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艺术国际艺术品贸易
3290700000014

第14章 国际艺术品贸易的定义及简史(13)

马瑞罗·马瑞尼(Marino Marini,1901~1980年),意大利雕塑家兼画家。在1930年他的足迹曾遍及欧洲,也去了美国,但他没有参加任何前卫艺术的组织。他的雕塑、绘画和制图均是头像及以“果树女神”和“马和骑士”为主题。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马和骑士”主题的发展,反映出他对人类存在的悲观。马瑞尼所作的胸像也十分著名。代表作品有《骑手(街道的守护天使)》等。

亚历山大·考尔德(Alexander Calder,1898~1976年),美国画家兼雕塑家,以发明了汽车而出名。他的祖父和父亲都是雕塑家,母亲是画家,但他起初对机械感兴趣。1922年,他对艺术产生极大的兴趣,并参加了纽约艺术学生联盟,同时展出他的第一幅画。同年,他去英国,顺赴巴黎,在巴黎待了一段时间,因马戏团给予的灵感,完成了一系列生气蓬勃的玩具和第一件针丝雕塑。多年来他不停地完成很多针丝雕塑,作品式样清新,风格生动。1930年,他被蒙德里安和结构主义者最著名的人物——盖柏的简朴的作品所吸引。他遇见米罗和阿尔普,这两位艺术家影响了他的创作风格。他开始制作由铁丝和木材做成的抽象雕塑,他也实验由手工做成的电动化抽象雕塑悬吊金属片而表现其动感。在这些实验中,他使金属悬吊雕塑的风格向前迈进一大步;一系列平坦的、色彩明亮的圆盘和金属形状的作品,不是从天花板悬吊于半空中,就是连接在地面上。这些作品都有对称关系,只要有些许的空气流动,便可转动成不同形式的花样。1950~1960年,考尔德被委托制作大型户外雕塑。1971年,他得到了由美国艺术协会颁发的雕塑金牌奖。代表作品有《火烈鸟的中间》等。

让·汤格利(Jean Tinguely,1925~1991年),瑞士雕塑家和实验画家。汤格利出生于弗里堡,就读于巴赛尔艺术学校。1945年他开始以铁线、金属、纸张和木材为素材进行创作。1953年他搬到巴黎,发展出一种“机械变化”的技巧,并在他的结构中,加入随机及突发的因素。1960年他和克莱恩及其他人共同发起新写实主义运动。汤格利的机械作品中含有很多的幽默和讽刺,在他的作品背后,可看出达达的无政府主义精神。汤格利对机械的着迷(由于他了解机械和废物利用的部分)使他的作品主题展现出一种自我毁灭的狂热精力。代表作品有《喧哗吵闹之一》等。

路易斯·奈威尔森(Louise Nevelson,1899~1988年),美国女雕刻家。她生于俄国基辅,1905年随家人移居美国,1920年定居纽约。奈威尔森的创作受到广泛而不同的影响,诸如立体主义、未来主义的作品等。她最具特色的作品就是所谓的“雕塑墙”,它是堆积许多箱子(或称“鸽舍口”)而成墙壁般的集合艺术,箱子里放置有弦外之音的抽象造型物体,如1964年的《黑墙》。代表作品有《大浪之二》等。

大卫·史密斯(David Smith,1906~1965年),美国画家。曾在俄亥俄大学学习,1925年,他在史蒂倍克厂的钢架装配部门工作。这一经历使他终生从事金属工作,同时也使他终生对机械保持着高昂的兴趣。史密斯的作品最令人印象深刻之处是它们属于所谓的立体派系,对美国的最低限艺术的普遍发展产生重要的影响。代表作品有《表示立方体XVIII》。

