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科新闻谈片:一个资深新闻人的采编心语
3296900000019

第19章 登高望远——商恺谈宏观报道

在笔者的案头,摊开着一本《人民日报》知名老记者,现任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研究所所长商恺的通讯集《大地笔踪》,这是由湖北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当代中国记者丛书》中的一本。读这本通讯选集,既可以感受到作者对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炽烈的爱,也可以看出作者驾驭宏观题材的功力。

我和商恺同住一个大院,晚饭后散步常常碰到一起,难免就某些新闻理论问题聊上一通。一天晚饭后,我谈起他的通讯集中的几篇文章:《雁门关外》、《风雨鹰厦线》、《长江在呼喊》,认为这几篇通讯在宏观报道方面颇有借鉴之处,想请他抽个时间专门谈谈写作体会。

已经60多岁的商恺沉默了一会,说:“我这个人的毛病就是写出文章以后很少总结经验,写作体会谈不好,还是我们共同来探讨一下宏观报道问题吧。”

宏观与微观的辩证关系

商恺的办公室离寓所不远,在一个晚间,我们的谈话在他的办公室进行。

商恺说,宏观报道与微观报道是相对而言的。有宏观就有微观,二者是辩证的关系。所谓宏观报道,就是要求记者站得高一些,鸟瞰式的,看得远一些、深一些;所谓微观报道,是指记者对一人一事或某一事物的侧面进行细微的观察、细致的描写,这两者都是记者在采写新闻中观察、思维的方法。作为一个成熟的记者在采访中应有宏观意识,善于从宏观上观察问题,从宏观上找题目。有些记者下去采访为什么抓不到问题?就是因为缺乏宏观意识,站不高、看不远,走到一处看到的尽是一些小鼻子小眼的小问题,对具有时代意义的重大题材抓不到手。为什么站不高?这是一个综合水平问题。一个记者的综合水平包括政治水平、理论水平、政策水平、文字水平等多方面。因此,记者要增强宏观意识,首先需要提高自身的素质,加强理论和业务修养。

“我同意你的看法,但仅有宏观意识,而缺乏深入细致的实地采访,报道恐怕也写不好。”笔者插话说。

“强调增强宏观意识,并非否定微观的作用。宏观和微观是相互联系的。”商恺有力地做了一个手势,说:“写一篇表现重大题材的报道,如果光有宏观的概念和框架而缺乏微观的具体事实,这样的报道将空话连篇、枯燥无味;但反过来说,一篇新闻作品如果没有宏观的主线而只有零碎的情节,那么这篇新闻就像一盘零散的珍珠,串不起来。所以记者在采访、写作过程中,要把宏观和微观结合起来。”

登高壮观天地间

一年前,一位参加新闻工作不久的年轻人曾向商恺诉苦,说他从大学毕业分到报社工作以后,见报的稿子都是小鼻子小眼的东西,苦于抓不到重要题材。这位年轻人怀疑自己身上有没有新闻记者的细胞。商恺从关心年轻人成长出发,同这位年轻记者进行了推心置腹的谈话。商恺告诉这位年轻人,苦于在采访中抓不到重要题材,这个问题在青年记者中具有一定代表性。这不是青年记者身上有没有记者细胞的问题,而是他们在采访中观察事物的立场、角度和方法问题。就是说,对客观事物不要只从微观上去观察,更重要的是从宏观上去观察。只有站得高,才能看得远、看得深,站在时代的前列,反映时代的要求和人民的愿望。

如何从宏观上观察,抓重大题材?商恺认为应从三方面着手:一是抓全面性问题。任何事物都有一个全局,一次事件的发生、发展和趋向是全局,一个地区、一座山脉、一条铁路、一条江河流域也是全局。记者在采访过程中,一定要有综观全局的胸怀和视野,努力去掌握全局的情况,经过从全局到局部,再从局部到全局,将宏观的鸟瞰和微观的剖析结合起来进行调查研究,得出的结论才是正确的,写出的报道才有宏观的气魄和指导全局的意义。二是抓方向性的问题。一切事物的发展都是不平衡的,有新旧之分,有快慢之分,有先进和落后之分。而新的、快的、先进的部分,总是要代替旧的、慢的、落后的部分。在社会主义建设中也是如此。随着时代的发展、科学的进步和人们认识的提高,新理论、新方法、新经验会不断地涌现。在大多数情况下,它们总是代表着事物发展的方向,一旦传播推广出去,往往会展现出意想不到的新局面。前几年,我国农村承包责任制的出现和推行,迅速改变了农村贫穷的面貌,就充分说明了这一点。因此,作为一个新闻记者必须站在时代的高处,善于在纷繁的社会现象中抓取那些带有方向性的问题,及时报道出去,让它们发挥推动事物前进的作用。三是抓萌芽性问题。萌芽性的问题与方向性问题,两者有联系,但是又不尽相同。方向性问题是指某些领域中,某些地区、某些行业中已经成长起来的新事物和新经验,它只待人们去借鉴、采用和推广了。而萌芽性的问题,则好比是刚刚破土而出的幼芽,尽管这幼芽具有强大的生命力,预示着某一事物的发展方向,但是由于幼小,往往不容易被人们看清楚,不为人们所重视,甚至还可能遭到某些非议。因此作为记者,必须具备敏锐的洞察力,善于在复杂的社会生活中发现萌芽性的新事物,看准它、抓住它、报道出去,以唤起人们的注意和支持,使其发展壮大起来。

看得出,商恺很健谈。我插话说道:“这三个问题有相互联系吗?”

“当然有!”商恺的嗓音显得很洪亮。“记者要想抓住以上这三个方面的问题,没有宏观意识是不行的。”

宏观报道的深度和广度

商恺是一位有丰富采访经验的老记者。说起来有趣得很,他的新闻经历差不多每隔十年就可以分为一段:1938年,他从事地方工作,开始接触新闻业务,先后在清平县、博平县办县报和刊物;1948年任《人民日报》记者;1958年调到中共中央办公厅,担任过胡乔木同志秘书,并分工联系新闻单位;1968年到“五七”干校劳动;1977年下半年重新回到《人民日报》,继而被委任为记者部负责人之一。

丰富的经历,锻炼了商恺的新闻敏感和驾驭宏观题材的能力。商恺对笔者强调说,作为记者不仅要勇于写宏观报道,而且还应力求写出的报道具备深度和广度。

谈到如何增强宏观报道的深度和广度,商恺阐述了以下要注意的几点:

——及时地掌握党和国家的重大决策和有关方面的信息,明察国内形势的发展。

——一旦确定采访选题以后,要广泛搜集有关历史和现状的材料,作好知识“储备”。

——深入现场采访。没有丰富的第一手材料,难以写好重大题材。采访可以多途径地进行:一是实地踏看,现场观察;二是开座谈会,对看不到或看不懂的通过座谈会请教别人;三是阅读当地与报道选题有关的材料,并进行必要的摘录。

——勤于思考。记者的大脑要经常想问题,思考要贯穿采写过程中。采访结束后要认真思考,要把历史和现状对比起来分析,把亲眼看到的和采访对象谈的联系起来思考。只有勤于思考,才能提炼出报道的主题,形成宏观报道的恰当格局。

商恺说,改革的时代需要有时代气息的宏观报道。实际上,近年来具有深度和广度的宏观报道在各级报纸上出现不少,希望今后出现更多具有磅礴气势的宏观报道。当然,强调写宏观报道并不是不要微观报道,宏观报道与微观报道都是报纸上不可缺少的,要相互配合。另外需要注意的是,写宏观报道并非提倡写长文,短篇幅同样可以写出高质量的宏观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