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政治和谐社会、公民社会与大众媒介
3293100000039

第39章 网络时代的VOA:《全球之声》给中国对外传播带来的挑战与启示(2)

在其2007年5月11日的内容中,《全球之声》的中国部编辑对贴在土豆网和YouTube网上的多段由匿名网民摄制于中国福州、南昌、长沙和武汉的有关多个街头混乱的视频(文章使用了“冲突”、“示威”和“抗议”等词)作了评价和链接。[John Kennedy,China:Time for a Net Video TV Channel?http://www.globalvoicesonline.org/2007/05/11/china-time-for-a-net-video-tv-channel/.]在介绍这些视频时,这位西方编辑多次指出,“摄制并上传这些视频的这个网民对视频没有作任何说明,不知道视频中的内容发生在何处,是关于何事件的”。对视频中事件发生的地点和事由、背景等毫无了解就对之作英文报道,这充分体现了《全球之声》对公民新闻内容选择的草率和不严谨,而其报道内容的可信性必然受到影响。

又如其5月8日的一篇是关于网民对“台湾拒绝接受北京2008年奥运会生活传递路线”这一消息的反应的。该篇内容对台湾和内地网民的言论作了翻译报道,[Taiwan Olympic torch relay through Taiwan or not,http://www.globalvoicesonline.org/2007/05/08/taiwan-olympic-torch-relay-through-taiwan-or-not/.]该篇报道竟然对一网民明显非理性的言论照翻不误:

陈SB及那些妄图搞分裂的激进派,告诉你们,地球就一个,中国也只有一个,它的名字叫‘中华人民共和国’。回头掂量一下自己,害怕的话就早早地归顺,顽抗到底,是死路一条!

To Chen Shui-Bian(Taiwan president)and other secessionist:there is only one earth,and there is only one China.Its name is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How about going back and weighing yourselves?If you are afraid,then you should submit yourselves to China.If you want to resist,it is a dead end!

另一篇翻译了我国网民对“中国公民在埃塞俄比亚遇害”新闻的反应,其中也对以下内容照翻不误:

对于杀我同胞的畜生,我们是不是换种方式来回应他们?!不是用抗议、谴责,而是用子弹!

Shall we change our way in respond to those beasts who killed our fellow Chinese?!Not protesting,reprimanding,but bullets!

南京大学网络传播研究者杜俊飞指出,“网络上出现如此多非理性的言论,是由网络的特点决定的,网络不同于传统媒体,它是分散的、极为开放的。正因为网络不具备健全的把关人制度,其内容必然是五味杂陈甚至泥沙俱下的。”杜俊飞,《新民晚报》5月9日,http://xinmin.news365.com.cn/jd/200705/t20070509.1404158.htm。我们认为,网民在网络空间有过激的言论不足为怪,因为这些言论并非是理性观点的表达,而更多的只是瞬间情感的宣泄;但如果对这些言论信以为真,当做“体现民意”的宏大叙事,煞有介事地翻译成英文提供给国际读者,这就有些奇怪了。2007年4月,美国全国广播公司(NBC)播出弗吉尼亚理工大学枪手赵承熙的录像画面和仇恨言论后,引起各方的猛烈抨击,认为NBC在延续恐怖。而《全球之声》对以上个别网民的宣泄言辞的传播竟然没有这样的意识。由此可见《全球之声》缺乏基本的新闻操守,这也使得受众不免质疑《全球之声》传播中国的真实意图。

3.《全球之声》对公民新闻内容的选择标准存在偏颇

《全球之声》创始人Ethan Zuckerman和其执行编辑在谈到编辑们对公民新闻内容的选择标准时,说是他们“觉得很有趣的”内容。Zuckerman还表示,尽管《全球之声》每天有130万的独立访问量,但它现在面临的挑战是如何保持读者和翻译志愿者的兴趣。对此,Ethan Zuckerman的回答是,这取决于“我们报道的内容是否有趣”,因此他说,在将来的几年里,“保持读者兴趣”将成为《全球之声》的主要任务。[20007年5月20,引自“Global Voices on Internet Activism”播客中对Ethan Zuckerman的采访。http://www.podtech.net/home/1702/global-voices-on-internet-activism。]那么,就关于中国的报道而言,如何保持西方读者对中国的阅读兴趣呢?结合《全球之声》的宗旨和已有的关于中国的报道,我们不由得想起“妖魔化”这个词。

当一个媒体(无论是新媒体还是旧媒体),编辑仅凭所谓“有趣”而不是根据“平衡、公正、客观”的原则(尽管即使宣称依循这样的原则也难以完全达到)来选择博客内容时,这一媒体的可信度就相当值得怀疑。因此《全球之声》的读者在阅读其翻译和评论的来自中国的公民新闻内容时,读者应该要提醒自己现在所读到的内容都是西方编辑认为“很有趣”的内容,所以才呈现在他们面前的。

4.网络会对事件起非常大的放大作用,以至于扭曲真实

《全球之声》试图“聚合、保存和放大网络空间中的全球对话”。可见其创始人对其“放大”功能是心知肚明的。但是具有讽刺意味的是,正是这种放大使得《全球之声》存在的意义大打折扣。如《全球之声》所引用的不少网络视频,大多数都是国内的拍摄者在狭促的空间和有限的时间内拍摄的,因此画面常常显得凌乱不堪,有的镜头离拍摄对象非常近。在收看这些视频时,网民根本无法判断视频中的事件的性质。通过这些镜头看人和事件,好比通过一个针孔近距离去看一只蚂蚁:即使是很小的蚂蚁,我们也会觉得很大;同理,一些很平常的事件,在不断晃动的镜头中也可能显得耸人听闻。这说明,镜头本身对事件具有放大效果,而将这样的视频放置在《全球之声》网站上并配上英文解释,这对原有事件的巨大的放大效应是不言而喻的。随着视频摄像工具的普及,往往家长里短、街头争议也可能会被好事者摄制而上传到网络上并被广泛链接和评论。这样,很可能一个简单的争吵、纠纷在全球网民的注释和关注下而被放大成一个政治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