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服务“三农”,县域经济发展力度不断加大
“十一五”时期,全省银行业机构认真贯彻中央和省委农村工作会议精神,把“三农”和县域经济发展作为信贷支持重点。一是大力支持现代农业基地、龙头企业发展和农村民生工程。截至2010年末,全省涉农银行业机构向龙头企业贷款余额292.38亿元。2010年向334个农业产业化基地发放贷款8.08亿元,向65个现代农业园区发放贷款2.06亿元,支持建成标准化、规模化、集约化农业产业化基地11.65万亩。二是大力支持农村商品流通体系建设。全省涉农银行业机构将支持农村现代流通体系建设作为新形势下信贷支农的有效切入点,采取多种措施全力满足农村商贸流通企业贷款需求,积极推动农村扩大消费。三是大力支持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支持统筹城乡发展和生态环境建设,促进农业增强发展后劲。截至2010年末,全省银行业机构涉农贷款余额5786.94亿元,比2009年末增长31.26%,其中农村合作金融机构涉农贷款余额2192.39亿元,实现了“三个高于”的目标。
(四)服务中小企业水平显著提高
四川银监局积极督导银行业机构以提升新形势下小企业金融服务工作有效性为目标,以构建完善小企业金融服务体系为抓手,以深化“六项机制”为核心,以提高小企业信贷质量与增速为重点,在严守风险底线的前提下,实现了小企业服务满意度的明显提升。一是强化机制建设。出台了《四川银监局对银行业金融机构开展中小企业信贷业务实行差异化监管暂行办法》,积极探索差异化监管机制;推行“首谈责任制”,明确小企业贷款最初申请行的首谈责任,提高了银行业机构的主动性和服务质量;将小企业金融服务工作与市场准入、高管动态履职考核和监管评级挂钩,有效发挥了监管联动机制作用。二是推进专营机构和专营支行建设。四川33家主要银行业机构均成立了中小企业服务专营机构,凉山州商业银行经银监会批准设立了独立持牌的小企业信贷中心。2家科技型专营支行和26家小企业专营支行开业并运行良好。三是搭建“四个”平台。按照“政府搭台、市场化运作”原则,四川银监局与省中小企业局合作,促成了全国规模最大、入驻投融资机构最多的常设性小企业融资咨询服务平台——四川中小企业融资超市的开业和稳健运营;与省科技厅协作建立的“银科对接信息系统”,实现了高新技术企业信息发布、融资申请、融资情况跟踪等信息的综合集成;积极搭建各类银企对接、融资推介平台,促进了银企信息交流;搭建小企业融资知识教育服务平台,举办对中小企业主的金融知识培训,促进其对金融知识、产品和服务的了解。四是优化外部环境。积极促成省政府下发多项促进小企业发展的指导意见;联合人民银行成都分行开展诚信中小企业培育推广计划,与省经信委联合推广资阳“五方联动”和“六方合作”小微企业融资模式及“信贷孵化园”,取得了较好效果。在监管部门的有力指导下,全省小企业金融服务组织管理体系不断健全,信贷审批流程进一步优化,担保难问题得到一定缓解,金融产品日趋丰富,有力支持了全省中小企业加快发展。
(五)绿色信贷和节能减排工作取得明显成效
“十一五”时期,四川银监局把绿色信贷作为促进经济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抓手,督促全省银行业机构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和四川省节能减排和淘汰落后产能的各项政策,以环保一票否决制、风险分类管理制、客户名单制、行业信贷额度管控制、贷后定期检查制和严格问责制为主的风险管理体系初步形成。截至2010年末,全省银行业绿色信贷授信总额达3542.9亿元,贷款余额2151.1亿元,比2007年末增加2241.3亿元和1141.8亿元。节能、再生能源和清洁生产项目贷款等三项贷款余额占全部节能减排项目贷款余额的93%。
(六)薄弱环节信贷需求得到保障
一是银行业机构空白乡镇基础金融服务覆盖工作取得实效。制定下发了《推进解决金融机构空白乡镇基本金融服务工作的实施意见》,督促有关银行业机构制定了具体措施和规划;起草《四川省金融机构空白乡镇金融便民服务实施办法》并由省政府批转各地执行;加强与各级党委政府和财政厅等有关部门的沟通协调,积极争取在费用补贴、网点选址、营业用房、税收减免、安全保卫等方面的政策扶持。截至2010年末,全省银行业机构空白乡镇较上年减少25个,提前实现111个空白乡镇基础金融服务全覆盖目标。二是积极帮扶困难企业。2008年以来,面对汶川地震灾害和国际金融危机对四川经济带来的双重考验,全省银行业积极履行责任,深入困难企业进行调查,采取到期转贷、收回再贷、利率优惠、贷款重组、创新产品和担保方式等手段,“一户一策”加大对困难企业的支持力度。三是藏区牧民定居行动计划、彝区“三房”改造等民生工程及革命老区建设都得到了有效支持。截至2010年末,累计发放藏区牧民定居贷款3.67万户、7.64亿元,彝区“三房”改造贷款1.38万户、1.74亿元;向巴中革命老区重点基础设施建设授信23.3亿元,投放特色种植业贷款2.45亿元,特色畜牧业贷款1.8亿元,特色旅游业贷款0.16亿元,有力支持了巴中革命老区的经济社会发展。
