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艺术艺术类专业高考应试必备·文艺常识
3289500000008

第8章 电影常识(3)

三、欧洲其他国家电影

(一)法国主要电影作品及特征

法国电影有着光辉的历史,早期影片中的超现实主义电影的代表作品有杜拉克的《贝壳与僧侣》与布努艾尔的《一条安达鲁狗》等。20世纪30年代,克莱尔、维果、雷诺阿、卡尔内等人的优秀影片被称为“诗意的现实主义”作品。在这些影片所表现的日常生活的真实图景中,我们可以深深地感受到电影艺术家们的人道主义情怀和对于诗意的某种追求。

20世纪50年代末,法国电影史上掀起“新浪潮”电影运动。法国“新浪潮”电影是继20年代先锋派、40年代末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电影运动之后世界电影史上的第三次电影创新运动。这次运动不仅改变了法国的电影面貌,而且推动了世界电影的发展进程,具有自己鲜明的特征:为了满足“自我表现”和“自由联想”的审美需要,它多运用适合主观想象任意驰骋的“非情节”、“非结构”的形式,采用“意识流”、内心独白、闪回、倒叙和技巧摄影等表现手法,去体现人的下意识活动和内心混乱时的心理活动以及伤感、悲观、颓废、绝望的情绪。法国“新浪潮”电影的代表人物有戈达尔、夏勃罗和特吕弗。特吕弗的《四百下》、阿伦·雷奈的《广岛之恋》和《去年在马里昂巴德》是法国“新浪潮”电影的重要代表作。

(二)德国主要电影作品及特征

从1918年到20世纪20年代中期,德国电影赢得了世界一流电影的荣誉。

罗伯特·维内的影片《卡里加里博士》是德国表现主义电影的标志。弗莱德立希·茂瑙的《最卑贱的人》(1924年),被称作“室内剧三部曲”之一,把室内剧推向了最高峰,成为世界电影史上的经典之作。

20世纪70年代中期,新德国电影进入创作高潮。这一时期的代表人物是新德国电影的四大导演:威尔格·赫尔佐格、福尔科·施隆多夫、赖纳·威尔纳·法斯宾德和威姆·文德斯。代表作有克鲁格导演的《和昨天告别》、沙莫尼的《禁猎狐狸的季节》、赫尔佐格的《卡斯帕尔·豪泽尔之谜》和《吸血鬼》、施隆多夫的《锡鼓》和法斯宾德的《玛丽亚·布劳恩的婚姻》等。

然而,20世纪70年代中、后期,经济危机预示着德国电影开始衰落,电影市场出现了萧条。新德国电影运动的主将在国外创作上纷纷出现滑坡现象。90年代的德国电影市场完全被好莱坞占领,有着先锋运动表现主义、德国室内剧、批判现实主义传统的民族电影也已日渐消亡。

(三)意大利主要电影作品及特征

意大利电影中最有影响的作品是“二战”后的新现实主义影片。以罗西里尼为代表的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电影工作者打破好莱坞电影的虚假程式,从纪录电影中汲取养分,充分发挥了电影艺术反映真实生活的特性,对世界电影产生了重大影响。新现实主义电影艺术家具有明确的美学主张。他们认为电影的中心人物应当是普通的“小人物”,题材应当选择群众普遍关心的问题。他们的电影作品多以生活中的真实事件为素材,从生活原型中去发掘冲突和戏剧性情节,尽可能减少艺术加工。其中,罗西里尼的《罗马——不设防的城市》是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电影的第一部重要作品。《偷自行车的人》和《罗马11时》是最为典型的代表作。此外,维斯康蒂的《大地在波动》、桑蒂斯的《橄榄树下无和平》和西卡的《米兰的奇迹》等,都是著名的新现实主义影片。

新现实主义电影经过几年的繁荣以后,因其不能完全适应现实的需要而日渐衰落,到20世纪50年代最终被以安东尼奥尼和费里尼为代表的意大利“新浪潮”电影所替代。

20世纪六七十年代之交,“政治电影”在意大利兴起。这类影片往往能比较深刻地揭示复杂的社会问题和政治问题,具有鲜明的批判性,其题材多具有重要的政治意义。代表作有罗西的《马太伊案件》和达米亚尼的《一个警察局局长的自白》等。这类影片往往能在戏剧化处理的过程中突出纪实性,善于运用意识流手法更好地体现出政治性主题。“政治电影”在1973年到1974年达到高潮后,逐渐蜕变和衰落。

