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心理解读青少年心理文丛:青少年应该具备的处事能力
3326000000004

第4章 社交能力(3)

1898年5月,谭嗣同奉光绪皇帝的诏令,赴北京参与变法,与慈禧太后为首的顽固派发生尖锐、激烈的矛盾斗争,形势非常严峻,谭嗣同急电唐才常到北京共商大局,以扭转维新派的不利局势。唐才常接到电报后,立即赶赴北京,不料,他刚到汉口就听说北京发生政变,谭嗣同被害,大局无可挽救。唐才常对友人的遇难,非常悲痛;对维新运动的失败,心中极其苦闷、失望。为逃避清政府的通缉,他流亡日本。

但是,唐才常很快又从彷徨失望中振作起来,决心以天下为己任,继承谭嗣同烈士遗志,担负起烈士的未竟事业。从日本回国后,他吸取袁世凯出卖维新派的血的教训,深刻认识到建立军队的必要性,开始在长江一带联系哥老会,筹备组织“自立军”。1900年7月“自立军”组成,在汉口英租界设立总机关,他自任自立军总指挥,决定同年8月9日各路同时起义。由于华侨捐款没有及时接济,自立军缺乏军费、给养,唐才常只好一再延迟起义。当时担任湖广总督的张之洞侦查到了自立军的活动,先发制人,勾结帝国主义,于8月21日清晨,派兵围搜汉口各自立军机关。唐才常闻讯,像谭嗣同一样,毫不畏惧,坚坐待之。有人劝他逃走,他说:“我早已誓为国死!”不久,张之洞派兵赶到,逮捕了他。唐才常在法庭,痛斥慈禧太后的罪状,大义凛然,视死如归,不让反动统治者从他身上得到一点便宜。当晚,唐才常在武昌就义。与谭嗣同被害时一样,他们同为34岁。

“七尺微躯酬故友,一腔热血洒神州。”这是唐才常就义之前写下的诗句,实践了不惜以死酬答故友的夙愿,读来感人至深。

谭嗣同与唐才常为了变法事业,结为“刎颈交”,也是为了变法事业,他们相继献出了自己年轻的生命,成了真正的“刎颈交”。

朋友有很多种,刎颈之交是古人朋友义气的表现。今天我们社会文明法制,交朋友已经不用“刎颈”了,但这种为朋友为革命挺身而出、肝胆相照的精神还是很令人敬佩的。

诤友

袁枚(1716~1798年)是清朝中期著名诗人,字子才,浙江钱塘(今杭州)人。小时候,袁枚家里很穷,5岁时跟在姑母身边识字听故事,初通事理,7岁正式入学,聪明勤勉过人。乾隆四年(1739年),袁枚中进士,此后,曾先后担任江苏溧水、江浦、江宁等县的县令。后来辞官,在南京小仓山修筑“随园”,以读书、作诗、交友为乐,因此别号“随园老人”。他在诗歌理论方面有重要贡献,创性灵说,主张做诗要抒写真情,反对重格律、用典故的形式主义。他的诗歌大多抒写逸致闲情。有《小仓山文集》、《随园诗话》等著作传世。

袁枚先后在江苏、陕西当过5个县的县令,为官清正,不避权贵,从不干扰百姓,能处处为老百姓着想,爱民如子,深得当地百姓的拥戴。一次,当地一位大将军家的仆人,仗势欺人,在街上打伤无辜,袁枚毫不畏惧,严惩了那位大将军的仆人,老百姓拍手称快。他所任之处留下了一连串的政绩。但是,袁枚还是觉得当县令忙于被人驱使,不能很好畅遂其意,为百姓办事,加上仕途曲折,于是他决心以文章报国,专心致力于创作,因而以回家侍奉母亲为名,辞去官职,隐居随园。

袁枚对母亲很孝顺,乐于帮助姊妹亲戚,特别是对朋友感情真挚,能坦诚相见,不忘旧友,对朋友的过错也不留情面,因此,他的朋友很多,交谊也很好。袁枚有一位很富的朋友,但是这位朋友有了钱却不会珍惜它,总是倚仗自己有钱,胡作非为,毫无顾忌,横行乡里,当地百姓深受其害,人们都怨声载道。袁枚知道了这个情况,心中很不平静,认为朋友之间不是吃喝玩乐,以酒肉相交,而应该把友情建立在道义的基础上,真正做到互相帮助与关心。发现朋友有缺点时,不应无原则地一团和气,而应该帮助他改正,共同向善,这样的朋友才是真正的朋友。因此,他感到自己有责任和义务规劝这位为富不仁的朋友。