巴伯罗·毕加索(Pablo Picasso,1881~1973年),西班牙画家、雕塑家兼设计家,20世纪最著名、最有影响力及独特创造力的画家。他在20世纪的前半个世纪就一直站在欧洲艺术的最前线,并对这个时期的大多数艺术变革给予鼓励。尽管在传统上人们把他的艺术创作划分为几个时期,但是这些划分在某种程度上有些武断,因为他的能力和想象一直在丰富的主题范围内采用多种多样的形式来表现。毕加索是一位画家的儿子,其非凡的才能在其少年时代就显现出来。1900年,他第一次去巴黎,在这个时期他已受到较大范围的影响。1900~1904年间,他在巴黎和巴塞罗那轮流居住,这正是他的“蓝色时期”,这一时期他创作的作品题材选自穷人及社会下层的人物,通过寒冷的蓝色来表现画面上忧郁的气氛。他也以同样的风格创作了大量的雕刻作品。1904年,他定居巴黎,其居所成为前卫艺术家和作家们活动的中心。从1905年起是他的“粉红色时期”,早期作品的蓝色调转为明亮的粉红色、灰色,但题材还是表现马戏团的演员、卖艺者及小丑等人物。1906~1909年是他的“黑色时期”,他追求一条独立的道路,从研究塞尚和非洲雕刻出发来探索分析和简化形式,这在其作品《亚威农少女》中得到体现。这是他早期作品的总结,也是他艺术发展中另一革命新时期的开始。毕加索与勃拉克一起领导了立体派运动。他们不再画看到的东西,而是画他们通过分析想象出来的东西。1917年,毕加索去了意大利、罗马等地,受意大利壁画、雕刻的影响,开始了他的“古典时期”,他以古典的画法创作了一大批巨人和异常丰满的妇女形象。同时他也进行综合立体主义的探索。1925~1936年是他的超现实主义时期,在这期间一群艺术家成立了超现实主义,他对此很感兴趣,而且超现实主义学说也与他自己的艺术探索中的愿望相一致,导致他的创作风格发生改变。作品《三个舞蹈家》就是这一转变的起点,它打破了新古典主义那种宁静、幽雅、和谐的气氛,突出疯狂粗野的舞蹈场面。1937年,毕加索创作了大型壁画《格尔尼卡》,这是对德国**空军轰炸西班牙小镇格尔尼卡的控诉。1947年,他来到陶瓷之都——瓦洛里,在这里埋头制作陶瓷。作为雕塑家,毕加索使用泥土、木头、丝织品及金属废物等,经常用大笔把它们刷上颜色或组合成雕塑作品。毕加索也是一位多产的插图画家。代表作品有《自画像》、《小丑》、《人生》、《持扇女子》、《牵马的少年》、《两个裸妇》、《亚威农少女》、《阿姆布罗斯·瓦拉德的肖像》、《泉边的三个女人》、《三个舞蹈家》、《梦》、《格尔尼卡》、《画家与模特》等。

乔治·勃拉克(Georges Brague,1882~1963年),法国画家,与毕加索一起同为立体主义的创始人。1900年在巴黎艺术学院学习,大约在1906年他和弗里斯结为好友,喜欢其用野兽派的风格——即以纯颜料和明亮的色彩来作画。勃拉克的作品更注重表现冥想性及抒情性,且配以鲜明的色彩及强烈的构成本领。从1907年开始,他减少色彩并加重主题意识构成,引人想起塞尚,但接着受毕加索新作《亚威农少女》的刺激,创作了《云霄》,这是他最早与毕加索的原始主义连贯相呼应的作品。此后他们俩合作创立立体派,一直持续到1914年。《葡萄牙人》是他这个时期最好的作品之一。勃拉克对立体主义的贡献是,他发扬了传统的平面艺术,并努力追求创作新的立体空间,又首先使用文字作为作品构成的一部分。不久,继毕加索首创拼贴画之后,他也创造了贴纸法。勃拉克作品的风格完全不同于毕加索。他的作品风格更大胆且容易确认,颜色倾向灰暗、棕色、绿色及奶油色和白色,其间鲜见摩擦的痕迹。勃拉克主要集中创作景物画,运用微妙、柔和的色彩,有时在画中混合沙子以产生一种织物的效果。后期作品强调线条的作用,吸收古典主义、写实主义和立体主义相结合,代表作品是1950年创作的《工作室》等系列作品。他也创作了许多书籍插图,设计舞台装饰及服装等。在勃拉克的绘画生涯中他的作品一直受到大家的喝彩,他是唯一一位生前在卢浮宫展出作品的画家。代表作品有《诺曼底的小港》、《小桌》、《烟斗·玻璃杯和报纸》、《二重奏》、《工作室》等。

胡安·格里斯(Juan Gris,1887~1927年),西班牙画家。主要活动在巴黎,并于1906年定居于此。早期以担任自由插画员为生,后来受到毕加索的影响,其较严肃作品几乎完全是立体主义风格。格里斯被认为是综合立体主义的主要创始者,其作品比起毕加索和勃拉克的作品好像是经过计算出来的,其视觉分析的技巧更加直观。格里斯自己总结了这种差别:“我试图使抽象的变得具体……塞尚将瓶子变成圆柱体,但是我做了一个瓶子——一个特殊的瓶子——由圆柱体而来。”拼贴技术也是他使用的一个最重要的方法。他的其他作品包括彩饰雕塑、书籍插图和舞台设计与服装。代表作品有《毕加索的肖像》、《水果盘和长颈瓶》等。

