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电影的魅力
一块寻常的白色布幔,场灯一灭,即可映出大千世界,人间万象。
电影艺术的魅力正是它的神奇与奥秘。在银幕面前,有时让你忍俊不禁,开怀畅笑;有时又让你悲从中来,伤心落泪。走进一部电影,就像进入了一个梦幻世界。白马王子与灰姑娘的钟情相爱,豪门千金与布衣少年的邂逅相逢,这些在现实生活中令人憧憬却又难以遇到的传奇故事,在银幕上却历历在目,栩栩如生,如梦似幻地呈现在观众的面前,真实得令人不能不相信它的存在。
毋庸讳言,美国的好莱坞电影曾经风靡世界,为其商业收入攫取了大量利润,为资本家带来了滚滚财源,其原因就在于它透析了观众的心理。从梦幻工厂里精心制造出来的电影,包装华丽,动人心魄,其魅力令人折服,让那些痴迷电影的人如醉如狂,由此而产生了大量的“影迷”群落。
回顾电影诞生的初期,尽管它制作简单,没有声音,没有色彩,也没有复杂的故事情节,仅仅依靠它的新颖和神奇,就能引起广大群众的观赏兴趣。但由于没有艺术家的参与,缺乏艺术品位,因此,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它只被当做娱乐场所或马戏棚内的杂耍节目出现在观众的面前。尽管当时的电影已经风靡一时,博得广大下层人民的欢迎,但是白领阶层和上层有身份和地位的人,对于这种下层人士光顾的娱乐场所是不屑一顾的。所以电影仍然不能进入上流社会。
后来,由于电影的飞速发展,电影企业逐步建立起来,电影也逐渐由娱乐场所和马戏棚迁入真正的电影院放映。放映设备和条件因此也得到了改善。此时,一些有身份和地位的人,以及白领阶层中的人士,也经不住电影神奇性的诱惑,为了一窥究竟,不得不化装成平民,趁天黑之后,悄悄潜入电影院,以满足他们对电影的好奇心。这些人既瞧不起电影,又不愿放下架子进入大众化的娱乐场所,同时,又禁不住猎奇心理的驱使,意欲看个究竟的尴尬心态,实在是令人讪笑的。
另外,在当时的艺术理论界,电影也不被看好,它被视为一种不入流的东西,只可在娱乐场所中与杂耍为伍。德国一位美学家和艺术史的教授康拉德·朗格就曾直言不讳地指责“电影不是艺术”。他认为电影反映的影像和现实生活中的场景一模一样,对现实的复制不可能给人以艺术享受,也不可能体现出艺术。由此可以看出当时的知识界是瞧不起电影的。
尽管当时的上流社会人士瞧不起类似杂耍节目的电影,理论界也施加压力,意欲把它排斥在艺术的圣殿之外,但是电影仍在悄然兴起,而且在飞速地发展,无论在技术上还是在艺术上,都有长足的进步,一些知识界的有识之士也悄悄地参与了电影的制作。襁褓时期的电影,经过艺术家和理论家的指点和参与,以及艺术雨露的滋润和灌溉,获得了充分的营养,它迅速成长起来了。
1911年,也就在电影发明16年之后,意大利诗人乔托·卡努杜发表了《第七艺术宣言》,宣称电影是一门艺术。卡努杜认为:电影吸收了建筑、音乐、绘画、雕塑、诗和舞蹈等六种艺术元素,经过消化、融合之后,形成了一门崭新的艺术。他认为在以上六种艺术中,建筑和音乐是主要的,绘画和雕塑只是对建筑的补充;而诗和舞蹈则融化于音乐之中,形成运动中的造型艺术。它是动与静、时间与空间、造型和节奏综合在一起的艺术,从而形成了电影这门独立的第七艺术。这一宣言不仅为电影成为艺术作了有力的呐喊,同时也为电影跻身于艺术的殿堂,确立电影的艺术地位,铺平了道路和奠定了基础。由此,“第七艺术”也成了电影艺术的同义语。
电影由杂耍到作为一门艺术,仅仅经过了短短的16年时间,就被请进了艺术圣殿,应该说电影是个幸运儿。
自此之后,电影艺术逐渐被人们所认识和接受,并在艺术研究领域中越来越受到重视。直到现在,许多国家不仅建立了电影博物馆、资料馆,出版了大量的电影学术研究专著,而且在世界各国经常举办国际性的电影节,进行评奖和学术交流活动,影响极大。
另外,还有不少国家为了培养电影专业人才,建立了电影高等教育院校,同时还在一些普通大学中设置了电影专业课程,这对于培养电影专业人才,普及电影文化都是极有意义的。
四、电影的特性
