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科媒介地理学:媒介作为文化图景的研究
3279000000009

第9章 媒介地理学的历史与现状(4)

二、中国媒介地理学研究

中国台湾在媒介地理方面的研究成果较为丰富。当然,大多数的研究仍然是在文化地理学的框架之下,涉及某些视觉或文字媒介对地理的塑造。其研究成果涵盖了城市、性别、同性恋、社会权力、消费等面向,而且多从具体的文本进行分析。

学者王志弘译介了大量国外著作,他本人也探讨了媒介城市空间和地理景观。如《影像城市与都市意义的文化生产:〈台北画刊〉分析》(2001)、《流动地景与时空操演:台北捷运系统与都市经验》(2000)。刘纪蕙主编的《他者之域:文化身份与再现策略》(台北:麦田出版,2001)收录了研究电影呈现地理及文化景观的多篇论文。

由于台湾新电影的叙事背景与台湾的地域、地方感等联系异常紧密,所以导演侯孝贤、杨德昌等人的电影作品经常被研究者用作进行媒介地理分析的样本。此外,更多的广告、建筑等作品也与影像相联系,成为城市地理的研究对象。如颜忠贤《影像地志学》(台北:万象出版,1996)、李清志《建筑电影学中空间类型的比较与解读》(台北:创兴出版,1996)等。李清志《国片中对台北都市意象的塑造与转换》(1995),林文淇《台湾电影中的台北呈现》(1995),邱函妮《街道上的写生者:日治时期的台北图像与城市空间》(2000),林文淇《九〇年代台湾都市电影中的历史、空间与家∕国》(2001),李振亚《从历史的回忆到空间的想象:侯孝贤电影中都市影像的失落》(2001)等著作或论文,也主要集中在“城市空间”,研究视野较为宽广,对电影空间的研究更为重视。在他们的笔下,所有城市影像和视觉的课题大多纠结了再现与真实、凝视权力与视觉监控,以及主体与认同形构等议题论述。

中国大陆对媒介地理学的研究起步晚,进展快,研究成果主要有邵培仁的《电脑与网络:媒介地理学的颠覆者》(2002)、《媒介地理学:行走和耕耘在媒介与地理之间》(2005),《论长江三角洲城市带的媒介改革与发展》(2006)、《论媒介地理学的发展历程与学科建构》(2006)、《论中国媒介的地理群集与能量积聚》(2006)、《作为最新研究视野的媒介地理学》(2006)、《流动的景观:媒介地理学视野下公路电影的地理再现》(2006)、《中国电影产业集群的演化机制与发展模式》(2009)、《媒介时间论:针对媒介时间观念的研究》(2009)、《转向空间:媒介地理中的空间与景观研究》(2010)、《地方的体温:媒介地理要素的社会建构与文化记忆》(2010)、《电影地理论:电影作为影像空间与景观的研究》(2010)、《景观:媒介对世界的描述与解释》(2010)等,还有浙大博士生方玲玲的《媒介地理:文化图景的媒介再现》(2006),李蓉的《当代语境中的媒介地理学思考》(2007),廖卫民的《城市媒介的地理印记与文化认同》(2007),汤浩的《媒介地理学视野下的传媒奇观》(2008)、《地理区隔与空间置换:国产剧对外传播的障碍分析——兼论其应对的媒介地理学策略》(2008),陈静的《都市主流报话语空间的构建》(2009),硕士生马妍妍的《韩剧热播在媒介地理学层面的思考》(2006),颜玮楠的《文化地理:跨国传媒集团全球化扩张的阻力》(2008)、《以媒介地理学为分析视野的当代广告业地理景象》(2008)等,还有几篇相关的博士、硕士学位论文。其他关于媒介地理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城市电影的研究上,主要有陈晓云的《城市电影研究》系列文章,以及陈吉德的《乡村与城市:论张艺谋电影的二元对立结构》、陈卫星的《再现城市:影像意义和空间属性》。影像作为城市意义竞逐的场域,充满了斗争,不同的资本或资本集团,不同影视人或社会精英,以及边缘的游民、外劳、失能者等,都以其独特方式介入了都市意义的持续塑造和冲突中。文章对中国电影及影像中的城市与乡村,主流空间与边缘空间的再现等作了探讨。

