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纸给读者的看点,是新近发生的重要事实的报道及编辑手法体现出的新的版面语言。创新、出新是办报的基本要求。
本月夜班最值得总结的一点是什么?与部分部主任及资深编辑交换意见,他们给本月夜班鼓励最多的一点是,在创新上有所突破。
推进新闻改革,各新闻版有自己的“绝活”
本月夜班第一次例会上,集思广益形成了本月夜班的责任目标,其中一条就是各新闻版要有自己的特色和独家稿件。各部夜班努力实践这一责任目标,锐意创新,从内容到形式上令读者感到出新。如:一、四版继续改革领导人活动及一般会议报道,对一般礼节性会见的新闻或出标题新闻或只出保留导语的简明新闻。以9月19日一版版面为例,这天中央政治局常委外事新闻有6条,且篇幅均不短。版面编辑除对胡锦涛主席的会见新闻突出处理外,其他外事新闻均只保留导语,集纳编排在一版;而相当的版面则安排《联大第11次拒绝将“台湾参与联合国”提案列入议程》、《外交部发言人就一个中国原则等答记者问》、《中国融入世界金融体系》、《华夏走笔:转变观念天地宽》等凸显海外特色的稿件,体现了本报“脸面版面”的编辑“绝活”。要闻·社会版编辑的“绝活”,则体现在有限版面浓缩新闻的功夫上,有时一块版上新闻达26条之多,新闻信息量大;同时,该版每天的《社会一隅》栏目,由主编、责编现拟的对仗题也令人叫绝。台港澳侨版的《日月潭》、《海外侨影》等栏目,也是别的报纸难以取代的特色专栏。国际·体育版的国际专稿及残运会、女足世界杯报道,也很见本报编辑、记者的采编功力。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体育记者江正茂同志和驻美记者刘爱成合写的通讯《秋寒中的玫瑰》、《夕阳下的红云》等,体现了本报记者、编辑的不凡功底。
不拘一格选头条,国庆专稿现亮点
本月各个新闻版注意不拘一格选头条,且本报稿占主角。据统计,本月共有26天有报,本报稿上一版头条的有16篇,占一版头条总量的近62%。至于三版、四版、五版新闻版本报稿上头条的比例更大。
本月夜班本报稿比重之所以增大,与夜班事先策划组织“国庆专稿”也有很大关系。自9月22日加编者按在一版头条推出国庆专稿首篇后,本报在一版显著位置先后发表有分量的国庆专稿计10篇。特别是约请驻港澳记者撰写的独家专稿《荡涤阴霾现曙光》、《从数字看变化中的澳门》,对引导海外舆论正确看待回归后的港澳发挥了本报独到的作用。
成功完成向彩版过渡,鲜活了海外版的版面语言
根据海外版编委会决定,本报自10月1日起正式在北京地区出版彩报。为了保证彩报的质量,海外版夜班于9月17日、9月24日两次试出彩版。由于社领导王晨、吴恒权、李德民等同志对试出彩报及时给予肯定并提出指导性意见,使10月1日正式出版的彩报达到美观、大方的效果,受到社内外、海内外的好评。在彩报试版过程中,海外版领导、总编室及夜班每个工作人员团结一致、形成合力,从而圆满完成了从黑白版到彩色版的成功过渡,使海外版的版面语言更加鲜活。
当然,本报的改革与创新还仅仅是摸索阶段。报纸要生存,改革与创新还要继续,尤其要把白天付印的预拼版与夜间完成的新闻版的改革统筹考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