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科媒体管理概论
3282500000025

第25章 媒体管理的理论与方法(2)

(3)依附性

人力资本依附于人的身体和物质资本,才能发挥作用。人力资本对于人的身体的依附是因为人是人力资本的天然载体,一切体能和智慧等都必须寄存于活生生的人体才能存在,而且是以人具有劳动能力为前提。人力资本对物质资本的依附性,是指人力资本只有在生产劳动中与物质资本相结合,才能实现其价值,否则,人力资本将无从说起。

(4)个体差异和私有性

由于人力资本是蕴藏于人体内的能力,它与人体的不可分割性决定了它必然会受人的心理、意识、思想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从而产生差异。不同的个人在其不同的成长历程中,形成了各自稳定的心理品质特征,从而反映出能力的差异。所以人力资本具有个体差异性,不能像对物力资本那样,从同质角度去研究和对待。

物力资本的所有者可以是个人、法人、团体等,而人力资本的所有者只能是个人。就物力资本而言,其所有者既可以通过拍卖、转让等方式让渡其所有权,又可以通过承包、租赁、借贷等方式让渡其使用权。就人力资本而言,其所有者是无法让渡其所有权的,只可能部分地让渡其使用权。

(5)用进废退性

人力资本的用进废退特征是指它的自我累积和闲置状态的贬值特点。与其他资本不同的是,在“消耗——生产——再消耗——再生产”的总过程中,人力资本可以不断地自我累积。每一次“补充”之后,劳动者体内的人力资本会比上一过程有所提高,从而导致人力资本含量不断增加。例如,科研人员不会因为从事的科研项目而最终“磨损”掉所有的知识、技能;相反,会因此积累更丰富的经验,从事更深入的研究。但是,人力资本的不断累积是在使用中逐渐形成的,一旦闲置,其反而会退化。舒尔茨对此的解释是:“失业状态使劳动者掌握的技术蒙受损失,人力资本因处于闲置而退化。”

(6)外生性

卢卡斯指出:“每个人的人力资本的提高都直接引起产出的提高,同时也会引起社会平均人力资本的提高,而社会平均人力资本决定了社会平均的运作效率,总体效率的提高又反过来作用于每个企业中的个人,提高其收益。因此,人力资本具有外生性的特征,它不仅影响到自身,同时还会影响其他变量。”

(7)社会性

人力资本的社会性特征是指由于人力资本的物质载体是个人本身,而人们生存在特定的社会环境中,必然受到各种社会条件的制约。因而,人力资本除接受各种经济条件和人类生育条件的明显约束外,还会受到社会条件、生活方式和特定生产方式的制约和影响。

3.激励原理的主要观点

(1)从业人员是媒体的主体。企业经营目标不是单纯的经济发展,更注重人员的协调、安置,使其发挥更大效用。

(2)有效管理的关键是职工参与

实现有效管理有两条完全不同的途径:一条是高度集权,依靠严格的管理和铁的纪律,重奖重罚,实现管理目标。另一条是适度分权,民主协商,依靠科学管理和职工参与,使个人利益和企业利益紧密结合。影响一个单位发展的因素很多,但归纳起来无非是“天时,地利,人和”。其中“人和”最宝贵。

(3)现代管理的核心是使人性得到最完美的发展。

(4)管理是为人民服务的。

四、系统原理

所谓系统原理,就是在管理中把管理客体看成一个系统,树立全局观念,整体观念,从整体出发而不是从局部出发,进行系统分析,力争达到系统整体优化的一种理论。

现代媒体管理不再是过去的小生产管理,它的管理对象总是处在各个层次的系统之中。每个单位、每项管理法规、每个组织成员都不可能再是孤立的,它们既在自己的系统之内,又与其他各系统发生各种形式的“输入”和“输出”,同时还处在一个更大系统的范畴之内。因此,为了达到最佳化的管理,必须进行充分的系统分析。

在应用系统原理进行现代管理时,必须牢固树立以下观点:

(1)整体性观点。整体性观点主要在于揭示要素与系统的关系。整体性观点是系统原理的最基本的观点。整体性观点的精华是整体功能大于要素功能之和。如果要素功能不协调,就不能发挥出整体优势。在很多情况下,单独提高某些要素功能并不一定会使整体功能提高,有时还会使其降低。例如,某些省在其范围内的某一个城市要建一个电视发射台,应考虑到对邻近地区的干扰,其发射机的功率、天线架设的高度等都应纳入全省的整个发射网统一规划。

