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于在一天的清晨,长江东方的尽头出现了数不清的黑点,正缓缓地朝樊口而来。
侦探报告,孙权的援军终于来了,军师诸葛亮也搭着顺风船一道回家了。刘备欣喜若狂,连忙派人扛着猪肉,带上美酒,去向周瑜致殷勤。可是周瑜不懂得刘备的心,竟然却之不受。
太伤感情了!于是刘备坐着孤舟,亲自去见周瑜。一是为了接诸葛亮回家,二是为了打探周瑜的实力。
结果一打听,周瑜的部队只有三万人。吓得刘备着实一大跳,曹操可是八十万大军,简直就是天悬地隔,三万人就是给曹操当箭靶子也不够啊!经历过太多的失败,刘备再也无法忍受新的惨败!但是周瑜却信心爆棚,三万人不是太少,而是太多了。你只要安心坐在家里,看我怎么把曹军杀得七零八落?
这时候一个问题来了。本来说好刘备跟孙权组成盟军,共同对付曹操。现在周瑜却要刘备乖乖地呆在家里,难道周瑜瞧不起刘备的实力,要抛开刘备单干?如此一来,叫人情何以堪?
眼见着周瑜的三万大军搭乘数百只战船浩浩荡荡地西上了,刘备和诸葛亮再也坐不住了。如果再不有所动作,无论周瑜胜负,自己都将成为后人消遣的骂料。如果周瑜战胜,功劳都是东吴的,战后自己就无脸去分得一杯羹。如果周瑜战败,那自己得承当协作不力的罪责。
可是要与周瑜肩并肩,去跟曹操死磕,刘备和诸葛亮是心有余而力不足。虽说诸葛亮在孙权面前把胸脯拍的噼啪响,好像世界上只有刘备才抵挡得住曹操,但是谁都清楚,那只不过时诸葛亮外交辞令而已。刘备的部队自当阳长坂坡大败之后,不断所剩无几,两千人左右,而且都成了惊弓之鸟。刘琦的万余荆州旧部,虽说是一支生力军,但是战斗力不强。刘备和诸葛亮唯一拿得出手的就是关羽的近万名水军了,可是跟周瑜的水军一比,又不在同一个档次上。如果盲目投入战斗,万一曹操避实击虚,先对关羽的水师下手,不拖累周瑜才怪呢!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诸葛亮跟周瑜和鲁肃商量了一下,双方决定,周瑜的三万水军为第一梯队,也就是主攻部队。刘备、刘琦的二万人为第二梯队,也就是助攻部队。孙权的后续队伍为第三梯队,也就是预备队。如此一来,刘备和诸葛亮既不失同盟军的职责,又因承当相对比较轻松的战斗任务,不会损失过大。
周瑜和鲁肃很大方,抗击曹操的侵犯,保卫东吴的安宁,那是自己无法推卸的责任。本来就不对刘备和诸葛亮寄予太大的希望,即使没有他们配合,东吴也得顽强地打下去。
6、细节决定成败
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十月,长江水面登时沸腾起来,数不清的战船像纵横驰骋的战马,往来穿梭,热闹非凡,令人震撼的赤壁大战终于打响了。
但是赤壁大战绝不仅限于长江江面的一小段区域,它是曹操与孙权、刘备的全面战争。双方的军队倾巢而出,总人数超过三十万人,从东起大海、西至三峡,长达两千多里的战线上同时打响了,战火燃遍了长江和淮河两大流域。规模之大,地域之广,堪比第三次解放战争中的淮海大战。
曹操的兵力部署是这样的:
分两路直攻夏口,一路从襄阳出发,沿着汉水直奔夏口。主要的部队有荆州降将江夏太守文聘率领的荆州降兵,还有曹操的嫡系步兵七个军,军长分别为:于禁、张辽、张郃、朱灵、乐进、路招、冯楷。曹操的大本营走另一路,从江陵出发,顺着长江直下夏口。主要是荆州降将张允率领的荆州水军,还有徐晃、任峻统领的曹操嫡系水军。这一路是曹操的精锐所在,还特意任命蔡瑁(诸葛亮的舅舅)为水军先锋,名将满宠为步兵先锋。在未来的交战中,蔡瑁、满宠将是插进孙权心脏的两把尖刀。
曹洪守襄阳、曹仁守江陵。担任进攻东吴的总预备队。
崔琰、毛玠、司马朗(冢虎司马懿的哥哥)守邺城。这是曹操大后方,马虎不得。
荀彧、夏侯惇守许都。可怜的汉献帝就住在许都城中,这是大汉帝国的首都啊!
