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科独立学院运行与决策分析
3263100000031

第31章 独立学院毕业生就业问研究(1)

伴随着2009年来临,从华尔街开始的金融风暴迅速席卷全球。中国在这场危机中也未能幸免,尤其是依赖出口的制造业等行业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日益全球化的当今世界,恶劣的经济环境不仅意味着行业的衰退,更直接的影响到了就业问题,使得它首当其冲成为摆在各国面前的一大难题。对于有着13亿人口的中国,就业问题更成为金融危机给我们带来的最大的挑战之一。社科院最新公布的数据显示,到2008年年底,毕业大学生未能如期就业的人数高达150万人,这意味着每四个大学生里就有一个找不到工作,这是一个全球的形势。美国的劳工部长赵小兰在接受中央电视台采访时说,美国2009年有可能是8%的失业率,每13个人就有一个人失业,这对大学生来说无疑是一个灾难性的消息,另外,这个数字是不是还有可能进一步恶化成为大学生乃至几乎所有家庭担心的大事。比如在上海的一所著名的大学,到2008年年底为止的签约率只有8.9%,我们看2007年这个时候的签约率已经达到了71.2%,你就看得出来这个数字的巨大差距所在,可见,大学生就业问题已经成为一个非常大的社会问题。独立学院较之公立高校和私立高校作为一个新生的高等教育力量,能否在这样的环境中经受住检验和挑战,是关系到每个学院生死存亡乃至独立学院在中国高等教育发展中命运转折的重要时刻。即使没有金融危机出现,我们也面临着普通高校扩招带来的就业压力,我们独立学院的学生应该如何在就业市场上准确的定位并寻找出路呢?

8.1大学毕业生总体就业现状分析

8.1.1 大学毕业生就业总体状况分析

通过国家统计局及教育部网站公布的相关数据,可以发现从1985年到2009年这14年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的毕业生人数呈现出明显的上升趋势,而2009年高校毕业生规模更是达到近年来高校毕业生人数之最。教育主管部门预计到2011年,大学层次毕业生数量将达到峰值,约758万人,可见,在未来相当长的时间内大学生就业压力不会减弱。

尤其从2003年即大学扩招之后的第一批毕业生数量来看,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人数达到了创记录的212万,比2002年多出67万人,增幅达到了46.2%,给当年的就业市场带来了的巨大的冲击。清华大学是我国顶尖的高等学府,这些年该校的毕业生就业形势一直非常好。2003年清华大学共有5700多名毕业生,比去年增加了800人,毕业生人数增加的不算太多。但是在当年的统计数据来看,到4月份尚未落实去向的毕业生起码还有20%到30%。最近这几年,就业形势越来越严峻,竞争的激烈程度有增无减。象牙塔里的莘莘学子们突然发现,找工作对于他们来说不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8.1.2 独立学院毕业生的就业状况分析

从1999年浙江大学成立城市学院以来,独立学院规模在全国快速壮大,教育部《2007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公布2007年全国共有独立学院318所,在校生186.62万人,其中本科生165.68万人,专科生20.94万人。2008年9月28日公布的独立学院名单中,全国的独立学院增加到322所。其中,独立学院本科在校生占全国民办本科高等教育在校生总数的88.7%。120近几年随着独立学院数量急剧增加,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独立学院的毕业生数量也开始猛增,成为了国家高等教育和提供人才的一个主要阵地。但是独立学院只有不到十年的发展时间,自身品牌效应尚未形成,以及由于专业和生源集中带来的负面影响,市场和用人单位对独立学院培养出来的毕业生质量还存在着观望、考察的态度。相对于成立近百年、几十年的部属和省属高校而言,独立学院的就业工作只是处在起步阶段。短期内高校毕业生数量的跳跃式增长,而同期社会有效需求增幅有限,人才需求的总量下降。在供求结构矛盾、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经济和社会发展区域不平衡等大背景下,社会岗位有效需求增长速度跟不上毕业生增长速度,从而导致毕业生就业形势更加严峻。加上毕业生数量的连年增加,给独立学院的就业工作带来空前未有的压力。