整体性观点的意义在于,在一定的人力、物力、财力等资源条件下,只要能够合理地进行组织、协调,就能发挥更大的效益。

(2)相关性观点。相关性观点主要在于揭示系统的要素与要素之间的关系,系统内部各要素之间是相关的。它告诉我们,任何一个要素在系统中的存在和有效运行,都与其他要素有关。因此,工作中当我们要想改变某些不适应要求的情况时,必须首先考察该情况与其他要素之间的联系和相互影响,使这些相关要素也得到相应的改变,这样才能真正达到预期的目的。例如:一个电视台决定增加节目播出量,以满足观众的需要,除了要考虑增加播出的必备要素,如播出设备、发射频道等,还必须要考虑电视节目的制作能力和购买内容源的经济能力等相关要素,否则将事与愿违。

(3)有序性观点。有序性观点主要在于揭示系统结构与功能的关系。有序性即系统结构或内部状态的有序,是指各要素在系统中的位置或次序以及它们之间的联系能够产生一定的功能。它包括空间排列的有序性和时间排列的有序性两个方面。

自然系统的有序性是系统进化和适应环境的结果;人工系统的有序性是社会实践和人工选择的结果。在管理活动中,合理安排系统中要素的秩序,使各要素密切协调配合,形成统一的系统功能,减少“内耗”,可以使系统在原有要素不变的情况下,提高功能。

(4)动态性观点。动态性观点主要在于揭示系统状态与时间的关系。动态性观点告诉我们,系统是发展变化的,不能静止地看问题。如,上世纪50年代初,在中波广播网刚刚开始建设时,国内外发射机都不太多,发射功率也不太大,在那种情况下,采用天波服务的技术政策,以较少的投资建设不多的发射台,可覆盖比较大的地区。可到了60年代初,天波覆盖的缺点就表现出来了。又如,90年代以后生产的大功率短波广播发射机必须具有单边带的工作方式,否则不能适应将来短波单边带广播的发展。

动态性观点告诉人们,在解决实际问题过程中,仅仅知道事物是在发展变化的还不够,还要具体分析预测事物发展和变化的趋势,才能确定工作中需要采取的措施。现代管理都是动态的管理。

(5)目的性观点。目的性是指,建立和运行管理系统都是有一定目的的,即让系统产生功能,从而达到预定目标。

(6)层次性观点。系统和子系统是相对的,要素和系统之间也是相对的,因此对一个系统要辩证地认识。

(7)环境适应性观点。系统只有与外部环境相适应才能实现相应的功能,外部环境包括政治、经济、法律等社会环境以及资源、能源等自然环境。

以上这些系统原理的基本观点是唯物辩证法和现代科学技术的成果。用这些基本观点来指导管理工作,有助于提高管理效率。

五、回馈控制原理

回馈控制也称反馈控制,就是由控制系统把信息输送出去,并把其作用的结果信号返送回来,又对信息的再输入和再输出发生影响,起到控制作用;这种回馈控制功能贯穿于控制系统运行的始终,以达到预定的目的。

管理活动中,广泛地采用了回馈控制原理。控制的基础是信息,一切信息传递都是为了控制,而任何控制又都需要通过反馈来实现。没有反馈,就没有优化调节;没有反馈,就没有自动组织;没有反馈,就无法实现控制。反馈与控制密不可分,反馈控制是系统实现目标的手段。反馈控制原理,就是研究如何使一个系统尽快实现目标的理论。

一个管理系统就是一个反馈控制系统。它由控制器、接收器、执行机构(控制对象)和检测器组成。在管理系统中,领导者、管理者就起控制器的作用,情报资料室(或研究室、信息库)就起接收器的作用,接收、处理各种信息。执行任务就是执行机构(控制对象),负责检查工作的人(或部门)就起检测器的作用。

在管理活动中,控制对象主要有两类:一类是对物资、设备的控制,另一类是对人员、组织的控制。前者主要表现在物资的筹措、供应、使用、维护、保管方面的合理安排,以提高物资、设备的使用效率;后者多表现为指令、计划、制度、体制的科学制定,以提高人员、组织的工作质量与效率。

