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克·塞纳特是加拿大人,具有奇特而非常丰富的喜剧天赋。他曾经在格里菲斯的手下当过三年演员和助手。在为格里菲斯工作期间,麦克·塞纳特作为一名喜剧演员,专门模仿麦克斯·林戴(Max Linder)。麦克斯·林戴是早期法国电影的标志性人物,他创造了一个为全世界所熟悉的典型人物,一个潇洒的法国人——他总是游荡在街头,如果遇到一个值得追求的女人,他便会不惜一切代价,愿意冒着极大的危险去得到她的芳心。善于讽刺的麦克斯·林戴喜欢用敏锐的视角,具有讽刺意味的手法来表达他那充满忧郁气质的故事,使整部电影在喜剧的风格中还流露着法国人的优雅。在麦克斯·林戴的身上,麦克·塞纳特学到了许多喜剧演员的基本法则,为他以后成为默片时代的喜剧领军人物打下了基础。但是格里菲斯并不是一位擅长拍摄喜剧片的导演,因此在格里菲斯的身边,麦克·塞纳特并没有做出什么成绩。但正是因为这段时间的磨炼,让麦克·塞纳特学会了格里菲斯在电影创作上开拓的新手法和新形式,逐渐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并且得益于麦克斯·林戴的法式温情,使他成为了一个不折不扣的拥有美国技术、法国精神的法国派导演。
麦克·塞纳特的独创风格主要表现在:着意突出的噱头(许多有悖常理的场面,如一个大块头突然被一个瘦弱的小个子男人举起来,像掷铅球一样被他甩了出去;或者演员跳过了一堵高墙,而这堵墙高得根本不可能被跳过,演员非但跳过去了,还将双腿并拢……这样大量的噱头吸引了不少观众前来观影),滑稽的服装(让演员穿上奇怪的服装,与现实生活中人们的着装相悖,以让人惊愕为目的,起到“笑果”的作用),眼花缭乱的特技摄影(如摩托车在电线上行驶、汽车从电车上面越过等等这些多用于追逐场面的特技,用奇观效应来博得观众的喜爱),以及大量的群众演员来造成场面的笑料。他还喜欢用意大利的即兴喜剧手法,经常让演员们按照临时想出的剧情即兴演出即兴演出就是一种不经过思考的自由表演,力图用轻松活泼、富有生气的方式演出,不是长时间的推敲,而完全取决于演员的灵机一动和众人之间摩擦出来的火花。这样的表演方式在现在的戏剧和喜剧表演中依然存在。,以取得意料之外的效果。
塞纳特在电影中如鱼得水。他的电影十分流畅,这既得益于他从格里菲斯那里学来的蒙太奇的技巧,也得益于他娴熟的准备和运用。他的电影从来都是活泼的代名词,笑料不断,剧情的进度恰到好处,并且透露着疯狂和自由特征,在他的作品里,我们绝对看不到刻板和限制。虽然现在他的大部分电影的噱头和特技场面已经成为了过去,不再为现在的电影人所用,但是他天才的想象力和敢作敢为的精神却依然在他的电影中活灵活现。
塞纳特喜欢用滑稽的模仿来取得喜剧效果,这一手法直到今天还被许多电影人所沿用,造成奇特的喜剧效果。如《惊声尖笑》(Scary Movie,2000)就模仿了无数的经典电影,其他如《驱魔人》(The Exorcist,1973)、《灵异村庄》(The Village,2004)等。
塞纳特还拍摄了一些滑稽侦探片。在他的影片里常有一群衣冠楚楚的警察,这就是著名的“启斯东警察”。“启斯东警察”是塞纳特最喜欢塑造的群像之一,他认为美国社会中最滑稽的角色就是警察,这同当时美国社会的状况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虽然南北战争结束了,但是种族隔离和种族歧视却依然存在,这就从一方面造成了社会的不稳定性,如同结了薄冰的湖面,暂时地处于风平浪静的局面;另一方面,高度的工业繁荣使“越来越多的财富流入了越来越少的人手中,好像有一个庞大的楔子被打了进去,但不是从社会的底部,而是社会的中间,因而上边的人愈加被抬高,而下边的人则愈挤愈底”。这就造成了工人运动的不断,以争取他们应该得到的劳动报酬;各种各样的改革如火如荼,政团林立,集会频繁……这一切的社会问题落实到日常生活中,就全部都是警察的工作了。除了负责日常的刑事工作,他们还要作为政府维持秩序的工具,甚至是上层建筑法制机构的一项武器。因此,警察作为美国社会上层建筑和下层民众相互较力的纽带和途径,其社会角色有了特殊含义——他们的“滑稽”便由此而来。在塞纳特的电影中,这些“启斯东警察”通常身着特大号制服,驾驶的汽车不能好好行驶,动不动就会做前滚翻;疯狂追捕更是这些警察们的拿手好戏。以“启斯东警察”为主角,塞纳特拍摄了一系列的喜剧片,这些喜剧片成为启斯东制片厂的卖座片。
