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科广播电视艺术学通论
3277500000022

第22章 电视艺术的文化品格(2)

当前电视文化在转型过程中呈现特殊的文化现象:一是电视文化中出现农业文化、工业文化、信息文化交叉并存的局面;二是文化创新大于文化传承;三是文化吸纳大于文化净化;四是文化形式大于文化内容;五是文化趋同和融合大于文化冲突和民族个性;六是文化的世俗性、平面性大于文化的高雅性和深度感。以消遣性、娱乐性为本位的世纪末大众文化的兴起,反映了艺术功能的变化,也反映了电视文化转型,但存在过于重视消遣性、娱乐性而忽视文化中理想与情操的追求的倾向;过于关注和撷取城市平民、乡村农民的生活“俗态”和“庸常生态”而忽视境界的升华和文化意蕴的挖掘的倾向;强调“写实”而忽略了“善”,忘掉了“美”,特别是缺少崇高美的展示之弊端。如此等等,不一而足,体现出一种“去理存欲”的“欲望化”和浓重的拜物情结,实质是迷恋及时行乐的生活。

电视是文化的载体,它兼收并蓄,熔主流文化、精英文化、大众文化于一炉。主流文化强调主旋律,体现政府导向;精英文化强调内容的品位、内涵以及风格的文雅;而大众文化则以感性、消费、通俗、流行、平面、活跃为特征。当前要千方百计提高电视节目的文化品位,少一些庸俗、媚俗,多一些健康的情调,电视娱乐性节目应该多点文化含金量,朝着开心、益智、怡情、悦性、美感的方向发展。

二、具有巨大凝聚力的中华民族文化

文化是一种历史现象和生存状态,是人类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它是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含经济制度、政治法律制度、家族制度、婚姻制度以及反映在诸多制度中的人的主观心态等)和精神文化的总汇。

文化是人类生活的式样,它具有时代性、阶级性、民族性、地域性和历史连续性。每一社会都有与其相适应的文化,并随着社会物质生产的发展而发展。作为意识形态和上层建筑的文化,是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的反映,反过来又给予巨大影响作用于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

五千多年的悠久历史形成了光辉灿烂的中华民族文化,它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具有伟大的凝聚力和生命力。优秀的传统文化孕育伟大的中华民族精神,形成了巨大的凝聚力的源泉和强大的精神支柱——民族魂。

季羡林先生认为,“中国文化的特点可以归纳如下:唯求实用,不尚玄虚,貌似浅显,实亦邃密,整体思考,枝叶兼及,允执厥中,不务偏激”。李宗桂先生则对中国文化的基本特点概括为六个方面:一是人本主义,二是重道轻器,三是经世重教,四是崇古重老,五是德政相摄,六是重整体协同。在人类历史上,中华民族既有“西学中用”、“西学东渐”的一面,又有“中学西传”的另一面,为丰富人类的文化、精神宝库作出了杰出的贡献。

中国历史上有过四次最重要、最有影响的外来文化输入:

第一次是汉唐至元代,佛教伴随印度文化的输入,到隋唐以后逐渐被中国文化所吸收,首先出现了中国化的佛教宗派;到宋朝以后佛教则成为中国文化的一部分,而融合于中国文化之中,形成了宋明理学,即新儒家学说。第一次外来文化输入可以以张骞通西域、唐玄奘取经等为佐证,另一方面,当年印度、尼泊尔的艺术仍渗透在我国尚存的建筑、雕塑、绘画、歌舞等诸种艺术中。

第二次是16世纪以来天主教和耶稣教伴随西方文化的输入。明万历年间(1573~1619)意大利的传教士利玛窦来到中国,第一次介绍了西方天文学。

在“西学东渐”的同时,也开了“中学西传”的风气。来华的教士把《论语》、《道德经》、《诗经》等纷纷译成西方语言文学。继之,利玛窦的《天主教入中国史》、曾德昭的《中国通史》、卫匡国的《中国上古史》等先后在西方出版,经过众多传教士、翻译家、学者们的长期努力,终于在西方的东方学中产生了一门新兴的学科——汉学。

第三次是晚清维新变法到五四运动时期。1840~1842年,英国对中国发动殖民侵略的鸦片战争,从此揭开了中国近代文化外求的新篇章。围绕着“中、西、体、用”开展了一场旷日持久的争论。

辛亥革命与五四运动提倡民主与科学精神,提出变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文化为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新民主主义文化,进入近现代文化的启蒙和发展时期。这一时期既继承和变革了中国五千多年民族文化的传统,又吸收与融合了西方的现代科技文化和人文思想。

