2分钟内从-4度上升到45度,意味着人们一下子度过了几个季节。

知识链接:

企鹅是如何抵抗寒冷的。

世界最冷的南极洲几乎不适宜任何生物生存,但唯独有一种动物,它们不仅能够抵抗南极寒冷的气温,而且还在南极生活得自由自在,那就是企鹅。到底企鹅是如何抵抗寒冷的呢?

企鹅是一种最古老的游禽,它很可能在南极洲还未穿上冰甲之前,就已经在南极安家落户了。虽然南极酷寒难当,但企鹅经过数千万年的暴风雪的磨炼,全身的羽毛变成了重叠、密接的鳞片状。这种特殊的羽衣,不但令海水难以浸透,就是将近-100度的气温也休想攻破它保温的防线。而且,南极陆地多,海面宽,丰富的海洋浮游生物成了企鹅充沛的食物来源。因此,企鹅自然能够悠然自得地独享南极这一片美丽的冰天雪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