除了这些疯狂的警察之外,一群美艳女郎相继成为麦克·塞纳特电影中的主角,她们穿着游泳衣或睡衣,充满诱惑。如果说“启斯东警察”是对现实社会的影射和自嘲的话,那么这些裸露身体的女郎们则当之无愧地是对广大观众的一种心理补偿,这种美好的愿望在现今的好莱坞化的世界电影中依然起着广泛的作用。
麦克·塞纳特的演员们,在15年之中,一直不停地在炸弹爆炸、手枪射击、柩车飞奔、脚踢屁股、幽灵、阴谋家、卧车、郊区、救火车、狂欢的婚礼中间竞相演出一些喜剧片。这些影片只用了15个月的时间就风靡了整个美国。
如同格里菲斯发现了塞纳特,塞纳特也发现了许许多多优秀的演员,让他们走上了喜剧电影的道路,使美国的喜剧电影蓬勃发展。他发掘了女演员玛蓓尔·瑙曼(Mabel Normand)、福特·斯特林(Ford Sterling,一个身材高大、举止粗野、留着山羊胡子的美国人)、“花花公子”麦克·斯温(Mack Swain)、罗斯各·阿勃克尔(Roscoe Arbuckle)、汉克·曼(Hank Mann)、本·特尔宾(Ben Turpin)、艾尔·圣约翰(Al St.John)以及却斯特·康克令(Chester Conklin)和路易丝·法占达(Louise Fazenda),等等,其中更有华莱士·皮莱(Wallace Beery)、格洛丽亚·史璜逊(Gloria Swanson)、哈洛德·劳埃德(Harold Lloyd)、哈莱·朗东(Harry Langdon)、W.C.菲尔兹(W.C.Fields)、平·克劳斯贝(Bing Crosby)等后来陆续成名的电影明星,他们在当时不过是一群急需机会的无名小卒而已。
而麦克·塞纳特最伟大的发现则是查理·卓别林。1952年,麦克·塞纳特在第五届国际戛纳电影节上如是说,“发现卓别林的就是我,我当时刚和启斯东制片厂的女演员玛蓓尔·瑙曼到达纽约。我们时常上游艺场,卓别林那时在一家三等戏院里演卡尔诺哑剧。我们被他逗得直笑,在演出幕间节目的空隙里,我们就去请他和我们订个合同,但他拒绝了……”终于在1913年11月,卓别林与启斯东公司签订了为期一年的合同。
麦克·塞纳特对美国电影的最大贡献在于,他首创了制片人专权的电影制造模式,这也是现今好莱坞电影工业化的不贰法宝的源头。他强调的制片方式是由一个原始的构想开始的,然后进行多人共同的设计,将故事的人物和情节编排好,再交由专人负责添加滑稽场面和情景,最后成为一个可供制作的剧本,才交由导演拍摄。这种快捷出片的制片方式能满足当时影院对电影的大量需求。
塞纳特在摄影场中不仅是领导者,而且是出色的组织者,他的身份更接近于现在电影中的“监制”一职。虽然许多电影史学家忽略了他对美国默片时代的喜剧乃至美国电影所作出的杰出贡献,并没有给予他应有的评价,但是麦克·塞纳特却依然是美国当之无愧的“喜剧之父”。
二、喜剧时代的四位大师
20世纪20-30年代,电影在美国已经迅猛发展起来,在众多导演和电影人的努力下,逐渐形成一门独立的艺术。在众多电影的类型中,最受欢迎、最为兴盛的电影形式就是喜剧片。
随着制片商和制片厂逐渐开始规范和健全,以及明星制度的建立,在喜剧电影领域也出现了几个尤为令人称道的人物,除了那位被后人誉为“喜剧之父”的麦克·塞纳特之外,查理·卓别林、巴斯特·基顿(Buster Keaton)、哈洛德·劳埃德和哈莱·朗东这四位,就是在默片时代喜剧电影中著名的“快乐携带者”。
查理·卓别林