同时,网络也是媒介地理学重点关注的研究领域,网络革命所带来的地理革命也使网络地理学的出现成为可能。“电脑和网络的诞生,就像书籍、报纸、杂志等印刷媒介和广播、电视、电影等电子媒介的出现一样,会再一次成为人类社会生命进化的加速器,推动人类社会生命在沿着河流的高速公路上飞奔。同时,电脑与网络也进一步加快了经济全球化、文化全球化和传播全球化的步伐,进一步加快了世界历史的发展进程,第一次建构了超越地域限制和意识形态束缚的全球传播网,使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不同文化中的人可以在共时状态和同一平台相互交流和沟通,结果不仅对人类处理和利用信息能力的极限提出了挑战,而且人类习以为常的媒介地理学的基本概念亦遭到质疑。随着网络传播的进一步发展,人类面临的将是地域媒介的消亡和全球媒介的崛起,传统的媒介地理学将被颠覆或改写。”的确,传统的空间已无法解释今天的媒介景观。“媒体所创造的最新空间之一就是因特网或者说以电脑为媒介的交流……我们看到,没有任何边界的信息流动预示着人们向着社会生活的非领域又迈进了一步……一些人预言,这将意味着地理的消亡——使地区与地区失去联系的距离崩溃。全球范围内信息的流动意味着英国航空公司从欧洲飞往美国的机票可以在电话中订购,在印度取票。一个更加谨慎的解释认为,空间的确以重要的方式出现在网络上……利用电脑联网来接触资料,处理工作的,改变了某些地理情况。跨越疆界的大众传播使得国家、地区或是文化群落的边界已不再有意义,更重要的是传播领土的疆界与任何一个民族国家的地理领土越来越搭不上什么关系。网络地理学就是要关注虚拟地理的建构或者“信息地理”背后的错综复杂的隐秘的权力关系。因为,从本质上说,任何“传播空间是由象征交换的主体之间的关系所建构的,传播的赌注是力量关系在调解中的权力与反权力。”

三、媒介地理学研究方法

在研究方法上,媒介地理学既注重经验主义,也注重实证主义、结构主义和人本主义方法,举凡实证研究、批判研究、质化研究与量化研究等各种研究方法都应该成为媒介地理学常用的研究范式。由于媒介地理学从文化地理学发展衍生而来,可以借鉴一些地理学的研究方法。地理学的研究可以概括为三种分析:空间分析(spatial analysis)、生态分析(ecological analysis)和地域综合分析(regional complex analysis)。空间分析是基于地理对象的空间布局的地理数据分析技术。简单地说,可以认为所谓空间分析,就是利用计算机对数字地图进行分析。自从有了地图,人们就自觉或者不自觉地进行着各种类型的空间分析。例如在地图上测量地理要素之间的距离、面积,以及利用地图进行战术研究和战略决策等。随着现代科学技术,尤其是计算机技术引入地图学和地理学,地理信息系统开始孕育、发展。

以数字形式存在于计算机中的地图,向人们展示了更为广阔的应用领域。利用计算机分析地图、获取信息、支持空间决策,成为地理信息系统的重要研究内容,“空间分析”这个词汇也就成为了地理学领域的专门术语。

总之,通过空间分析,探索地理事物和现象的分布模式的形成和变动;通过生态分析,研究人文因素和环境因素的相互关系;通过地域综合分析,着重研究区域和区际联系与交流。在我们看来,媒介地理学也可以借鉴地理学的这三种分析模式,尤其是将“空间分析”引入媒介研究当中,对“媒介空间”的分布与建构进行研究,这将有望建立起媒介地理学研究的“媒介空间分析理论”。

在大众传播时代,媒介和地理的关系日趋复杂。“我们正在目睹后现代地理的形成。”地理后现代化“出现了一种新的全球-地方关系”。特别是“资本主义的飞速发展与渗透改变了全球的地理。资本主义社会在其发展的过程中利用了空间作为自己壮大和竞争战略的组成部分。这包含了历史上一系列的生产空间结构(Spatial Structures of Production),每一个都与‘不同地域内的活动之间的转型关系、社会组织的空间新模式、新特征的不平等和隶属有关系’相关。在今天这样一个新技术创造的电子文化空间里,我们面对的是一个“无地方特性的图像地理和虚拟地理”。这一切,都要求我们的媒介研究者给予关注,而媒介地理学的分析框架,其意义也许正在于提供了一种新的研究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