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怎么沟通,领导才放心;怎么做事,领导才信任
3319100000008

第8章 读懂领导是有效沟通的前提(1)

一、领导喜欢什么样的下属

1.服从上级安排的下属

领导们都是喜欢那些能够听从自己命令的下属的,这首先是一种上下级权力分工的需要,上级对下级有权进行指挥、命令、监督和管理,只有这样才能保证上令下行,上行下效,下属服从领导是他们各自的职责要求,是组织存在和发展的需要,是组织追求高标准绩效目标的需要。企业就像军队一样,没有“服从上级”这一条原则,队伍就会不成样子:有令不行,有禁不止,打一仗败一仗。企业里的管理层下了决策,执行的人不仅不能积极响应,反而还暗暗地抵制上面的决策,这样的组织会成功吗?

其次,领导喜欢下属服从自己,还缘于一种感情上的需要。因为支配和控制一个人的行为是能够给自己带来愉悦感和成就感的,也是自己有面子的一种外在表现。下属服从领导,是对领导地位和权威的认可,是给领导面子。下属如果不服从领导,甚至当面顶撞领导,这就会使领导在面子上感到难堪,下属和领导的关系就越发岌岌可危。

不服从领导就是不尊重领导。中国人比较讲究实际,一个人说起来天花乱坠,干起来什么都不行的人,绝对不可能得到领导的赏识。领导是工作上的权威,很重视自身威信,下属的赞扬无疑是对领导的威信的维护和尊重,但言行不一,不服从领导的安排,实际上就是无视领导的权威,损害领导的尊严。真正善于称赞领导的人。却未必有多么甜蜜的语言,而是以自己的行动来贯彻领导的意志、维护和巩固领导的权威。无疑,聪明的领导也最喜欢这样的下属。

当然,服从领导并不是要求盲目服从,凡是领导说的都要听从,凡是领导决定的都要遵从,盲目服从可能是对领导的一时恭维,但从长远和结果看,如果服从的是错误的决策或命令,可能会害人害己。但是也存在一种情况就是,领导做的决定,在你看来是错的,但却未必是错的。这种判断不一致的根本是发生在信息的不对称上,领导的职务越高,所拥有的信息量越大,而你可能并没有这些信息。在信息不对称的基础上,领导做出的决定,可能考虑得更全面,是最符合当前形势的,或者说是对的。而作为下属的置疑,即使有可能是对的,但是错的更多。在信息不对称的时候,领导掌握的信息多,他的正确性可能更大!所以,你的置疑可能是错的!

从实践来看,这还存在着一个更大的问题,那就是——因为不服从领导指挥而受到的损失,远比领导错误决策带来的损失要大得多!我们会强调,领导安排的事情要执行到底,但是,在我们的实际工作中通常有很多人不能遵照要求,把事情做到位,这是企业做不好的一个极大的原因!当领导已经做出了一个决定,而你在置疑这个决定对不对的时候,就意味着你不能较好地执行领导的意图,甚至会与领导的安排对着干、反着做。我们可以想想这后果——很多时候,我们的企业,就毁在一些自以为是的人身上,而这些人很多时候还认为自己有献身精神,是在为大局着想呢。这些教训发人深省!

但是,领导的确也是会出错的,遇到这样的事情怎么办?我们并不是鼓励对于领导的盲从,但是,当我们要领导改变他的观念的时候,首先是要彻底贯彻领导的精神。如果领导真的错了,事实证明了,没有一个领导会在事实面前执迷不悟,否则,他就不会走到领导这个位置!而我们,切不可以再用自己的小聪明去看这些事情,请记住:“因为不服从领导指挥而受到的损失,远比领导错误决策带来的损失要大得多。”这是一句金玉良言!

2.懂得尊重上级的下属

每个人都有被尊重的欲望,作为领导在下属面前这种欲望就更加的强烈。他会在意每一个举动你是否尊重了他,譬如坐车,敬酒。尊重会让你在领导面前显得忠实可靠,领导也会认为你是一个可塑之人。

尊重领导的下级,敢于说真话,但是又不会没有礼貌;给领导出谋划策,又不伤害领导;帮助领导处理工作,又能顾全大局。这样的下级,领导是非常喜欢的。但有些下级是不懂这些的,他们提问题无原则,无时间,不讲方法,不讲策略。本来他的想法是正确的,因为他的不恰当的时机,不恰当的言行,不恰当的方法,导致了很多事情“砸了锅”。

