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历山大·阿契彭科(Alexander Archipenko,1887~1964年),俄国出生的雕塑家,1928年加入美国国籍。1908年,他来到巴黎,在立体主义运动的发展中扮演重要的角色。在作品《行走的女人》中,他突破传统的造型原理,颠倒空间的比例——将人体躯干最密实的部分和头部镂空,使得空间和光线得以穿梭其中。他曾在数所美国大学任教,1939年创办了自己的雕塑学校,在教学上颇具影响力。1924年,他发明了一种试图移动的绘画——阿尔斯边克式绘画(Archipentura)。从1946年他开始尝试“光”雕塑(里面会发光的普列克斯玻璃结构),继续探索色彩、光线、动作和空间等元素。阿契彭科在美国和欧洲的雕塑史上产生过相当大的影响,尤其是在新材料的使用上以及雕塑从固体形式走向空间和光线方面指出了一条道路。代表作品有《迈德隆(第2号)》等。
汉斯·阿尔普(Hans Arp,1887~1966年),法国雕塑家、画家和诗人。阿尔普是达达运动的重要成员,后来又与超现实主义艺术家们接触。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前,他与慕尼黑的青骑士组织接触,并参加了他们的第二次作品展,结识了德劳内。战争期间,他认识了马克斯·恩斯特、诗人马克斯·詹可伯(Max Jacob)、阿波里奈、毕加索和莫迪格里阿尼。1915年,他在苏黎世结识了自己后来的妻子、舞蹈家兼画家苏菲·陶伯(Sophie Taeuber),此后二人经常共同创作并彼此影响。他帮助建立达达团体,在此期间,他创作了第一件抽象彩色木材浮雕。20世纪20年代,他居住在巴黎近郊莫东,与超现实主义保持联系,并参加了第一次超现实展览。1930年加入“圆与方”(Cercle et Carre)组织,1931年成为“抽象创作”的创始人之一。这时他转向雕塑,创作出他最熟悉、最有特色的作品,这些作品比他的浮雕作品在植物、动物和人生百态的暗示上更多样、更丰富。阿尔普和布朗库西的作品有类似之处,也具有同样深远的影响力。代表作品有《森林》等。
本·尼科尔森(Ben Nicholson,1894~1982年),英国画家。尼科尔森是英国抽象艺术最著名的前卫人物之一。他从他的父亲威廉·尼科尔森那里继承了对简洁和过分讲究的静物画的感觉,他早期的大多数作品就是这样的风景画。1933年,他用垂直的角和圆形制作了第一批白色的浮雕作品——《白色浮雕》,显示出受蒙德里安的影响。1933~1935年,他是巴黎非绘画性艺术家团体“抽象创作”的一员。1934年,他参加了伦敦前卫作品群“单一团体”(Unit One Group),而且是《循环》刊物的主编。1932年他与芭芭拉·赫普沃斯(Barbara Hepworth)结婚。1939年他与妻子定居康沃尔,这里的乡村生活使他的部分作品转向绘画性主题,因而,他的用色,即使在抽象作品上也更接近于自然。战后他的声誉不断提高,并获得了许多奖章。尼科尔森所作的田园抽象作品是他生涯中最重要的成就。代表作品有《白色的雕像》等。
谢尔盖·波利雅科夫(Serge Poliakoff,1906~1969年),俄国出生的画家,1962年加入法国国籍。1923年定居巴黎,1930年开始从事绘画。曾在伦敦的斯雷德学院攻读艺术,但是直到1952年才全身心地投入到绘画之中,放弃了一个专业音乐家的职业。此时,他的抽象绘画的风格才逐渐成熟起来。1937年,他结识了康定斯基,这时他作为法国巴黎画派中表现抽象的最重要的一位画家的地位才建立起来。波利雅科夫对绘画抱有一种近乎宗教般的态度。他的成熟作品以抽象形体的使用和强烈对比色著称。代表作品有《黄与黑》等。
