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克鲁汉的著名论断“媒介是人的延伸”,不仅扩大了媒介的指涉对象,更重要的是构筑了一个神奇的媒介空间,描绘出一幅幅生动的媒介地形图。无论是存在于现实生活中的还是想象中的世界,媒介在地理景观的呈现和创造过程中都承担了主要的角色。尤其进入现代社会,媒介形式的扩张,触角的伸展,传统的地域界限无可避免地被打破,原本异域的风景也借助全球化的媒介而被更多的人所欣赏,虚拟与现实的情境更是相互渗透,建构起全新的地理空间。
正是由于媒介在地理中的重要作用,以及媒介与地理的日益交融,使得媒介地理学(Geography of Media)这个源于交叉学科领域的概念逐渐受到重视。人们对地理和民族的想象和认知,都是依赖不同形式的媒介的描述。因此,媒介地理学不仅强调人文地理环境对媒介的形塑作用,更重视地理样本在媒介中的呈现。对媒介地理的关注,始于社会地理学的分支——文化地理学,主要研究人与环境的种种关系,以及文化在不同地理空间中的表现形式。而媒介在地理学中的作用绝不可轻视,因为地理中的种种构成要素,如景观、地域、场所、道路、交通等等,通过现代媒介能够使其意义更加完全的展现;另一方面,从广义上来看,这些地理要素本身就是传播特定文化的媒介。因此,以媒介地理学为基点来检视由传媒构筑的文化空间,是传播学中的一个重要的课题。电影作为一种重要的媒介形态,在与地理的互动中,使得媒介地理学的多重意义得以呈现。
第一节 电影视觉接受的地理变迁
电影作为一种媒介形态,具有特殊的传播方式,给人们带来特殊的环境感知、心理体验与思维过程,从而产生不同一般的传播效果。麦克鲁汉在《理解媒介——论人的延伸》中将媒介分为冷媒介和热媒介,他认为,“热媒介使一种感觉延伸,它具有‘高清晰度’。高清晰度是资料完备的状态。电视是一种冷媒介,或者说低清晰度的媒介,因为它给耳朵提供的信息量少得可怜,大量的信息还得听话人自己去填补。相反,热媒介并不留下这么多空白让接受者去填补或完成。因此,热媒介要求的参与程度低;冷媒介要求的参与程度高,要求接受者完成的信息多。”热媒介是指传递的信息比较清晰明确,接受者不需要动员更多的感官和联想活动就能够理解,它本身是“热”的,人们在进行信息处理之际不必进行“热身运动”。电影是一种典型的热媒介,观众在观看电影时参与程度比较低,他们所处的观看位置是特定的——影院,影院的环境决定了人们在看电影时的感知能力和体验过程。
一、影院
在世界电影史上,咖啡馆、音乐厅、沙龙、茶馆以及戏院等地都曾经是电影放映的场所。但历史发展到今天,地理位置固定而又相对封闭的影院成为电影最主要的放映场所。影院作为现代社会的一种文化景观,其空间环境与地理位置相辅相成,共同构筑影院的强烈的象征意义。
当今社会人们获取讯息的方式是五花八门的,精神愉悦的方式也是丰富多彩的。加之国内影碟市场高度发达、网络下载技术突飞猛进,人们完全可以在电影的上映期甚至正式上映之前先睹为快,为什么还要选择去影院看电影呢?在当代中国社会,在影院观影已经从一种娱乐活动转变为一种仪式。
影院封闭而固定的空间、集体收看的氛围将看电影转变成一种仪式化的观影行为。
首先,影院特殊的空间布局使人们能在有限的、封闭的甚至幽暗的空间中细细体验。不管人们进入影院是为了逃避现实的压力,为了追求时尚和明星,还是为了获得艺术的享受,电影总能打动人心。无论电影内容如何,电影打动人心最好的方式是在影院安静幽暗的环境里面坐下来慢慢体会影片内容和观影氛围。
其次,影院制造的封闭空间中集体观看的效果也是仪式化的重要体现。有时候人们仅仅是为了看电影而去影院看电影,并不去理会电影的内容。因为看电影最主要的是集体分享某种情绪。影院的观影行为很大程度上是一种集体活动。只有在电影院宽大屏幕、大音响立体声、集体情绪感染的环境下,人们才能够体验到许多电影里面需要体验的感观刺激,这也是家庭影院在技术上无论如何无法达到的境界。
再次,和谁一起看以及看什么电影也是仪式化的重要体现。同样的内容,不同的观影同伴所产生的仪式感、空间感和情感也不同。
又次,影院所处的地理位置使得影院体现了某些群体的价值观念或意识形态。
