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前苏联电影《白痴》中,对女主人公娜斯塔霞的出场,就运用了先虚后实、虚实结合的人物出场方法,而且运用得层次分明,逐步加深了观众对人物的印象。
在影片中,第一次听到娜斯塔霞的名字是在火车上,借助梅斯金公爵与罗果静的谈话,间接地提到了有关她的绯闻与轶事。
第二次是在叶潘辛将军的家里,说娜斯塔霞晚上要宣布决定嫁给谁。
第三次是梅斯金公爵在将军房间里看到了娜斯塔霞的照片。
第四次是梅斯金公爵在将军的客厅里听到将军夫人和她的女儿谈论娜斯塔霞,表示对娜斯塔霞的反感。
第五次是梅斯金公爵在卡尼亚家里听到他的父母、姐姐为不同意他与娜斯塔霞的婚事在吵架。
第六次是梅斯金公爵在开大门时碰见了娜斯塔霞!此处亮相已是在影片的第6本(全片共13本),人物才真正登场露面。
导演为了突出刻画娜斯塔霞这个人物形象,在经过五次虚出,以剧中有关人物对她的反应、议论、讥讽之后,才以惊叹号(!)的形象,出现在梅斯金公爵的面前,即出现在观众的眼前。由于前面做了五次铺垫,已经给观众造成一种期待感,大家都急于想见到她,所以她一出现在银幕上,就成了一个引人注目的惊叹号(!)。因为虚出为实出做了积累,已经达到了饱和程度,所以一旦实出,就产生了爆发力和冲击力,在观众的心理上起到了震撼作用。
此外,编导还把娜斯塔霞安排在她正面临困境,决定她的个人命运的关键时刻出场,所以更加引人注目和不同凡响。
另一种虚实结合的方法,则是先实后虚,恰好和上述娜斯塔霞的出场程序相反。例如,我国电视剧《白色山岗》中支部书记木根的出场方式即是这样安排的。
木根一出场,已经重病在身,卧床不起,村里正在为他安排后事,他自己也在为身后之事煞费苦心地操持。他先安排公事,指定了一个个接班人之后,又为家事操心,叮嘱可以信赖的表弟来监视自己年轻的妻子,防范她有外心,并让他表弟在他死后经常到他的坟前去禀报他妻子的情况。他出场不久,即撒手人寰,魂归西天。
他的表弟在木根死后即遵照他的嘱托,时时监视他的寡妻,并经常到他的坟前禀报。可见木根死后,他的阴魂不散,仍然统治着活人的灵魂,虽然他的形象在屏幕上消失了,但是通过他表弟的行动以及接任支书对他妻子存折的处理,他的无形的形象和权力仍然显示在观众的眼前。这也是通过间接描写的虚出方法获得的效果。
总之,对于人物的出场,无论是编导安排其实出也好,虚出也好,或是虚实结合也好,不管用何种方式,都应该事先有所构思和设计,要让人物在观众的心目中打下烙印。
(二)剧本要有吸引人、感动人的故事情节
电影界的许多人都知道,美国好莱坞电影之所以能够风靡世界,倾倒亿万观众和影迷,其中重要的一条,就是电影要有个好故事。故事情节吸引人,才能把大量观众聚拢在银幕跟前,才能让观众为之心甘情愿地掏腰包,出钱买票。故事情节感动人,才能让人喜欢看,让人能从中得到审美的快感,得到思想的启迪和感情的共鸣。
人人都知道,故事情节来源于生活,也知道艺术与生活的关系,艺术既要源于生活,又要高于生活。这是老话,尽人皆知。
让故事情节吸引人,光靠有生活还不行,还必须讲得生动。
人,每天都在经历着生活中各种各样的事,捕捉生活较容易,但是把生活变得生动,则比较难。生动需要作家、编剧对生活进行加工、提炼,需要丰富的想象力对生活中发生的事情进行虚构和创造,并使读者和观众感到那是真实的、可信的,甚至为之感动得悲从中来,失声落泪,或者为之转悲为喜,开怀大笑。这都得力于故事情节的生动性。除了生动性之外,最能吸引人的则是具有新奇性的故事。
人人都有好奇心,都有喜新厌旧的癖好,所以新奇的事物最惹人注目。所谓新,就是生活中特殊的、罕见的、非同寻常的、想象不到的、出人意料的、令人难测的事情。蕴涵新奇的故事,并非荒诞不经,也非故弄玄虚。在陈言中出新意,在平淡中见奇巧,常常会给观众带来意外的惊喜。