电影是被许多人喜爱和钟情的艺术,如果你对这门艺术感兴趣,或者愿意从事电影创作工作,特别是关于导演的工作,首先就应该熟悉这门艺术的特性。因为任何人在从事一项专门业务时,都必须对自己所从事的专门业务的特殊性质、内部规律、原理等有所了解和认识,否则就难以把握它和驾驭它。
有些理论把电影特性说得神秘莫测,高不可攀,那是书斋里的理论,卖弄学问的沙龙理论,甚至是故意吓人的理论。那些理论对于从事导演创作的人来说,实际用处是不大的。因为导演的工作从构思到实践,也就是在他拿到剧本后,能够拍出在银幕上放映的影片来。因此,导演需要掌握一些创作方法和手段,即实际的操作技能,同时也要懂得其中的一些原理和规律,就是既要知其然,又要知其所以然,并且会动手操作。所以要多学一些基础知识和应用理论。因此,下面只对电影特性做一些基本阐述。
一般来说,在研究和界定一门艺术的美学特征时,往往都是从研究它的特性入手的。什么是特性?所谓特性,主要指这门艺术特有的、独具的、区别于其他门类艺术的根本属性。德国著名理论家莱辛在他所著《拉奥孔》一书中,对时间艺术和空间艺术做了界定。他提出了诗属于时间艺术,而绘画和雕塑则属于空间艺术,并从美学特征上对两门艺术做了审察,阐释了两门艺术的不同特性,由此引起了审美上的差异,在创作时必须遵循和照应各自的特性。
莱辛在书中提到的拉奥孔,源自维吉尔的史诗《伊尼特》中描写拉奥孔父子被毒蛇缠身咬死的部分。当拉奥孔被毒蛇缠身时,维吉尔在史诗中描写他张开大口发出惨痛的哀号。标题里的“雕刻”则指在罗马废墟中挖掘出来的拉奥孔雕像群。在雕像群中的拉奥孔,虽被毒蛇缠身,却没有张开大口发出惨痛的哀号,而是被塑成一种节制住的哀伤,哀号变为叹息。这种把极端的身体苦痛冲淡为一种较轻微的情感的办法,在一些古代艺术作品里是较为常见的。因为它可以避开丑,在造型上显示出美来。这也是“诗”——时间艺术与雕刻——空间艺术,在创作上为了适应它们各自的特性而采取的不同的创作方法。
莱辛在《拉奥孔》一书中,用“诗”这个词来泛指文学,用“画”这个词来泛指造型艺术。在他对《拉奥孔》中有关“诗”与“画”的界限分析中,可以看出时间艺术与空间艺术的不同特征。如果我们借鉴这一理论来审视电影,不难看出,电影既具有诗,即文学叙事的时间艺术的功能,又具有绘画、雕塑的空间艺术的特征。因此,电影可以说是声画复合、时间艺术和空间艺术的综合体,所以综合性便成了电影的特性之一。
(一)综合性
电影的综合性是一种化合作用,就像氢与氧化合之后,生成了水,它是一种新的物质。同样的道理,电影综合了诗、音乐、舞蹈、绘画、雕塑、建筑等多种艺术元素,把它们消化、融合之后,变成了一门崭新的艺术——第七艺术。从而改变了它所综合的各种艺术的原有材料和独特的个性,引起了原有艺术元素的质的变化。比如绘画在电影中获得了动态,文学的叙事在电影中看到了逼真的形象,音乐与画面运动的结合,则成为不可分割的视听形象。
在电影中,时间的运动,借助空间环境显现了它的形象的魅力;而空间造型,则透过时间的运动,故事情节的展开,赋予它更为丰富的表现力。所以二者的结合,相辅相成,相得益彰。
文学是叙事的艺术,它的时间过程,以及描写的人物形象、环境气氛、动作场面等,都是依靠思维器官感知的,得不到视觉感官的感知,因为文学描写不具有可见性,所以只能靠思维器官、靠联想去感知和补充。
绘画、雕塑、建筑都是造型艺术,具有空间的可见性,但是它们不具备时间的流动感和时间的运动过程,所以它们无法表现情节的连续性和动作的运动感。
由于电影是时间艺术和空间艺术的综合体,使它具备了得天独厚的优越条件,它既可以表现时间流动的过程,充分展示动作,通过事物的发展和运动来扩展空间;又可以在不断变化的空间环境中表现叙事的过程,在同一时间内透过空间扩展生活场面,加大叙事容量。所以说电影既是时间艺术,又是空间艺术,它是以视觉来感受时间运动的,所以它的表现层面更多,张力更大,给人的冲击力和感染力更强烈。
电影对时间艺术和空间艺术的综合,使它获得了创造新的艺术形象的可能性。通过多重时空的交叉组合,通过声画对位构成新的叙事结构,通过声音显示画外空间,以及对时空的压缩与延伸,使电影语言越来越丰富,越来越自由,不仅扩展了电影表现手段,同时也加大了电影内涵的容量。
由于电影长期受到文学语言的影响,有不少导演在运用电影语言时,习惯于用情节表意的方法,来再现客观现实,表述内容的思想含义,从而忽视了影像本体的造型表意的功能,对空间艺术的造型作用及其表现力缺乏认识。