于是,袁枚就给这位朋友写了一封信,劝诫他说:“钱不是衡量一个人的标准,一个人是否富有也不在于钱的多少,而在于如何使用它。善于用钱的人,钱虽然不多,但他除维持生活外,还能好善乐施,用余下的钱买来粮食救济穷人,积德行善,这样每一文钱都能发挥它的作用,给自己和他人都带来好处,这种人才算是真正富有;而不善于用钱的人,他的钱虽然很多,但他用钱去干一些不仁不义的事情,这样除了会招来妻子和仆人的怨言外,还会招灾惹祸,给自己带来不幸,这样用钱就不当了。到头来,他虽然钱很多,但每一文钱不仅没有给别人带来好处,反而给别人和自己带来危害。其结果是钱越多,危害就越大。这种人的富有不能给自己造福,实际上还对自己有害。你现在的作为,真令我担忧啊!”

这位很富的朋友看了袁枚的信,很受震动,他由此反省自己的过失,逐渐收敛了自己的行为,做一些积德行善的事情。人们都称赞袁枚对朋友的坦诚。

真正的朋友是一生的财富,诤友之所以可贵,就在于他们能以高度负责的态度,坦诚相见,对朋友的缺点、错误决不粉饰,敢于力陈其弊,促其改之。诚如古人说:“砥砺岂必多,一璧胜万珉。”意思是说,交朋友不在多,贵在交诤友。如果人们能结识几个诤友,那么前进的道路上,就会少走弯路,多出成果,事业发达。然而,在各种这样的朋友中,最难结交的便是诤友……

忘年交

章太炎与邹容都是中国近代史上著名的革命志士,他们虽然相差16岁,却在革命斗争中结下了兄弟般的情谊,为世人所传颂。

章太炎(1869~1936年),是中国近代民主革命家、思想家,名炳麟,号太炎,浙江余杭县人。1897年与汪康年、梁启超、夏曾佑等人一起创办《时务报》,宣传民主思想。因参加维新运动,受到清政府的通缉,于1989年辗转台湾逃亡日本,1902年与蔡元培先生创办上海爱国学社,1903年初发表了著名的《驳康有为论革命书》,走上了民主革命的道路。

邹容(1885~1905年),中国近代民主革命烈士,原名绍陶,字蔚乙,四川巴县人。1902年留学日本,参加留日学生爱国运动,1903年春回国,在上海爱国学社写成《革命军》一书,宣传革命是“天演之公例(社会发展的必然规律)”,号召推翻腐朽的清朝统治,建立中华共和国。

章太炎与邹容就是在上海爱国学社相识的。两人都立志革命,志趣相同,很谈得来。邹容写好《革命军》一书后,送给章太炎看,并请他作序,这时,章太炎已发表《驳康有为论革命书》,与邹容的《革命军》的观点很是投合。章太炎看了《革命军》之后,拍案叫好,欣然接受了邹容的请求,为《革命军》作序,并帮助他于1903年5月在上海大同书局出版。章太炎又把邹容的书推荐给当时的革命报纸《苏报》,5月14日,《苏报》发表《读<革命军>》文,阐述《革命军》一书的观点。从此,二人的友谊更是深笃。章太炎当时35岁,邹容19岁,两人相约结为兄弟之谊,成了“忘年交”,立志为革命事业携手奋斗。

《革命军》一书出版,《苏报》又发表文章加以宣传,使邹容和他的《革命军》一书影响日增。清政府非常恐慌,下令查禁《革命军》,又勾结上海帝国主义租界当局,查封了《苏报》,通缉章太炎、邹容以及《苏报》负责人陈范、爱国学社负责人蔡元培。这就是著名的“苏报案”。陈蔡二人逃到国外,章太炎被捕。邹容因当时不在家,得到通报后,隐蔽在虹口的一个英国传教士家里。

1903年(清光绪二十九年)6月30日,反清斗士、革命家章太炎被捕,关在上海英国的巡捕房里,罪名是他为邹容的《革命军》一书写序言,而《革命军》这本书在清政府和英美帝国主义者看来,是一本犯上作乱的书。清政府还要逮捕这书的作者邹容。

这时邹容已在友人帮助下躲起来,但当听说章太炎被捕的消息后,不愿让自己敬重的战友、老师一个人承担责任,他自动到英国巡捕房去坐牢,两人同被关在帝国主义的监狱里。

在这暗无天日的牢狱里,这一对战友、师生受尽了酷刑的摧残、人身的侮辱和苦役的折磨,但他们坚贞不屈,互相支持,互相激励,决心把推翻清王朝统治的斗争进行到底。

一天,章太炎写了一首《狱中赠邹容》的诗,诗是这样写的:邹容吾小弟,披发上瀛洲(指日本)。

快剪刀除辫,干牛肉作糇(干粮)。

英雄一入狱,天地亦悲秋。

临命须搀手,乾坤只两头。最后两句诗的意思是:即使是死的时候,我也要和你携起手来同死;天地间我们两人立志革命,扭转乾坤,挽救祖国的危亡。

这首诗给邹容很大的鼓舞,他也回了一首《狱中答西狩》(西狩即章太炎)的和诗,诗的最后四句是:一朝沦为狱,何日扫妖氛?

