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科国家传播战略
3287300000029

第29章 国家传播战略模式(6)

(三)中国的国际广播

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是我国唯一的国家级对外广播电台,是我国对外传播的主要阵地。经过60多年的发展,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在使用语种、播出时数、发射功率这三个衡量国际电台实力的标准上,已经接近世界主要国际广播媒体发展水平,成为名副其实的世界三大台之一。

但是,长期以来,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以发展无线广播为主,业务涵盖面相对较窄,战略目标缺乏继承性与持续性,已明显不适应现代媒体的发展趋势。

2004年初,中央领导视察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时,明确提出了“构建现代国际广播体系”的战略目标,其基本思想是:中国国际广播电台要围绕增强中国在国际上的声音这一总的目标,一手抓好无线广播,一手抓好互联网在线广播,尽快建立现代国际广播体系,形成与中国的国际地位相适应的现代化国际广播体系,在对外宣传上发挥更大、独特的优势。这既是提升与我国国际地位相称的广播影视国际影响力的必然要求,也使中国国际广播有了长远的发展战略。其后,中央对构建现代国际广播体系提出具体要求:中国国际广播电台要用5年左右的时间,提高在国际传媒领域的地位,增强在世界舆论中的影响力;要适应国外受众的需求,在提高节目质量和落地率上下工夫,积极参与国际竞争,更多地吸引国外听众。这些要求的提出为推进现代国际广播体系建设提供了更明确的策略措施。针对国际传播环境的新变化,世界主要国际广播机构都对其发展战略进行了调整改革,使其更加明晰、科学、重点突出、实践性强。

构建现代国际广播体系的内涵和外延都十分丰富,有关的理论也正在不断完善之中。其中有四个重要的特点:一是“现代”,即传播理念上的现代,传播内容上的现代,传播手段上的现代。二是“国际”,即具有国际级水准,具有国际影响力,能够对国际舆论产生重要引领作用。三是“广播”,即相对人际传播而言的“广为传播”或“广泛传播”,它不仅指短波、中波、调频和卫星的音频播出,还应当包括电视、网络、报刊、新媒体业务等,是一切能够向国际受众传播信息的媒体集合。四是“体系”,即整体性,一切有利于国际广播的媒体形态都应当纳入现代国际广播体系之中;一切有利于国际广播的技术手段和传播方法,都应当积极采用;一切有利于国际广播的工作方式和运行机制都应当进行尝试;一切有利于国际广播的发展领域都应当积极开拓。概括起来讲,现代国际广播体系应当具有综合性、开放性和可持续性。

构建现代国际广播体系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基于当前的条件和要求,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把尽快搭建起现代国际广播体系的整体框架作为发展重点,并提出尽快实现“三个转变”。

第一,实现由传统媒体向现代媒体转变。中国国际广播电台长期以来都是以传统的短播音频广播为主,随着时代的进步、传播技术发展和国内外形势的变化,这种方式单一的传播方式已经明显不适合国家发展的需要。为此必须把握当前广播、电视、网络相融合的多媒体潮流,推动传统媒体与互联网、移动通讯的互动融合,主动运用数字化、网络化等先进技术,认真做好开发前的调研,积极发展数字广播、数字电视、卫星广播、卫星电视、网络广播、网络电视、移动电视、手机电视等新媒体业务,尽快实现由传统媒体向现代媒体的转变。

第二,实现由单一媒体向综合媒体转变。中国国际广播电台目前已初步形成了集广播、电视、互联网、报刊、出版等多媒体于一体的发展格局,拥有众多的外语人才和40多种语言音视频节目资源,但这些资源除了广播和互联网以外,其他方面的发展空间还非常大。

第三,实现由对外广播向国际传播转变。在当前的国际舆论中,由于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在节目的针对性、贴近性、时效性方面,与世界主要国际广播媒体还有明显差距,导致传播实效不明显,舆论影响力有待加强。这就要求我们要创新传播理念,尊重国际传播规律,在传播内容、传播方法、传播风格等方面,做到因地制宜、因人制宜,讲究艺术、注重实效,尽快实现由对外广播向国际传播的转变。