除了长江是主战场之外,曹操也从各个地方发起了牵制性的进攻:臧霸由淮阴进攻广陵、陈登由历阳进攻当阳、李典由合肥进攻庐江、李通由汝南进攻信阳。
面对着曹操的全方位进攻,孙刘联军也各自摆下阵势,积极应战。兵来将挡,水来土掩。
周瑜、程普、鲁肃率领黄盖、凌统、孙匡、甘宁、韩当、吕蒙、周泰、陆逊、潘璋等将领逆流而上,迎战曹操。关羽的近万水军在夏口、汉阳;张飞、赵云的两千步兵躲藏在鲁山以南的深山密林中;刘琦西守应城、应山,北扼住平靖、武胜、大胜三关,不放李通的士卒过去一人,确保联军侧翼的安全。刘备和诸葛亮就呆在樊口静候佳音。
孙权派出顾雍、孙静守广陵挡住臧霸,张昭、严畯守当阳、横江挡住陈登,诸葛瑾守庐江挡住陈登。孙权和朱桓则坐镇柴桑,运筹帷幄。
双方的架势都是挺吓人的,顿时剑拔弩张,恶战一触即发。
惨烈的战斗首先是在赤壁江中开始的。曹操的船队从江陵顺流而下,周瑜的船队也不甘落后,纷纷鼓足干劲力争上游,结果双方前哨船只在江中赤壁山附近邂逅了。打水战是周瑜的拿手好戏,所以曹操的水军(主要是荆州水军)一触即溃。
第一炮就打歪了,曹军人心惶惶不安,就像沉船上的老鼠。一望见东吴战船上高高飘扬的“周”字旗帜,那些北方来的士卒就纷纷抱头躲避到船舱之中。曹操也被吓坏了,这才意识他的部队虽然为数众多,却都是不识水性的旱鸭子,根本就不是周瑜的对手。再加上军中各种流行病横行,一个个走路摇摇晃晃的,整天呕吐、发烧、拉稀,都成了痛苦呻吟的病号,果然不出周瑜所料,曹军不习水土,必然生病。
至于是什么病,根据病理学的研究,最可能的有三种:急性血吸虫病、疟疾、斑疹伤寒。当时的卫生条件那么差,军营又是人口高度密集的场所,随便打一个喷嚏,就会感染一大批人。
曹操整日也是愁眉苦脸,士兵们都病歪歪的连站也站不稳,还打什么鸟仗?干脆下令在乌林(今湖北洪湖境内)岸边结下水陆大寨,驻扎下来,休养几个月,过冬之后,等明年春暖花开时,再跟周瑜决战。从襄阳出发沿着汉水南攻夏口的七个军,走到半路也都弃船登岸,全部集结在乌林一带。于是乌林陡峭而狭小的江岸,顿时成了一个庞大的兵营。二十多万人马拥挤在一齐,相当于突然间冒出了一个小城镇,吃喝拉撒睡都成问题了。
幸亏曹操本来就是个治军的行家,这一些难不倒他。只见挥手之间,一座座坚固的木寨在岸边,在水中突兀而起。夜里更是灯火通明,在城寨的最高处,美妙的歌声缭绕,那是曹操召集众人踏歌而饮,日子过得好不惬意。
但是曹操是来打战的,而不是来混日子。一看那些北方的士兵登上战船就吓得脸色苍白,曹操就忧心如焚,满面愁云。
这时候有人给曹操出了一个主意,用铁链索把所有的战船都链接起来,然后在上面铺上木板,如此一来岂不成了一马平川?就是跑马溜达也没有问题,更别说军队操练了。
曹操大腿一拍,兴奋不已,还真是一个无比绝妙的创意。于是打铁匠们经过了数日的叮叮当当,只见乌林江面上,一个个海上巨无霸横空出世。这也许就是现代航母的雏形吧!那些青州兵骑着战马,趾高气扬地在吆喝着、漫步着,又找到了在陆地不可一世的感觉。
曹操也是憧憬无限,统帅这么一支无敌舰队顺流漂下,必能将孙权、周瑜、鲁肃等一干人吓得屁滚尿流,不战自溃。于是一边得意洋洋地盯着自己的杰作,一边引吭高歌,将他的作诗才华发挥得淋漓尽致,彷佛全国的统一大业就在眼前,触手可及。
但是精明的曹操忽略了一个细节,而这个细节将决定曹操二十多万大军的命运。
根据考古在赤壁挖掘出来的许多铁钩、铜钩,可以知道当时曹操为了让北方的士兵能够在波涛汹涌的江面如履平地,所以让人将战船用铁链相连。那个时候还处在青铜器时代的末期,全国的铁器产量都有限,就是在经济相对比较落后的长江中下游地带,铜器的使用也不是那么普遍。要将数千条战船全都用铁链或者铜链紧密相联,耗费的铜铁数量是惊人,当在数万吨之上,相当于一个小型铜铁矿的年产量。在短短的两三个月时间,还要将它锻打成铜铁链条和铜铁钩,这样的劳动量也是太惊人的,除非曹操号召全军将士在长江岸边,竖起火炉,大炼钢铁。
既然铜铁不足,那曹操该怎么链接呢?周瑜的部将黄盖说过,“操军方连船舰,首尾相接”,这是黄盖窥探过曹军的营寨,亲眼所见,当属可信。可见曹军是将十几条甚至几十条战船首尾纵向链接,结合处用铜铁钩勾住,便于拆合,就像一串一串的金项链。然后再砍伐森林,劈成木板铺上去,将串连好的战船并排在江面上固定下来。而不是船侧与船侧的横向链接,因为这样的活动空间很狭小。