汉斯·哈同(Hans Hartung,1904~1989年),德裔法国画家兼插画家。曾就读于德勒斯登、慕尼黑等地,研习哲学和艺术史。在慕尼黑他结识了康定斯基,开始对马克的作品产生兴趣。他1922年开始画抽象画,1931年在德勒斯登举办第一次画展。战后,他回到巴黎,形成了一种独特的、激动的抽象绘画风格,采用表面类似于书法涂抹的方式,使厚重的黑色线条和大的色块占据优势,其作品的特点是强烈的笔触转化成刮涂未干的颜料。到了20世纪60年代末,他早期那种图案式的构图又完全被深色的斑点所取代,因此,他被称为巴黎学派中“抒情抽象”(Lyrical Abstraction)的创始者。他也被认为是不定型艺术(Art Informel)和泼染主义(Tachisme)的主要先驱者之一。代表作品有《1956-14》等。
阿喀琉斯·高尔基(Arshile Gorky,1905~1948年),美国画家,出生于土耳其亚美尼亚。他把欧洲的超现实主义和美国的抽象表现主义联系起来。1920年,他移民到美国,采用假名阿喀琉斯·高尔基,名字的前半部分源自希腊英雄阿琉留斯,后半部分则来自俄国作家马可西姆·高尔基。1925年,他定居纽约,凭借画家戴维斯的支持,首批重要的立体派静物画才得以完成。但他早期最具特色的作品还是一些肖像画,一幅他根据1912年拍摄的照片绘成的《艺术家与母亲》是其中的代表性作品。1933年,他结识了另一位年轻的画家库宁,同时其作品的风格也因受到超现实主义画家毕加索及阿尔普和米罗等人的抽象派画作的影响而有所改变。他不断地重复着相同的主题,在他的作品中糅合了他对童年时代的记忆,创作出富有想象力的绘画形式。1944年后,他在纽约结识了布雷东、马塔以及一些流亡画家,开始他艺术创作的最后阶段。此时的作品表现出康定斯基在1914年绘制的某些作品所具有的开阔特质,而且作品的抽象主义风格也越来越强烈。后来由于他悲惨的遭遇,如画室被焚毁,以及1946年的癌症手术,其作品在构图及色调上均表现出病痛与凄凉的气氛。后来由于车祸,他以悲剧性的自杀结束了一生。阿喀琉斯·高尔基被称之为最后一位超现实主义者和第一位抽象表现主义者。代表作品有《艺术家与母亲》、《鸡冠上的肝脏》等。
杰克逊·波洛克(Jackson Pollock,1912~1956年),美国画家,最伟大的抽象表现主义画家。1919年他在纽约“艺术学生联盟”师从地方主义画家拜顿学习。在20世纪30年代,他的作品风格是地方主义,同时受墨西哥壁画家和超现实主义的某些特征的影响。到40年代中期,他开始完全采用抽象风格来作画,进行滴洒画法的试验:不是用画架,而是将画布平铺在地,将稀释后的颜料,用毛刷或棍棒蘸色,滴洒在画布上,画家围绕画布周围边走边洒,直到最后完成。这种行动绘画与超现实主义者的自动现象理论有相似之处。波洛克的名字也常与总体绘画(All-over Painting)风格联系在一起。这种绘画风格避免在整张画布上出现任何强调的点或可辨认的部分,因此放弃了要根据各部分之间的关系来构图的传统观点。作品的构思和画布的形状及尺寸没有关系——事实上在他已完成的作品中,画布时常被裁剪或修补以适应图像。所有这些特征对于20世纪40年代末到50年代初成熟起来的美国绘画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1953年以后,他又改用画笔调厚实的颜料涂抹,并考虑人物形象的表现问题。1956年他因酗酒开车不幸身亡。代表作品有《男人与女人》、《蜘蛛网之外(第7号,1949)》等。
弗朗士·克莱茵(Franz Kline,1910~1962年),美国画家,通常被认为是最有个性的抽象表现主义者。克莱茵的早期作品包括风景画、肖像画以及壁画,皆沿袭传统的特性。但从1947年以后,他的作品不断增加抽象风格。这种变化直接反映出库宁对他的影响。他最好的作品是大型黑白画,在白色的背景上,画上粗犷有力的形体。这些是抽象表现主义中最杰出的作品。代表作品有《绘画(第2号)》等。