在构建现代国际传播体系的过程当中,中国国际广播电台还提出要坚持“三个理念”,用于指导自身的传播活动。

第一,坚持“中国立场”理念。就是紧紧围绕党和国家的工作大局,不折不扣地贯彻中央的宣传工作方针和对外工作方针。在宣传我国政策、展示中国“和谐社会”形象时,牢牢把握住对中国报道的主动性、及时性、准确性、权威性,占据对中国问题报道的主导地位,为中国的发展创造良好的舆论环境。在国际问题的报道上,积极配合中国的外交政策,体现中国的外交思想,对重大的国际事件、热点问题做出快速准确的报道,坚持中国的原则立场,加大中国在国际舆论中的分量,树立中国独立的舆论形象。

第二,坚持“世界眼光”理念。就是从全球的高度和视角,全面客观地向世界介绍中国,介绍中国在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及社会主义建设发展方面的情况,及时准确地宣传中国的各项内外政策主张,赢得国际社会对中国的理解和支持。要把中国的发展放到世界发展的框架下思考、展示。

第三,坚持“人类胸怀”理念。就是站在全人类共同利益的立场上进行国际传播,充分尊重和承认人类文化上的差异,尊重不同国家、民族、地区受众的价值观念、政治态度、宗教信仰、生活方式、心理特征和思维习惯,在全面、及时、客观地向国际受众传播中华文化的同时,尊重和传播其他国家和民族的文化价值观念,向世界介绍我国一贯尊重各国人民根据本国国情自主选择发展道路权利的主张,在全球文化对话中相互借鉴、取长补短。

第三节 新媒体与国家传播战略模式

一、网络传播时期

(一)互联网的发展

互联网的发展始于“冷战”时期。在20世纪60年代末期由于美国与苏联之间的全球争霸,为了预防核战争对本国通信系统的影响,美国开始研究如何防止核打击。这也是互联网研究的一个最基本理念,即美国在遭受一次核打击之后,能够迅速恢复并保持通信不被中断。在这种理念的指导下,互联网的结构被设计成无中心的结构,也就是说互联网是没有中心的。没有任何一个打击能够把它的中心控制部门摧毁,它的每一个结点、在遭受打击之后都能够与其他结点迅速恢复连接并进行通信。

互联网在刚开始发展的时候是美国军方的一个系统,然后演进并逐步扩大它的应用范围。起初是美国的四家大学进行互联互通,然后扩展到13个点,即13个根服务器。在此之后互联网尽管应用于教育和科研部门,但它的快捷性和便利性使得越来越多的部门,包括许多政府部门应用起来。20世纪90年代,在商业部门开始参与互联网之后,互联网商业化的趋势不可避免,并迅速成为引领世界通讯与传播发展的发动机。

从互联网发展的历史看,美国对互联网在全球的应用、对网络为全世界的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同时美国在互联网的发展过程中也把自己的思维、自己的意志力植入到了互联网的各个领域,尤其是最基础的寻址方式。因为互联网的地址资源关系到整个互联网的发展空间。

互联网的寻址方式是全球寻址,即它的地址资源是在全球进行统一配制的。现在的互联网是IPV4网络,这个网络现有的地址总数大概在40多亿个。由于互联网是由美国开发演进而产生出来的,所以网上地址资源、地址资源的分配实际上也是由美国所控制的。现在美国所拥有的IP地址总数有近30亿个,占全球总数的74%左右。

目前,互联网的地址资源由“互联网名称与数字地址分配组织”(The Internet Corporation for Assigned Names and Numbers,ICANN)进行全球分配。这是一个非营利性的国际组织,成立于1998年10月。这个机构是美国专门成立的,它的前身是美国的互联网数字分配机构IANA(The Internet Assigned Numbers Authority)。由于美国提出互联网是无国界、无管理、无法律、无政府的,因此就把IANA改组成了ICANN,表面上看起来是由一个美国政府机构变成了一个国际民间组织,实际上并不是这样。ICANN与美国商务部签订协议,由美国商务部授权它进行互联网地址的分配,ICANN在互联网管理方面制定的任何政策都必须经过美国商务部的同意。通过这一点就可以避免其他政府通过联合国或其他政府间组织去呼吁在互联网上各国应该平等之类的倡议,同时又把全球的地址资源掌握在自己的手里。对于这一点世界各国都很清楚。所以从20世纪90年代末开始,许多国家都普遍要求对这一管理机制进行改革,后来得到美国同意。原来ICANN的所有理事全部由美国人担任,现在则吸收了各国的参与,但是政策的主导权还是在美国政府手里。