1889年,查理·卓别林诞生于英国伦敦肯宁顿路287号,这所房子至今还伫立在肯宁顿区。这是一个平民区,破旧的大宅子里住着许多和卓别林有着相同生活背景的人。卓别林的父亲在他十分年幼的时候就去世了,母亲哈娜·卓别林将他抚育成人。哈娜·卓别林本来在游艺场里和自己的丈夫老查理合作演出滑稽二重唱节目,而且很受观众的欢迎,但是在丈夫死后,她就过起了寡居生活。“她夜以继日地踏着缝纫机,然后将活计带到城里去。她挣的钱勉强可以够我们糊口,这样怎么还能付得起房租呢?我们不止一次地把我们的两个床垫、三张稻草衬垫的椅子和几个装着破旧衣服的空瘪箱子装上一辆大车,出去找另外一个安身的地方……”(卓别林)正是这样的生长环境,造就了卓别林这样一位善良、敏感、温柔的艺术家,使他能够站在社会的底层来为贫苦大众说话。卓别林的母亲曾经是一位舞蹈演员,她善于模仿,有着非凡的喜剧天才。卓别林就是在他母亲的熏陶下开始走上艺术道路的。卓别林在非常年幼的时候就显示出了对艺术和表演非凡的专注力,他可以在街头聆听风琴,也能够随着各种音乐起舞。为了给自己和母亲谋得生活,卓别林去了游艺场表演。
“游艺场”在法文中的所指是堂皇的场所,演出一些大的节目,观众则是那些上层社会中的有钱人,而在英国则不是这样。英国的游艺场给了舞蹈家、杂技家、魔术师、驯兽表演师、喜剧演员和丑角展现表演才华的舞台。
加入游艺场后,还是一个小孩子的卓别林扮演了一些小角色。如在《吉娣·傲斯坦》中扮演一条小狗、在《歇洛克·福尔摩斯》中扮演男仆毕利(一个来自伦敦下层社会的小厮)、在杰姆斯·巴利的神话剧《彼得·潘恩》里扮演小狼。
而当卓别林的哥哥西德尼在当时英国著名的卡尔诺剧团卡尔诺剧团是以培养英国优秀的哑剧表演人才而闻名的一个传统剧团。中的表演工作得到了肯定、走上好运的时候,他并没有忘记弟弟查理。经过他的努力,剧团的负责人弗来得·卡尔诺终于答应让年轻的查理·卓别林也加入剧团。那一年,卓别林20岁。“英国的滑稽剧节奏与众不同,一切都均匀、紧凑、集中。一切都稳得像一位炉火纯青的拳击专家伸出的拳头。一切都好像是从一门大炮里出其不意地发射出来的炮弹。”(路易·德吕克)卡尔诺剧团对卓别林来说就像是一所喜剧表演学校,他在剧团学习跳舞、翻跟斗,练习杂技,并且学会了各种幽默剧的传统,如杂技、插科打诨、苦笑、令人发笑的抑郁、戏法等无声艺术的一般手法,并且使它们具有优美的可观看性。
告别了卡尔诺剧团的卓别林来到了启斯东制片厂,开始了新的生活。刚到启斯东制片厂的时候,卓别林的“新生活”并不尽如人意,他受人嘲笑并且没有被重用,只是在一些摄影棚中帮忙。在这一段痛苦的经历之后,他的机会随着傲慢的福特·斯特林的离去而出现了。
卓别林第一次拍摄的影片名叫《谋生》(Making a Living),制作于1914年2月2日。这部影片的拍摄也颇具戏剧性,影片的导演亨利·雷曼原本是一名公共汽车司机,他冒充法国百代兄弟公司的代表,才获得踏进启斯东的机会,在塞纳特的手下当了一名助手,并且将自己的名字改为亨利·百代·雷曼。这部电影讲述的是一个身无分文的骗子如何冒充阔佬、骗取钱财的故事。在这部影片里,卓别林打扮成英国绅士的模样:头戴一顶丝绒礼帽,穿着燕尾服,嘴上还留着浓浓的八字胡,鼻子上架着单片眼镜,脚上甚至穿着一双发着光的漆皮鞋。
这部电影充满了启斯东公司的特色,依然是一部由各种各样的“失败”以及警察笨拙的搜索追捕所构成的电影,还没有卓别林自己的特色。在启斯东制片厂,每个演员都成为了一个符号、一项招揽观众的手段。他们几乎都必须有固定的角色和装扮。罗斯各·阿勃克尔扮演一团和气的胖子、鲁莽汉和笨蛋;玛蓓尔·瑙曼专门扮演一个美丽而任性、容易激动又爱无理取闹的女人;麦克·斯温扮演凶狠的歹徒;福特·斯特林扮演暴躁的鲁莽汉;却斯特·康克令扮演昏聩胆小的糊涂虫。每个角色都有一定的服装和打扮来展示他的特征,就如过去的波利契内尔、阿勒甘、比埃罗那些人物那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