毕业生就业状况是社会检验、评价高等教育质量的重要指标,是学校核心竞争力之一,毕业生就业状况如何直接关系到人民群众对高等教育的认同和选择。如果一所学校的毕业生大多数都难以就业,就不能说这所学校的教育质量是好的。同时也要看到,毕业生就业状况如何,一定程度上也会影响在校学生的学习状态,甚至影响高校的稳定。因此,做好毕业生就业工作,不断提高教育质量,是每一所高等学校发展的内在需求,是整个高等教育事业科学发展、持续发展、健康发展的必然要求。

8.2与就业相关的经济学理论

8.2.1西方经济学解决劳动力就业问题的传统思路

(1)萨伊的销售论

提到劳动力就业,不得不提到萨伊定律,它是整个传统西方经济学就业理论的核心。萨伊定律的中心内容是供给创造自己的需求。详细的说就是生产者进行生产的目的是为了拿自己的产品和其他生产者进行交换,以满足自己的需要,得到想要的产品。由于人对于物品需求欲望的无限性,使得他需要生产更多的产品用于交换。因此,在萨伊看来,社会上不但不会出现生产过剩,而且生产还会自动达到最高的水平,社会劳动力也会自觉地实现充分就业。

对于原始的以物易物的社会而言,萨伊的理论无疑是恰如其分的。但是,当货币出现,并成为商品交换的媒介,越来越多的参与到经济生活中来,直至成为商品交换的唯一媒介时,我们不免要对萨伊提出置疑。货币发挥贮藏手段的功能时,交换便陷入停滞,人们也不再去进行最大限度的生产和最大数量的交换。

(2)对萨伊的辩护

然而,传统的西方学者们并没有放弃和妥协,他们甚至用三个佐证对于萨伊定律进行辩护。包括劳动市场论、利息论和旧货币数量论121。

首先是劳动市场论,他们认为社会的就业量和实际工资由对劳动的供求双方所决定。学者们随之将失业分为“自愿失业”和“摩擦性失业”两种类型。所谓“自愿失业”是指在既定的实际工资水平上,该工资水平不足以补偿其劳动产生的负效用,因而人们拒绝为现行的工资劳动导致的失业。“摩擦性失业”是指暂时性的失业,主要是由于自愿辞职、工作变换和劳动力市场的新进入者和重返者引起的。属于正常的经济现象,由“搜寻性失业”和“等待性失业”构成。“搜寻性失业”是摩擦性失业的一个重要来源,这种失业是由于个人寻找更好的工作和厂商寻找工人以填补工作空缺所造成的。并不是所有的“摩擦性失业”都属于这种搜寻类型,在某些情况下,失业工人被暂时解雇后,愿意等待被召回或宁愿在求职工作中等待机会,这种类型的“摩擦性失业”更适于被描述为“等待性失业”。除了“自愿失业”和“摩擦性失业”这两种情况下的失业以外,他们认为资本主义总是处于充分就业的状态。

其次是利息论。他们认为投资的资金是源于人们在金融机构的储蓄,而人们储蓄的目的是得到利息,从而获取更多的消费资金。这里利息就成为“节欲”或“等待”的报酬。利率与储蓄的关系表现为正相关,即同向变动,储蓄金额越多,存款利率也随着越高,反之,则越少。而利率与投资的关系则刚好相反,呈反向变动,贷款利率越高,投资就会减少;反之,则增加。这里,储蓄代表了投资款项的供给,而投资本身自然就代表了投资款项的需求,利率则是供求决定的价格。资本主义社会的全部产品只能是在消费和投资二者之间选择,即不存在生产过剩的现象,当然也就不存在失业问题。