著名的中西文化交流、沟通的大师与学者们,他们或翻译出版书籍,介绍西方文化,或演讲启蒙,或与西人进行学术交流……在“西学东渐”和“中学西传”上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第四次是20世纪80年代初期至今。西方世界的理论著作、美学著作、高校教材、文艺作品、电影作品、电视节目、科技书籍、人文理论等如潮水般源源不断地涌进我国。各行各业的专家学者们纷纷走出国门考察访问,频繁交流,可谓盛况空前。其视野之广阔、思想之拓展、影响之深远、效果之明显、成果之辉煌也是令人欣喜万分的。

三、新时期文化转型的特征

中国共产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具有里程碑式的伟大的历史意义。从此,中国进入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新时期,也开始了中国历史上新时期的文化转型。

其主要特征是:

1.文化开放和经济开放结伴而行,相辅相成。经济开放必然引起、带动和促进文化开放;文化开放则是经济开放的必然结果,同时又能加深、拓展和巩固经济开放的局面。1996年,江泽民同志在视察《人民日报》时指出:“过去我们只讲宣传,如今在市场经济的条件下,新闻媒介既要宣传,又要经营。”

我国名目繁多的文化艺术往往是“经济搭台,文化唱戏”,二者交相扶持,相得益彰。电视既是党、政府和人民的“喉舌”,又是特殊的产业和精神商品;既有政治属性,又有经济属性和产业属性。电视体制将进一步实现集团化、企业化、市场化,尽力扩大电视广告收入等资金来源。

2.电视文化功能从以前提出的政治宣教功能为主,转向以新闻、娱乐为主的融宣传教育、信息传播、知识传授、文化娱乐、社会服务等为一体的多功能效应。“追求的是大众化而不是高雅,目标是给人愉悦。”从而呈现出多元的、开放的、相互融合的电视文化发展的形态。

3.文化状态从隔离时空文化转向即时性的同步时空文化。卫星电视的直播、转播,多媒体信息高速公路的运行,“第四媒体”电脑网络、口播新闻、现场报道等共同推进了同步时空文化的实现。

4.文化变迁从“各领风骚数百年”的相对稳定、持久状态,转向“昙花一现”式的动态变化的“快餐文化”和“时尚文化”,往往也带有鼓噪而来、转瞬而去的“泡沫文化”特点。

5.文化层次从主流文化、精英文化转向以娱乐本体的平民文化(大众文化)为主体。通俗读物、广告片、流行歌曲、游戏类节目、电视评书等风靡一时,往往以快乐原则代替经典艺术的审美原则。在审美活动方面,从强调审美活动的超功利性转变为强调亚审美活动的功利性、娱乐性。

6.文化形态由“苦读”、“凝思”、“静观”、“想象”、“细品”型的书斋文化转向消遣性、刺激性、参与性、消费性、快乐原则的视听音像文化;从“孤芳自赏”到投入文化市场,寻求消费对路;文化市场逐步形成并迅速左右着文化产品的生产与消费。

7.文化重构的方法由分析转向综合甚至拼贴。板块式、杂志型、晚会类综合型的电视节目大量涌现;综合、拼贴成为电视编导的主要手段。

8.文化性质从传统的农业文化、工业文化转向具有世界性、全球化的信息文化。人类在经历了农业文化和工业文化后,随着广播电视等现代大众传媒的发达而进入以信息化为特征的后工业社会,使得当今成为“知识与信息爆炸的时代”。知识信息的无国界的流动使文化开放呈现鲜明的跨国界的性质。电视是信息的载体,也是文化的标志。善于吸取世界各国不同民族的一切优秀文化成果,成为电视文化的存在的前提。

9.文化传播由单向走向双向互动,接受方得到空前尊重。观众的电视遥控器是制约传播方的法宝,收视率高必然广告效益好,就会走向良性循环;反之,便走向恶性循环。

10.文化的民族特色将进一步强化和弘扬。中国的优秀民族传统文化只有在当今电视文化时代参与到与世界各国一切优秀文化的交流当中,才有可能更充分地与时代精神汇合而大放异彩,才能够走向世界。