汉斯·霍夫曼(Hans Hofmann,1880~1966年),德国出生的画家,1941年成为美国公民。霍夫曼曾在慕尼黑接受过训练,1904~1914年间他居住在巴黎,在那里他认识了野兽派、立体主义和奥菲斯主义的许多领导者。1934年,他创办了自己的学校,并从事美术教学,他也因此成为美国现代艺术最有影响力的教师。霍夫曼在从事教学工作的同时,并没有间断艺术实践。大约在20世纪30年代末,他的画风已转变为抽象表现主义,如作品《春》用挥洒自如的滴流技法创作出最早一幅抽象表现主义作品,这对波洛克的行动绘画以极大的启示。霍夫曼算是一位多产的画家,他的技术和风格多样,滴洒、大笔涂抹,或几何形的组合,构图严谨,色彩浑厚,对比强烈。他在抽象艺术方面所作的努力,强烈地影响着美国先锋派画家。难怪美国画家尊奉他为抽象表现主义的先行者、导师。代表作品有《门》等。
莫里斯·路易斯(Morris Louis,1912~1962年),美国画家,抽象表现主义中色场绘画的主要代表。在马里兰美术学院就读之后,1936~1940年,他曾在纽约住了四年。1940年他返回巴尔的摩,定期举行画展。他的作品采用染渍法,即用稀释后的颜料(丙烯颜料),泼在画布上,然后用类似拖把的工具把颜料拨开,使颜料之间互相渗透,起到晕染作用。他的技法是吸收波洛克的滴洒法和女画家海伦·弗兰肯瑟勒(Helen Frankenthaler)的染渍法,形成了自己的独特风格。作品《面纱》的色彩几乎是呈楔状和溅痕浮在画布上,有时造成绢印或水彩画的效果。20世纪60年代初,他又在染渍法基础上画出彩色条纹画。当画家的探索还没有来得及得到充分发挥时,他就因患肺癌过早去世了。路易斯的作品对色场绘画的发展产生十分巨大的影响。代表作品有《黄褐色》等。
罗伯特·马瑟韦尔(Robert Motherwell,1915~1990年),美国画家、拼贴画家和艺术史家,美国抽象表现主义的活动家。马瑟韦尔的作品深受超现实主义(尤其是自动现象理论)的影响,他时常接近纽约的流亡画家。他的绘画创作,多用色块的组合表现一定的主题,他执著地表现政治、历史题材,以求达到一定的社会效果。到20世纪60年代末,他的画风发生改变,转向色场绘画(Colour Field Painting)而不是抽象表现主义。他的画是组合连续而震撼的意象,半自发性的涂鸦,结果却又是经过高度控制的成品,如《死与生》等作品。他还擅长拼贴画。马瑟韦尔是一位非常多产的画家,其许多作品均收藏在纽约和其他各地的现代艺术馆中。他既是一位作家、教师,又是一位才华横溢的演说家。代表作品有《西班牙共和国的哀歌》等。
杰斯弗·阿伯斯(Josef Albers,1888~1976年),德裔美国画家、设计家。1920年进入包豪斯艺术学院,随后担任教师。在这里,他从事包括彩色玻璃、印刷以及家具和实用品的设计。1933年,包豪斯艺术学院被**关闭后,他便移民美国。阿伯斯曾在北卡罗莱纳的黑山学院任教,后转赴耶鲁大学就任建筑设计系的系主任。他最著名的作品是一系列以正方形色块来探索色彩间微妙和谐关系的油画和石版画。他也从事家具设计,曾率先设计出可供大量生产的薄板弯形椅。代表作品有《正方形的赞歌·出现》等。
巴尼特·纽曼(Barnett Newman,1905~1970年),美国画家。他放弃抽象表现主义自由的笔法,而创作理性、冷静而有抒情意味的色场绘画。1948年左右,他放弃超现实主义的象征表现,代之以垂直线分割画面的平面绘画(Picture-Plane),这种平面绘画是后期创作的要素。纽曼的作品,色彩对比强烈,但让人感到平静、严肃而缺乏激情。他对年青一代的抽象派画家影响很大。代表作品有《旺门特(第1号)》等。
艾德·瑞哈特(Ad Reinhardt,1913~1967年),美国画家。从一开始瑞哈特的作品就是抽象主义风格,虽然多年来他在一直不断地变化画风。1930年,他画几何图案的抽象画,后来受到托比的影响,在1950年他便以书法作画。起先他通常用红色或蓝色作画,但从1950年末就全用纯黑色。这种画法使他从研究方形的多样性过渡到表现单纯的连续性,进而画出绝对单纯的《无标题——黑色》——这幅方形的画布上全是黑色。瑞哈特大力主张挖掘艺术中的纯粹性,并启发了最低限艺术家,对于他而言,色彩和形状可以还原到最单纯而无法再还原的程度。代表作品有《青抽象》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