如果只把影像作为叙事的手段,电影所获得的信息量则较为单一,因为影像只成为情节表意的符号,完成具象性的影像形态,起到求真写实的再现作用,而影像的潜在能量尚未得到充分的发挥。
作为电影的影像本体,除了能叙述故事,起到情节表意的作用之外,它自身尚有揭示事物、求理写意的表现功能。这一点常常被一些导演所忽视,或者不善于运用。这实际上是对电影艺术的空间造型因素缺乏认识。近年来,外国一些现代派导演对此做了许多有益的试验,我国的一些导演也进行了一些探索。如陈凯歌导演的《黄土地》中的黄土高原的造型表现力,“求雨”和“腰鼓阵”场面的影像冲击力;又如张艺谋导演的《红高粱》中,对红高粱和“野合”、“颠轿”场面的造型处理,以及《菊豆》中染坊的造型寓意,都给观众留下了强烈的印象。
重视影像本体的表意功能,完成意象性影像形态,这种表述方法常常较之单纯的叙事功能更能带动观众,影响观众的参与意识,因为后者只让人感受故事,前者则让人领会形象内涵的意蕴、情愫、哲理而参与思考。现在有不少导演在寻找二者的契合点,使二者互为补充,相辅相成。
运用影像做到情节表意,再现客观世界,向来是导演最常用的表述的方法。它的长处是情节脉络清楚,人物形象鲜明,矛盾冲突尖锐,结构完整,并通过情节揭示出思想。由于故事性强,曲折动人,所以影片吸引观众,具有较强的娱乐性。我国早期拍摄的故事片,如《马路天使》、《一江春水向东流》、《万家灯火》等,之所以能常演不衰,就在于它的情节生动,感人至深,能够紧紧地抓住观众。
美国好莱坞的影片,更善于此道,并被喻为制造梦幻的工厂,向来以编演动人的故事见长。比如好莱坞早期制作的《茶花女》、《魂断蓝桥》、《乱世佳人》、《相见恨晚》等,以及稍晚期制作的《漂亮女人》、《廊桥遗梦》、《变脸》、《拯救大兵瑞恩》等,都受到了广大观众的欢迎,在商业上也取得了巨大成功,为制片商带来了高额的经济回报。因此,导演必须重视时间因素的叙事功能,熟练掌握运用影像进行情节表意的再现方法。这是导演的基本功,也是电影最常用的表述方法。
但是作为导演还应该重视常被忽视的空间因素,即如何去发挥影像表意的潜能,运用表现的方法,去创造一个感人的、令人思考的世界。擅长用影像表意的表现方法拍片的导演,更多的是凭艺术感觉去创作;而擅长情节表意,用再现方法拍片的导演,更多的是凭理性去拍片。由于创作方法不同,使用的技巧不同,在创作个性和风格上也表现出明显的不同。
我们能够经常观赏到的多是以情节表意的故事片,而纯粹以影像表意的影片则不多见。美国导演雷弗里·德于1978年拍摄的《失去平衡的生活》这部纪录片,就是以纯粹的影像表意的方式创作完成的。
《失去平衡的生活》是一部颇具特色的影片。它长达1小时15分钟,没有故事情节,没有主要人物,甚至没有一句对话和内心独白,作为纪录片较为罕见的是,连一句解说词也没有。那么它靠什么传达信息,表述内容和思想内涵呢?完全靠画面、靠影像自身来表述。而它涵盖的信息量和表述的思想又是相当深刻和宽泛的。由于内涵的多义性,给人联想和思考的空间也是非常开阔的。因此,该片的思想容量甚至超越了许多同类题材的情节片。
该片的开端部分,表现了自然界的和谐、平衡与生机勃勃。蓝天白云,行云流水,山川壮丽,大地五彩缤纷,一幅令人陶醉和向往的牧歌式的田园景色,让人心旷神怡,大自然的造化令人折服和神往。
接着镜头转换,一台庞大的运输车出现在画面中,一名工人爬上了运输车,机械发动,一股黑色的浓烟从尾部喷出来,迅速扩散,很快遮住了整个画面。
大工业的出现,一方面给人类带来了进步,生产力发展了,物资丰富了,财富增加了,但同时也带来了许多负面效应。由于资本家拼命掠夺自然界的资源:开采矿山、钻探油井、生产汽车、试验核弹、军备竞争、战火频起……人类不得安宁。
另外,社会问题增多,人口增加、通货膨胀、失业、饥饿、拥挤的地铁站,狭窄的生活空间,人被异化为机器,拼命地干活,快速地吃饭,没有生活乐趣,没有感情交流,人走在繁华的街道上,经过摄影机的升格(高速)处理,行动轻飘飘地像一群行尸走肉,像丢了魂的幽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