“汇天下之精华,扬独家之优势”是中国广播电视发展的宝贵经验。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如果说经济开放将促进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进程,那么,文化开放则不会出现“全球文化一体化”的进程。一方面,全人类的文化共性和价值观念有所靠拢;另一方面,各民族的文化特点将进一步强化,个性更突出。中华民族文化将吸收国外现代化的进步观念,冲击传统文化中不合时宜的思想束缚,遵守国际游戏规则,改弦更张,和世界接轨,同时坚持本土化特点,保留中华民族先进文化的精华所在。

第三节 电视艺术精品是文化积累的产物

一、直面电视艺术节目质量问题

毋庸讳言,节目的质量问题是重要问题,有些现象值得我们关注:其一,晚会节目虽然减少了,但浮华之风仍盛,媚俗、庸俗之举尚多,一派歌舞升平的“瞬间效应”景象,掩盖不住内容苍白的本质;不少电视剧浮华成风,多角恋、婚外情泛滥成灾,不知想把观众引向何处。其二,躲进历史的躯壳,胡编乱说,演绎历史多,反映现实少,宫廷戏等纷至沓来,显然滥了。其三,武打戏成风,荧屏到处是刀光剑影、恩恩怨怨,缺乏现实意义和审美价值。其四,舍短求长,剪接失度,冗长拖沓。其五,追求庸俗、媚俗和低级趣味的作品,想讨好观众,却丢掉了观众。其六,重导轻编,剧本跟不上,创意跟不上,形式老套、模式化、雷同的东西太多,内容缺乏新意,没有可供品味的余韵。草台班子,逐钱夺利,靠关系播出,毫不顾及艺术质量和社会效益。播前炒作多,播出后完全不是那么一回事。

现在不少栏目和频道的收视率下降,观众批评意见较多,就连名牌节目《东方时空》和春节联欢晚会的收视率实际也在下降。究其原因,前者是改版失误,忽视早晨广大观众的收视心理,缺少短、平、快的信息,拖沓、冗长,信息量少、节奏慢、内容散;后者则是缺乏精品,喜庆有余,场面节目过多,而有深度、有看头、有听头的节目太少了。

二、精品是立台之本,竞争之宝

精品是立台之本,竞争之宝,是繁荣电视文化的重要标志,是提高电视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关键,是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最有效的途径,也是同兄弟台、境外电视、卫星电视竞争的重要手段。文艺精品是指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的优秀作品,是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的完美结合,具有客观标准和审美价值。在今天,即21世纪之初,文艺精品被赋予了鲜明的时代特征和深刻的思想内涵。

思想精深,既是代表人类的先进文化,又是弘扬中华民族的博大精深的优秀文化;既深刻反映我国改革开放与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和光辉业绩,又鲜明体现真、善、美和人文魅力。精品是维系电视艺术生命力之所在。新世纪在召唤精品,观众在等待精品。挑战与竞争同在,机遇与风险共存。谁掌握了精品,谁就掌握了主动权,谁就赢得了最广大的观众!

艺术精湛和制作精良属于艺术和技术的范畴,是精心构思、精彩创意、精工制作、精细琢磨,贵在“精”字,精益求精。节目要达到思想、艺术、技术、观赏的珠联璧合,既有扑面而来的浓郁的生活气息,又有耐人寻味的艺术内涵;既有生动感人的情节外观,又有启迪心扉的哲理思考。观众的欣赏水平在不断提高,观众的反映往往具有公平合理的艺术参照系,是衡量节目、作品的艺术检验标准。

提高节目质量是一个永恒的主题。我们要抓好“三精”,即精品频道、精品栏目、精品节目。而精品节目是基础,是关键。当前精品工程建设中普遍存在的问题是创意跟不上,文化底蕴太薄。

从文化发展的角度上讲,精品是文化积累、文化遗产的重要成分,正是精品构成了电视文化的大厦和发展的主流。精品,体现了精品创作者对艺术的追求和奋斗,代表着先进文化的精髓。精品的本质是创造,是创新,是突破,是有鲜明的特色。一哄而起,东施效颦,大同小异,只有媚俗和形似,没有文化底蕴和神韵,缺乏思想闪光点和艺术新意,新闻炒作和广告吹捧掩盖不住内容的贫乏和形式的俗套。有的节目只是追求形式豪华的舞台场面和琳琅满目的舞台美术,只求表面文章,不求审美内涵,既无“创意”可谈,也无文化意蕴。

质量上不去,除了缺少生活,就是缺乏文化。只有抓住了根本,抓住了基础——文化的精髓和品格,节目的质量才能平添光彩,陡然升格。

当前我国电视界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技术崇拜”,忽视人文精神和伦理道德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