首先,我国影院主要处于大中型城市。目前中国内地平均每天以增加1.67块银幕的速度在增长。换言之,中国内地一年增加银幕达到610块。然而,美国平均每9000人就有一块银幕,中国内地则是19万人才一块银幕。中国内地有总共不到4000块银幕,而且大多集中在大中城市,根本无法撑起13亿人的广阔市场。
最后,一些豪华影院主要设置在中高档商场内。中国的电影院如同中高档商场,以适应大批中等收入家庭的消费群体为主。为了适应这类群体的消费习惯,大量豪华影院都附设在中高档商场内或处于城市最繁华的商业区。中国影院的票价普遍高昂,使得看电影成为一种奢侈行为。中国影院的票价跟发达国家票价相比几乎是一致的,但如果按工资收入比来算的话,中国观众看电影的票价就是欧美国家的6-8倍。这样的价格显然使得影院观影变成大众奢侈品。高昂的票价使得处于社会中下层的市民不敢问津影院,这也就意味着影院成为某些群体的消费场所。
二、露天电影
中国电影市场飞速发展,看电影逐渐成了都市人群的生活和娱乐方式。而在20世纪70年代,看电影却是全民的娱乐活动,尤其是在乡村,露天电影是当时人们最主要的观影方式。露天电影是指在室外放映的电影。在乡村,露天电影的放映场所一般是晒谷场、学校操场等。露天电影为电影传播带来特殊的表现形态,这是一种不同于影院封闭空间的特定时空内的开放电影。美国学者小万斯·开普莱针对露天电影提出了两个问题:第一,“公共娱乐场所和集市场所的露天放映是否不能和电影院的放映相提并论?”第二,“观看电影的行为是如何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社会的变迁而发生变化的?”露天电影作为一种特定年代的文化景观,以其特殊的时空特点体现出不同于影院的意义。露天电影以变动不居的地理空间和开放的视听场域、低廉的票价和隐性的收费,以及自由的观看和率性的交流区别于影院放映,并散发出一种心领神会却无法言喻的精神气质。
开放的空间和不固定的地理位置是露天电影的主要特点。与室内影院不同,露天电影一般没有固定的场所和座位,观众需要自备座椅、自行调整位置。观众的分布虽然是以银幕为中心的,却几乎没有边界。而且他们的视野是可以自由调整的,能够将银幕上的活动影像、银幕下的人群以及大自然的夜景尽收眼底。露天电影的声音环境也是丰富多彩的,除了电影本身的声音外,自然界的各种声音、发电机的轰鸣、放映机的运转以及观众的交谈和嬉闹,相互交织,为露天电影带来一种难得的仪式感和狂欢气息。更为独特的是,由于露天电影几乎发生在每一个不可复制的特殊场所和天气环境,那么,观看露天电影的体验的丰富性,势必远远超出影院电影。另外,露天电影也为观众之间的情感交流提供了更加开放的平台,各色人等都能在这种氛围里获取合适的对象进行交流,在观影过程中得到更多的身心抚慰。因此,自由地观看和交流,成为露天电影有别于影院和家庭收看的重要特征,也由此营造出观影行为的娱乐化、游戏化和民主化氛围。
露天电影低廉的票价也成为其有别于影院的重要的特征。新中国成立以后,为了宣传党的政策和丰富大众生活,也为了让电影更加深入各地的厂矿、农村和部队,中央政务院和文化部电影局屡次扩大电影放映队伍、增加流动放映队,并形成了一个真正面向全国的电影放映网。”中国露天电影也由此进入一个令人难忘的兴盛期。我国的露天电影从诞生到繁荣,一直肩负着宣传和教育的政治使命。因此各级政府部门的“包场”成为露天电影的主要收入,而观众只需要花很少的钱或者免费观看电影。不同于豪华影院的奢侈性消费,露天电影成为全民的娱乐活动,并由此带来平等、民主的传播氛围。
三、观影新形式
不管是影院还是露天电影,观众总是处于被动的接受地位,放映什么、什么时间放映都不是由观众说了算。而且观众总被置于一种公共空间中,这种公共空间虽然能激起观影的仪式感,但也束缚了观众的行为。当观众拒绝特定电影提供给他们的特定空间时,录像制品、家庭影院和网络下载影片等观影的新形式构成了全新的媒介体验。录像制品、家庭影院和网络下载影片都是家庭化或个人化的观影方式,观影行为处在家庭、办公室、宿舍等私人化的空间中,这种空间的私人化带来了不同于影院或露天电影的意义。