现在全世界一共有13个互联网根服务器,其中一个是主根服务器,12个副根服务器。主根服务器设在美国,12个副根服务器当中有9个设在美国。从技术上讲,一旦某个国家的后缀从根服务器中被封住或删除,这个国家便在互联网世界消失了。因此可以说,美国对国际互联网握有生杀予夺的权力。伊拉克战争期间,在美国政府的授意下,“.iq”(伊拉克顶级域名,相当于中文网址后缀的.cn)的申请和解析工作被终止,所有网址以“.iq”为后缀的网站全部从互联网蒸发,伊拉克这个活生生的国家竟然被美国在虚拟世界里“消灭”了。同样,2004年4月,由于在顶级域名管理权问题上发生分歧,“.ly”(利比亚顶级域名)瘫痪,利比亚在互联网上消失了三天。

中国的互联网发展起步于20世纪80年代。1986年,北京市计算机应用技术研究所实施的国际联网项目“中国学术网”(Chinese Academic Network,CANET)启动,其合作伙伴是德国卡尔斯鲁厄大学(University of Karlsruhe)。1987年9月,CANET在北京计算机应用技术研究所内正式建成中国第一个国际互联网电子邮件节点,并于9月14日发出了中国第一封电子邮件:“Across the Great Wall we can reach every corner in the world.(越过长城,走向世界)”,揭开了中国人使用互联网的序幕。1994年4月20日,中国正式接入国际互联网,当时接入的一条线是由Sprint公司提供的一条64k的数据线。

短短十余年时间,无论是互联网的基础设施建设还是在社会各领域的应用,中国都取得巨大发展。互联网技术不仅直接推进了新媒体的诞生,而且直接拉动了一个庞大产业体系的发展,其中包括新闻出版、图书情报、电子政务和商务、数码打印、数码扫描、数码相机、数码存储、显示设备、平板电脑、智能手机、手写识别、语音识别、数据挖掘等。互联网成为许多人工作、生活和娱乐不可缺少的元素。2010年1月15日,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了《第25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统计显示,截至2009年12月,我国网民规模已达3.84亿人,互联网普及率达到28.9%。

在以IPV4协议为架构的互联网快速发展的同时,世界各国已经开始研发以IPV6协议为架构的下一代互联网。其中,可以实现“户对户”连接的网络、有庞大的地址数量、接入网络的终端种类和数量更多是下一代互联网的特点。2004年1月12日,“中美俄环球科教网络(GLORIAD)”在北京宣布开通。“GLORIAD”是“Global Ring Network for Advanced Applications Development”的缩写,该网络是由中国科学院、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俄罗斯部委与科学团体联盟共同出资建设的,其目的是支持三国乃至全球先进的科技应用并支持下一代互联网的研究。可以想见,在不远的将来,新一代的互联网将对信息传播产生更重大的影响。

(二)新媒体的概念及传播特点

新媒体(new media)这一概念,最初是在1998年5月联合国新闻委员会召开的年会上首次被提出来的。当时被用来指“第四媒体”的互联网,其意为继报刊、广播、电视等三大传统媒体之后的第四种主要的大众传播媒体,此后被广泛使用。

互联网虽然被视为报纸、广播、电视之后的“第四媒体”,但它却有一个不同于传统媒体的地方,即它并不是一种提供某种信息的媒介,而只是一种信息平台。个人、团体、传统大众媒介、权力组织,只要拥有一定的设备和技术,就可以上这个平台,看到别人的信息和发出自己的信息。互联网并没有提供不同于其他媒体的内容,但是具备了将各种信息形态(图文、声音和活动图像)相互转换的能力,具有强大的同步交互传播的能力,以及全球性高时效的传播能力。正是由于这样的特点,互联网的广泛应用为新媒体的诞生创造了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