要想故事情节感动人,就必须写好感情戏。古人说,“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可见仅止于说道理是不够的,还必须以情来感动人。古人常常感叹“怎一个情字了得!”其实今人又何尝不钟情呢?无论是善与恶的斗争、美与丑的较量,其中无不包容着爱与恨、感情与理智的复杂纠葛。情感世界是艺术永远开掘不完的宝藏。
例如,写亲情的电影有《母女情深》、《手足情深》、《克雷默夫妇》等,它们为观众演绎了母女之间、兄弟之间、夫妻之间的复杂的、细腻的、真挚的感情。无不让观众为之动容。而写男女之间恋情和爱情的故事更是广为人知。从古代的《梁山伯与祝英台》、《罗密欧与朱丽叶》,到现今的《爱你没商量》、《爱情麻辣烫》,直至《网络上的爱情》,动用了高科技的数字技术和电脑,参与表现人们的情感世界。
情感世界是最令人心动的,但也是最难捕捉的。有时它透明,有时它又朦胧;有时它复杂,有时它又单纯;有时它含蓄,有时它又直率;有时它屡寻不见,有时它又来得突然。剧本成也在它,败也在它,所以导演要关注剧本在写情感纠葛上是否展开了,写好了。
例如,美国影片《魂断蓝桥》、《相见恨晚》、《坠入情网》、《诺丁山新娘》等,都是写感情纠葛的戏,故事的框架几乎都相差无几,但每部电影都会让观众看得入迷,并为之感动。
1940年拍摄的《魂断蓝桥》,男女主人公在滑铁卢桥上和空袭警报声中偶然相遇,男主人公罗依为女主人公玛拉捡起落在地上的吉祥符,由此二人由相遇,到相知、相恋。后来,由于战争的原因二人分离。再往后,战争结束,罗依奇迹般地回来,和玛拉相逢、相聚,但由于误会和门第观念的难以逾越,最终导致玛拉偷偷离开了罗依,在滑铁卢桥上撞车自杀,使即将到手的幸福化为泡影,从而演绎了一个哀婉凄艳的故事,许多观众不得不为女主人公的殉情一掬同情之泪。
此后拍摄的影片《相见恨晚》,是在车站候车室内,女主人公因眼睛内偶然迷进了一粒沙子,男主人公帮她吹走这粒沙子而相遇、相知,相见恨晚直至热恋。但二人又因各有家室,受到家庭和道德的约束,受到理智对感情的控制,最后不得不分离。
影片《坠入情网》的故事情节几乎是如法炮制。男女主人公在圣诞节购物时,在书店拥挤的人群中不期而遇,互相把手中的书撞落在地上。二人各自捡回了自己的书,回到家中,才发现各自捡了对方的书,由此二人相识、相知,既而坠入了难舍难分的情网之中。
影片《诺丁山新娘》的故事情节也没有脱此窠臼,只不过将人物的身份与职业做了更换,男主人公是一家书店的小业主,女主人公则变成了好莱坞明星。男主人公威廉上街买果汁,在路上走着走着,一不小心,撞到了女明星安娜,果汁洒在了安娜的身上,由此便惹出了事端,由误撞、相识到相恋起来。小人物虽无非分之想,却也演绎成像《漂亮女人》那样的故事,一个妓女,因为给男富翁开车引路,而圆了一个白马王子与灰姑娘式的白日梦。
尽管这些影片演绎的故事情节都是大同小异,都是梦幻世界,却能让观众看得如痴如醉,感动得神魂颠倒。其主要原因,就是它们都能牵动人们最为敏感的情感神经,所以才能让观众拥到影院,在银幕前,乐于受感情的折磨。就连那些在银幕上表现瞬息即逝、擦肩而过的爱情,如前苏联影片《湖畔奏鸣曲》和美国影片《廊桥遗梦》,也能触动观众的心弦,可见爱的力量有多大。
影片《湖畔奏鸣曲》叙述一位城市医院里的外科医生,因为厌倦城市里的喧闹生活,到一个远离城市的宁静的湖畔作短期休息。恰在此处他因借船偶然认识了乡间女教员劳拉。劳拉的丈夫因犯罪被关在监狱,她一个人带着儿女支撑着这个残破不堪的家庭。当她的女儿身患重病时,得到了外科医生的鼎力相助,从而使两颗孤独的心灵发生碰撞,得到了沟通。但是由于家庭、丈夫、孩子以及道义上的责任感,促使她终于以理智克制住爱情。最后,二人不得不分手而去。