(四)英国主要电影作品及特征

英国电影在“一战”以后开始没落。20世纪60年代,英国的一批青年电影人曾以不同方式去革新本国的电影,于是出现了所谓的“自由电影”。这类影片在内容方面包含了一定的现实性和批判意味。70年代的英国影坛几乎没有出现优秀影片。进入80年代以后,英国电影开始复苏。《法国中尉的女人》(1981年)、《甘地传》(1982年)、《热与尘》(1983年)、《印度之行》(1984年)、《看得见风景的房间》(1985年)等文化反思影片陆续问世,深受观众的欢迎。这些影片从不同角度以现代观点对传统的文化和道德价值观、生活习俗等进行批判性审视。

在美国电影的强大攻势下,英国电影只有保持本民族独特的写实主义风格,才能在国内外电影市场上立足。因此,爱尔兰民族题材的影片越来越多地融入英国民族电影的营垒中。曾获第62届奥斯卡金像奖五项提名并最终获得最佳男主角和最佳女配角奖的《我的左脚》,其主创人员均为爱尔兰人。他们不仅描写了爱尔兰历史上的优秀人物和故事,而且表现出了人物的内心世界,以丰富的人物个性打动了观众。

民族化的追求也使描写英国历史与个人传记题材的影片佳作不断,如《亨利五世》、《爱德华二世》、《霍华德庄园》、《奥兰多》、《迷人的四月》等。侦探恐怖片在当今英国影坛占有较大的比重,如《梅强埃里克》、《神秘的备忘录》等。

(五)前苏联主要电影作品及特征

前苏联电影中爱森斯坦的《战舰波将金号》和普多夫金的《母亲》是隐喻电影重要的代表作。隐喻电影在镜头的选择和组接方式上做出了积极的探索,明显丰富了电影艺术的表意功能,把蒙太奇从一种单纯的技术手段变成了一种能够体现导演主观思想内容的艺术载体。爱森斯坦与普多夫金等人在蒙太奇的实践与理论方面所取得的巨大成就,为世界电影艺术的成熟奠定了基础。

20世纪30年代,前苏联电影出现了“散文化”的倾向。其中,《夏伯阳》、《列宁在十月》、《列宁在一九一八》等优秀影片,形成苏联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电影的创作高潮。

此后的苏联电影因为受到战争的破坏和政治的影响,始终处于一种衰退和停滞的状态,直到50年代中期,开始有所变化。到70年代,苏联电影进入了一个空前活跃的时期,出现了一批具有突破意义的优秀影片,如《狂欢之夜》、《保尔·柯察金》、《第四十一》、《列宁的故事》、《雁南飞》、《一个人的遭遇》、《静静的顿河》、《苦难的历程》等。

前苏联电影一直受国家经济和政治体制的制约,以致在若干题材、某些形象方面形成了种种不成文的禁区。苏联电影工作者将这种现象称为“灰色片浪潮”。自从戈尔巴乔夫执政并开始实行全面改革政策以来,苏联电影也开始解禁。具体表现在:一是对过去被禁映的近百部影片逐一进行了重新审查,通过审查的允许公映或重映。如《悔悟》和《女政委》等片,还在国际电影节上获得了大奖。二是一些影片力图反映敏感的政治问题和社会问题,如《寒冷的夏天》(1988年)、《我们的装甲列车》(1988年)和《法》(1989年)等。三是青年题材的影片突破了多年的禁区。如《小通讯员》和《撬门贼》、《诱惑》(1988年)和《国际女郎》(1989年)等片,都涉及了一些重要的社会问题。

四、亚洲其他国家电影

亚洲电影主要生产国除中国(包括台湾、香港、澳门)以外,日本、韩国、伊朗、印度甚至泰国在世界影坛都具有一定的地位和影响。

(一)日本主要电影作品及其特征概述

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日本导演黑泽明、沟口健二、小津安二郎的名字为世界所熟知以后,这个东方国家的形象便一次次地在光影中呈现出来。黑泽明的《罗生门》(1950年)曾获得威尼斯国际电影节最高奖项金狮奖和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奖。黑泽明的其他代表作品有:《姿三四郎》(1943年)、《美好的星期天》(1947年)、《泥醉天使》(1948年)、《白痴》(1951年)、《活着》(1952年)、《七武士》(1954年)、《蛛网宫堡》(1957年)、《影子武士》(1980年)、《乱》(1985年)、《梦》(1990年)、《八月狂想曲》(1993年)等。这些影片都贯穿了黑泽明一贯的风格:用简单的故事探讨深刻的哲理,弘扬人道主义,崇尚高蹈的美学趣味,叙事严密,追求唯美的影像风格。