1.控制的类型

控制的类型一般分为预先控制、现场控制和回馈控制三种。

预先控制,是一种前馈控制,就是指为了增加将来的实际结果能达到计划要求的可能性所做的一切管理上的努力。也就是在做决策、定计划时,为实施计划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在计划实施过程中,尽量减少偏差。这种预先控制实际是决策上的预测工作,利用预测中得到的信息,进行认真研究,把计划所要达到的目标同预测相比较,并采取措施修改计划以使预测成为计划目标。把预测当作控制,正是把决策本身当作目标,是为了更好地决策而进行的控制工作。预先控制的中心问题是防患未然。

现场控制,是指监督现场正在实施的计划,以保证计划按规定和要求完成。现场控制的主要方法是管理人员通过现场的亲身观察、判断,监督、指挥其他人员按照计划执行,并行使权力,用物质的和精神的鼓励来影响现场管理。现场控制是第一线管理人员的首要活动。为了有效地进行现场控制,现场管理人员必须及时对下属的工作进行监督,一旦发现与计划目标发生偏差时,应立即采取措施,给予纠正。

反馈控制,有正反馈和负反馈两种控制方式,正反馈是增强型控制,不能改善系统,容易引起不平衡,负反馈控制则可以牺牲某些指标,达到系统最优化。管理活动中的反馈控制是指事后的反馈控制,即指在行动和任务完成之后,用实际结果与原定计划标准进行比较,以此来指导将来的行动。

2.控制的基本过程和步骤

控制的基本过程,包括三个步骤:确立标准、衡量成效和纠正偏差。

第一,确立标准。标准是工作成果的规范。没有标准,就没有衡量实际工作的依据,就无法进行控制工作。要给管理系统制定能反映其系统功能本质特征的定性的与定量的指标体系,并且各项指标要有准确的含义,不能含糊不清。

第二,衡量成效。衡量成效是控制过程中的重要环节。为使实际工作与原定目标标准进行比较,也要制定控制检验标准,不能凭主观印象,不仅有定性描述,也有定量描述。要使控制检验标准简化,就要善于找到最能反映事物本质的指标。衡量成效是一项严肃、细致的工作,它直接关系到能否实现管理目标。在安排这项工作时,要考虑到衡量的精度和频率问题。所谓精度,是指衡量指标能够反映被控对象多大幅度的变化,精度越高,越能准确反映管理活动状况,但同时衡量工作也越复杂;所谓频率,是指对被控对象多长时间进行一次考核或评定,频率越高,越能及时掌握情况,但同时也增加了监测机构的工作量。因此,要根据具体情况和要求,适度掌握。

第三,纠正偏差。当用控制标准与目标标准进行比较时,就会发现二者之间有距离。这个距离,我们称为偏差。找出偏差之后,就要分析偏差出现的原因,同时还要分析其主要原因。针对产生偏差的主要原因和大小及系统的控制能力,制定纠正偏差的具体方案,并付诸实施。最后将纠正的成效再与目标标准进行比较,不断循环反复,最终达到系统目标。

3.计划控制

计划控制也称程序控制,是管理活动中最基本的控制方式之一。计划控制,是预先编制好系统的输入,常用于干扰作用较稳定的系统。

计划是在工作或行动以前事先拟定的具体内容和步骤。一个好的计划,可以使工作中的各个步骤前后衔接,有秩序地进行,并且能够合理地协调各个方面的活动。在达到目标的过程复杂时,可以为尽快达到目标指出方向和路线,在人们对目标还不甚了解时,按计划去做,可以引导他们不偏离目标。

计划程序的编制可分为三个步骤:

第一,确定总目标和反映总目标的各项指标。

第二,预测在实现总目标的过程中会出现哪些因素的影响。包括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有利因素和不利因素。

第三,根据现有条件和未来可能受到的影响,制定达到目标的具体措施、步骤。

利用反馈控制原理在编制各类计划时,假设外部环境与受控系统的未来行为有很大一部分是确定的,但也不排除存在一些未知因素,会使系统偏离计划的轨线。因此,采用反馈,把系统当前的状态与计划状态相比较,如果发现偏差,就改变输入使系统回到计划轨线上来。因为这种控制是保证系统不偏离计划,所以它的有效性也取决于前提假设与实际情况的吻合程度,即计划的可行程度。

在现代管理活动中,由于各种情况瞬息万变,使得人们对未来可能会遇到的干扰因素很难准确预知,有时会因形势变化打乱原定计划,需要重新制订计划。重新制订计划有时需要较长的时间,在新计划没有出台前还要按老计划执行,系统在这段时间内不能适应新情况的变化。这种现象称为系统的惯性或滞后性,它会给工作带来不必要的损失。针对这种情况,最有效的控制是目标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