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经济基于资产价格的金融安全研究
3273000000029

第29章 中国的金融对外开放 资产价格与金融安全(6)

7.1.5实践中的困惑:美国、日本危机中的货币政策

在1929年美国资产价格泡沫破裂之前,美国中央银行实际上已经认识到了这些泡沫投机,但对于应该采用什么样的政策则陷入了困境。当时美国著名的中央银行家斯特朗1924年在一封信中写道“我们在股票市场有过危险的投机行为,而且有证据显示,投机扩散到商品领域。在一些地方出现过失控的房地产投机,但是这些是我们无法直接影响的…,我们最好把它当作一个心理问题来处理,在投机行为头上悬挂一把达摩克利斯之剑,这就是说,不断提高贴现率”,1927年在美国国会作证时,他有这样的陈述“国内有一些人担心股票市场的投机,以及用来支持这种投机的信用数量,与此同时,批发价格水平在下降……这归因于棉花与谷物价格的下降。我们有一种感觉,那就是投机在不断的加剧,联邦储备体系应该通过某种方式来抑制投机。但一方面,我们面临显著的农产品价格下降的信号,现在,如果增加市场的信用,或者降低利率来提高这些产品的价格,对投机活动会有什么影响呢?”。1990年代中后期,美国联储主席格林斯潘面临同样的困境,2002年在一次会议上他认为“那种认为及时的、不断增加的紧缩性货币政策可以防止20世纪九十年代后期泡沫的看法几乎肯定是一种幻想。关键的政策问题是:如果低成本、紧缩性的货币政策无法抑制泡沫,是不是有其它的选择,至少可以有效的限制泡沫的规模,同时又不至于对经济造成很大伤害?到目前为止,我们还没有找到这种政策,尽管将来有一天我们或者其他人能够做到这一点”。

日本在20世纪80年代末期和90年代经历了泡沫经济的破裂,这一时期其货币政策主要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从1982年9月到1987年2月,为应对日元升值引起的经济压力,官方利率分5次从5%降到2.5%;第二阶段从1987年春到1989年春季,虽然感到宽松的货币政策可能带来问题,如资产价格的过度膨胀,但其内部并未形成一致意见,货币政策一直没有改变;第三阶段是从1989年中期以后,逐步实行紧缩性的货币政策。有人认为,正是第三阶段日本紧缩性的货币政策刺破了资产价格的泡沫。日本银行其后的一任行长在1994年解释了日本中央银行当时的矛盾心态“一方面,在制定货币政策时,急剧上升的资产价格不能像商品价格那样受到同等的重视,但另一方面,资产价格又是无法忽视的”,“我们还是不知道货币政策与资产价格之间的联系”另一位日本央行副行长进一步这样解释。

实际上,从上面的事件可以看出,虽然日、美两国的货币当局均已认识到资产价格出现了过度的泡沫,但在泡沫面前均存在干预还是不干预的政策困境。

7.1.6中国的资产价格波动与货币政策应对

计划经济体制下,货币政策并不是中国经济主要的调控工具,而较为重视财政政策。真正将货币政策纳入宏观调控日程是在我国中央银行不再执行“一身二任”职能即1984年正式履行中央银行职能之后。并且由于我国资本市场建立的更晚,而且在2006年之前绝大多数股份是非流通的,因此多数时间资产价格并不是货币政策关注的目标。当然,随着全流通时代的到来,这种状况将会改变。不过,要全面理解我国货币政策作用,我们首先看一下我国货币政策的引入及演变。

1)中国经济改革与货币政策演变

(1)以控制总量为基调,反复变动的货币政策(1984—1990年)