昨夜梦发汝,同兴革命军。从诗中可以看出,邹容和章太炎一样,反对腐败清政府的意志是多么的坚强。

在监狱里,他们吃的是麦麸饭,粗糙难咽,消化不了,还时常挨打。章太炎说:“我们身体都很虚弱,又不能忍受这种凌辱,肯定不能活着出去了。与其被他们凌辱而死,还不如现在以死来抗争,这样,即使死了,也还算有所作为。”邹容表示同意,但章太炎又说:“你判2年,我判2年,你又比我年轻,应该活着出去,继续为革命事业去奋斗。”邹容不赞成,抱着章太炎痛哭起来,说:“你我兄弟,情同手足,应该同生死,共患难,为了革命事业我们还是应该活下去,要死的话,我们也应该一同赴难,小弟在所不辞。”章太炎为抗议监狱当局的迫害而准备绝食,邹容不同意采取这种斗争方式,更不愿章太炎为救自己而作出这种选择,一直苦言相劝,并悉心照顾已开始绝食的章太炎。后来,在邹容的耐心劝说下,章太炎最后放弃了绝食。

他们入狱一年,同狱的500人中有160多人病死、饿死或被活活打死,由此可见他们的境况之惨!狱卒对他们的态度也与日粗暴,稍有一些不顺眼,就用棍棒乱打,或施以酷刑。章太炎先因不满狱卒欺凌,被毒打了两次,后又因给狱外写信,又被毒打3次,轻的就无法计算了。邹容也挨了不少打。他们每次挨打时,气愤不已,无法忍受这种迫害,总是以拳还击,或者夺下狱卒手中的棍棒打狱卒,每每这样,他们受到的惩罚就更惨烈。每次发生这样的事后,他们都相互照顾,相互安慰,激励对方坚持斗争。俗话说,不怕死者勇。狱卒知道他们是不怕死的人,也不敢再轻易打他们了。

邹容年少坐狱,狱卒欺侮他小,多次打他,他心里总是处于激愤之中,吃的又是些麦麸饭,饿得面黄肌瘦,多次拉肚子,于1905年正月就病倒了。他整天整天地发烧,昏昏欲睡,心里烦闷又睡不着,半夜常常自言自语,通宵达旦处于头脑不清醒状态。章太炎很着急,白天黑夜地照顾他。章太炎读过一些医书,知道邹容需吃黄连、阿胶、鸡蛋、黄汤加以调理,才可痊愈。他向监狱长提出自己为邹容治病,不允许;他又提出请医生,还是不允许。这样,邹容病了40天,1905年农历2月28日(公历4月3日)半夜,死在狱中,时年21岁。

当天晚上,章太炎照料邹容到深夜,疲惫不已,就模模糊糊地睡着了,待到天亮时,发现邹容已经去世,他悲痛欲绝,抚尸痛哭,悲彻之音,感人泪下。他们为了革命事业相识相知,走到了一起,也是为了革命事业,他们一起坐牢,相伴牢中,结下了深厚的友谊。没想到这位血气方刚、才华横溢、比他小16岁可爱的年轻人,却先他而去了,他怎能不声泪俱下呢!

一年后,章太炎出狱赴日本。在日本,他成立了光复会,自任会长,后又参加了孙中山先生的中国同盟会;为革命事业战斗不息。无论到哪里,他都没有忘记曾与自己生死与共,为革命事业献出自己年轻生命的邹容。为了怀念和纪念邹容这位为革命事业献身的革命志士,章太炎还先后写了《邹容传》、《赠大将军邹君墓志表》等文章,以此来激励、鞭策自己和同胞,革命到底,忠贞不渝。

忘年交:打破年龄、辈分的差异而结为朋友。毋庸置疑,青年人交上年长者这个朋友,能够从年长者的身上学到很多极为宝贵的经验,以此来弥补自己的某些缺陷与不足,丰富知识、吸收阅历,逐步使自己走向成熟,健康地成长起来;而年长者交上青年人这个朋友,也会从青年人的身上学到、看到希望的阳光沐浴,仿佛浑身充满了青春的活力,找到了自己从前的影子。他们通过交往、畅谈、叙说或互帮互学,做些事情,往往会消除了“代沟”的阻隔;舒畅的心情,更会让年长者的心态年轻,有效促进年长者的身心健康,益寿延年不无裨益。