沟口健二和小津安二郎被称为日本电影的“双子星座”,他们一直致力于对普通人生活际遇和伦理关系的探讨,但是二者的风格又迥异其趣。沟口健二所涉猎的电影类型比较复杂,如传统的侦探片、喜剧片等,以及现代派风格和****内容的影片。主要作品有《青楼姊妹》(1936年)、《残菊物语》(1939年)、《燃烧的爱情》(1949年)、《山椒大夫》(1954年)等,而代表作《雨月物语》(1953年)则充分表现了他那如诗如画的影像构成和悲壮缠绵的古典情调,充满了含蓄、蕴藉的东方美学趣味。该片获得1953年威尼斯电影节银狮奖。小津安二郎的电影常常被看做是有着丰厚的传统文化背景的日本电影代表——细腻、精致、含蓄、感伤,没有工业文明的喧闹声,只有始终从容不迫的缓缓诉说,弥漫着丝丝缕缕的温情。其主要作品有:《浮草物语》(1934年)、《晚春》(1949年)、《东京物语》(1953年)、《小早川家之秋》(1961年)、《秋刀鱼之味》(1964年)等。

爱情电影是20世纪七八十年代日本影坛上的主角。如《生死恋》(1971年)、《绝唱》(1975年)、《伊豆的舞女》(1975年)等,使中国人开始熟悉和喜爱高仓健、山口百惠等一代影星。其中,山田洋次的《幸福的黄手帕》(1977年)是其中一曲细腻动人的爱情赞美诗。他还创作了时间跨度近30年的世界最长的喜剧系列——《寅次郎的故事》(1969~1995年)。

20世纪90年代以来,北野武的《坏孩子的天空》和周防正行的《谈谈情,跳跳舞》也是比较优秀的影片。

(二)韩国主要电影作品及其特征概述

20世纪80年代以来,韩国电影发展迅速,80年代末韩国电影进入了“文艺复兴”时代。著名导演林权泽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独立执导电影,拍摄了近百部影片,由他执导的《曼荼罗》入选了柏林国际电影节。进入90年代之后,林权泽更加关注韩国的社会现状和潜藏其中的人文精神,对电影艺术的发展保持着高度的敏锐和热情。2000年,林权泽以他的《春香传》首次入围戛纳电影节。2002年,凭借《醉画仙》,林权泽终于戴上了戛纳电影节最佳导演的桂冠。

1993年的电影《悲歌一曲》是韩国电影振兴的开端,从此迎来了韩国电影史上新的时代。其他主要成功的商业影片有《漂亮妈妈》(1992年)、《八月照相馆》(1998年)、《生死谍变》(1999年)、《共同警备区》(2000年)、《我的野蛮女友》(2001年)、《朋友》(2001年)、《武士》(2001年)、《公共之敌》(2002年)等。凭借这些影片,韩国电影成功敲开了国际影坛的大门。

(三)伊朗主要电影作品及其特征概述

20世纪80年代末期以来,伊朗电影开始复苏。影片内容主要表现在关注现实生活方面,影片同时具有人文关怀的精神和强烈的民族色彩,为伊朗电影在世界电影工业中维持着应有的地位。主要导演和作品有:

阿巴斯作为伊朗“新浪潮”电影的引领人,他执著于拍摄儿童片,通过儿童的眼光去折射成人的社会生活,在歌颂儿童的同时歌颂人类最原始、美好的情感。主要作品有:《何处是我朋友家》(1987年)、《生命在继续》(1992年)、《橄榄树下的情人》(1994年)、《樱桃的滋味》(1997年,获戛纳电影节金棕榈奖)等。

贾法·潘纳希曾是阿巴斯的助手,他独立执导的影片也大多受到大师简约影像和独特意境的熏陶,但又自成一派。他的影片尤其关注社会和女性问题,具有更敏锐和更强烈的批判性,对打破伊朗社会的保守传统具有潜移默化的作用。主要作品有:《白气球》(1995年)、《谁能带我回家》(1997年)、《生命的圆圈》(2000年)等。

马克马巴夫从20世纪80年代弃政从影之后,创作了《街头小贩》(1987年)、《无知时刻》(1996年)、《寂静》(1998年)、《坎大哈》(2001年)、《奥萨玛》(2003年)等15部长片和4部纪录片。

早期在马克马巴夫的多部影片中担任主角的马基·麦基迪,对神话、政治以及社会伦理等不同类型的电影有较深刻的认识。他1991年开始独立执导电影,成为伊朗中生代导演的骨干力量。主要作品有:《手足情深》(1991年)、《父亲》(1995年)、《天堂的孩子》(1998年,又名《小鞋子》,这也是他最负盛名的作品)、《天堂的颜色》(2000年)、《巴伦》(2001年)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