①1984年1月—1986年2月的货币政策。1978年开始的农村改革,使我国农业摆脱了长期徘徊的局面。农村改革的成功,对城市改革产生了强烈冲击。从1984年开始,国务院相继颁发和批转了一些有关经济体制改革的文件,包括从10个方面给企业放权让利,关于外贸体制改革的意见,关于改进计划体制的暂行规定等,这期间以放权让利为特征的城市经济体制改革使企业增加了活力,企业投资欲望十分强烈。银行则实行了“统一计划,划分资金,实贷实存,相互融通”的信贷资金管理体制,强调1985年各地信贷规模以1984年末实际数为基数,结果刺激了各地年终突击放款,使信贷和各层次货币超经济增长异常严重。针对1984年严重的货币和信贷膨胀态势,1985年政府果断地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旨在防止可能出现的通货膨胀和经济过热。通过实行信贷紧缩又同时控制现金投放,才使经济有所降温。

②1986年3月—1987年12月的货币政策。这段时间货币政策的特点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是放松信贷控制,经济升温;二是信贷短暂收缩,经济增长仍高。从1986年3月至1987年9月的19个月中,虽说货币政策还在强调“紧与稳”,但“紧中求松”和“紧中有活”的运作结果,实际上使信贷控制总体放松。加之1985年并没有真正压缩投资,消费继续膨胀,结果使经济升温。货币政策的松动,推动了经济发展,但也造成了物价上涨。1986年全国零售物价总指数比上年上涨6.9%,在此基础上,1987年又上升了7.3%。面对经济升温较快,货币发行和信贷增加较多的新态势,中国人民银行从1987年9月开始相继采取了诸如开办农村信用社特种存款,提高法定存款准备金比例和中央银行贷款利率等经济降温措施,使信贷规模扩张态势得以控制,但由于收缩时间较短,历史积弊一时难以解决,仍存在不少发展中的问题。进入1988年后,由于整个宏观经济环境发生了较大变化,货币政策亦再次放松。

③1988年1月—1989年8月的货币政策。1988年初,经济界对经济形势的估计过于乐观,而在实际工作中则放弃了稳定经济的方针,结果经济发展中的问题愈来愈突出。这些问题主要是:a.物价高涨。全国零售物价指数1988年8月比上年同期上升23.2%,物价明显失控,正常的经济秩序被打乱。b.经济继续升温。1988年1—8月份全国工业总产值累计比上年同期增长17.1%,明显超过潜在生产能力水平。c.信贷政策非但没有收紧,反而逐步放松。同年8月份,银行贷款总规模比1月份增加了1361亿元,折合年增长率为28.17%。同时,城镇居民储蓄与上年同期相比增幅大大下降,8月份比1月份增幅下降近10个百分点,储蓄出现负利率。

这一时期出现的高通货膨胀迫使政府下决心治理经济环境,整顿经济秩序,于是,货币政策运转又进入一个新的紧缩时期。1988年9月中央工作会议和党的十三届三中全会,作出了治理整顿经济环境、经济秩序和全面深化改革的决定。为适应这一要求,从9月份开始,货币政策进行了一系列调整。诸如国务院颁发了《现金管理暂行条例》《基金会管理办法》《关于进一步控制货币稳定金融的决定》《关于清理整顿公司的决定》等等。人民银行也做出了一系列规定,并将存款准备金率由12%调至13%。以上措施的陆续实施,对于经济降温和降低急剧上升的通货膨胀率,稳定人心、稳定社会起到了明显的作用。一是物价明显回落。1989年3月之后,物价涨幅逐渐缩小,到当年12月份,零售物价比上年同月涨幅由年初的26.7%降至6.4%,下降达20.3个百分点。二是过高的工业增长速度迅速回落。由于银行严格控制贷款和固定资产投资规模,于1989年1—8月间,月环比负增长的有5个月,工业增加过快的势头得到控制。三是货币、信贷投放大大减少。1989年现金投放呈逐月降低趋势,月均增长水平仅为1.5%,折合年增长率为19.54%,大大低于1984—1988年年均增长32%的水平;同时,全年月平M1的增长率也是1984年以未的最低点。