美国影片《廊桥遗梦》的故事情节的发展趋向基本上和《湖》片相似。它叙述一位摄影记者为了拍摄罗斯曼大桥的照片而向一位农妇弗朗西斯卡问路,由此二人相识并坠入了情感的漩涡,难以自拔。最后,摄影记者金凯德劝弗朗西丝卡和他一起远走高飞,但她知道,一旦这样做,就会毁了她全家人的幸福生活,所以最终她拒绝了,用理智控制住了自己的感情。就在他们情意绵绵共同度过四天后,他离开了她。
尽管上述两部影片中男女主人公的感情遭遇都非常短暂,甚至是瞬息即逝,但却让人刻骨铭心,至死不忘。就像《廊桥遗梦》中的弗朗西丝卡在她丈夫去世后,孩子们也已长大成人,她便试图与金凯德取得联系,但金已去世,并且把他所有的财物都留给了她,其中包括一本献给她的名为《四天》的影集。律师的来信中还说,遵照金凯德的遗嘱,已经将他的遗体火化,骨灰撒入罗斯曼桥下。由此,弗朗西丝卡的儿女才明白,母亲临终时留下的古怪遗嘱:让他们不要把她埋在他们已故父亲理查德的墓旁,而将她的遗体火化,将骨灰撒在罗斯曼桥的下面。许多观众看后,都为这一段短暂的爱情感动不已,足见银幕上的浪漫爱情比生活中的一见钟情更加意味深长,更为吸引人和打动人。
因此,要想使剧本的故事情节感人至深,就要分析它是否把埋藏在人物心灵深处的感情因素开掘出来。因为情节剧是诉诸观众感情的,它迫使观众热烈地体验主人公的感情,对主人公产生同情。所以,情感因素是最能感染观众、令观众着迷的构建故事情节的元素,导演应该紧紧地把握住它。
此外,需要指出的是,关于非情节化的电影则另当别论。因为情节剧电影本文的不确定性或模糊性几乎不存在,给观众留下的空白比较少,较难进入思考的深层次,观众审美的能指将会受到局限。因而现代电影的观念,则极力突破这种表达情节的方法,他们有意识地淡化故事,稀释情节,击碎情节的链条,不注重故事情节的因果关系,不用情节的紧张性去吸引观众,而是让观众沉浸在场面的意境中。他们对剧情的编排,只是顺应生活的发展或主观意识的选择来构筑影片。
现代电影对传统电影或者说对好莱坞电影模式的突破,就是不需要一个完整的、冲突尖锐的戏剧因素很强的故事情节。其艺术特征,是善于运用电影语言讲情绪、讲感觉、讲意境、讲气氛,注重探索人物心灵的奥秘,挖掘人物的潜意识,更多地从作者主观意识和艺术感觉出发去处理影片中各种人物、场景以及背景和人物思想感情的联系。例如法国电影《去年在马里昂巴德》即属此类。
但是,非情节电影多少都带有实验性,即使在西方也受到了阻力,难以进入主流市场,主要是不能为大多数观众所接受,票房价值低,只能在少数实验影院或艺术影院中放映,生存空间较小。
非情节电影,作为一种风格样式存在,对它进行探索是无可非议的,它的实验对电影的发展也是有益的。由于我国广大观众千百年来形成的欣赏习惯和审美心理,多数人还是喜欢看故事性强、情节曲折生动的影片。这一点是不容忽视的。因此,导演在分析剧本时,一定要关注剧本中的故事情节。
值得注意的是,现在有些剧作家既不愿拘泥于传统的情节剧观念,又不愿接受非情节化的现代电影观念,而在探索和寻求情节与非情节的中间地带,运用“插曲”这个楔子,打入到情节链条的夹缝中,从而拓宽了情节剧的路子。
所谓情节中的“插曲”,其实就是剧情发展中的闲笔。然而它却是闲笔不闲。即使看起来这种闲笔与情节主线似无关联,无足轻重,实际上它可以把内容填充得更为厚实,拓宽思想内涵的意蕴。
我国电影《黑炮事件》中,即有一条以黑炮事件为主要线索的情节链条,围绕这一情节线展开了一系列事件纠葛和矛盾冲突;同时又在环环相扣的情节链条的接合部的空隙之中,加入了若有若无的“插曲”,使得水平的横向得以拓宽。按照导演的话来说,就是“把情节的链条拉开,在空当中加上两边都连得上的枣核状的戏。这些戏与前后的情节既有某些关联,又没有必然的因果关系。通过这些戏的不断积累和放射,影片就会达到内涵丰富和耐人寻味”。编导的这一尝试,显然获得了积极的成效,影片的情节线索引起了观众的欣赏情趣,而情节链条中的“插曲”则把观众的思想延伸开来,引起广泛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