纵向链接的危险在于一旦敌人实施火攻计,由于被木板固定了,难以逃脱,只能集体葬身火海了。即使侥幸抽掉了木板,首尾又被锁住了,依旧劫数难逃。如果是横向链接,万一被火攻,损失了前面一排战船,后面的可以及时撤离。而且载量少,也不会发生大面积的伤亡。
俗话说,细节决定成败。这个难以洞察的细节,将把曹操所有的期待无情地埋葬在长江水下。
6、万事俱备,只欠东风
曹操的不幸在于这个足以产生毁灭性后果的细节,被擅长水战的东吴老将黄盖一眼觑穿了。自首次交锋得胜之后,周瑜等人就兴奋不已,期待着趁热打铁,一举将曹操的水师击败,把他赶回岸上去,以证明长江是自己的天下,谁都无法染指。于是也在长江南岸,乌林的对面,扎下水寨。隔着一千二百米宽的江水,与曹操遥遥相对。
可是曹操首战失利之后,就一直躲到长江北岸乌林一带,连续几十天,什么动静也没有,似乎在隐藏着一个重大的阴谋。两军对峙,最可怕的并不是狂风骤雨,而是死一般的沉寂,敌人躲藏得越深,就越危险。
再联想到曹操一贯有老狐狸的称号,周瑜心里越想越是害怕,决心实施一次冒险行动,近距离去窥探曹操的军事机密。于是周瑜拉了程普、黄盖等将领,坐上一条楼船。那时候,东吴的造船工业特别发达,最大的一条楼船“长安”号,上下共五层,可运载士兵三千多人,成了内河水战的大杀器。
结果抵近曹操的水寨一瞧,周瑜不禁大惊失色。只见眼前豁然出现一座座梦幻般的水上之城。都说东吴很会造大船,但是万万没想到曹操的战船比东吴大数十倍。一队队骑兵在上面跑来跑去,看样子是在模拟攻打东吴的城池。
本来以为凭着手中训练有素的三万水军,可以轻而易举地击溃荆州水军,从而让曹操知难而退。可是万万料不到曹操会搞出这么一个花招,将战船拼凑成巨型舰队。周瑜不由地叫苦连天,如果这样的巨无霸顺流而下,别说要跟它对阵开打,就是想阻拦也拦不住。更可怕的是,曹操准备在乌林度过这个寒冬,等待北方的士兵完全适应南方的环境,各个把身体养得棒棒的,然后再发动进攻。如此一来所有的优势全部被曹操占尽,东吴毫无胜算。
打持久战东吴根本就玩不起,为了筹措军粮,转运都督朱治已经累到吐血,可柴桑城外仍然有数不清的运粮小车,正排着队伍等待着发放补给。曹操却高枕无忧,占领江陵城后,缴获的物资在仓库中本来就堆积如山,军粮督运使夏侯渊正发愁着从河北运来的粮食无处可放。
以弱制强,最大的关键就在速战速决。可是曹军就像缩头乌龟一样,无论周瑜如何挑衅,就是不派出一条战船应战,根本就无法制造战机,更别说速胜了。
正当周瑜为此头痛得就要炸裂的时候,老将黄盖说道,曹操企图以静制动,所以宁可当一只缩头乌龟,也不愿冒然进攻。正是我们扬长避短,以少胜多的时候,瓮中捉鳖,活捉了这个老贼。
周瑜白了黄盖一眼,老将军可有捉鳖的法子?
黄盖只说了两个字:火攻。顿时让周瑜眉开眼笑。可是立即又愁眉苦脸,黄老将军啊,曹操在北岸,火攻必须要有东南风。如今是寒冬腊月的,北风那个劲吹,自己在南岸,不把自己烧成灰烬才怪呢。
好了,万事俱备,只欠东风。东风要从哪里借来?
罗贯中的《三国演义》写得出神入化,说诸葛亮有呼风唤雨的神通,穿上道服,走上祭坛,拂尘子一甩,立即就甩来了一阵猛烈的东南风。让后人看了,佩服得五体投地。
但是现在谁都清楚,这是罗贯中为了娱乐大众,发挥无可比拟的想象力,瞎编的故事。
史书上明载,火烧赤壁的发明权应该归于老将黄盖,诸葛亮根本就沾不上边。寒冬刮起东风,更不可能是诸葛亮借来的,而是长江中游赤壁至鄱阳湖一带偶尔会发生的天气现象。
根据地理学上的知识,长江中游赤壁一带属于典型的亚热带季风气候,寒冬吹北风,炎夏吹南风。但是在隆冬之际,这个地区通常会有一个小阳春,通常在冷空气来临之前天气回暖,地面的冷高压会让空气变得又暖又湿,再加上长江江面与鄱阳湖面存在温差,所以非常容易刮起东风。长江江面的西北风也会迅速逆转为东南风,但是持续的时间不会超过十二小时。随着北方冷空气的继续南下,冷暖交会,形成降雨之后又会迅速转变为北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