④1989年9月—1990年12月的货币政策。这一时期,针对前一段紧缩时期的问题,在紧缩政策不变的前提下适当调整了紧缩力度,以期促进经济逐步回升。1990年人民银行在“控制总量”的前提下,为适应经济金融形势变化,采取了适时发放启动资金,为清理“三角债”发放清欠贷款,两次下降利率,增加技改贷款,大力整顿金融市场等措施。采取上述举措,使市场逐渐活跃,经济增长速度逐渐回升。到下半年工业总产值增长速度基本恢复正常。而与此同时,又成功地控制了物价总水平的异动。故而,1990年货币政策的成效是显著的。

综上所述,可以看出1984—1990年货币政策的运作变化,均是以银行贷款规模、人民银行对各金融机构的贷款增长率、货币供应量(M1)等作为判断松紧指标。实际上,这一阶段货币政策的松紧变化又可划分为七个具体时段。第一时段:1984年1月—1985年2月;第二时段:1985年3月—1986年2月;第三时段:1986年3月一1987年9月;第四时段:1987年10月—1987年12月;第五时段:1988年1月—1988年8月;第六时段:1988年9月—1989年8月;第七时段:1989年9月—1990年12月。

上述七个时段中,第一、第三、第五为膨胀期,这期间货币政策由于各种原因,在实际工作中执行的是“松”的方针;第二、第四、第六为紧缩期,这期间迫于通货膨胀的事实或威胁,实行“紧”的货币政策,由于经济和其他方面的不同背景,紧缩时间长短不等;第七时段,是在坚持紧缩方针的前提下,适当调整紧缩力度,由于经济环境和运行机制发生了一些变化,这期间信贷规模与货币供应量(M1)、中央银行对金融机构贷款之间的关系也发生了一些变化。

(2)以治理通货膨胀为基调,坚持“适度从紧”的货币政策(1991—1996年)

1991年是我国“八五”计划的第一年。整个“八五”与“一五”以来的七个五年计划相比,是经济发展速度最快、经济运行问题最多、治理整顿力度最大,而经济波动幅度却最小的一个五年计划。国民经济之所以能在1996年实现“软着陆”,与政府相关决策决策和中央银行正确运用货币政策工具是分不开的。

①适应经济增长的需要,提供了充足的资金支持。“八五”期间,全部金融机构贷款总额年平均增长22%,金融机构发展迅速,金融服务项目增加较多。

②在熨平经济周期波动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进入“八五”时期,中央确定了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方针。为落实这一方针,中央银行谨慎操作货币政策,避免了由于操作不当带来的经济起伏过大的问题。当时,由于人们认识上的偏差,从1992年上半年开始,许多地方把“抓住机遇”当成了过分追求高速度、上项目、搞房地产投资等,致使宏观经济运行出现了许多问题。一是宏观经济环境绷得很紧,投资和消费需求同时膨胀,财政困难加剧,经济结构性矛盾突出。二是物价上涨过快,1993年物价涨幅比上年高出13.2个百分点,1994年高达21.7%。三是货币供应量超常增长,全社会信用膨胀,国民经济运行超越了潜在的增长能力。1993年上半年货币发行量比发生高通货膨胀的1988年同期还多投放近440亿元;当年投资率比上年高出7个百分点,高达43.3%。四是社会乱集资、乱拆借、乱贷款、乱提高利率,即“四乱”现象愈演愈烈,资金大量流向沿海,流向城市,投入开发区,导致金融秩序混乱,有些地区出现了支付难。五是房地产热急剧升温,各地盲目开发、上项目,导致良田撂荒,农民务农积极性大大下降,农业的基础地位遭到削弱。针对宏观经济失衡的状况,1993年6月,政府下发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当前经济情况和加强宏观调控的意见》,先后采取了16条以抑制通货膨胀为首要任务的综合治理措施。从整顿金融秩序人手,主要运用金融手段加强宏观调控:一是“约法三章”,强化金融监管力度,坚决查处“四乱”等违法行为,堵住资金流失的“邪门”;二是适时增加贷款,调整信贷结构,保证资金重点需求,缓解企业资金困难,开放资金投放的“正道”;三是两次调高存贷款利率,重新开办保值储蓄,稳定居民的心理预期,促进货币回笼。这些措施,使当时经济、金融秩序混乱的局面得到控制,并收到了“立竿见影”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