比如说,领导正在对外进行社交活动,作为下级却当着众人的面质责领导,或对领导的言行表示异议,这不仅伤害了领导,而且也给在场的外人留下了一个非常糟糕的印象。他们会认为这个企业集团互相之间不团结,而且损害了领导的威望,很可能导致很多不良后果,给个人和企业都带来无可挽回的损失,也许当时正要签署的合同协议都会因此而中断。因此,作为下级,首先要尊重领导,在这个基础上你才能合情合理地把一些方案递交上去,把一些意见反馈给领导。要从大局、全局出发,千万不能因为自己坚持正义反倒把事情搞砸了。因为一个组织有它正常运作的原则,你即便是对,也不能跨越这个游戏规则,否则你就干扰了正常的工作秩序。严重一点,你会干扰正常的社会秩序,就会导致整个企业工作失败,这样的下级领导怎么会喜欢呢?

在某公司市场部的会议上,一个重大的市场活动被经理宣布因故取消。这个方案的主要策划者非常生气,开始他只是阐述自己的理由,试图说服经理,后来忍不住在辩论的过程中屡屡指出了经理的诸多失误。然而,令他没有想到的是,经理突然恼羞成怒:“我不行,那你就来坐我这位置好了!”说完他就气呼呼地走了。最终导致了一场不欢而散的闹剧。

其实,即使这个经理采取的方式有某些不妥之处,也是要维护这个经理的权威,因为他是代表公司与下属进行对话的。上司代表公司在职权范围内对公司事务进行管理,他体现的是经营者的意志,一切后果都由公司来承担。因此,当意见和上司不一致时,不要争辩。

艺术家米开朗基罗要用一块石头雕出手持弹弓的年轻大卫,索德里尼是米开朗基罗的赞助人。工作进行了几天后,索德里尼来了,他自以为是行家,仔细品鉴了这件作品后,站在这座大雕像的正下方说:“米开朗基罗,你的这个作品虽然很了不起,但它还是有缺陷的,这个鼻子似乎太大了。”而米开朗基罗如果改变鼻子的形状,很可能就毁了这个艺术品,但是与自己的赞助人争辩是没有意义的。于是,他爬上去,在雕像鼻子的部位开始轻轻敲打,让预先放在手上的石屑一点一点掉下去。表面上看起来他是在修饰,但事实上他只是在装样子。几分钟后,米开朗基罗问:“现在怎么样了?”索德里尼回答:“嗯,现在才是最完美的了!”赞助商明显是外行,但如果米开朗基罗看不起他,而与他争辩起来,可能嘴上会赢得胜利,但是结果会怎么样呢?

应该说现在主动和领导辩论是非,讨个说法的人已经不多了。但危险的情境是,领导主动和我们谈是非——领导批评我们某个地方做得不对时,我们通常又觉得自己没有错,这时就会忍不住解释是怎么回事,于是,又很容易和领导辩论甚至争执起来。

有时,我们列举种种证据,终于证明了自己的正确性,这时,在你高兴之余却会发现领导不高兴了,他往往扔下一句:“难道你就一点责任都没有?”“你就不能做得再好一点?”而后悻悻而去。有时,我们争论了一番之后,却发现还是自己错了,心里很担心领导会责怪。但奇怪的是,你会发现领导很宽容地笑笑说:“没关系,下回注意就行了。”原来,领导这时作为胜利的一方,心情比较好,他可能不计较你刚才的态度。所以,我们在与领导探讨问题时,心里要有一个底线,就是不要与领导争辩。要知道,领导有责任让你跟着他的思路走。

3.不计得失顾大局的下属

从传统意义上,在民营企业,员工是不可能做主人翁的。真正的企业主人当然是老板。也正是这个原因,使得很多人抱有严重的打工心态:工作都是为老板做的,自己就是为了挣点工资。因此,只要不影响工资奖金,工作上投入越少越好。更严重的,工作上拈轻怕重,报酬上斤斤计较,在态度上消极被动,甚至偷奸耍滑。遇到难事躲着走,能少干就少干。对临时性的额外工作,更是想方设法推脱。这就是让老板和管理者困惑不已的打工心态。其实,这种心态影响的不仅仅是企业等组织,更直接影响的是员工本人的职业发展。员工要形成以公司总体利益为大前提的大局观,只有公司良性发展,才可能有个人的发展和前程。