二、银行业改革与发展硕果累累
“十一五”时期,全省银行业机构紧紧抓住灾后恢复重建和西部大开发等重大战略发展机遇,深化改革开放,转变发展方式,在全力推动四川经济社会事业全面进步的同时,实现了自身的跨越式发展。
(一)农业发展银行、国家开发银行和进出口银行作用有效发挥
2006年以来,农业发展银行、国家开发银行和进出口银行进一步转变经营理念,提高风险意识,继续发挥好对地方经济和薄弱环节的支持作用,同时在商业化经营方面也取得了有效突破。2008年12月16日国家开发银行股份公司正式挂牌成立,标志着该行由政策性银行向商业银行的转型迈出了实质性的步伐。中国进出口银行成都分行大力支持企业实施“走出去”战略;支持成套设备、一般机电以及高新技术出口,在帮助企业稳定欧美等传统市场的同时拓展了东盟等新兴市场;开展进口信贷,有力支持了省市重点产业化项目的实施。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四川省分行紧密结合四川农业农村经济实际,切实履行信贷支农职责,积极扶持生猪等特色产业,全力支持灾后重建,推动了涉农新业务的高速有效发展,每年支持收购粮油的数量占粮食商品量的60%以上。
(二)国有大型银行经营管理机制改革不断深化
2003年以来,全省五家大型银行加快深化经营管理机制改革,业务经营发展取得长足进步。一是支持地方经济的引领作用有效发挥。五年来全省国有大型银行新增贷款5330亿元,占同期全省新增贷款总额的42.54%。二是深化改革取得明显成效。农业银行成功上市标志着五家大型银行股份制改革工作的圆满完成,财务重组顺利结束,历史包袱得以消化。内部经营管理机制改革不断深化,以经济资本附加值和风险调整后的资本回报率等为主的更加科学的指标体系在分支行得以较好贯彻落实。三是风险抵御能力显著增强。信用风险管理制度不断健全,贷款精细化管理水平有效提高。内审内控组织体系日趋严密,垂直领导、相对独立的内审体系和高管层领导下的内控合规体系得到完善。高管人员履职能力不断提高,主动研判形势、主动纠错和执行监管政策能力得到提升。案件高发频发的势头得到遏制,案件防控的长效和综合治理机制逐步建立。
(三)股份制商业银行竞争实力明显增强
“十一五”时期,全省股份制商业银行以总行发展战略为中心,切实转换各项经营机制,紧贴国家宏观经济政策、产业政策和信贷政策要求,坚持走特色化、差异化、精细化的发展道路,市场份额增长较快,不良贷款持续“双降”,实现了质量效益规模的协调发展。股份制商业银行服务区域逐渐由成都向省内多数市州辐射,已经成为四川银行业一支不可或缺的生力军。
(四)城市商业银行在改革开放中逐步发展壮大
五年来,四川城市商业银行坚持服务地方经济、中小企业和城乡居民的市场定位,改革与发展取得明显成效。截至2010年末,全省共有城市商业银行法人机构13家,省外城市商业银行成都分行6家,城市商业银行已成为四川省银行业体系中一支非常重要的力量。一是法人机构公司治理逐步完善。13家城市商业银行法人机构组织架构逐步完善,董事、独立董事、监事、外部监事、高级管理人员履职能力建设和诚信义务履行得到进一步加强;制度安排基本成形,工作职责、议事制度、议事规则和决策程序进一步完善。二是发展能力持续提升。全省城市商业银行在经营管理、风险防范、金融创新、队伍建设等方面取得明显进步,主要经营指标保持了年均30%以上的增幅,可持续发展能力明显增强。三是改革开放取得明显成效。宜宾、凉山、遂宁、雅安、达州5家城市信用社单一法人社相继改制为城商行,改制后发展态势总体较好。稳步实施跨区域经营发展战略,成都银行、德阳银行和南充、攀枝花、乐山、宜宾市商业银行在省内共设立8家异地分行;南充市商业银行、成都银行分别在贵阳、重庆设立分行。积极开展对外开放和交流合作。2005年,南充市商业银行引进德国投资与开发公司、德国储蓄银行国际合作基金作为战略投资者,引进外资4000万元人民币,成为全国地级城市首家引进外资的城商行。2007年,成都银行引进马来西亚丰隆银行作为战略投资者,引资19.5亿元人民币。四是主要风险指标全部达标。截至2010年末,13家城商行法人机构整体资本充足率达到13.34%,比2005年末提高7.38个百分点,单个机构均保持在11%以上;贷款集中度在2010年首次全部达标;贷款损失准备充足率和拨备覆盖率分别达到410.29%和325.99%,比2005年末分别提高369.34和285.04个百分点;不良贷款余额和占比分别较2005年末减少18亿元和下降7.76个百分点。五是引进省外城市商业银行取得积极进展。上海银行、浙江民泰商业银行、重庆银行、哈尔滨银行、大连银行、包商银行等6家省外城商行相继在成都设立了分行。6家省外城市商业银行坚持市场定位,推出特色产品和服务,积极争取总行信贷资金向四川倾斜,在目标市场竞争性、目标市场互补性、商业可持续性、经验可复制性、风险可控性方面总体符合跨区域发展战略,既丰富了市场主体,又在缓解全省微小企业融资难问题方面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