费尔南德·莱热(Fernand Leger,1881~1955年),法国画家。从1909年莱热就和立体主义联系在一起,但是他与毕加索、勃拉克不同,他善于把物体画成圆柱、圆锥、多面体等像机器的形状。20世纪20年代至30年代初,他的画风逐渐转变为以立体写实为主,特别是对人物的塑造,在圆筒的基础上,按照人体结构和颜面五官来描画,脱离了分解和重新组合的手法,人物背景则以几何形体为衬托。从1935年起是莱热一生创作最重要的阶段,他将精力集中在主题性的创作上。他在各个时期不断更新主题,但其中心思想是表现现代工业社会的主题。他的艺术形式也在不断变化,然而坚持机械形式的立体主义原则基本上没有改变。他参与各种艺术媒体工作,如画书籍插图,为芭蕾舞设计服装道具,也为电影效力。莱热曾在美国耶鲁大学担任教授。代表作品有《城市》、《三个女人》、《森林中的裸女》、《蒙娜丽莎和钥匙》、《有两个鹦鹉的构图》等。

阿尔伯特·格莱茨(Albert Gleizes,1881~1953年),法国画家、作家。他早期的作品是印象主义风格,但在1909年他开始与立体主义保持联系,1912年他与梅景琪(Metzinger)合著了《论立体主义》一书,为立体主义运动第一次提供重要的理论根据。1912年他是“黄金分割小组”的重要成员,1913年参加纽约的“军械库展览”。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他待在纽约,1917年他经历了一次宗教转变,之后撰写了几本书,根据天主教教义和中世纪的宗教经历来解释艺术规则。代表作品有《阳台上的男人》等。

雅尔·维隆(Jacques Villon,1875~1963年),法国画家。他是画家杜尚的兄弟。因为他崇敬15世纪诗人弗朗西斯·维隆,所以改了自己的名字。从1894年起,他居住在巴黎,专画幽默的素描画作,并在劳特累克的影响下制作海报和雕刻。1906~1911年间,他以野兽派手法绘画,之后立体主义也渐渐在他的作品中占有重要分量。1912年他成为“黄金分割小组”的领导人。1920~1930年间,他以创作雕刻品为生,1930年后又开始作画,并只用纯色作画。他的绘画走向成熟和抽象的风格,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他才逐渐得到大家的认同和赞扬。代表作品有《青年女子》等。

罗伯特·德劳内(Robert Delaunay,1885~1941年),法国画家。1905年以前,他承袭野兽派的风格,以明亮的大色块作画。1908年,受到立体派的影响,他的作品色彩暂时减弱下来,但很快又以破碎、棱镜的形式重新引入色彩。他对颜色和运动之间的相互联系特别感兴趣。1910年他对立体主义作出了个人的贡献,以系列作品《艾菲尔铁塔》为主,用明亮的颜色把片段的形式连接起来。法国诗人阿波利奈(Apollinaire)对他的作品冠以“奥菲斯主义”。这对德国青骑士派中的保罗·克利、马克等人产生很大的影响,同时也有力地影响到意大利的未来主义。然而,他最有创作力的时期非常短暂。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他大多待在西班牙和葡萄牙,回到巴黎之后,他的作品变得僵硬而缺乏自发性。他的家成为达达主义活动地,但是他继续创作与色彩理论有关的作品。代表作品有《三月的田野,红塔》、《窗,同时的,都市》等。

索菲亚·德劳内(Sonia Delaunay,1885~1979年),俄国画家、丝绸设计家,罗伯特·德劳内的妻子。在1920年,她主要的作品是手绘织物和挂毯。作为一位设计家,她对世界范围内的流行趋势产生很大的影响。她运用奥菲斯主义作为一种装饰风格的基础。1930年以后,她将主要精力放在绘画上。1964年,她将自己创作的58幅作品和罗伯特的49幅作品捐赠给巴黎现代艺术博物馆并在卢浮宫展出,她也因此成为生前在卢浮宫展出作品的第一位女画家。代表作品有《电子的棱柱体》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