某企业有一个销售人员,按照年初制定的销售提成方案,他的收入会远远高于其他的人。如果按照这个比例提成,势必会影响到其他销售人员的积极性。为了顾全企业的大局,他主动接受了公司给他重新制定的薪酬方案。某公司需要在贫困、艰苦地区开展业务,结果谁都不愿意去,这个时候有人挺身而出。公司有一项业务需要长期驻外,在大家都推脱有困难的情况下,有人主动站出来愿意承担这份任务。企业正是有了这样一群“舍小家、为大家”,顾全大局的员工,企业的发展战略才能推进,他们的行为也会为自己赢得尊重,领导更是喜欢这种不计个人得失,想他人之所想,急企业之所急的员工。

东汉时期,京城太学里有一个名叫甄宇的博士。有一年年底,皇帝赐给博士们每人一只羊为过年礼物。羊赶来了,负责分羊的官员一见傻了眼:原来这群羊的肥瘦大小相差悬殊。太学长官犯了难,不知如何分发是好,于是便找博士们来商量。

博士们平常关系都不错,但面对这个问题也都犯了难。因为谁也不愿要又瘦又小的羊,但谁也不愿说“我想要大的”,于是纷纷出主意。有的说应把所有的羊全杀掉,按斤两平均分肉;有的说应抓阄定夺,听天由命。正在大家议论纷纷时,甄宇站出来说:“还是一人牵一头吧,我先牵。”说完他就向羊群走去。

这时,便有人嘀咕说:“甄宇倒是聪明,如果他把大的牵走,那么小的留给谁呢?”没想到甄宇竟从羊群里牵了一只最瘦小的羊回家了。这下博士们不再争执了,人们都很敬佩他的无私与大度,敬佩甄字的同时,纷纷效仿他的行为,先牵的人都是从小的牵起,越是肥大的羊反而越是剩在后边。这个牵扯到众人利益的难题,就这样轻而易举地解决了。后来光武皇帝知道了这件事,就把甄宇叫做瘦羊博士。

甄宇不计得失,顺利地解决了分羊的难题,不仅赢得了同事们的尊重和敬佩,而且还得到了皇帝亲自授予的“光荣称号”,留下了千古美名。

有一公司员工深受领导好评,20多岁就被提拔为业务经理。他的成功秘诀,就在于他工作积极主动,勤勤恳恳,从不计较个人得失。比如单位举办大合唱,有人觉得站在台上傻乎乎的,而不愿参加。但他却不同,类似这样的活动,都积极参加,而且在活动中,始终是精神饱满,热情高涨,并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从而赢得了领导的信任。试想,如果你是领导,你会喜欢什么样的人呢?自然是那些勤奋工作、不计得失、又有能力的人。谁不愿意自己有一个工作积极主动、能力强而又不计得失的下属呢?

从顾全大局方面,要想成为领导喜欢的员工,就要做到:第一,要有团队精神。企业是一个团队,随时都需要沟通协调,需要合作,如果没有团队精神,一盘散沙,对于企业来说不可能基业常青,对于个人来说,你的工作没法开展,将处处碰壁。第二,要有双赢思维。有进取心,不等于你死我活,自己有本事,不能光想着自己,“大家好才是真的好”。大家共同努力,才能干大事。“窝里斗”,最终只能是害人害己。第三,做事情要分清楚轻重缓急,要急老板之所急。试想一下,你做的事情和企业的战略、大局没有关系,不能为企业分忧解难,总是忙一些无关痛痒的事情,即使你再忙,也没有效果。

4.敬业有责任心的下属

我们经常可以见到这样的员工,他们在谈到自己公司的时候,使用的代名词通常都是“他们”而不是“我们”,“他们销售部怎么怎么样”“他们财务部怎么怎么样”,这是一种缺乏责任感的典型表现。

责任感是一个人的思想素质、精神境界、职业道德的综合反映。一个敬业、有责任感的人,在工作中就会有积极主动的态度,深入扎实的作风、认真负责的精神;就会有不甘落后的志气、百折不挠的勇气和奋力开拓的锐气;就会有信心、有决心、有恒心;就可以出思路、出办法、出成绩。

每一个领导都喜欢有敬业精神、有责任感的下属。敬业不只是加班加点,敬业更不仅是任劳任怨,敬业就是把自己的工作当作一种精神享受和人生体验。它表现在工作中就是勤奋和主动,就是自信和创新。加班再多而没有效率那不叫敬业,不顾健康而忘命的工作那不叫敬业,只是机械式的劳动而不用脑子,没有创新那也不叫敬业。敬业的人,首先对工作有耐心、恒心和毅力;其次懂得苦干加巧干,勤勤恳恳、埋头苦干的同时,也懂得做事的方法和技巧,注意工作效率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