在发达国家,录像带等音像制品的出现扩张了电影帝国。而在中国,音像制品尤其是盗版影碟的出现无疑严重打击了国内影院。20世纪90年代初,中国的VCD(Video Compact Disc)基本做到了与中国内地院线同步。而VCD的售价低于电影票价,或与电影票价持平,但一部VCD可供全家人反复观看。因此,当时在家看VCD被视为一种比较奢侈的享受。到了20世纪90年代末,DVD(Digital Versatile Disc)在国内渐渐兴盛起来。与VCD相比,DVD具有更高的声画质量,而且价格在几年内迅速缩水。随着DVD片源的丰富和价格的普及化,DVD与VCD成了中国音像市场上的两大主力。经过十多年的发展,观众逐渐形成了在家观看影片的习惯。到了21世纪,随着网络的发展,人们渐渐适应了从网上下载或在线观看影片。尽管这样的观影体验谈不上享受,但跟影院动辄几十元甚至上百元的票价相比,完全共享的网络有着非凡的性价比。技术的进步使得便携影碟机、电脑笔记本、MP4和手机等媒介出现和普及,观影行为变得更加私人化和移动化了。
第二节 电影:艺术呈现地理景观和想象世界
电影,作为一种将真实和幻想用光影呈现的电子媒介,不仅为人们提供娱乐性的想象空间,同时也能把真实的地理环境作为背景予以再现,而其中的风景与人物之间的关系,多元的文化样式,都通过电影媒介而被创造出来,原本想象的地图和真实的场景交汇,形成独特的媒介地理景观。无论其原型是否虚构,当它们在荧幕上呈现的时候,单个的画面元素经由蒙太奇的手段,都构成了超出原本的意义。瞬息之间,城市、乡村、工业社会、物质世界,甚至虚拟的赛博空间都能在摄影镜头下一一展现。与低清晰度的媒介不同的是,电影需要设置异常精密的道具和背景,逼真地还原真实或想象的空间。因此,在用于表现和建构地理的媒介样式中,电影是一种相对完美的手段。
一、呈现流动的景观
电影体现的是一种流动的景观,电影地理关注的是地理景观在媒介中的呈现。
以流动的景观为主要表现手段的公路电影中,边境、旷野以及公路所塑造的宽阔地域环境,与寻找、逃亡的主题和时代背景结合,为媒介的再现提供了丰富的地理样本。在媒介地理学的视野下,公路电影中的政治地理、性别地理与道德地理等想象的空间,与真实的地景一样具有吸引力。而公路、汽车和音乐等媒介的运用,则制造出更为生动的媒介地形图。
以公路作为基本空间背景的电影,又称为公路电影(Road Movie),通常以逃亡、流浪或寻找为主题,反映主人公对人生的怀疑或者对自由的向往,从而显现出现代社会中,人与地理、人与人之间的复杂关系和内心世界。公路电影中最重要的就是景观的流动性。与其他类型的电影依靠场景的剪辑进行叙事不同,公路电影始终需要制造的是一种“在路上”的状态。所以,以下几种媒介在电影中除了是必然的景观和电影语言之外,也是构筑这种流动性的重要媒介。
1.公路
现代媒介以及工业对城市地理的重新构建,使得原有的空间布局和文化环境得以改变,也使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关系发生着种种变化。公路,同时作为一种地理现象和媒介,不仅意味着信息传播速度的加快,还促使新的媒介地形图的产生。
由现代工业催生出的理性的城市中心,与公路所延展出的边缘化地理空间形成鲜明对比。
公路,不仅是城市扩张的路径,城市之间连接的纽带,也是都市人群想要逃离现实生活的一个可行的去处,尽管这种逃离最后大多以回归作为结束。作为一种承载速度的技术性媒介,公路不断更改城市和边缘地带的意义。原本的中心与边缘,由于公路的连接而相互渗透和交融,而公路上的人,就只能不断地寻求更为边缘的地带作为游走的方向。直到公路延伸的区域变为新的城市,新的城市继续在外围建造新的公路。而公路电影,大多远离城市繁华的中心地带,不仅以流动的风,《景与地理特征作为故事的背景,而且通过镜头的记录和剪辑手法的运用,也构造出电影中独特的地理景观。因为路上时刻变换的景致,并不一定只是客观现实,而是加入了导演的意图,使得电影中的故事因而具有不同于原本的更为宽广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