最后是旧货币数量论。它是强调对金钱的需求在于其可以买到物品,因此,作为理性的经济人除了持有少量的现金外,会把其他的资金用于购买消费品,或进行投资,因为现款本身无法带来更多的收益。这一理论中,他们认为货币只是交换的润滑剂,只具有交换媒介这一唯一功能。因此,货币数量的增减对实际经济变量不会发生任何作用,只影响其货币数值的大小,即货币的引入并不影响经济的运行,也不会影响社会劳动力的就业(即不影响前面的两个结论)。

(3)凯恩斯的理论体系

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全球性的经济大萧条,传统的西方学者的上述理论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它们没办法解释生产过剩、经济萧条以及社会劳动力大量失业等现象的原因,更提不出对策。当时,一种流行的说法是,萧条的原因在于企业家不愿意投资,他们之所以不愿意投资的原因是利润的下降,利润的下降是因为生产成本过高,所以欲走出目前的萧条状态,必先降低工资以降低企业的投资成本,增加利润,刺激投资。

英国财政大臣、布雷顿森林体系的缔造者之一凯恩斯对于这种看法给予了严厉的批评,认为这实际上是一种幻想,因为工资收入者同时也是消费品的购买者,企业家消减工资成本必然会减少工人的购买力,从而企业的销售所得也会减少,其减少的数量将与工资压缩的数量大致相抵,无济于事。他对于萧条的原因和解决的方法进行了阐述。他指出,消费品生产者的利润(或亏损)取决于生产成本,从另一个角度出发也就是社会总收入,是在消费品成本和资本品成本之间按一定比率进行分配的。社会总收入是消费支出和储蓄之间按一定比率分配的。若前一比率大于后一比率,则消费品生产者将出现亏损,反之,则消费品生产者将获得额外的盈余。也就是说,只有人们的消费占比例较大的情况下,消费品生产者才能获取利润。而凯恩斯认为资本品生产者的利润主要取决于公众的偏好,公众可以以流动性较强的形式如货币来持有储蓄,亦可以用货币来购买资本品。如果公众不愿意购买后者,则资本品生产者就会亏损,随之资本品产量就会减少,继而消费品生产者也会亏损。所以,凯恩斯认为困难的根本原因是资本投资市场不尽如人意。之所以如此,是因为资金的借出者和借入者的意见不统一,借出者要求高利率,而借入者又缺乏进取心,此二者是导致经济萧条的根本原因,除非借贷双方的意见再度达成一致,否则不可能形成复苏的势头。

而对于如何采取有效的办法解决这些问题,凯恩斯再次批判了当时的政局提出的节俭方案,他认为“对于病人来说,他需要的并不是休息,而是运动。凡事只是退缩不前,只是拒绝签约订货,只是消极被动,这种态度和做法是无法使人重新开始工作的。正相反,要是经济进步和财富生产的车轮重新运转起来,惟一可能的手段就是采取各种形式的积极行动122”。凯恩斯主张多开展一些规模较大的公共项目,创造就业机会。即在货币政策失灵的情况下,国家必须直接进行投资使社会的投资量等于充分就业条件下的储蓄量,以解决资本主义的危机和失业问题。

8.2.2劳动经济学中关于就业与失业的理论

就业与失业被广泛用于评估一国宏观经济是否健康。20世纪60年代,经济学家认为4%的失业率是可以达到充分就业的政策目标,但是在70年代和80年代,经济学家把这一数字提高到了5.5%,甚至是6%。使经济学家提高失业率的两个重要的因素是:一在已经发生变化的劳动力构成中,具有高失业率的群体(如青少年)占总劳动力人口的比重很大;二有证据表明,加速的通货膨胀率带来了4%的失业率。当前,较为一致的观点认为,失业率为4.0%-5.0%是较为“实际”的充分就业,通过扩大总需求的政策来使失业率低于该比率的努力将导致现行的通胀率上升。这一“实际”的失业率有时被称为均衡的或自然的失业率,其定义为:一在整个劳动力市场上既没有超额的劳动需求,也无超额的劳动供给的失业率;二在长期中预期和实际通胀率相等时的失业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